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一章︰救命之恩

這宦官本是在其他人的催逼之下,硬著頭皮進來的。

原本只打算通報一聲而已。

哪里想到,竟是會惹來殺身之禍。

一听陛下說你們一起入棺材好了,整個人已是嚇尿了,于是磕頭如搗蒜一般,驚恐地道︰「奴萬死。」

腥臭的液體,在此時也已浸濕了他的褲管。

李世民此時自是恨到了極點。

他回頭又看了一眼長孫皇後,長孫皇後此時依舊是虛弱和疲憊。

可是顯然,他的觀音婢還是活著的。

此時,他只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可能……

倘若方才不是那一場大火,不是他匆匆的出去了,不是李承乾在此……只怕現在,觀音婢已被送入棺了吧?

李世民不耐煩地看著這個惶恐到極點的小宦官,而後厲聲道︰「所有診治觀音婢的御醫,統統治罪,嚴懲不貸,都下去。」

听了這話,那小宦官卻是如蒙大赦,再不敢多停留,立馬告退出去。

李世民這時才回過頭,看著殿中驚訝的瞠目結舌的人,不由跺腳︰「都還在發什麼呆,陳正泰,你來告訴朕,接下來……該當如何?」

陳正泰還在神游呢,此時被李世民一聲呼喚,才回過神來,猛地,他意識到了什麼!

長孫皇後……醒了……

陳正泰眼眸一張,立即打起了精神,哪里還肯怠慢,忙道︰「這個……這個……兒臣想看一看。」

不等李世民的回復,他已經激動地匆匆上前,果然見長孫皇後微微地張著眼楮,已悠然醒轉。

陳正泰心里大喜過望,其實他大致了解的是,長孫皇後此前乃是假死的癥狀。

這種癥狀,很大程度是某些身體極為虛弱的人,突然之間,身子如崩潰一般,陷入極度虛弱的狀態? 甚至……許多的癥狀? 和死人沒有多少的分別。

當然? 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陳正泰也只是推測而已,按照長孫皇後的生活習性,長孫皇後一直在宮中,雖然是錦衣玉食,不過她平日里禮佛,所以以吃素為主? 而且心思又重,難免體虛,因而隔三差五的生病。

面對這種情況? 才能采取急救法,否則一旦入了棺? 即便是人醒轉,在身體極度疲憊的情況之下,就算沒死? 也只能悶死在棺里了。

這種假死? 其實御醫看不出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癥狀和死人幾乎沒有太多的分別。

在後世? 假死的癥狀只有采取心電圖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現在見長孫皇後醒轉? 那雙眼楮雖透著疲倦? 去還是能看到漸漸恢復的一點精神氣。

陳正泰默默松了口氣,而後裝模作樣的道︰「兒臣懇請陛下準兒臣把一把脈。」

李世民便急切地道︰「快吧。」

陳正泰也不客氣,先取了一個帕子? 遮在長孫皇後的脈搏上,而後手搭了上去。

御醫們就是這樣給長孫皇後把脈的。

只是……隔了一層帕子,對于脈象……顯然就更難以掌握了,陳正泰心里想,這就難怪御醫們容易失去判斷了,換我這麼折騰,怕也以為死了。

此時只有極用心,才能感覺到長孫皇後脈搏的躍動。

「把好了沒有,如何了?」李世民在旁顯得很焦急。

其余人也已一擁而上,團團圍著這頭。

長孫無忌探著腦袋,眼看自己的親妹妹活了,一時之間,又不禁老淚縱橫。

還真……活了。

李承乾已是驚喜得要叫出來,興奮的搓著手,不知如何是好。他很想說這是自己救活的,卻又覺得不合適,也不知……這母後是不是回光返照。

長孫沖則是整個人呆若木雞,他迷茫了。

起初陳正泰叫他去,他只以為師祖有什麼交代。後來師祖放了火,他還當師祖有什麼深意,比如武樓代表的乃是大唐的赫赫武功,師祖趁著此時宮中治喪的時候,將他一把火燒了,難道是有燒了武樓,大唐當文治天下的寓意?

可到後來,師祖竟是放了火就跑,他的內心是崩潰的,這怎麼像一個很純粹的縱火犯?

直到現在,他震驚了。

他不得不感嘆一聲,師祖當真是神鬼莫測啊……

見陳正泰久久不語,李世民卻已急了︰「還沒把到脈?」

陳正泰只好道︰「呃……這個把脈,兒臣不甚精通。」

「那為何觀音婢現在雖是醒轉,卻是這般樣子,口不能言,身體又無法動彈?」李世民此時已不願召御醫了,直急得冒火。

陳正泰想了老半天,才道︰「我覺得可能是……娘娘餓了吧?」

「餓了……」李世民不禁瞠目結舌!

就這麼簡單?

陳正泰便問︰「敢問陛下,娘娘多久沒有進食了?」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心里回想著,而後道︰「十二個時辰……不,應該更多。」

早說嘛……

陳正泰不禁無語,你要是大病初愈,而且在病前,人家都以為你死了,躺在這一天一夜以上不吃不喝的,怕也是都這個樣子吧。

陳正泰便再不遲疑的道︰「我覺得……應該立即讓人預備膳食,趕緊服侍娘娘進膳。」

李世民陰沉著臉,顯得很是關切的樣子︰「只這樣就好了?」

「最好現在先進一些米粥,不要吃太多,先填填肚子。」

李世民道︰「要不要開一點藥。」

陳正泰搖頭,假死只是突發的情況,只要恢復了心跳和脈搏,其實就算是治愈了,開藥?這哪里是開藥,簡直就是開玩笑呢。

十有八九,是長孫皇後這段時間內,因為身體不好,御醫們成天給她開各種藥,這藥吃多了,哪里還有進食的胃口?人就是如此,若是不能攝取足夠的營養,又長期像藥罐子一般,每日吃各種藥材,時間久了,就算想不死,也得死。

對于陳正泰而言,這個時代的人,幾乎九成以上的所謂疾病,其實都是饑餓引起的。

開玩笑,就這三十不到的人均壽命,絕大多數人,壓根都活不到四十,能有什麼要人命的病?

至于其他的小病,只要多吃,吃的好,攝入的營養均衡而豐富,再加上年輕,什麼病熬不過去?哪怕不需要維生素,管它是什麼病毒,玩什麼偷襲、騙,也照樣直接能靠身體的抵抗力弄死。

于是陳正泰很認真的道︰「不需開藥,而且暫時……最好什麼藥都不用,多吃,能吃多少吃什麼,吃完了就多動。」

看著陳正泰篤定的樣子,李世民此時再沒有什麼疑慮了,立即命人熬粥。

陳正泰又關切地吩咐道︰「要熬肉粥,用牛肉,將這牛肉切的細碎,其他的作料就不用了,放鹽,放蔥花,要快。」

「喏。」宦官匆匆去了。

這陳正泰將肉粥的做法說的過于詳細,李承乾和長孫沖在一旁,不禁咽了咽口水,不提還好,一提這個,才發現……餓了。

膳食在小半時辰之後,已匆匆的送了來。

在失而復得後,李世民似乎整個人也有了生氣,親自伺候著,給長孫皇後喂了一些溫水。

等這牛肉粥送來,宦官要上前喂食,李世民一瞪眼楮,那宦官忙是放下肉粥,退下。

李世民則親自喂了起來,起初不敢喂多,多用粥汁,小心翼翼的送進長孫皇後的口里。

這銀勺入口,長孫皇後本是一動不動,可好像……是真的餓極了,拿出了吃NAI的氣力,一下子將這粥水吞咽下去。

「還真是……」李世民不由道。

而後,他繼續喂食。

長孫皇後吞咽的氣力也越來越大了起來,氣息也越發的綿長。

一口口熱騰騰的粥下肚,也令長孫皇後身軀開始熱騰了起來,她貪婪的將最後一口粥喝盡,竟是打了個嗝,而後……呼出了一口氣。

像是一下子恢復了氣力,而後發現七八雙眼楮,一動不動的關注著自己。

長孫皇後方才雖是身子不能動彈,可是神智卻已清醒,自然知道方才發生了什麼事。

她呼出氣之後,才幽幽然地道︰「陛下,臣妾……是真餓極了,還有沒有……」

李世民已是喜不自禁,眼眶又紅了,忙道︰「有的,有的……」

陳正泰一直在旁,此時叮囑道︰「此時還不宜多吃,先養養胃,過了一個時辰再吃吧。」

長孫皇後努力的轉過眸去,看了一眼陳正泰,帶著一絲感激的微笑道︰「若非是正泰,只怕……只怕本宮……真要去見列祖列宗了,真是萬幸啊,正泰……你救了本宮一次。」

陳正泰立即道︰「這是兒臣應當的,何況這一次出力最大的乃是太子殿下,還有長孫沖,和兒臣有多大關系呢?」

李承乾在旁咧嘴笑了,忙點頭,又好像覺得這樣不太謙虛,于是又忙不迭的搖頭。

長孫沖此時只低著頭若有所思,方才所發生的一幕幕,都在他的腦海里如走馬燈似的重現,他既驚喜于姑母醒來,更震驚的是……師祖竟是什麼都會。

長孫皇後勉強莞爾一笑,她知道多言也是無益,陳正泰肯定還要再三推辭的。

李世民則大樂道︰「哈哈,好了,此朕的門生和乘龍快婿,如他所言,這確實是理所應當的。都是一家人,何須再如此生分呢?不過……方才真是虛驚一場,朕現在還後怕不已,正泰,你的母後到底得的什麼病?」

「餓病。」陳正泰只能這樣的解釋︰「娘娘平日,一定成日吃各種藥膳,胃口也不好,而且……平日素食吃多了,所以兒臣以為,想要治病,只有一味藥,那便是吃,能吃多少就吃什麼,這山珍海味,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李世民還從沒見過有人開這樣的藥方……一時也是無語。

陳正泰隨即又道︰「其實陳家的醫館那里,大多開的藥方,也都是如此,人的虛弱,本質就源于饑餓。這尋常百姓生病難以痊愈,十之八九是如此,而娘娘的情況也是一樣,雖說娘娘尊貴,可若是吃的少,這身體如何經受得住呢?就如陛下這般,身子強壯,平日可有什麼病嗎?」

其實對于人類而言,真正可怕的病,就是癌癥。

不過……在大唐,癌癥……不存在的。

現今這個世上,人的壽命大多都不長,還沒等到身體癌變,就已死了。

而這個時代的醫學,畢竟比較原始,最好的藥方,恰好就是自己身體里的免疫力。

李世民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宦官,道︰「還愣著做什麼,快記下。」

說著,李世民道︰「從此往後,這宮里的膳食,都要加一些份量。」

宦官忙道︰「喏。」

李世民隨即又道︰「太子、陳正泰、長孫沖救治皇後有功,太子乃是儲君,也是人子,子救母乃理所應該之事,賞就不必了。至于陳正泰,賜紫魚佩,長孫沖賜金魚袋。」

「往後宮中行走,也可方便,就不需通報了。」

說到這紫魚佩,其實就是從魚袋里衍生出來的。

魚袋乃是官員身份的象征,因而尋常的小官,都是佩戴銀魚袋。

而高品級的大臣,則佩金魚袋。

這魚袋和玉佩的功能是等同的,不可隨意佩戴,既彰顯身份,也是出入宮中的憑證。

比如配有金魚袋的大臣,是可以登記之後出入宮禁的,因為門下省和尚書省等機構,還在太極宮的前殿位置。

而紫魚佩則只有宗室親王和郡王才有資格佩戴,可以隨時出入宮禁,甚至享有佩劍的特權。

而實際上……宗室的這些所謂特權,其實沒有意義,因為李世民對于宗室是頗為防範的,絕大多數的宗室親王、郡王,要嘛被打發出了長安,要嘛處于嚴密得監視狀態中!

想自由出入宮禁?那是不可能的,你連出入長安城都需報備呢,更遑論是宮中了。

因而……既能佩戴紫魚,同時還能成日入宮蹦的人,便只剩下太子和陳正泰了。

陳正泰自也是知道這些的,忙道︰「陛下,這隆恩已經十分厚了,陛下現在又賜兒臣如此殊榮,兒臣只怕……無福消受。」

………………

昨天第三更,晚點還會有今天的三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