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八十六章︰吾婿有孝心哪

婁師賢听罷,一頭霧水。

造新船,啥新船來著。

陳正泰想定,其實這水密艙和龍骨造船都是很簡單的東西,只要將原理講透了,在某些工藝方面進行改進,和從前造船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可這兩個玩意,簡直就是造船的神器,尤其是對于戰船而言。

陳正泰索性將這婁師賢叫到一邊,寫寫畫畫,這婁師賢在旁用心听著,大致的意思,他算是明白了。

另一邊,陳正泰繼續道︰「這水密艙的根本在于水密,這個好辦,我這里會寫下材料,用這些材料準成。至于龍骨……倒時我繪出大致的結構。你們先造幾艘小船來試試手,此後再造大艦。船料都有吧?」

「船料多的是。」婁師賢道︰「這倒多虧了隋煬帝,這隋煬帝當初到了江都,也就是現在的揚州之後,最是好大喜功,下旨四處囤積船料,便是要造大船。哪里曉得,這船沒造出來,卻已身死國滅了!因而庫房里一直堆積著大量的船料,可謂數之不盡,用之不竭。」

陳正泰心里感慨,那隋煬帝真特娘的是個人才啊,背負了一身的罵名,卻是給李家人不知積攢了多少的好東西!

就不說運河了,單說這船料,若是隋煬帝沒有囤積,他的這一年之期,怕是沒影呢。

海水有腐蝕性,而且木頭泡了水之後,沒多久就可能腐蝕了,因而造船用的木料,不但要精挑細選,而且還需經過特殊的加工,保證其能夠不腐不壞!

可倘若現在開始預備造船的木料,從砍伐到加工處理,再到晾曬月兌水,沒有個幾年時間是不可能的。

于是陳正泰道︰「這便好,我會讓二皮溝這邊的一群匠人同你一道去揚州,這些匠人,你別小看? 他們在研究院里都是好手,最擅長的就是對材料和工藝進行改良,他們比尋常的匠人,更熟知科學之理。而至于這兩種造船的方法? 我也會繪制一些圖形以及手書一些注意的事項交給你。你到了揚州後? 和你的兄長什麼都不用干? 只需一面造船? 一面征一批水手? 噢……當初船隊覆滅,死傷了不少人吧?就從他們的親族之中征召? 不必強迫? 只告訴他們,想要報仇雪恨的? 就跟著咱們一起干。錢糧的事不必擔心,這錢……我們陳家出了。」

「陳家出了?」婁師賢不可思議。

陳正泰篤定的道︰「我說的,還能有假的?過幾日我便去見陛下? 將此事定下來? 哎……我們陳家雖也不是很有錢,可為了朝廷? 自是該盡心竭力。」

婁師賢皺著眉? 他覺得自己的責任太大了。

陳家對婁家有恩啊,這麼大的恩,不說報效,現在人家不但在陛下面前美言,保住了他的家兄的官職和性命,為了支持家兄戴罪立功,還肯出錢。

養一支艦隊,這所需的人力物力,至少也在數十萬貫以上啊,這是何其大的財富。

當然,現在恩主顯然是和婁家一樣,孤注一擲了。

一年……只有一年的時間了,一年的時間要操練大量的水手和武士,還需造出艦船,需尋覓高句麗人和百濟人決戰,這……若是不能戴罪立功,只怕不但他的家兄徹底的完了,便是恩主……因為力排眾議,也會遭人非難吧。

想到此,婁師賢吸了口氣,牙要咬碎了,動容地道︰「恩主大恩大德,我兄弟二人銘記于心,縱是粉身碎骨,也絕不負恩主所望。」

說著,拜下,鄭重其事的行了大禮,隨即告辭而去。

陳正泰心里倒是定了不少。

此前他還擔心高句麗人和百濟人有什麼特殊的造船技藝,可現在看來……其實和大唐一樣,不過是菜雞互啄罷了。

新的船只只要造出來,那麼婁師德就還有機會。

當著李世民的面,陳正泰可是做過保證的,這關系著婁師德的前程,也關系著陳家能否下海的未來。

這汪洋之上,有著數不清的財富,只是一方面,限于這個時代造船技術的低下,出海就意味著九死一生,因而那海上獲得的巨大利益,卻需付出沉重的代價,因而使人對于汪洋大海總是滋生畏懼之心。

而另一方面,卻是因為統治者們總是滿足于在陸地上憑借著廣袤的國土攥取財富,卻沒有意識到汪洋大海之中有著巨大的金山等待發掘。

陳正泰收起心神,隨即提著筆,大抵將自己想象中的船繪制成了圖形,又在旁做了筆記,記錄了一些造船的要點。

足足花了一夜時間,絞盡腦汁,方才發現,書齋之外的天色,已是微亮了,自己竟是一宿未睡。

陳福正蜷在角落里打盹,陳正泰叫醒他,將手稿收拾了一下,口里道︰「送去研究院,告訴他們,抽調一批骨干,即可去揚州,這去揚州的路上,先將這些東西好好消化,到了揚州,就要預備造船了。告訴他們,一年為期,這船若是造的好,到了年底,給他們發十年薪俸做獎金,可若是這船造的不好,就別回來了,將他們一起打包,送到海外孤島去,自生自滅吧。」

陳福原本還是迷迷糊糊的,可一听到又是獎金,又是送去孤島自生自滅,一下子就打起了精神,忙道︰「喏。」

接著抱著手稿,一溜煙的跑了。

…………

報紙中關于高句麗的消息,令朝野都不禁為之震動。

許多人已經紛紛開始猜疑,可能要準備打仗了。

在長安的人,對于高句麗可謂是在熟悉不過,但凡是年長一些的人,都有過在隋煬帝時期,三征高麗的記憶。

在他們的印象之中,高句麗就是痛苦和妻離子散和客死異鄉的象征。

那個時候,為了征發大軍,官軍到處征丁,青壯們甚至被捆綁起來,隨即送往那千里之外,有的騎上馬,成為戰兵,有的則下了海,面對那汪洋大海。更多的人,則成為挑夫,運送糧食和軍械。

三征高句麗,朝廷征伐的人力接近兩百萬之多,幾乎天下所有的青壯男子,都不能幸免。

對那時候的人們來說,這高句麗便宛如成了夢魘一般,令人聞之變色。

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太平起來,難道大唐……也要征高句麗了?

文臣們在為錢糧憂心忡忡。

武將們則是磨刀霍霍,听聞不少將軍,當日飲了不少酒,高興得要跳起來。

百姓們露出哀愁之色,這太平日子,還沒有過夠呢!

陳正泰這幾日,幾乎天天都要出入宮禁,在大內里,沒少听到听到文臣和武臣之間唇槍舌戰,大抵圍繞的都是錢糧的事。

現在能做的,其實不過是準備的工作而已,一場大戰,花費一兩年的準備時間,已經算是少的了。

而李世民若是決心要打,勢必追求的是必勝,故而對此……也格外的上心。

「陛下。」陳正泰看著憂心忡忡的李世民。

李世民此時正低頭聚精會神地看著輿圖,紋絲不動。

這輿圖里顯現的,正是高句麗的地圖。

半響後,李世民視線依舊不動,口里嘆了口氣道︰「高句麗偏居一隅,可是國土卻是廣袤,而且那里天寒地凍,境內有平原,卻也有不少高山和溝壑,這樣的地方……若是強征,實為不智啊。他們的百姓……大多桀驁不馴,不肯順從,兵部那里,擬定的戰兵是五萬人,可是依著朕看,五萬人……未必就有必勝的把握。那高句麗……一旦春日,土地就會泥濘難行,糧草不好調度,唯有在夏日的時候,才是進擊的最好時機,可是這廣袤的土地,一個夏天,如何能夠拿得下來?他們勢必要拖至冬日!可一旦入了冬,那里便是連綿不絕的大雪,只要高句麗人堅壁清野,我唐軍就可謂是寸步難行了。想當年,隋煬帝在時,不就是如此嗎?哎……」

李世民一點不掩蓋他的憂心,說著,他抬頭起來,看著陳正泰道︰「你又來了,何事?」

「陛下……」陳正泰道︰「兒臣不是說了,從海路,先滅其水師,而後……可以利用海船,將源源不斷的軍馬和給養自山東出發,直接在他們的月復地登陸,他們便不佔自愧了。還有那百濟,百濟歷來是高句麗人的幫凶,而百濟懸孤半島,若能利用海戰封鎖他們,勢必能使他們賓服。」

李世民不由瞪了陳正泰一眼︰「軍國大事,朕豈可只寄望于此呢?朕知你急于想要戴罪立功。」

陳正泰感覺自己好冤,于是道︰「不是兒臣想要戴罪立功,是那婁師德……」

「一樣的道理。」李世民冷冷道︰「可是如今征高句麗,已是勢在必行了,朕也知道,現在坊間恐懼,這天下的百姓,對于高句麗,恐懼之心太深了,可是高句麗屢屢冒犯中國,朕豈能容忍?我大唐泱泱大國,豈可怕了?好啦,你今兒又進宮來,又有何事?」

陳正泰便道︰「兒臣在想,這船隊的開支,不如讓陳家來負責吧。」

「什麼?」李世民不禁意外地看著陳正泰,他想不到陳正泰今兒特意跑來,居然提出這個要求。

這樣的要求,李二郎是巴不得世家們天天來提才好呢!

陳正泰接著一臉誠懇地道︰「兒臣想為陛下盡一份心力,陛下成日為高句麗的煩心,朝廷又為錢糧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陳家理應為陛下分憂。」

李世民頓時眉飛色舞起來,激動道︰「吾婿有孝心哪,若如此,就再好不過了。」

起初,其實李世民也煩惱造船和征募水丁的事,現在處處都要錢,三省那里,每日都在為錢的事吵鬧,他也心煩意亂了。

哪里想到,陳正泰居然突然跑來主動提出這麼個要求。

要知道,大唐和後世的明清是不同的。

明清時期,皇帝漸漸專權,富戶出錢幫助養兵?開玩笑,憑啥讓你來出這個錢,難道我不可以將你剁了,拿了你的錢,然後自己去養?

而隋唐之時,才是真正的世族與皇帝共治天下,即便是皇帝,對這些盤踞了數百年的世族,其實是一丁點辦法都沒有的!世族除了向朝廷不斷索要特權,為朝廷分憂,那是想都別想的!對他們來說,家國天下,家在國前,國在家後。

此時陳家居然提出了這個,自然是讓李世民心里大為感動了,這無疑等于是給他解決了一個大難題了!

于是李世民大喜,興奮的道︰「若如此,朕一定要好好旌表你們陳氏。」

陳正泰忙擺手︰「不必,不必,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李世民卻是立馬拉下了臉來,故意不高興地道︰「朕要旌表,你拒絕了也沒有用。朕旌表你,是讓你們陳家,做天下世族的典範。」

陳正泰︰「……」

怎麼听著,這好像是拿他裱起來,然後皇帝就拿這來暗示其他的世族,大家一起跟著陳家掏點錢呢?

而在這殿中,坐在下頭的,乃是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

他們自是把這翁婿二人的話听了個真切,此時,臉都不約而同的拉了下來。

好端端的……怎麼又要錢了?

這陳正泰也是吃飽了撐著的,哪里有人成天把自己的家財往朝廷送的啊。

你這一送,你高興干嘛去干嘛,可這下好了,倒顯得我們小氣了。

且陛下得了陳家的資助,少不得又要起心動念,忍不住想,你看他陳家出了錢,你們都說對朕忠心耿耿,怎麼不拿錢?

這不擺明著你陳家出錢,其他人都成了壞人了嗎?

你讓我們怎麼辦?

這個該死的敗家玩意啊!

李世民目光果然先落在長孫無忌的身上。

論起來,長孫無忌和皇家的關系最是親近得。

而長孫無忌,則將目光落在了別處,一副不為所動的樣子!

錢是這麼容易來的嗎?他們家又不像陳家那麼不把錢當錢!

長孫無忌此時已想好了,明天開始,他得穿上壓箱底的舊衣,還得在衣上打幾個補丁,這腳下的麋鹿皮靴子也要換掉才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