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四章︰你真是個人才

這高郵縣令急得不得了。

在揚州發生的事,可不是他一人所為。

在座的各位,哪一個沒有沾到好處呢?

事實上,原本這高郵縣的水患並不嚴重,為何上報到了朝廷,水患嚴重到了這個地步?

這不過是上至越王,下至官吏們,都需要一場天災罷了。

有了一場天災,原本的虧空就可以用朝廷賑濟的錢糧來補足。

可以沒有節制的征發徭役。

也可以以此名義向百姓們征收額外的稅賦。

反正到了最後,一切都可以推月兌到天災上頭。

可誰能想到,陛下在這個時候居然來私訪了呢。

很顯然,現如今陛下已經察覺出了問題,從今日在河堤上的表現就可得知一二。

再觀察陛下今日的言行,這十之八九是還要繼續徹查下去的。

到時,坐在這里的人,誰還推月兌得了?

吳明听到這高郵縣令的話,也不禁渾身發寒。

他看著高郵縣令,再看看其他人,許多人眼帶不安,面如土色。

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就在今日,整個高郵鄧氏,除了婦孺,其余人都被誅殺了個干淨。

依著陛下的性情,若是再發現一點什麼,那麼在座的各位,還能活嗎?

吳明瑞瑞不安地站了起來,接著來回踱步,悶了半響,他低著頭,口里道︰「若是負荊請罪,諸公以為如何?」

可殿中卻是死一般的寂靜,誰也沒有吱聲。

倒是過了一會,那高郵縣令道︰「說請罪,敢問使君,請哪一些罪,哪一些罪需要瞞著,哪一些又需如實稟奏?當初的時候,越王殿下仁慈,對我等還算寬大,處處為我們思量,所以大家這些日子,大膽了一些。不說其他的,就說趁著此次大災,侵佔田產的事,在座哪一個可以撇清關系?為了侵奪田產,誰的手上沒有血債?鄧氏已算是給族滅了,這刀也架在了大家的脖子上。事到如今,還有生路嗎?」

對呀,還有生路嗎?

吳明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眼中浮出一絲焦躁慌亂。

陛下真的是太狠了。

他咬了咬牙,看向眾人道︰「你們如何說?」

有人臉色慘白地道︰「全憑吳使君做主。」

吳明則定楮看向二人,此人乃是鎮守于揚州的越王衛將軍陳虎,以及另一人,乃是揚州驃騎府將軍王義,隨即道︰「你們呢?」

二人低頭沉吟,似乎也在權衡著什麼。

吳明便又看向高郵縣令,擰著眉心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高郵縣令深深地凝視了吳明一眼,道︰「使君,既然沒有生路,那就魚死網破吧,今坐以待斃是死,舉大事亦是死,何不如死中求活?」

他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眾人震驚,甚至有人嚇得臉色更蒼白了幾分。

吳明則是厲聲大喝︰「大膽,你敢說這樣的話?」

既然這話說了出來,高郵縣反倒是下了決心般,反是變得氣定神閑起來︰「有何不可,何況我等並非是造反,現在陛下和詹事陳正泰只帶了百余人馬還在高郵,這高郵上下都與吳使君休戚與共,若是吳使君襲了那高郵鄧宅,只要陛下落在我等手里,誰敢說我等造反?」

吳明死死地盯著高郵縣令︰「將士們如何肯從命?」

高郵縣令顯然也為此想好了一個好答案,道︰「只說詹事陳正泰包藏禍心,已劫持了天子和越王殿下,圖謀不軌,我等奉越王殿下密詔勤王。」

吳明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即又問︰「又如何善後?」

「只要得了天子,立殺陳正泰,便算是鏟除了奸佞。此後只求陛下一封旨意,只說傳位于越王,我等再推越王殿下為主,倘若長安那里認了陛下的旨意,我等便是從龍之功,將來封侯拜相,自不在話下。可若是長安不肯從命,以越王殿下在江南半壁的賢明,只要他肯站出來,又有皇帝的旨意,也可謹守長江天塹,與之分庭抗禮。」

這番話,說的何其大膽,可也確實令人動心,起碼這是一條有可能讓他們活下去的路。

吳明面上陰晴不定,其余人等也不禁露出艱難之色。

其實這些話,也早在許多人的心里,小心地掩藏起來,只是不敢說出來罷了。倒是這高郵縣令將話說開了,這堂中也就沒什麼避諱的了。

吳明大笑道︰「可以成功嗎?」

「如何不能成?」高郵縣令胸有成竹地道︰「越王衛有兵馬三千,這本是保護越王的人馬,左右兩衛都是精銳,他們與越王殿下休戚與共,而如今越王落在陛下手里,那陳正泰十之八九又要向陛下進了讒言,下官想問,若是越王遭罪,越王衛上下,還有活路嗎?再有揚州驃騎府,亦有一千二百人,只此兩軍合為一處,便有五千之眾。」

「更遑論在座之人,或多或少也有部曲,若是盡數征發,亦可湊足兩千之數。那鄧宅之中,人馬不過百余人而已,我等七千之眾,可自稱三萬,立時圍了鄧宅,便教它一只蒼蠅也飛不出去,這鄧宅之中的人,不過是甕中之鱉而已。」

堂中又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某種程度而言,陛下這一次確實是大失了人心,他可以殺鄧氏滿門,那麼又如何不能殺他們家滿門呢?

在這種巨大的風險之下,陛下留在揚州一天,能查出來的事就會越多,大家的安危便越是無法保證。

與其每日惶恐度日,倒不如……

這時代的世族子弟,和後世的那些士人可是全然不同的。

上百年的戰亂,一個個依靠兵強馬壯的天子涌現出來,可隨即又身死國滅,這令世族對于道統並不看重,你給我們好處,我們自當是吹噓你為賢君,可一旦你成了我們的絆腳石,無非就是拔刀反了而已。

何況許多人都有自己的部曲,揚州的兵馬,是他們的百倍。

此事的風險和隱患極低,而只要事成,說不定就有著巨大的利益可以攥取。

吳明顯然也下了決定,四顧左右,冷笑道︰「今日堂中的人,誰如是走漏了風聲,我等必死。」

高郵縣令也隨之冷笑道︰「存亡之秋,自是不能客氣,今日將話闡明,可有人懷有異心嗎?」

那越王左衛將軍陳虎已站了出來︰「越王賢明,今日遭受荼毒,此奸臣于天子當面鼓弄是非而已,我等當至鄧宅,清奸臣,營救越王。」

那驃騎府的將軍王義,此刻心里也是惶惶然,不過他很清楚,在這揚州驃騎府任上,他的罪惡也是不小,此時也橫了心︰「若說是背信棄義,我等共誅之。」

吳明已沒有了一開始時的慌亂,頓時振奮精神道︰「我等速做準備,暗中調集人馬,只是卻需小心,切切不可鬧出什麼動靜。」

他又看向高郵縣令道︰「爾可立即去鄧宅一趟,你是高郵縣令,理當是拜見的,正好一探那鄧宅之中的虛實。」

高郵縣令便笑道︰「我正待請命呢,使君放心,下官這就去會一會。」

說著,興高采烈的高郵縣令回到了高郵縣,又帶著一隊差役到了鄧宅,投遞了名帖,奏請覲見。

過了片刻,就有人引他進去。

高郵縣令入堂,沒有看到天子,卻只看到陳正泰在此施施然地喝著茶。

他先和陳正泰見禮,畢竟這高郵縣令也是世族出身,因而也不急,只和陳正泰談了一下這里的天氣,正說著,他突然道︰「不知陛下何在?」

「陛下在哪里,是你可以問的嗎?」陳正泰的聲音帶著不耐。

他早就被這家伙的閑扯淡鬧得很不高興了,這兩日又睡得很不好,一個人睡,難免有些心里發毛,他不信鬼神,可不妨礙他害怕鬼神。

可和蘇定方睡,這家伙呼嚕打起來又是震天響,而且那呼嚕的花樣還特別的多,就如同是夜里在唱戲一般。

高郵縣令這次是帶著任務來的,便起身道︰「下官要見陛下,實是有大事要稟奏,懇請陳詹事通稟。」

陳正泰看他一眼,淡淡道︰「什麼大事?你與我說,到時我自會轉告陛下。」

李世民已走了一天了,現在鄧宅之內,還是假裝行在就在這里,陳正泰自也是小心謹慎的人,更不會泄露李世民的行蹤。

高郵縣令于是急了︰「陳詹事若能通稟,再好不過,下官來告的只一件事,那刺史吳明將要反了,他與越王左右衛勾結,又拉攏了驃騎府的人馬,早已和人密議,其兵卒有萬人,號稱三萬,說要誅奸臣,勤王駕。」

陳正泰一听,倒是愣了一下,忍不住道︰「他們這是做了什麼喪盡天良的事。」

其實陳正泰是沒有預料到刺史要反的,畢竟現在他們的罪責,陛下早已議定了,到時至多也就流放之罪,這個罪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不至于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去造反吧。

除非……這些狗娘養的東西,還做了什麼更駭人听聞的事,以至于不得不反。

他不禁看著高郵縣令道︰「你如何得知?」

高郵縣令慨然道︰「那吳明欲拉攏下官為其效命,可下官是什麼人,怎可和他們沆瀣一氣,同流合污?于是立即前來稟報,陳詹事,時間來不及了,快與陛下一道走了吧,現在運河還未封鎖,倒還來得及,下官在運河處,已調撥了幾艘船……」

陳正泰不由道︰「你叫什麼名字,想不到竟如此忠義。」

高郵縣令則看著陳正泰,心里松了口氣。

造反,是他鼓動的,當然,大家在揚州作威作福這麼多年,就算他不鼓動,現在陛下龍顏震怒,連越王都拿下了,他不開這個口,也會有其他人開這個口。

可是……雖然高郵縣令當著刺史等人的面說的天花亂墜,仿佛只要動兵,就可馬到成功。

可高郵縣令又不是傻子。

這可是天子行在,你襲擊了天子行在,無論任何理由,也無法說服天下人。

若說拿下了鄧宅有一半的幾率,可是活捉陛下和解救越王呢?就算也有一半幾率好了,拿下了他們,逼迫陛下寫下詔書,傳檄天下,你如何保證太子殿下還有朝中諸公願意听從?

倘使……這也是一半的概率,那麼接下來呢?若是事不成,你如何確保整個江南的官吏和官兵們願意隨你割據江南半壁?

若是這也是一半概率,那麼朝廷的大軍抵達,那關中的軍馬,哪一個不是南征北戰,不是精銳?憑借著江南這些兵馬,你又有多少概率能擊退他們?

看上去,好像在這個計劃之中,要完成每一個計劃,都是一半概率。

可實際上呢,七八個一半概率加在一起,只怕成功的希望連半成都沒有,而這……卻需搭上自己整個家族的命運。

當然,這也是高郵縣令慫恿他們謀反的原因,他是高郵縣令,當初跟著吳明等人沆瀣一氣,一旦朝廷追究,他這個從犯是跑不掉的。

怎麼才可以求生?

那就是暗中慫恿他們反了,轉頭就到陛下這里來報信,而後事先給陛下他們預備好船只,讓他們立即回關中去。

如此一來,揚州上下都是反賊,忠心的就只有他高郵縣令!

等到朝廷的大軍一到,誅滅了這群反賊,若是吳明等人還攀咬他也是反賊,他卻一點都不怕。

你想想看,他如此勤王,怎麼可能是反賊呢?

那吳明等人造反,他們的話能信嗎?

那時候在朝廷的眼里,這不過是這群罪大惡極之人,故意想要誣陷忠良罷了。

因而……只要他做了這些事,便可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到時,他在高郵做的事,畢竟只是脅從,區區一個小縣令,胳膊拗不過大腿。反而救駕的功勞,卻足以讓他在往後的日子里平步青雲。

橫豎他都不會吃虧。

再者說,謀反是他向吳明提出來的,這就會給吳明等人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認為他謀反的決心最大。他們要準備動手,肯定要有一個合適的人來刺探鄧宅的虛實,這就給了他前來通風報信創造了極好的局面。

只怕吳明這些人,懷疑任何人謀反之心不夠堅定,也斷然不會懷疑到他的身上。

在這個環環相扣的計劃之中,最後局勢發展到任何一步,高郵縣令都可以保存自己的家族,同時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此時,這縣令道︰「下官婁師德,字宗仁,數年前考中進士,先是敕為江都縣尉,因久在揚州為官,越王就藩之後,見我勤勉,便將下官舉為高郵縣令。」

婁師德……

陳正泰听了,不由得哭笑不得。

這位仁兄在武則天的時代,那可是大大的有名,算是文武雙全了!

當然,陳正泰一直認為,這種能在高宗和武則天時代能夠封侯拜相的人物,就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畢竟,能在高宗和武朝時如此殘酷斗爭中安然無恙,最後還能壽終正寢、位極人臣的,就絕不會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而現在,婁師德不過二十多歲而已,正在最年輕的時候,哪里想到,他會和這個人在這里相會。

不過這高郵縣令……正處在這旋渦之中呢,陳正泰可不相信眼前這個婁師德是個什麼清白的人。這樣的人,肯定是屬于越王來了,他玩的轉,能慢慢得到越王的喜愛,等到陳正泰來了,他也同樣能玩的轉的人。

在陳正泰看來,陛下讓他在此徹查整個揚州的事,這高郵縣令就跑來投奔,還密報了如此重要的訊息,那麼想來……得了這個婁師德,揚州的事就都可以水落石出了。

當然……現在最大的隱患是,揚州反了。

陳正泰看了婁師德一眼,道︰「你既來報,可見你的忠義,你有多少渡船?」

「有四艘,再多,就無法掩人耳目了,請陛下、越王和陳詹事先行,下官願護駕在左右,至于其他人……」

陳正泰皺眉︰「反賊當真有萬余人?」

「真正的戰卒,當有五千之數,其余人不足為論。」婁師德接著道︰「臣精通一些兵法,也頗通一些軍中的事,除越王左右衛以及一些驃騎府心月復精卒之外,其余之人多為老弱。」

陳正泰一時有些無語了,說實話,眼前這個縣令,他有點看不透,根據此人在高宗和武朝時期大放異彩,幾經起伏,最後拜相的經歷,陳正泰覺得這個人絕不簡單,可是眼前此人,似乎說的話,不像有假。

陳正泰沉吟著,口里道︰「倘若我不肯走呢?」

「什麼?」婁師德看了陳正泰一眼,有些錯愕,他隨即道︰「若不走,則置天子于險地,一旦他們準備妥當,開始動手,陳詹事如何退敵?」

陳正泰凝視著他,道︰「若是現在就走,風險也是不小,雖是你已有安排,可是此處去運河,一旦被人察覺,在荒郊野外遭遇了追兵,又有多少的勝算?而鄧宅這里,高牆聳立,宅中又囤積了不少的糧食,暫可自守,既然是走是留都有風險,那為何要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