簡體版

第072章

何小紅這突如其來的反常, 差點兒把可憐的來弟嚇成傻子。幸好,反常的時間維持的不是很久,到家里其他人陸續回來後, 何小紅就恢復了正常。

直到吃晚飯時,何小紅主動提起了她今個兒回過娘家的事情。

講道理, 李桂芳一點兒也不在乎糟心兒媳去干啥了。這要是農忙期間, 家里人全忙得腳不沾地,何小紅敢偷懶耍滑也別怪她罵人了。可眼下都深秋了, 哪怕是頭耕牛那也不能一年到頭連軸轉, 何小紅想偷個懶啥的,她也就睜只眼閉只眼了。

李桂芳不在乎,何小紅卻很想跟家里人分享這樁事兒,尤其是听听李桂芳的想法。

于是,她就將她二妹何小梅婆婆的異常情況詳詳細細的說了一遍,著重強調何小梅婆婆完全不在乎兒媳生不生孩子,甚至還幫襯著兒媳, 令人十分的模不著頭腦。

「大概是腦殼壞掉了吧。」李桂芳隨口搭了一句。

「我媽都急瘋了, 到處求人要偏方。」何小紅抿著嘴一臉的不愉, 她想起自己前些年一胎又一胎全是閨女時,她媽雖說面上看著也很焦急, 卻沒幫她求過什麼偏方,更不曾冒風險找半瞎破解。不過,最後那話她還是沒說出口,哪怕再怎麼生氣, 那也是她娘家親媽,搞封建迷信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她可不敢把親媽供出去。

李桂芳還是沒在意︰「著急才是正常的,一點兒反應都沒有,不是腦殼壞掉了還能是為啥?」

這個回答,何小紅肯定是不滿意的,可她見李桂芳確實對這個話題沒啥興趣,也就閉嘴不說話了。雖然沒再吭聲,可何小紅還是忍不住將這事兒放在了心上,殷切期盼這里頭有什麼問題,當然最不願意的就是何小梅是真的攤上了一個通情達理的好婆婆。

除了何小紅,苗家其他人對于何家的事情是半點兒興趣都提不起來。

比起說別人家的閑話,還不如仔細琢磨接下來該干點兒啥。

苗解放的腦子不夠活泛,可李桂芳還是很能耐的,尤其她搭上了她娘家佷女的順風車,如今把農副產品做的風生水起。可惜的是,家里一共也就巴掌大的那麼點兒菜地,就算再怎麼精心侍弄,那也不可能讓產量翻倍。至于雞蛋鴨蛋之類的,也是一樣的道理,就算自家外加李家那邊每天都能收上來不少禽蛋,看著是挺多的,可拿去縣城里卻實在是算不得什麼。

李桂芳的娘家佷女李蘭香如今是在縣城的紡織廠上班,管她是正式工還是臨時工,反正是有人脈的,幫著牽線搭橋吃下這麼點兒農副產品,簡直不要太容易。事實上,就算再翻個幾番,那邊一樣能盡數吃下,畢竟這邊給批發價還幫著送到人家手上,比他們自己去城郊的農貿市場買省事兒多了。

從去年到今年,其實嚴格算下來,已經有一年半光景了。李桂芳嘗到了甜頭,做夢都想擴大產量,可要想擴大產量,需要菜地和人手。她倒是可以繼續壓榨蠢兒子,可菜地從哪里來呢?

又幾天後,氣溫再一次下降了。

跟每一年的冬天一樣,毓秀搬起鋪蓋搬到了她女乃所在的東屋。

苗家院子大,屋子也不少,不過其實常用的也就那幾間。像堂屋是全家吃飯的地兒,當然也是幾個孩子寫功課的地方;東屋一貫都是李桂芳的地盤,她那頭土炕不算大,倒是這幾年陸陸續續又添了幾個木箱子,不知道藏了多少好東西;西屋是苗解放和何小紅住的,自打苗飛躍出生後也一直住在那頭;再就是招娣和盼娣所住的屋子了,就在東屋隔壁,苗解放特地弄了個半間房的炕,為的就是將來閨女們哪怕長大了,一順溜兒也能躺得下。

不過,他們這一帶雖然也都砌了土炕,卻不是北方那種能生火取暖的,而是單純的土塊壘起來的,最多也就是在上頭鋪上一層又一層厚實的干稻草,殷實人家還會拿舊衣裳破褥子墊著,再往上才是床單被褥。每到冬日里,李桂芳總是擔心毓秀挨凍,毓秀也樂得卷起鋪蓋找女乃女乃。

這本是一樁很尋常的事情,畢竟每年都要經歷這麼一回的,偏何小紅心里揣著事兒,是見一次難受一次,年年見那就年年難受。

——只因為李桂芳擔心的人里頭,永遠沒有何小紅的親生娃兒。

擔心完毓秀掛念來弟,前者是因為寵成習慣了,後者畢竟年歲小。當然,苗飛躍年紀更小,還是苗家唯一的小孫孫,甭管從哪方面來看,李桂芳都應該將這個金孫孫疼到骨子里才對。可問題在于,苗飛躍出生的時候何小紅發生了意外,哪怕李桂芳這人對兒媳再怎麼刻薄,那也不可能抱走兒媳婦用一條腿換回來的孩子。

別看苗飛躍每次被他親媽逼著念書時,都會嚎啕大哭抵死不從。可事實上,因為他打小就是由何小紅帶著長大的,整個家里最親近的還是他親媽何小紅。

誰帶的孩子跟誰親,老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李桂芳疼孫子,可無奈孫子不跟她親近,她也做不出來上趕著討好一個小破孩子的事情。那就很無所謂了,反正家里有啥好吃的都是幾個孩子均分的,明面上李桂芳一碗水端平,暗地里還是繼續偏疼毓秀,順帶拉一把年歲小身子骨弱腦子還不好使的來弟。

來弟︰???

既有印象是很難改變的,哪怕來弟自打上了小學以後,回回考試都是雙百分,還被選為班上的學習委員以及語文課代表,今年五月里更是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可惜,在李桂芳眼里,來弟還是那個禿頭小傻子。

相較而言,毓秀在李桂芳心目中的形象就要好上太多了。

從最最最早的賠錢貨丫頭片子,到救了她兩回的救命恩人,再到心肝寶貝小孫女……這麼十幾年下來,那是越寵越習慣,越習慣就越寵著。偏巧,毓秀還是那種女乃女乃最棒的單純娃兒,祖孫二人的感情深厚而穩定,以至于連甄珠一口咬定,毓秀喜歡的人就是苗女乃女乃,而不是別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歪瓜裂棗。

甄•歪瓜裂棗•偉︰……

幾乎是隨著毓秀再度搬回東屋去,仿佛一夜之間就從深秋跳到了初冬。

他們這一帶很少下雪,最多也就是臨近過年那陣子落下一些雪籽,就是那種眼看著洋洋灑灑的飄落下來,可每每落到地上就悄然消失,別說堆雪人了,連雪片都攢不下來。這麼多年以來,一共也沒幾年的冬天能看到雪,就是有,那也是落在屋頂上,遠遠的看過去有一層雪花花。

可今年,也不知道咋回事兒,隨著初冬的到來,溫度一下子降低了很多。有準備的倒是還好,就怕早先沒準備家里也沒多余的布和棉花的,能把人給凍瓷實了。

苗家倒是比別家要好很多,別忘了每回逢年過節,上頭都會派人下來慰問探望烈士家屬。早些年,物資匱乏的時候,送過來的慰問品多以食物和日用品為主。而最近這兩三年,底下的老百姓們日子過得好了,上頭明顯也寬裕了很多,送的慰問品不單數量多了品種還豐富了不少。

而最明顯的,就是今年了。

因為上頭慰問一般都會選擇工作日的緣故,等毓秀她們放學回到家,家里已經只剩下自家人了。來弟比姐姐們要幸運,誰讓小學放學早呢?她跑回家時,雖說下鄉的干部們已經離開了,可隊上來了不少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來弟都不需要詢問就知道了今個兒的盛況。

眼見姐姐們回來了,來弟歡歡喜喜的沖上去︰「好多好多厚衣服啊!新的,大小號都有!看我!」

毓秀姐妹仨剛回到家,還沒來得及放下書包,就被來弟秀了一臉。

來弟早上還穿著毓秀穿不下的舊襖子,這會兒已經換上了一件全新的,還不是最為普遍的灰色深藍色,而是一件鵝黃色的長款棉襖。看著簇新鮮亮不說,都不用上手模,就感覺異常厚實,穿著肯定暖和。

招娣羨慕壞了︰「真好看啊!」

比起提前上學的妹妹們,招娣當初非但是八歲才上學的,還額外多留級了一年。也因此,哪怕一樣都是上初一,但其實她已經是個十五歲的大孩子了。甚至這個年紀在鄉下地頭都已經不能算是孩子了,而應該說是一個大姑娘。像有些性急的人家,都開始給她這個年歲的女孩子尋模對象了,哪怕不著急嫁人,也可以先定下來。

也因此,招娣比家里其他孩子更愛美一些。這也好理解,任憑哪個姑娘家在十來歲的年紀里不愛美的?可礙于家里的條件,招娣就算心里很羨慕有漂亮衣服的同學,她也不會跟家里提要求。她想著自己好歹是家里的大姐,隔幾年還能穿一回新衣服,像她二妹盼娣,那才是從出生到現在,一回新衣服都沒穿過。

「你們進屋啊!里頭還有!」來弟在原地又蹦又跳的,開心得很。

她以前沒覺得穿新衣有啥,可架不住從穿越到現在一回新衣服都沒穿過。事實上,苗家的情況是這樣的,盼娣揀招娣的舊衣服穿,來弟揀毓秀的舊衣服穿。當然,有時候招娣也不一定有新衣,而是用大人的舊衣改一改的。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來弟已經算是幸福的了,一則毓秀的衣服都是由李桂芳娘家嫂子用縫紉機做的新衣,二則毓秀生性文靜內斂,很是愛惜衣服,所以就算是舊衣也多半是九成新的。

對比隊上多半孩子,尤其是家里排行靠後的閨女們,來弟已經算是超幸福了。

可她還是懷念自己的上輩子,一有空就逛街,沒空也可以網購,什麼雙十一、618……唉,好日子一去不回頭,她已經淪落到有新衣服穿就樂成傻子的地步了。

听了來弟的話,招娣眼前一亮,一下子就飛竄進了堂屋。緊跟著就是盼娣了,她起步雖然比招娣略慢了一拍,可倆人幾乎是同一時間跨過堂屋的門檻,眨眼間就進了屋。

來弟被這迅猛的動作給驚住了,不禁感概基因的力量是偉大的,瞧瞧這架勢,說她倆跟甄珠沒血緣關系都不可能。再扭頭看毓秀……

毓秀慢騰騰的按著自己的步調往堂屋走,邊走還邊調整了一下書包帶子,等發現來弟還立在原地時,毓秀停下腳步伸手拉過她︰「回屋呀,外頭冷。」

「新衣服!」來弟咧嘴笑著,心情很好的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厚棉襖。

社會主義好啊,社會主義還會給她送厚實的新棉襖穿,真的是太好了!

等慢性子的毓秀牽著來弟的小手走進堂屋時,招娣和盼娣已經樂瘋了。

李桂芳其實已經把絕大多數的慰問品都收起來了,留在堂屋桌上的,也就是大厚棉襖以及一堆的文具。招娣和盼娣就是圍著大厚棉襖歡呼的,因為這些棉襖全然不像是他們這一帶臃腫的風格,而是顏色鮮亮款式新穎,一看就是城里姑娘才會穿的那種。

「哇,這鉛筆盒真好看!哇,硬殼本子!哇……」

今年的慰問品太高級了,連一貫淡定的毓秀都淡定不了了。畢竟,剛才來弟明明說的是新衣服,可等她進了屋,看到的卻是幾乎佔據了半張飯桌的文具,以及厚厚的一摞書。

毓秀幾乎是撲了過去,然後身形一頓,緊跟著她就將那一摞書最上面的一本厚書拿了下來,滿臉都是驚喜︰「新華字典!!」說著,她就將字典抱到了懷里,滿臉都是幸福滿足。

飯桌另一邊,招娣一手抓了一件大紅色的棉襖一手拎著一雙厚棉鞋,盼娣則努力將一頂棉帽子往自己腦袋上套,她倆正高興著,就目睹了眼前這一幕,頓時愣住了。

來弟默默的抬手捂住了眼楮,這畫面太美,她不敢看。

心里卻道,毓秀這名字真沒取錯,是不是鐘靈毓秀暫且不提,反正她確實挺秀的。

因為各人的需求不同,像別家那種姐妹之間爭搶一件新衣服的事情在苗家是不會發生的。當然,別管啥需求不需求的,有李桂芳在,誰也不敢生事就對了。反正新棉衣按照大小號,每人都有一件,文具則粗略的分了一下,毓秀最多,盼娣其次,招娣和來弟最少。

原本,來弟是沒啥意見的,她又不是真的熱愛學習,再說小學生確實不需要那麼多紙筆文具。然而,沒一會兒她就不高興了。

只因李桂芳表示,她是按照腦子的好使程度來分的,自我感覺特別公平。

听了這話,來弟本能的先看向傻大姐招娣,隨後就用質疑的目光盯著李桂芳猛瞅,暗道我在你心中就是這麼個檔次?李桂芳看懂了,隨手往她腦殼上一拍︰「沒啥的,起碼你比你爹媽都聰明。」

來弟︰……

所以你覺得比苗解放和何小紅那倆口子聰明是贊美?!

剛因為穿上了新衣服而高興不已的來弟,迅速陷入了自閉之中。

然而,就算這樣,整個家里最不高興的仍然是何小紅。原因也簡單,慰問品里除了給苗家五個孩子都準備了新衣服外,還有更好的軍大衣。可惜,李桂芳很快就將軍大衣收了起來,理由是,大人又不是小孩子,穿啥新衣服?舊的軍大衣繼續穿唄,還不是一樣暖和。

沒新衣穿僅僅是何小紅不高興的其中一個理由,更讓她無法接受的是,毓秀和來弟都穿上了城里孩子才有的成品新棉衣,而甄家那邊……

如今的甄家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個了,甄興華工資少了一大截不說,他本人也不往外頭跑了,就苗家姐妹穿的新衣,那都不是縣城里能買到的。偏生,甄珠一年比一年胖……咳咳,是壯!反正去年的衣服她肯定穿不了了,周萍就扯了布,又翻出舊棉襖里的棉花,給她重新做了一身厚棉衣。

值得一提的是,這年頭幾乎多數婦女都會自己裁布做新衣,周萍那手藝不算很好。不過棉襖嘛,量好尺寸裁好布,然後將棉花填充進去,縫起來就可以了。款式是很老舊的,料子也不算特別好,就是普通的棉布,不過暖和性還是不錯的。

就是吧,本來就壯實得很的甄珠,穿上周萍給她做的厚棉襖,整個人宛若一個巨型肉球。

至于毓秀,她本來就是偏瘦的體型,加上最近一年在抽條,身上穿的又是長款的成品棉襖,無論是從哪方面比,都將甄珠穩穩的壓了下去。

其實這也不能全賴棉襖,身材和顏值才是至關重要的。

可何小紅肯定不會那麼想,在頭一次看到這近乎慘烈的對比後,她一口血哽在嗓子眼里,差點兒來了個當場去世。

偏生,甄珠一點兒也不知道她差點兒就永遠的失去了她親媽,還高高興興的湊到了毓秀跟前,拿手小心翼翼的模了模毓秀身上的新棉襖,滿臉羨慕的道︰「真好看……這棉襖很貴吧?苗女乃女乃可真舍得啊!」

因為前一天放學很晚,甄珠就直接回家了,完全不知道苗家被慰問品包圍這件事兒。當然,這里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甄興華忙于工作,而周萍幾乎不跟隊上的人家來往,所以甄家完全不知道隊上的最新消息。

也因此,次日一大清早,當甄珠興沖沖的跑到苗家,來找小伙伴們一起上學時,成功的被驚到了。

听到甄珠的話,毓秀剛準備給她解惑,可這時招娣和盼娣已經跑了過來,她倆也穿上了新衣服,面上都帶著燦爛的笑容。其實,依著她倆原先的打算,是想等過完年再穿新衣服的,結果被李桂芳嫌棄了一臉,說傻子才留著厚棉襖不穿故意挨凍的,要是凍出毛病來,她是不會出醫藥費的。為了不當傻子,當然更為了不生病吃藥,今個兒苗家四姐妹全穿上了新衣服,包括還在堂屋慢騰騰吃早飯的來弟。

甄珠不禁瞪大了眼楮,驚呼道︰「哇!你們怎麼……」

盼娣喜滋滋的解釋了起來,她不解釋還好,一說原委,甄珠更羨慕了︰「苗爺爺一定很厲害吧?他都過世那麼久了,還有人記著他。」

「那當然了,我爺爺可是革命烈士!」毓秀兩眼晶晶亮,她還拍了拍自己的書包,高興的道,「對了珠珠,我還得了一本簇新的新華字典,回頭借給你看!」

甄珠︰……我做錯了什麼?!

盼娣忍著笑拉走了突然陷入自閉的甄珠,毓秀和招娣也趕緊跟著出門。誰讓初中離家那麼遠呢?不抓緊一點,就趕不上晨讀了。

等她們幾個走了沒多久,來弟也晃晃悠悠的走出了堂屋,她瞄了一眼明顯心情十分不好的何小紅,認真的思考了一下,最後也沒忍住嘴欠的毛病,臨出門前沖著何小紅擺擺手說了再見,嘴里哼哼道︰「我是學校最靚的崽兒~!」

何小紅心態崩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