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六十四章︰利在千秋

武詡其實很明白陳正泰的心思。

崔家在這其中出了很多力。

可與此同時,陳家對于崔家是頗有忌憚的。

崔志正這個人,是個深謀遠慮之人,在精瓷上了大當之後,他開始熟諳了新的規則,而後一次次孤注一擲,從而為崔家謀取了最大的一塊利益。

以至于崔家與河西開始捆綁起來,而且捆綁得越來越深!

現在誰都知道,河西崔家,乃是河西陳氏之後,最鼎盛的家族。

此次對高昌的行動,起初就是崔志正倡議,這個過程之中,崔志正為此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而崔志正如此做,目的顯然只有一個,吃下棉花這一塊最肥的肉。

這里頭的利益,實在太大了。

棉紡業的發展,離不開棉花,在未來,棉花甚至可以成為硬通貨。

而天下任何地方的棉花,都不可能是高昌棉花的對手。

想想看,這樣的風水寶地,棉花不但長得快,而且出絨還多,甚至不需過分的灌溉。

不只如此,真正可怕的殺手 就是,在這個人們對于蟲害束手無策的時代,高昌國因為天氣的緣故,還可讓棉花減少絕大多數的蟲害。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這里的土地……足以打敗天下所有的棉花產地,成為天下最重要的棉花產地。

控制了棉花,就控制了人們的衣衫,控制了許多的布料,控制了人們的被褥,控制了一切御寒和裝飾之物,每一個呱呱墜地的人,便要預備好他這一生的棉花錢。

這種利益,說是暴利來形容,也不為過。

可是……

武詡不免深究起來,恩師當真願意將這肥肉交給崔家嗎?

可若是不交,崔志正鞍前馬後,費了這麼多的功夫,難免在將來和陳家反目。

而更可怕的並非是這個,可怕之處就在于,一旦陳正泰翻臉不認人,這對于和陳家在河西的世族而言,陳家是不可信任的!你出再多的力,最後也會被陳家壓榨個干淨,最後連一口湯都喝不上。

因而,到底給不給崔家這口肥肉,又如何確保陳家依舊是主導者,佔據最有利的利益,與此同時,還要求崔家心滿意足,這個度,卻是最不好拿捏的。

恩師會怎麼做呢?

可見恩師自信滿滿的樣子,似乎已有了主意,好像從一開始,他就打定主意將崔志正吃的死死的。

這不禁令武詡生出了好奇之心,她想知道,恩師會如何出手。

「殿下,殿下……外頭……來了一群百姓,怎麼都不肯散去,希望能夠見見殿下,他們說,受了殿下的恩惠,實在是感激涕零,想要給殿下行個禮,再返鄉去。」

陳正泰噢了一聲,可他其實最怕這等感人的場面了,忍不住道︰「不必啦,和他們說,他們的盛情,我已知道了,若是他們能安心回鄉,好好的過日子,我陳正泰便已心滿意足。其他的虛禮,就免了吧。」

來人點了點頭,連忙轉身去了。

武詡等那人去了,方才感慨道︰「恩師這是收買人心嗎?」

陳正泰則是搖搖頭道︰「這是活命。」

「什麼?」武詡一頭霧水。

「高昌的百姓,在這里堅守了這麼多年,民風彪悍,他們雖只是尋常百姓,可陳家想要在此立足,就必須施恩!施恩百姓,是最值當的事。」

「值當?」武詡不禁道︰「可是,我們已經花費不少了啊。」

陳正泰倒是耐心起來,道︰「你想想看,你所說的這些錢糧,拿去討好宮中,陛下至多贊許你一句。而你拿這些錢糧,去惠及世族,世族們得了這些,或許也跟著笑一笑,然後他們會想要更多。只有這些百姓……你給他們一些錢,給他們一些糧食,哪怕這些錢和糧食,本就是從他們手里通過稅賦的手段得來的,可他們依舊對你感激涕零。這難道不是天下最值當的事嗎?這普天之下,還有誰比這樣花費錢財,獲利更多呢?」

武詡不由感慨道︰「是啊,我听外頭的人說,現在人人都稱頌殿下了。只是恩師怎麼知道他們一定會感激涕零呢?」

陳正泰道︰「因為我也是民,我知道他們的感受,曉得他們的饑渴,知道絕望的滋味,所以等我的人生中但凡有了些許希望,但凡生活得到了改善之後,我才會格外珍惜。挨過餓的人,才知能吃飽是多麼幸運的事。絕望過的人,才知道有了希望意味著什麼。」

武詡便忍不住道︰「可是恩師不是出自鐘鼎之家嗎?你怎麼會……」

陳正泰心里說,難道我要告訴你,我陳正泰上一世讀書時三天花光了生活費,然後餓的一個星期靠一個隻果充饑的事?

陳正泰便掩飾道︰「我們陳家當初可是家道中落……而且,我只是打了比方而已,人嘛,有時候也要學會換位思考。」

「好啦,早一些去睡吧,明日我們要出發,前去高昌。」

…………

浩浩蕩蕩的軍馬,直接奔向高昌。

甚至陳正泰沒有派駐一部分天策軍在這金城駐守。金城的治理和守衛,依舊還是交給金城的官吏,等抵達了高昌的時候,天策軍的士氣已經高昂。

高昌國王麴文泰親自帶著印綬和文武百官出城,待陳正泰騎著馬先行至城下,麴文泰便慚愧的至陳正泰的馬下,口稱︰「罪臣萬死。」

陳正泰知道這種戲碼便是如此。

這麴氏高昌統治高昌多年,威信卻還是有的,此時若是不給他善待,難免會惹來高昌的舊臣們惶恐不安。

因而翻身下馬,接過了印綬,而後他便將麴文泰攙扶起來︰「我等本就血脈相連,西平麴氏,歷來是先漢時的望族,今日我來此,並非是要討伐高昌,而是與爾等共謀大業,高昌國君臣上下,以及庶民人等,在此守我漢家衣冠,已是太久太久了。這是大功勞,若非爾等,西域之地,可還有漢兒嗎?你不必害怕,我已上奏朝廷,為你請封,至于我向你許諾的事,也絕不會背信,我陳正泰今日在此立誓,麴氏以及高昌文武,若無十惡不赦之罪,我陳正泰絕不加害,倘懷異心,天必厭棄陳氏!」

麴文泰心里長長松了口氣,于是再拜道︰「殿下厚恩,絕不敢忘。」

他起身的時候,看到陳正泰身後連片的甲士,個個如磐石一般,頓時心驚肉跳,心里甚至想,倘若這些人攻殺高昌,即便高昌上下負隅頑抗,只怕這高昌陷落,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陳正泰則是歡喜道︰「好啦,進城吧,我一路而來,途徑數縣,這高昌諸縣,井然有序,這是困苦之地,能治理到如此地步,也見你是有能力的人,將來到了河西,好好治家,將來定能躋身大族之列。」

麴文泰心里忍不住吐槽,我本是王族,你卻和我說這個?

當然,麴文泰此時也已看開了。

起初的時候,他心里是很不甘心的,可是人就是如此,一旦重新看清了自己的地位,也就慢慢能想通了。

「到時只怕還需殿下多多指教。」

二人其樂融融,帶著文武官吏至思明殿,酒宴之後,賓主盡歡。

麴文泰酒過正酣,道︰「殿下,我已命族人收拾了行囊,打算及早前往河西,只是族人們如何安置,卻還需殿下決斷。」

陳正泰听他的話,便明白什麼意思了。

對于麴家而言,高昌其實就是他的故鄉,人要離開自己的家鄉,前去河西,雖然河西之地,在許多人而言,反而比高昌要好一些。

畢竟這個時候,大家不是還不知道種棉花嗎?

若論起種植糧食,河西的土地理論上比高昌肥沃。

更何況,現在麴文泰已經清楚,陳家是絕不會容許麴家留在高昌了,這是原則問題,既然如此,那麼索性就果斷的立即啟程了。

當然,他還有一個心思,卻不方便說出,實際上卻是……他還是有些害怕陳正泰反悔的,這可是二十萬畝土地,三十萬貫錢,是一筆何等巨大的財富,還是趕緊兌現了才好。

「這個好辦,麴公放心,你們抵達之後,自有人接應,我已去詔,讓西寧那里給你們麴家選擇了好地,至于錢……哈,無論是想要欠條,還是真金白銀,到了西寧,自當奉上,絕不少你一分一毫。」

麴文泰此時是真的放寬心了。

酒宴散去,可是接下來的事卻還有很多。

比如崔志正便率先尋上了門來。

自己可是勞苦功高,若不是老夫當初提拿下高昌,不是率先提出種棉花,哪里有今日的事啊。

現如今陳家的勢力已經蔓延至了高昌,我崔志正也有功勞。

崔志正尋到了陳正泰,行禮,而後笑呵呵的道︰「恭喜殿下,賀喜殿下,有了高昌,我大唐不但可以深入當初的安西都護之地,還可經略西域,自此之後,陳家在關外的腳跟就站的更穩了。」

陳正泰含笑道︰「何喜之有呢,現在又多了十萬戶百姓,百姓衣食,是我陳家所慮的事啊,所謂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現如今……反而教我焦頭爛額了。所以現在于我而言,只有重大的責任,卻全無喜色。」

崔志正心里忍不住想罵,好處都讓你佔了,你居然好意思說這種話?

崔志正依舊面帶笑容︰「是,是,是,殿下以後只怕又要操勞了,少不得要日理萬機,老夫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殿下固然還年輕,正在鼎盛的時,卻也不可日夜忙于案牘公務,還是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啊。」

陳正泰便笑道︰「我自會注意的,崔公就不必擔心了。」

「我才不擔心,老夫才是真正的日理萬機,哪里似你這樣的懶鬼。」崔志正心里默默地吐槽。

此時,陳正泰則是又道︰「此次拿下高昌,崔公出力不小,我一定要上奏朝廷,好好為崔公報功。」

崔志正忙搖頭︰「老夫對于仕途,早就看淡了,多這一樁功勞,少這一樁,又有什麼要緊呢,所以殿下不必將報功的事記掛在心上,只要能為殿下分憂,便是刀山火海,老夫也是在所不辭。」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了,你陳正泰該明白了吧。

我是為你陳正泰效力,沒有為朝廷效力,現在高昌已經得手,你陳正泰還想敷衍什麼?

給地吧,再不給地要翻臉了。

陳正泰微笑,而後看著崔志正︰「崔公,似乎還有什麼話要說?」

崔志正︰「……」

你這是故意的給我裝糊涂?

陳正泰道︰「你我不是外人,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崔志正見他故意不開‘竅’,于是便道︰「殿下啊,這高昌的土地,最適合種棉花,而如今棉價日漲,為了緩解這棉花的供應,崔家當仁不讓,希望在高昌大規模種植棉花,只是……崔家現在在高昌沒有土地,我听聞……這從前高昌國九成五以上適合種植棉花的土地,都在他們從前的官府手里,現如今,自當是落入陳家手里了,就是不知殿下願給崔家多少土地?」

身為名門望族,直接提出這等要求,其實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什麼是世族?

世族就是口里說著仁義,然後把天下的好處都佔了。

這叫站著掙錢。

而其他人,都得跪在地上哭喊著將好處統統奉上。

可踫到了陳正泰這麼個家伙,崔志正覺得自己不妨還是要放下架子,臉皮要適當的厚一些,還是直接的討要的好,鬼知道這家伙最後會不會假裝什麼都沒有听見。

陳正泰繼續微笑著道︰「這個啊……這些地,你自己都說是陳家的,怎麼還好意思來討要呢?」

「什麼?」崔志正臉色逐漸的消失了,接著便道︰「當初可不是這樣說的?」

陳正泰這才收起了笑意,轉而正色道︰「當初也沒說給你土地啊,既然是陳家的土地,我若贈你,豈不成了敗家子?這是要留給子孫的。崔公怎麼好意思開口提這樣的要求,你我雖然不好見外,有什麼話都可直言,彼此可以坦誠相待,可是開口就要我陳家的地,這很不合適吧?」

崔志正看著陳正泰認真的樣子,頓時覺得五雷轟頂,心口像是一下子堵著一口氣,出不來下不去。

他努力的呼吸著,不可置信的看著陳正泰,隨即冷聲道︰「陳正泰……你想翻臉不認人?」

………………

武詡就坐在書齋里,此時正提著筆,在案牘上繼續計算著錢糧和土地。

不過很快,隔壁的正廳里,居然傳出了激烈的爭吵,打破了這里的安靜,她甚至可以隱隱听到崔志正的咆哮︰「做人怎麼可以言而無信!拿下高昌,崔家是出了死力的,崔家派出了這麼多的探子,老夫甚至親入虎穴,還有……還有朝廷那里,也是老夫的門生故吏上奏,這才有了現今,老夫不敢說拿最大的好處,可好歹給一口湯喝吧,殿下竟然如此不近人情,難道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嗎?」

武詡一听,便曉得這陳崔兩家是分不平這利益了。

于是她側耳傾听,心里忍不住嘀咕起來。

恩師這樣做,也太過了吧,將來陳家在河西和高昌,終究還要仰仗著崔家的,崔家這些日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若是賞罰不明,將來誰還肯為陳家用心效力呢?

似乎又隱約听到了陳正泰說了什麼,便又听崔志正聲震瓦礫的咆哮︰「這不是地的事,這是你羞辱老夫!」

「今日總要說個明白,好好好,殿下既如此薄情寡義,那麼好的很,崔家算是認栽啦,只是此後,老夫以後再不敢高攀殿下,咱們各走各的路吧。還有,別忘了我兒崔岩,迄今是因殿下的緣故……」

武詡心里嘀咕,崔志正好歹也是名士,他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顯然是徹底的震怒了!

今日如此一鬧,只怕崔陳兩家,算是正式反目了。

哎……武詡心里不由嘆了口氣。

而後,又听到隔壁的廳里傳出聲音,只是音量一下子少了很多,听不甚清。

過了一盞茶功夫,便听到腳步,顯然是崔志正打算要走了。

武詡起心動念,便起身來,悄悄到了門口,便見隔壁的廳里,崔志正走出來,而後他返身,喜笑顏開的朝陳正泰行了個禮︰「哎呀,殿下,不勞相送,不勞相送,都是一家人,何須相送呢?」

武詡︰「……」

她的臉上閃過愕然,她甚至以為自己看錯了,可接下來的一幕卻令她更震驚了。

卻見陳正泰隨後也走了出來,進入了武詡的眼簾,卻是執著崔志正的手道︰「崔公乃是長輩,這是該當的。」

卻又听崔志正歡天喜地的樣子,美滋滋道︰「過兩日,我再來拜望,殿下……從此以後,若還有什麼事,只管吩咐,老夫年紀雖是大了,可只要殿下一聲號令,也絕無二話,定要效勞的。」

「崔公此言,令我感佩。」陳正泰拍拍他的手,頗為意動︰「能有幸結識崔公,是我陳正泰的福氣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