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景信原以為,白大爺找的那麼急,是為了他心愛的大兒子。

所以這一路行來,景信將怎麼勸服白大爺,以及如何把白濟通那點腌事降低影響,都已經打了完整的月復稿。

但當白大爺,傾吐完他的憂慮後,景信的瞬間反應,是啞口無言。

萬萬沒想到,這白大爺操心的居然是六歲女兒的婚事,這說起來他家閨女還要比白縴柚大了兩歲,但他可從不敢想嫁女兒這種事,無他,考慮這種事情太廢爹了。

暗自吐了口氣,景信道,「大爺,何必擔憂于此呢?十二小姐還只是個稚童而已啊。」

白大爺此時是一臉的煩悶,看向景信的眼神里大有「怎麼連你都不懂我」的怨色。

「景信,此事一日不定,我這心里便是一日難安啊……」

「朝堂之上,雖大多仍是為世家所把持,但這世家圈子,卻早就不似早年間那麼團結一致了。」

前朝時期,尤其到了前朝後期,皇權傾軋之下的各個世家可謂是鐵板一塊。

但在前朝的覆滅和齊朝的建立的這幾十年間里,世家的圈子里亦是不斷更迭,老牌世家的沒落,新世家的崛起,這些都是時有發生的。

白大爺繼續道。

「而且我觀皇上他手上的砝碼也是越來越多,此長彼消之下,世家恐早晚將有一次大洗牌……」

說到此處,白大爺看向景信的眼神已經帶上了哀色。

「我白家,已經當了太多太多年這四大世家之首了,不能斷在我的手里……,景信,你明白嗎?」

白大爺的憂慮,景信自然是懂的,但他覺得白大爺想的還是過多了一點。

齊朝沿襲了前朝的各類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官吏的選拔和任用。

官吏的任用制度,經過秦、漢、新、前(慶)幾個朝代的,不斷演變和改進,在前朝時期就基本確定了三師、三公、五省、三台、九寺、五監的制度。選官制度,也從察舉制度轉變為了九品中正制。

兩者相輔相成,演變到現在,早已形成了士族把控選官的制度,五省中的尚書省把控朝堂的局面。

士族與皇權不斷對立,制約下,最後反而形成詭異的平衡。

前朝正是因為想要打破這種平衡,才引起了士族力量的反彈,最終被逼退位,讓士族出身的楊家登上了皇位,創立了如今的齊朝。

景信沉默著,沒有立刻回答,一臉憂色的白大爺卻是自顧自又說了起來。

「三十年前,那場大勝之後,天下世家都太安逸了……」

顯然,白大爺這是,一時間沉浸到了自己憂慮滿滿的世界里。

景信嘆了口氣,不得不出言打斷了白大爺的自說自話,語氣輕緩並稍帶了些安撫,卻又讓人無法忽視。

「大爺,您切莫憂思過甚了,二十年內,您現在所想的都不會發生。」

「而且現階段,皇上為了鞏固皇權,只會是以安撫世家為主。」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直直地看向白大爺,此時白大爺也從自己的悲觀世界里被拔了出來,與景信對視著的眼神中明顯帶著驚訝與疑惑。

四目相對下,景信繼續和緩說道。

「……而聯姻不正是最好的安撫方式嗎?至于為何秘而不宣,想來是不想那麼早,就撲了那些和您有著同樣想法的世家的心思吧……,嗯,畢竟這太子妃的位置只有一個。」

「那難道就這樣順了他的意?」,白大爺下意識開口問道。

他所求的是在當下詭譎局勢下,安安穩穩保下白家。

白家已經做到了世家勢力的頭排,但這不代表他願意帶著白家成為世家與皇權之爭中的排頭兵!

若是與楊家成為姻親,那麼自然便有了理由作壁上觀。

這也就是為什麼白大爺如此看重,白縴柚與太子之間婚約的原因。

景信淡然一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這世間不從來都是,有求皆苦,無欲則剛嗎?」

听到這話,白大爺感覺自己的身體連帶著思維,都好像瞬間僵了一下,但下一瞬,清明與豁然便席卷他的身心。

世家與皇權如今雖是又有了相互抵抗的矛頭,但敬德帝在位期間,這矛盾卻是絕對無法爆發的。

而長則十年,太子妃的位置卻是絕對會被定下來。

「呼」的一聲,白大爺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濁氣,「看來是我著相了,竟是入魔了一般,卻是沒有想到自己是被人給牽著鼻子走了……」

「我白家可以借助一個太子妃的位置,將整個白家摘出,他楊家又何嘗不需要一個世家高女出身的宗婦……」

不得不說,白縴柚作為第一世家的嫡女,又搭著其外家鐘家。完全稱得上是世家女中,最貴重的一個了,除了年紀略小些,對敬德帝來說,白縴柚是最好的人選。

比起敬德帝,他才應該是高座釣魚台的那個!

豁然開朗的白大爺,一下子就消了之前幾月的郁氣。

他語氣輕快地與景信調侃道,「沒想到你還對儒家有所涉獵?」

景信的神色依舊淡淡,「諸子百家,不管哪家,能留存下來的必定還是有其道理的。」

此時解開心結的白大爺,已完全不復剛剛的陰郁,甚至大有點飛揚之感。

雖現在的風氣多是推崇老莊之說,但白大爺年輕的時候涉獵極廣,儒家的一些思想學問,他亦是讀過,好心情的白大爺當即便想與景信,交流個中心得。

但景信的下一句話,卻直接破壞了白大爺剛剛好轉的情緒。

「大爺,前幾日三少爺和我說,他想從大廚房調撥幾個手藝好的廚子到他院子里,您看這?」

白大爺蹙眉,被胡子掩蓋住的嘴角此刻又有了,再次耷拉的勢頭。

「他的吃食,不從來都是從大廚房過的嗎?何必多此一舉。」

「羅姨娘幾日前已經搬到了三少爺的院里。」景信提示道。

可惜,白大爺對自己兒子的荒唐事,顯然沒有關注太多,他沒有一下子听明白景信的提示,反而是順著景信的提示,下意識就問了一句,「哪來的羅姨娘?」

不過好歹白大爺也是,听著積谷將白濟遠的那檔子事情,听了個大概。

他就反應了過來,「你說的是,原來碧溪閣里的那個丫鬟?」

看到景信點了點頭,白大爺感覺自己心中的怒火有點不受控制。

之前他所有的心神,都被牽制到白縴柚的婚事上,白濟通的混賬事情他只是,大致了解了一下前因後果。

白濟通已經十八了,身邊自然是有伺候的通房丫鬟,這是世家公子的慣例。

而當下雖也是有各種避孕的方式,但意外這種事情總歸也是避免不了的,若是踫到了,各家也會捏著鼻子認下,畢竟子嗣是無辜的。

不過姨娘,作為半個主子,從來都是要正妻進門之後,由正妻同意了才可以確定的。

白濟通鬧出人命的行為,往小了說,就是年輕人少不經事,荒唐了,但也是能被理解的。

但繞過未進門的妻子,抬姨娘,這簡直就是將成家的臉面直接棄之不顧!

「啪」的一聲,白大爺的手重重地拍在了楠木書桌上,手掌傳來的劇痛讓白大爺忍不住又皺了皺眉。

但這痛完全抵不住他內心的怒火。

「這個孽子,怎麼敢?他是不懂規矩嗎!」不同于之前的抑郁煩悶,此刻的白大爺感覺有點頭暈心慌,如果抬姨娘這事繼續鬧大,傳了出去,他也不確定成家是不是會退親。

若是因此兩家交惡,再結合如今朝上朝下詭譎的局勢,他有點不敢細想下去。

「廚子,不用撥了,這‘羅姨娘’之稱,也好意思讓人叫出來,沒有通稟父母,沒有報過官府,也好意思說是姨娘?」

「方氏自己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婢女,讓她自己去處理掉,白家不需要如此低賤的孫輩!」

方氏當年就是以丫鬟之身爬的床,沒想到她的丫鬟也和她一個德行!

真是怎麼樣的主子,帶出怎麼樣的奴才!簡直是恬不知恥!

景信沒想到白大爺,這三兩下就下定了如此的決心,雖然有點傷陰德,但這與他關系不大,他也不過是出了這個門,隨意找個人給方姨娘去傳信罷了。

他也懶得和白大爺再針對白濟通的事情,探討一些補救換回的措施。

當下便直接便辭了白大爺,離開了書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