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零四章︰乘龍快婿

李世民有些無語。

陳正泰這話……是啥意思?

「可是朕只看到世族日強,如今斗富者不計其數。」

這也是實情,單單一個崔家,家產就暴增了三四倍,他們的家業本來就恐怖,經過了幾次暴增之後,憑空出現了上千萬貫的財富。

想象一下,一個人若是能用世上最簡單的辦法掙來無數的暴利,這花錢自然也就變得越來越沒有節制了。

以前不敢花的錢,現在敢花。

以前覺得該省一省的事,現在覺得完全沒必要節省了。

陳正泰不由苦笑道︰「這個……這個……」

他沒辦法解釋,這世上能明白這個原理的人,大抵也只有一個武珝了吧,這還是武珝絕頂聰明,除此之外……還時常在他的身邊耳濡目染,可謂是言傳身教的結果。

可怎麼能令李世民明白這麼復雜的事呢?

陳正泰道︰「兒臣……正在想辦法,正在想辦法。」

李世民臉色便溫和起來,畢竟論心不論跡嘛,能力好壞是一回事,可只要心思不壞就成。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听聞你們二皮溝瓷業,現在大賺特賺了吧?」

說到這個,陳正泰干笑道︰「也不能這般說,都是太子殿下……打理的好。」

當然,這是場面話。

他打理個屁,不過是跟在後頭拿分成罷了。

不過李世民顯然並不知道瓷業的真正營業額,若是知道,這一兩個月,每月都是兩三千萬貫以上的巨大利潤,只怕要瘋了不可。

陳正泰更不敢告訴他,隨著大量域外資金的涌入,再隨著精瓷的價格繼續上漲,還有精瓷的產能不斷擴大,這個月……陳正泰認為自己一月的利潤,便可抵達四千萬貫了。

這就相當于一個巨大的抽水機,拼命的往里快要干涸的湖里抽水,原本以為湖水要干了,這湖里的魚兒眼看著要死了。

當然,陳正泰也犯不上去理它們死不死,誰讓這些人成天就罵他呢。

可就在這些魚兒要饑渴而死的時候,誰曉得其他的溪流又源源不斷的將水灌入這湖水之中。

于是抽水機只能繼續大干特干,除此之外,還能怎麼辦?

陳正泰干笑道︰「其實也沒掙多少錢,只是賣點精瓷而已,賣精瓷的,哪里有那些拿精瓷來囤貨居奇的人掙得多。」

李世民搖搖頭道︰「這些日子以來,總是見著許多事紛紛擾擾,和從前的天下不一樣了,朕也琢磨過,總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也罷,朕暫不管這些,太子那里的分紅,你要看著,千萬不要讓他胡亂花了。他賣精瓷的分紅,現在可有五百萬貫了嗎?這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啊。」

陳正泰忍不住在心里翻了個白眼,才五百萬貫?你這是沒見過大錢,又看不起誰?

當然,陳正泰不敢說出真實數目,因為絕大多數的精瓷,都是從二手市場投放的,那才是真正的暴利,一個百來文成本的瓶子,送到長安轉手賣一百多貫,就這,還有人拼命的搶。

而明面上,精瓷的新貨,才賣七貫呢!

陳正泰便道︰「到底掙了多少,這賬還沒算過來,兒臣找機會,一定要好好回去算一算才知道。不過陛下說的是,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太子那邊,兒臣一定要嚴防死守,絕不讓他驕奢婬逸。」

李世民吁了口氣道︰「有你在,朕也就放心了,孩子們突然暴富,怎麼曉得花錢呢?」

他搖搖頭,隨即又道︰「吐蕃國國主,松贊干布汗一直希望能夠迎娶我大唐公主。當然,朕是絕不會將自己的女兒下嫁給他的,可是……他再三請求,朕有意將宗室之女下嫁此人,正泰,你也算是皇親,可有什麼異議?」

「不可。」陳正泰搖頭道︰「若是結親,只怕……只怕……」

李世民凝視著陳正泰︰「只怕什麼?」

「這個……臣以為,吐蕃人狼子野心……」

「不。」李世民搖頭道︰「吐蕃暫時沒有和大唐為敵的打算,他們賣了河西之地,就足以證明了!要襲擾我大唐,河西這樣的重鎮,吐蕃人絕不會肯舍棄的。何況吐蕃連敗黨項、吐谷渾、房、白蘭各部,已是鋒芒初露,而朕要拔除的乃是高句麗這心月復大患,此時若能和親,而使雙方和睦,沒有什麼不好的。」

陳正泰依然搖頭︰「可是兒臣覺得,一年之內,吐蕃必定要大舉進兵大唐,無論是否和親,都無法改變這個結果。」

李世民狐疑起來︰「是嗎?理由在何處?」

「沒有理由。」陳正泰老老實實道︰「這是根據兒臣的直覺下的定論。」

這就有點不講理的嫌疑了!

李世民不由失笑︰「看來你對和親之策,頗有芥蒂。朕又何嘗希望用和親來鞏固四夷呢?只是……倘若一個和親,便可帶來數十年的邊鎮安寧,亦無不可。」

陳正泰卻是道︰「現在當務之急,是囤駐軍馬于夏州,防範這吐蕃人可能進兵的危險。」

李世民沉默片刻,認真起來︰「你有你的直覺,朕也有朕的直覺,松贊干布汗也是雄主,朕看他年幼登基,此後又誅殺仇敵,控制吐蕃,短短十年之間,便將吐蕃的疆土擴張了一倍有余。這樣的人,是不會干愚蠢的事的。至于你所言的一年之內勢必進兵,若只是你的直覺,朕怎麼能輕信呢?」

「不過……」李世民頓了頓,又道︰「你既開了口,這顧慮還是要有的,有所防範也並無不妥,朕就命程咬金為夏州都督,命他在那里,厲兵秣馬吧。」

陳正泰心里終于松了口氣,連忙道︰「陛下聖明。」

與李世民攀談一番,陳正泰突然道︰「陛下可知兒臣在西寧築城?」

李世民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朕既令你負責北方的邦交和邊事,這築城之事,朕不會過問。朕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既選擇築城,自然有你的道理。」

李世民無論怎麼說,也是一個守信的人,雖然在後世,有人說這位千古聖君陰險狡詐,甚至是虛偽,總是愛營造聖君的形象。

可陳正泰一般認為,一個注意自己形象的人往往吃相都不太糟,若是遇到一個不在乎形象的,那才是見了鬼了。

雖有李世民的信任,不過陳正泰還是想解釋解釋,于是道︰「臣是在想,兒臣現在手頭有一些小錢了,若是陛下喜歡,那西寧乃是水草豐美之處,陛下又愛騎馬,何不在西寧建一座別宮呢?」

「別宮……」李世民一愣。

隨即,李世民便怦然心動。

腦海里頓時浮現出一個景象。在一個綠油油的操場上,一座宮殿拔地而起,出了宮殿,便是牧場,騎著自己平日里馴養的許多駿馬,馳騁在其中。

「這……要費不少錢吧?」李世民口里是一副拒絕的樣子,可說話之間,卻又似乎帶著幾分期待。

「兒臣想了想,理應也花費不了多少,我大唐有長安,有東都,有江都,這關外有個別宮,其實也算不得什麼……至多……也就花費一百萬貫而已,兒臣這些日子,確實掙了一些小錢,這錢不花,兒臣心里也難受的很,若是陛下恩準,兒臣這便繼續提高西寧的建築規格……到時候,陛下若是有閑,去西寧常住一些日子,豈不是好?而且……兒臣還想過,陛下雖是馬上得來的天下,可是……往後這陛下的子孫們呢,他們常年深居宮中,哪里能領略這草原中的風光,又不能時刻騎乘快馬,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長此以往,如何有雄心壯志,駕馭群臣呢?」

其實陳正泰不過是給李世民找個借口罷了。

這建立別宮,本就是自己享受的事,還哪里管得了子孫後代。

不過陳正泰的話,倒是讓李世民下意識的頷首點頭︰「不錯,子孫們若無武德,不知騎射,如何磨礪心志呢?你這個建議很好,好的很,只是……宮中若是不出個十萬八萬貫,朕于心不安啊。」

十萬八萬貫……

陳正泰有點囧,甚至很想問句,你這修得起圍牆嗎?

自然,陳正泰不能這樣說的,于是干笑道︰「陛下,這錢,兒臣全數出了,豈能讓宮中出?只是……兒臣覺得,話還是得說清楚,這別宮修築之後,自然是陛下的。只是這西寧城,陳家花費無數錢財建造,按照陛下此前的約定,是否……還屬于陳家?」

李世民此時大喜,他當然清楚陳正泰的意思。也不能一直讓陳家吃虧吧,這關外之地,遷徙陳家出關,乃是既定的方略,現在修了別宮,總不能最後連這西寧,也收回去。

于是李世民道︰「這西寧依舊歸屬陳氏便是了,朕當初是有言在先的,豈可食言而肥呢?何況……這本是陳氏花了錢,自吐蕃人的手里買的土地。」

陳正泰便喜滋滋的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是理所當然。只是陛下將這朔方和西寧之地,交予陳家牧守而已,陳氏上下,願世為藩屏,拱衛關中。」

李世民不禁道︰「只是這別宮,如何建好?朕也不是驕奢婬逸之人,所以……朕覺得,還是樸素一些為好。」

陳正泰覺得李世民有點陰險啊。

口里說不要驕奢婬逸,卻對建設如此上心,這意思不還是想要驕奢一些嗎?

誰不知道,歷朝歷代,修築宮殿,都不是簡單的事!

陳正泰道︰「陛下放心。兒臣一定竭盡所能,在陛下堅持艱苦樸素的基礎上,盡力營造出一個讓陛下滿意的別宮出來。」

「艱苦樸素……」李世民眉一挑︰「這詞兒倒是很新鮮,不錯,不錯,朕要的便是如此。」

陳正泰于是立即道︰「陛下一語驚醒了夢中人……」

李世民訝異道︰「什麼?」

「不如此宮,就叫艱苦宮,以艱苦為名,又正中陛下希望躬行節儉的本意。」

李世民喃喃道︰「艱苦宮,名字很繞口,可是很有意義,不錯,朕要的就是這樣的宮殿。」

「這別宮名叫艱苦宮,那麼這正殿,便叫樸素殿,這豈不正是陛下平日里勤儉持家、取之有度的寫照嗎?」

「樸素殿?」李世民背著手,來回踱了幾步,道︰「朕自登極,俛拾仰取,鹿裘不完,所為的,便是希望能做天下人的表率,以此為名,就再好不過了。咳咳……你建此宮,也當以艱苦樸素四字為戒,克行節儉,切切不可因為是朕的別宮,便花錢如流水一般。」

陳正泰心里默念,本來還想花一百萬貫預算的。得……陛下都親口提了要可行節儉了,看來……不花個兩三百萬貫,都沒辦法給陛下一個交代了啊。

只見李世民又道︰「別宮不要求大,也不必求精,有一住處,有一個能遮風避雨的所在,便足矣。」

陳正泰心里卻是道,這下糟了,看來還得再追加一點預算,沒有五百萬貫,修出來肯定要挨罵的。

李世民看了看陳正泰奇怪的神色,忍不住道︰「你怎麼恍恍惚惚的,朕的話,你可記下了嗎?」

「記下了。」陳正泰忙收起心神,乖乖地地道︰「兒臣一定謹遵教誨。」

李世民不禁慈愛的看著陳正泰︰「從前有一句話,叫舉孝廉父別居,你乃朕的乘龍快婿,可是處處卻肯想著朕,這孝心,卻比朕的那些兒子們強啊,朕的親子,尚不如婿也。」

他說著,似是動了情,一雙虎目,也多了幾分溫柔。

這感情攻勢一來,陳正泰就知道……自己又該增加預算了。

陳正泰尷尬道︰「哪里,哪里,其實太子殿下也是很有孝心的。」

李世民只是微笑不語。

李家人……基因中對于親族的防範,似乎在此刻,又開始作祟起來。

…………

陳正泰逃離太極宮,匆匆回到了府邸。

現在對于陳正泰而言,似乎又多了一件頭等大事。

于是剛剛到家,他便立馬讓人將父親、三叔公,包括了陳家的一些親族召集了來,讓秘書武珝在旁筆記。

陳正泰道︰「今日我入宮去,陛下說起太極宮老舊,他年紀越發的大了,受不得陰暗潮濕,我這做女婿的,听了這些話,不禁潸然淚下,陛下……苦啊。」

三叔公陰陽怪氣地道︰「話不可這樣說,再苦能苦過老朽嗎?他是天子,老朽是半截身子要入土的人了,平日里,連肉都舍不得吃呢。」

對于族中耆老的打岔,陳正泰一向是听都不听,直接忽略的,而後陳正泰道︰「此次陳氏將在西寧建城,我思來想去,該給陛下建一座別宮,預算嘛,我想好啦,再苦不能苦天子,再窮不能窮皇上,預先墊付的……就一千萬貫吧。」

這一下子,陳家上下嘩然。

三叔公感覺自己要窒息了。

武珝卻是提著筆,一時忘了記錄,開始出神,顯然,她有些疑惑恩師這到底又是鬧的哪一出?

此時,陳正泰則接著道︰「大家放心,西寧建成之後,還是我們陳家的,只是修一座別宮,作為陛下偶爾移駕休憩之所。」

「他就一年到頭,偶爾去住幾日而已,便要一千萬貫?他李二郎為何不去搶!正泰,李二郎是不是威脅了你,他若是威脅了你,有什麼苦衷,你就眨眨眼,老夫去和他理論。」三叔公氣的胡子都要打結了。

其實這個時候,世族還真不會對皇帝有這麼大的手筆。

長久以來,世族和皇帝之間,更多的是彼此合作的關系,一個能代表自己利益的皇帝,當然會表示支持,可是要拿出真金白銀去支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想看,自數百年前,八王之亂開始,這北方大地上,出了多少個政權,又有多少個皇帝?

幾十年,甚至十年八年,就換一個王朝或者天子,拿出大量的錢財出來,某種程度就是投資,鬼知道你們什麼時候垮台,落地鳳凰不如雞,你想要錢,給你三瓜兩棗便算是意思到了,還想怎麼樣?

這大唐,也不過是數十年而已,誰曉得會不會二世而亡呢?

就算能延續國祚,可又怎麼樣,沒有世族的支持,你的天下能安穩嗎?

你給我好處,那是我該得的,你若是還想讓世族們傾盡家財去支持,那絕不可能。

畢竟……這樣和皇權捆綁太深的世族,十之八九早就隨著以往的王朝和皇權一起煙消雲散了。

能延續至今,且還能在貞觀年間繼續作威作福的,哪一個不是猴精一般,偷偷的積蓄著家財,不斷的壯大自己,皇帝……皇帝算個什麼東西?

陳正泰看著氣惱的三叔公,一臉尷尬︰「叔公,這是佷孫自己提出來的。」

「自己提出來的……」三叔公有點發懵︰「這不是等于是拿自己身上的肉去喂李二郎那一頭老虎嗎?割肉喂虎啊,一千萬貫……這是何其大的數目啊,已經快超過我陳家半月的純利了,這……這是要割老夫的肉啊。」

…………

第一章送到,求訂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