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三十七章︰陳家有後

李世民是能感受到這些尋常百姓對于世族的怨憤的。

李世民甚至突然意識到,天下人對于皇帝的怨恨,某種程度而言,來源于世族。

在百姓眼里,他們是無法去分辨皇帝和世族之間的齷齪,畢竟世族得到高官厚祿,擁有田產和無數的奴婢,這在許多人眼里,本身……就代表了皇帝與世族乃是一體,反世族,就是反皇帝。

李世民此時感覺心頭非常的堵,敢情朕是兩面不討好,對于世族而言,他們嫌朕給的不夠多,可對于尋常百姓而言,皇帝和世族乃是一丘之貉。

李世民站了起來,笑了笑,看了看周武︰「周東家……今日在此受教了,噢,這份報紙,我能帶走嗎?」

周武听聞李世民似乎沒有做買賣的意思,心里有些遺憾,不過買賣不成仁義在,便道︰「無妨,無妨。」

李世民似乎想起了什麼,朝陳正泰道︰「你需要桌椅嗎?」

陳正泰忙搖頭︰「不需要。」

李世民不無遺憾之意,于是又對張千道︰「你需要不需要?」

「陛……郎君,您是知道我的,我要桌椅做啥?」

李世民只好嘆道︰「這樣吧,我這里需要五百副桌椅,先付個定金,下月月初,我來提貨。」

說著,下意識的掏了掏袖子,不出意料……

沒有帶錢。

陳正泰偷偷翻了個白眼,咳嗽一聲,很自覺地從袖里取出了一疊欠條,直接擱在了桌上︰「自己數,不夠再補。」

李世民莞爾笑了笑,便已信步,出了這廂房。

外頭停著馬車,李世民登車,邀陳正泰同座。

陳正泰便鑽進李世民的馬車里? 馬車動了,周武見接了大單? 高興得眉飛色舞,忙將馬車送到了作坊門口。

李世民進了馬車後,靠在墊上? 眼楮半開半闔。

這幽靜的馬車里,稍稍的沉吟片刻之後? 道︰「朕已不打算姑息他們了。」

陳正泰自是明白陛下這話里的深意? 便看了李世民一眼道︰「陛下有何打算?」

李世民是個有魄力的人,顯然心里已有了思路,道︰「驃騎府,要先練出一支軍馬,軍中所有的文吏和武吏? 統統都從百工子弟中抽調。」

這幾乎是破天荒的事!

在歷朝歷代? 人們對于百工子弟都是帶有防範之心的? 以百工子弟為骨干? 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從秦漢以來,幾乎所有的軍中骨干? 都是貴族子弟或者是擁有一地土地的地主子弟,這些人被稱之為良家子,進入了軍中之後? 為皇帝立下汗馬功勞,建功立業,而後賞賜更多的土地。

哪怕是李家,其實也是憑借此躍升的。

而百工,在許多人的眼里,乃是賤業,這種對于百工的歧視,其實是從全方位的。從社會地位,到未來的出路,一旦你淪為匠人,幾乎就沒有任何躍升自己地位的可能。

從秦漢到隋唐,你幾乎尋不到幾個人有匠人的背景。

陳正泰毫不猶豫地道︰「喏。」

李世民此時臉色繃緊,這是破天荒的事,可此時他的眼里,多了幾分銳利,目光掃在陳正泰的身上︰「這些人可以保持戰力嗎?」

陳正泰道︰「陛下難道忘了當初朔方那兒……」

李世民點點頭︰「朕明白了。不過……這些戰力還是不夠,突厥人不過是被火槍打亂了陣腳而已,可你需明白,單憑火槍,是無法克敵的,若是遇到了優秀的將領,他們很快就會尋覓出火槍陣的破綻,所以這就必須做到,這支軍馬要有迅速應變的能力,要有騎營。」

戰馬的力量,在這個時代,是絕不會淘汰的,此時的火槍威力還是太弱了,有太多的弊端。

陳正泰道︰「兒臣明白。」

李世民隨即又道︰「能保證他們的忠誠嗎?」

這個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再厲害又如何,不忠心于你,就什麼都是枉然!

「絕對可以。」陳正泰毫不猶豫道。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著他︰「說來听听。」

「百工子弟有一個好處,他們往往生長在人流密集之處,見多識廣,他們的父母大多有一些積蓄,能勉強供養他們讀一些書,識一些字,雖然所學有限,可進了軍中,卻可重新教育……這就是為何新聞報對匠人們影響最大的原因。所以兒臣以為,這新軍之中,當以操練為主,教育為輔。除此之外……世族子弟,陛下賞賜他們,哪怕賞賜得再多,其實他們也早已養刁了,覺得這不足為奇。可若是百工子弟,只要陛下肯給一些恩賜,哪怕只是細小的恩賞,他們也會感激涕零的。從這里入手……再調配一些優秀的將軍帶領他們,他們便敢赴湯蹈火。」

「優秀的將軍……」李世民的腦海里,立即掠過了李靖、程咬金等人。

可他搖搖頭,李靖這個人……當初在玄武門之變時立場並不堅定。

而程咬金等人,卻又和世族的瓜葛太深了。

並非是李世民不相信他們的忠誠,只是對于李世民而言,他需要的是一支……一旦皇家與世族產生沖突,可以毫不猶豫的遵從旨意的軍馬。

這支軍馬,要的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忠誠,而是百分之百!

李世民皺著眉頭想了想,而後看向陳正泰道︰「有人可以勝任嗎?」

陳正泰自是早有人選了,立馬就道︰「陛下難道忘記了蘇定方、薛仁貴人等嗎?除此之外,還有黑齒常之、契苾何力,這些人雖是大多起于草莽,亦或者是外邦的降人,卻都是萬人敵,在兒臣看來,不在李靖和程將軍人等之下。」

這家伙……

倒是對蘇定方等人很有信心。

對于這些人的武力,李世民是頗為放心的,可是將軍還需能夠領兵打仗,靠的可不是一時的勇氣。

李世民深深地看著陳正泰道︰「可以信任嗎?」

陳正泰道︰「蘇定方與薛仁貴都是兒臣的兄弟,至于黑齒常之、契苾何力二人,在大唐舉目無親,兒臣一直信任他們,他們一直心懷感激之情。」

「那就試一試吧。」李世民笑了笑︰「我大唐,終究不能只靠李靖這些人打天下,他們年歲大了。」

而後李世民又道︰「你方才提到新軍,那麼這支軍馬,就叫新軍吧,職責依舊還是保護太子,置于東宮衛率之中,所需的錢糧,還是從國庫中取,明日……朕會下旨。至于其他的事……朕會布置的,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練兵……」

陳正泰不由道︰「兒臣只怕難當大任,何不如……請太子殿下出來主持大局。」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陳正泰一眼。

他似乎明白了陳正泰的意思。

這新軍上上下下,都是陳正泰的人,陳正泰這是怕他這個做皇帝的對他有所疑慮了。

可李世民卻是笑了笑,意味深長的道︰「朕將你視做自己的兒子看待,你何須疑慮呢?何況……你記住,你是朕的臣子,現在還不是太子的臣子。」

此言一出,令陳正泰差點要給自己一個耳光。

他竟差一點忘記了李家人的特長了,但凡是手里有了實力,做兒子的,都是要干自己老子的。

李世民本就是干自己的兄弟和自己的爹起家的,大唐的皇族,還真別說,幾乎都有這樣的傳統,說是家學淵源都不算錯。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歸罪于李家,那隋煬帝,不也傳聞在隋文帝快死的時候,把隋文帝干死了嗎?

而至于那亂七八糟的東晉、西晉,再到北魏、北齊、北周,到南朝的宋、齊、梁、陳,這等皇族之間的內訌,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兒子干老子,老子干兒子,弟弟干兄長……這簡直就是皇族內部的傳統娛樂項目。

所以說,後世的歷史學家們,總說李家人無情,這真的是冤枉了他們,就李家皇族這樣的,某種程度而言,道德水平,說不定還在皇族之中的及格線之上的。

只有到了宋朝之後,皇族內部才勉強穩定了一些……這是因為,繼承制度漸漸完備的原因。

現在的李世民……你說他完全不重親情嗎?他顯然是極為重視的,他對長孫皇後很有感情,他對太子李承乾的關心可謂是無微不至,哪怕是歷史上的李承乾謀反,他也不忍心誅殺,甚至李治登基,也是因為他不忍心自己的嫡子們在自己死後死于非命,所以選擇了性情比較‘寬厚’的李治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可李世民哪怕再愛自己的兒子,心里也如明鏡一般,想要做到父子不相殘,唯一的辦法,就是將手中的大權抓的緊緊的。

他可以盡心的培養李承乾,但是決不能給與李承乾過多的軍權,滋長李承乾的野心。

李世民的心思,不難猜測。

偏偏陳正泰故作聰明,這個時候提到李承乾,讓李世民不禁開始懷疑,這家伙……不會是李承乾的臥底吧。

此時,陳正泰不免有種把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

他深吸一口氣,此時尷尬是肯定的,不過俗話說的好,只要我陳正泰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于是他干笑道︰「是兒臣考慮不周,兒臣當然是忠于陛下的。」

李世民倒是神色如常,道︰「朕沒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好酒需要釀一釀,才香。太子還小,此等大事,就不必他來摻和了。」

陳正泰忍不住在心里說,我也還小啊。

不過這下學聰明了,面上帶著微笑道︰「兒臣明白了。」

馬車緩緩而行,很快就到了陳家的府門前。

可此時,陳家卻是亂成了一鍋粥。

這馬車剛剛停下,門房便大叫︰「可是大夫來了嗎?是大夫嗎?」

李世民和陳正泰下車,門房見是陳正泰,一時無語。

陳正泰倒是急了︰「怎麼,叫大夫干啥?」

「公主殿下即將臨盆了。」門房道︰「陳福已去找大夫去了,我……我以為……」

陳正泰一時急的跳腳︰「怎麼,咱們府上不是有大夫嗎?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門房才道︰「府里的大夫當然是有的,穩婆也都在,這些都是早就準備好了的,可是公主殿下說……說不適,即將要臨盆了……所以……三叔公不放心,說要多找一些大夫來,以備不時之需。」

「呃……」陳正泰這才略略放心,努力的定了定神道︰「噢,知道了,不要怕,看你毛手毛腳的樣子,我進去看看。」

李世民也萬萬料不到,這個時候竟要生,原本只是來看看,探探自己的女兒,一時頗有幾分興奮,又帶著些許憂慮,忍不住道︰「真的來得早不是來得巧啊。」

陳正泰這才想到,陛下也在此,連忙停下了準備往里走的腳步,道︰「陛下先請。」

門房听到陛下二字,已是瞠目結舌,似乎驚得說不出話來。

眾人匆匆進宅,在遂安公主的下榻之處,早已是人滿為患。

陳家的所有女眷統統都來了,三叔公不敢上前,只敢遠遠的看著,背著手,帶著一些陳家的漢子團團轉,時不時求告滿天神佛和祖宗,希望能得到保佑。

這個時代……哪怕是陳家這樣的大貴人家,也是不能確保順利生產的,稍稍不留意,就可能是母子都要沒了。

因而這闔府上下,個個都干著急,只恨不得所有人都進去,把遂安公主拎出來,自己取而代之︰來……這個我雖也是頭一次,不過頗有經驗,我來生吧。

待三叔公見了陳正泰,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先是罵︰「今日怎的回來得這樣遲,殿下要生了,也尋不到你人。」

他抬眼之間,見李世民有些面熟,可一時又想不起是誰來。

李世民道︰「如何了?」

現在三叔公正心急著呢,于是沒好氣地道︰「還能如何,生女圭女圭呀,你們又不懂,干問有什麼用?根據老夫多年看人生產的經驗……若是今夜之前不將孩子生出來,只怕……要壞事。啊呸,我怎麼能說壞事呢,烏鴉嘴。」

…………

第二章送到,還有,順帶求月票,拜托各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