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四章︰君子訥于言敏于行

秦夫人和秦瓊已夫妻多年,彼此是最知道底細的。

秦瓊身上的那傷,外人看來是觸目驚心,可秦夫人卻早習以為常了。

幾個新大夫小心翼翼地將秦瓊身上的紗布一道道的拆開。

越往里拆,便可看到斑斑血跡。

這血將紗布和皮肉黏合在一起,所以每一次拆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甚至新大夫不得不拿了小剪刀和鑷子。

當紗布扯開皮肉,秦夫人見著了,心便要抽一抽,于是忍不住淚水如雨柱一般下來。

秦瓊趴著,感受到後頭的疼痛,此時卻道︰「不要哭,有什麼可哭的。」

他是一條漢子,自是咬著牙,悶哼著,忍住疼痛。

等到最後一層的紗布徐徐地揭開,此時疼痛就更加的難忍了,便連幾個新大夫,都有些手顫,下不去手。

于是……更小心的,一丁點一丁點地將這幾乎和皮肉黏在一起的紗布徐徐地割開。

終于那傷口了出來。

傷口是被針縫了的,有十幾針,猶如一條蜈蚣,爬在秦瓊的背上。

縫合起來的皮肉還有一些腫脹,哪怕是吃了消炎的藥物,敷了藥膏,腫脹還是明顯。

不過……相比于從前,這腫脹已經消退了許多。

秦夫人幾乎不敢去看,眼淚婆娑著,拼命張眼,看著傷口,只是……在下一刻,她的身軀卻是微微一顫。

秦夫人的瞳孔收縮著,竟有些沒站穩,發出了一聲驚呼。

「怎的了?」趴在榻上的秦瓊不知發生了什麼,愛妻心切,不禁急了。

秦夫人似看著怪物一般地看著那傷口,良久……才驚嘆不已地道︰「生……生了新肉……」

這一下子,秦瓊身子一顫,嚇得新醫們一個個面如土色。

新肉……

他的這道傷,他是最清楚不過的,一直都是久治不愈,如今這折磨了自己數年的‘爛瘡’,竟是生出了新肉。

根據他多年受傷的經驗,任何的刀傷、箭傷,只要生出了新肉,就意味著……傷口可以愈合!

傷口一旦愈合,根據人的身體恢復能力,自然而然會在最後留下一道疤痕,此後……便再沒有什麼後患了。

竟生了新肉……

那身體里箭簇留下來的異物已經取出,再經過消炎之後,這七八日調養下來,身體自然開始恢復。

而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他的舊傷,十之八九要好了。

「天可憐見……」百感交集的秦夫人,此刻突然不斷地捻動著手中的一串佛珠,淚水漣漣。

她的夫君是沙場上的戰神,手中不知多少亡魂,所以秦夫人本是不信佛的,只是等秦瓊解甲歸來,留下了這一身的創傷,她才漸漸開始篤信了佛祖。

這自然是因為…她自覺得人力已經無法回天,每天看到夫君被病痛所折磨,生不如死,彷徨無措之下,病急亂投醫。

可現在……

「夫君,你的傷好了,真的好了,生了新肉,等將來留下了疤,便再不會疼了。」秦夫人淚水已打滿了衣襟。

秦瓊趴在榻上,他的腦子嗡嗡的響,其實就算是陛下和陳詹事做了手術,他也不信自己的傷真的會好的。

畢竟這些年來,一次次的反復發作,數百上千個夜晚,後肩疼得輾轉難眠,身子越發的虛弱,早就消磨了他的任何期望。

可現在,听了秦夫人的哽咽聲,秦瓊竟覺得自己的大腦一片空白,他不是一個軟弱的人,事實上,他的內心比鐵還要堅硬,可就在得知自己長出了新肉的時候,這漢子突然忍不住自己的情緒,眼里模糊了。

真的能痊愈?

難道將來也再可與兄弟們喝酒?

甚至將來還可以騎上馬去,他日東征西討?

自己的妻兒們,再也不必受累了?

此時的秦瓊,感覺前方突的一道七彩的門向自己打開了。

他突然淚水滂沱,干瘦的身體不斷的顫抖,淚水抑制不住︰「這些年,你們受累了,受累了啊。我秦瓊造了多少殺孽,本以為這是應得的報應,萬萬料不到,料不到………」

他狠狠握拳,砸在床榻。

砰……

勾著身在床榻邊為秦瓊上藥的新醫們心驚膽戰,喂,你別砸床榻啊,我們也緊張得很,手抖啊。

秦瓊隨即想起了什麼,激動地道︰「這是拜陛下和陳詹事所賜啊,快,快去報喜,你現在就進宮去,去見皇後娘娘,噢,不,該先去見陳詹事,他就在不遠,要備禮,讓三個孩兒一起去,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何況是救命呢?」

秦夫人自是知道禮數的人,連忙應了,只是還是親眼等著秦瓊換過了藥,重新包扎好了,翻轉過身來。

秦瓊又催促︰「還站在此做甚。」

「夫君保重。」

秦夫人再不猶豫,先將三個兒子找了來,這三個兒子年長的剛剛懂事,年少的還懵里懵懂,秦夫人將三人帶著,先去尋陳正泰。

而在另一頭,此時,陳正泰手里拿著一個東西,乃是最新的諸葛連弩的定稿方案。

為了將這連弩造出來,甚至弄出了一個簡易的機床,更新了模具。采用的鋼材,還有木頭,都是最好的。

除此之外,還根據陳正泰的設計,弄出了箭匣,這箭匣可以直接裝載在弩箭上,射擊之後,則將空箭匣換下,再替換上全新的箭匣。

如此一來,效果驚人,不但裝弩箭的時間大大的縮短,便是精度和射程也大大的提高!

所配備的弩箭,也都是精制,幾乎每一根,都堪稱是藝術品。

當然,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而且貴得沒邊了,一個這樣的弩,居然十三貫,而每一根弩箭,花費也是不少。

十三貫哪,許多人一年的收入都未必有這樣豐厚呢。

不只如此,匠作房里還按陳正泰的吩咐,折騰出了可投擲的火藥彈,其效果和後世的手榴彈差不多,自然,因為是黑火藥,其實就是威力加強版,里頭還填了鐵釘的二踢腳!

至于效果嘛,很酸爽,誰用誰知道。

陳正泰看著送來了清單的陳東林,不由道︰「再改進一下,造一批,先給驃騎們用,若是哪里不妥,再繼續改進,多和蘇定方溝通一下,慢慢的打磨,錢不必在意,我現在每日起來都頭疼的很,就想著怎麼花錢,想的腦殼疼。」

「你們不要客氣,還有這火藥彈,你再想想,能不能增加一點威力,多放一些火藥總是不會錯的嘛。」

「再不能多了,一個已有三斤,再多,只怕沒辦法投擲。」陳東林苦兮兮地繼續道︰「太子左衛那里,特意調撥了三十個人來,成日就是練習臂力,可份量再加,就要到了極限。」

陳正泰顯得很遺憾,黑火藥的弊端還是很明顯的。

要嘛加大藥量,可投擲的重量是有限的,火炮當然遲早要出來,可即便是火炮,以黑火藥的威力,依舊殺傷力有限。

當然,也不是說這東西沒用,其實殺傷力還是不小的,只是陳正泰見識過真正火藥的威力,對于這個時代的威力加強版二腳踢有點瞧不起罷了。

雖然對于陳東林而言,威力已經是十分驚人了。

陳正泰只好道︰「那就先造,將那三十人依舊留在此,每日練習投擲,這臂力得好好的練,給他們多吃一些好的。」

「喏!」陳東林興沖沖的去了,心里也默默的松了口氣。

至少暫時,他沒有了被拉去鄠縣挖煤的隱患了。

在按著陳正泰的方法不斷研究刀槍劍戟的過程之中,其實陳東林現在也開始學到了這工作的方法,按著這個方法去,總不會有錯的。

陳正泰伸了個懶腰,接下來卻需批一個個送來的奏疏,作為一個小‘朝廷’,這詹事府的詹事又已去職,那麼作為小小宰相的陳正泰,就不得不假裝看各種的奏疏,然後假裝在治理這個國家。

當然……他所提筆擬定的建言,都是需要存檔的,有時會有御史來查,雖然你這是假裝治國,可是必須得跟真的似的,若是偷懶,少不得御史要彈劾你一本。

陳正泰看著這堆積如山的奏疏,他大致地計算了一下,自己現在批閱的奏疏,可能還是三個月前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堆積得太多了。

這就有些好笑了,三個月前發生的事,和我陳正泰什麼關系?

可很多事就是如此,雖然每一個人都知道詹事府的建言無關緊要,陳正泰這個少詹事也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不過是再注水和磨洋工。御史核實的時候,也清楚上頭的建言就是狗屁,根本沒有任何參考的價值,就算是有參考的價值,也不會有人去理會。

可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卻都好像將自己本職的工作當成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無論你認真與否,至少表面上的樣子卻要做足的。

這就是政治。

寫了幾個建言,陳正泰終于受不了了,將奏疏一推,伸了個懶腰,心里默默道,明天一定要努力,今日就算了。

其實陳正泰這般磨洋工,左右春坊的屬官卻很急,大家都等著少詹事的奏疏下鍋呢。

你少詹事都不演了,那左右春坊還怎麼裝模作樣啊!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便是如此,陳正泰是主心骨,他得假裝自己在治理國家,左右春坊作為輔助的機構,他也需等著陳正泰的建言,而後再將這些建言進行加工,各坊和各司之間,各司其職!

而一旦陳正泰決定模魚,那麼這左右春坊,三寺、八司以及數不清的機構,也得歇菜。

不過陳正泰的心理素質卻是很好,管他們呢,只要年底的全勤獎發足,他們就不會有意見了,噢,對啦,還有購房的補助,也要加大力道。

陳福就在此時進了來,說是秦夫人求見。

陳正泰覺得自己又多找到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偷懶理由,于是連忙興沖沖地去見了這位夫人。

這秦夫人一見著陳正泰,便立即行了個禮,隨即朝三個兒子大喝。

這三個兒子竟二話不說,直接朝著陳正泰啪嗒一下跪下了。

陳正泰先是愕然了一下,隨即便明白了什麼。

這意思是,秦將軍病好了?

陳正泰由衷的感到大喜,總算沒有白費他的苦心啊。

此時,秦夫人又眼淚婆娑起來,說起這病給秦瓊帶來的折磨,又說起如今大病已可以痊愈,猶如新生一般,這秦家的三個小子,也是感激涕零的樣子。

陳正泰模了模秦善道的腦袋,表示了一下善意,最後秦夫人道︰「陳詹事恩同再造,夫君便是當牛做馬,也難報萬一了。」

陳正泰謙虛地說了幾句,而後話鋒一轉道︰「此事,可稟明了陛下沒有?」

秦夫人便道︰「正要去報喜。」

陳正泰則道︰「最緊要的還是報知宮中,陛下對秦將軍的傷勢很是關切,得讓他高興高興才是。」

秦夫人道︰「我本是要去見皇後娘娘,只是陛下那兒,我一介女眷,只恐……」

「這個好辦。」陳正泰自是明白秦夫人的為難,便大包大攬道︰「夫人去見皇後娘娘,我去見我恩師,十萬火急,馬虎不得。」

秦夫人心想這陳詹事倒是很周全的人,她一時留了心,腦海里開始將認識卻又待嫁的姑娘都過濾了一遍,一時竟尋不到合適的,心里默默嘆息,便先頷首︰「如此甚好。」

于是陳正泰預備了車馬,讓秦夫人坐車入宮,自己則是騎馬,一道進入了太極門,而後才分道揚鑣,陳正泰便匆匆往紫薇殿去了。

李世民此時正在紫薇殿里低頭批著奏疏,卻很是疲憊的樣子!

這個時候,其實天色已有些晚了,日頭偏斜,紫薇殿里沒人吵鬧,落針可聞,只有李世民偶爾的咳嗽,張千則躡手躡腳的給李世民換了新茶。

待有宦官來道︰「詹事陳正泰求見。」

「叫他來。」李世民看著案牘上的奏疏,忍不住伸了個懶腰。

一會兒功夫,陳正泰便興沖沖地進來,笑容滿臉地道︰「恩師,恭喜,恭喜……」

李世民瞥了陳正泰一眼,一時驚訝︰「昨夜燕德妃產下一女,此事還未傳出宮去,你便知道了?」

陳正泰有點懵,又生了一個……

他尷尬地道︰「此事自是要恭喜的,不過學生此番前來,要恭喜的是,秦將軍背部已經長出了新肉,這傷要痊愈了。」

李世民心里還嘀咕,宮里的消息現在這麼不嚴實嗎?

卻听陳正泰說的原來是秦瓊,一時亦是大喜過望,不經意間露出了會心的笑容,連連頷首道︰「朕清早時還和觀音婢念叨著這件事呢,他真好了?好好好,如此甚好,叔寶與朕情若手足,今日知他免去了病痛,真不知說什麼好。」

他丟下了御筆,顯得很激動的樣子,來回踱步,興奮地道︰「叔寶的病好了,太子又懂事了,還有青雀,青雀也很賢明,朕又得一女,哈哈……哈哈……留下來吧,朕和你喝一杯水酒,當然,不能喝你那悶倒驢,那東西太誤事了。」

說著瞥了一眼張千,張千會意,片刻之後,便送了酒菜上來。

溫熱的黃酒喝的其實味道是不錯的,陳正泰卻不敢貪杯,這玩意別看度數低,後勁還是有的,他不能在李世民面前失態啊。

李世民一臉感慨,秦瓊的痊愈,讓他很高興,這不只是因為情誼的問題,而是大唐又多了一員可獨當一面的虎將,何況秦瓊還是他親手治好的,到時只怕也能留下一段佳話。

他不禁道︰「其實還是多虧了你,從前朕動刀子是殺人,現在動刀子卻可救人,救人比殺人好,現在已不是靠殺人來得天下的時候了,需有醫者一般的仁心,才可弘德于天下。」

陳正泰難得見李世民今日有酒興。

好在李世民沒有那種勸酒的陋習,他見陳正泰只淺嘗,也不去催,自己高興了,幾杯酒下肚,頓時面上帶著紅光,哈了一口氣,才又道︰「過幾日,朕要親自去看看叔寶,順道……也去看看太子吧。他現在如何了?」

「太子殿下?」陳正泰道︰「學生沒有去看,學生以為,既然太子殿下願意去干一點事,這事無論是大是小,是否有利于天下,其實這都是次要的,與其去計較這些,倒不如讓太子殿下自己去體會這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其實做任何事,都會有可能栽跟頭,會出錯,這都沒什麼了不起的,君子訥于言敏于行嘛,說再多,不如去做。」

李世民若有所思,隨即道︰「你與太子,是真兄弟啊,處處在朕面前為他美言。」

陳正泰搖頭︰「太子殿下與陛下乃是父子,太子如何,哪里需要學生來美言呢?」

李世民默默地點了點頭,而後像是想起什麼,道︰「朕想到那些什麼三當家的話,迄今還難忘,或許……太子是對的。」

他看了陳正泰一眼,又道︰「揚州送來的那些奏報,你都看了嗎?」

李世民提起了揚州,頓時讓陳正泰打起了精神。他很清楚,自己接下來說的每一句話,都至關重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