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七十章 這一年

衛武說著一指兒子道,

「您二位瞧瞧這小子,還不夠白白胖胖麼,養在皇家三個月可是吃了不少肉回來,這乃是白白長的肉,我們家可是沒有出一文錢的,這天底下能佔皇家便宜的人可不多,我們綺姐兒便是一個!」

一番話說的二人都笑了起來,

「你這孩子……這皇家的事兒也敢編排,可不敢這樣胡說!」

一家人這廂和樂融融的吃罷了飯,韓縵便自告奮勇領著海生去街面上玩兒了,席間一直未怎麼說話的韓世峰卻是將夫妻二人叫至了書房之中。

「綺姐兒,說說罷,是怎麼回事?」

韓綺聞言沖著衛武使了一個眼色,

瞧吧,我就說父親定會看出蹊蹺來的!

衛武卻不信邪,仍裝傻充愣道,

「岳父說的甚麼,怎得小婿不明白呢!」

韓世峰便有些怒了,眉頭皺了起來,喝道,

「還要同為父裝傻麼?」

說著一指韓綺道,

「綺姐兒,你做事不是這般沒有條理的,即便是要離京去大同,必也要回家中安排一番,怎會把老母幼子扔到一旁,就這麼去了!」

又一指衛武道,

「守正更是如此,你對綺姐兒如何,為父心里明白,韃靼人來勢洶洶,你怎麼會只因著想念妻子,就半分不顧她安危,派了人接了就去,你們這借口太過拙劣,想騙旁人可以,想騙為父亦是不能的!」

二人聞言相視苦笑,衛武應道,

「果然瞞不過您老人家!」

韓世峰哼道,

「還不從實招來!」

衛武這廂才把前情一五一十的道來,韓世峰聞言恍然,

「怪不得……怪不得……前頭御史黃世顯幾人彈劾石勇被貶去了邊塞,之後仇鉞上書,請朝廷開邊市,百官是紛紛反對,陛下卻是將折子統統留中不發……」

原來是陛下早去了九邊巡視,說不得仇鉞此舉正是陛下授意,這廂負手在房中踱了幾個來回嘆道,

「果然還是李閣老對陛下最是了解,怪不得不少人都上書反對開邊市,還不少人專程去拜見元翁,指望他這首輔能開口說話,可元翁一直一言不發,態度曖昧,原來是早看透了陛下心思,因而他雖不贊成開邊市,卻也不去觸陛下的霉頭,這是打算抽身事外了!」

衛武听了一撇嘴道,

「這乃是人老奸鬼老靈,老油子的做派,有何好贊的!」

韓世峰瞪他一眼道,

「胡說甚麼,我還沒有罵你呢,陛下胡鬧你也不知勸誡,還陪著陛下一起胡鬧,這一回是萬幸陛下平安回歸,若是陛下有個不測,你可知……這天下就要大亂了!」

衛武縮了縮脖子,

「岳父,您老人家也別罵我,陛下一意孤行,為臣子的也不能不舍身相隨啊!」

韓世峰哼了一聲,又轉頭罵韓綺,

「老三,你也是昏頭了麼?打仗是男人家的事,你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去摻和甚麼?若是你有個三長兩短,讓海生怎辦?你母親與姨娘又當如何?」

韓綺忙跪下應道,

「女兒自知行事莽撞,以後再也不敢了!」

衛武見韓綺跪了,忙自己也跪了下去,

「岳父別怪綺姐兒,是守正的錯,要打要罰都沖我來便是了!」

韓世峰怒瞪了他一眼,

「誰要罰你,還不快將綺姐兒扶起來!」

衛武忙將韓綺扶起,就听得韓世峰道,

「今日你們所說之事,涉及君上,為父自然會守口如瓶,只以後若是再有此類冒險之事,必要先行報備才是……」

頓了頓又道,

「即便是禍事,也是一家人共同承擔,也沒有只讓你們小兩口去擔的道理!」

衛武與韓綺心知這是父親為他們做靠山呢,聞言自然心下感動忙道,

「父親放心,以後有事必要同父親商量的!」

「嗯!」

待得小兩口帶著兒子走後,韓世峰卻是在書房里呆了許久,王氏還當韓世峰是有公務要忙,便親自做了宵夜的山藥羹送過去,推開書房門一看,見韓世峰竟在練字,不由笑道,

「老爺怎麼有心情練字了?」

韓世峰抬頭見是她便笑道,

「今兒心情好練一練,這許久未練都有些手生了……」

王氏放下手中的白瓷盅,探頭一看,見得卻是那「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不由笑道,

「老爺今兒是怎麼了,不弄那文人的呤春悲秋了,反倒要征戰沙場了?」

韓世峰笑眯眯撫著須下青須道,

「老爺我雖說是文人出身,但仍有一腔報國熱血,能提劍上陣殺韃靼人也是平生的夙願!」

他雖是一介書生,但年輕時也是沒少了上陣殺敵,驅逐韃虜的願望,只後頭在朝為官,每日里身陷在庸庸碌碌之中,這點子年輕時的雄心壯志,便只能扔入犄角旮旯之中,仍它被歲月消磨了,只是卻沒想這一回韃靼犯邊,自家女兒倒是以弱女之身親上了戰場,女婿也是上陣殺敵,手刃韃靼,

更是沒想到自家這向來柔弱乖順又內向的女兒,竟能陣前出謀劃策,為我軍勝得了一場大勝仗!

前頭韓世峰也同朝中的不少人一般,雖不敢說那石勇一定是謊報軍功,但陣斬一萬余韃靼首級之事,卻是有五成不信的,說來倒也怪不得旁人,也是因著大慶軍隊這些年來素行不良,實在表現太差!

可如今從女兒女婿的口中听到了真相,我軍竟是真殺了一萬余韃靼人,如何能不令韓世峰欣喜若狂,這廂雖說面上斥責了女兒、女婿,只待他們走後,自己是難掩心中興奮,又不能學武人來個仗劍狂歌,便只好鋪了白紙練練字了!

實則瓦窯堡大勝也是有僥幸在其中,一來是韓綺識破了薩滿巫師的手段,二來卻是因著皇帝陛下親臨陣前,雖說三軍不知但石勇是一清二楚的,當日里眼看著那樣的情形,若是放在以前,石勇多半會按兵不動,眼睜睜的看著韃靼人退走,韃靼人自然不會損失如此之重。

可那一日因著有皇帝就在身邊,眼看著那樣的情形,若是不乘勝追擊,只怕自己這游擊將軍也是做不長了,石勇也是硬著頭皮出追了出去。

韃靼人那頭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這麼多年了,都是他們圍著大慶人打,頭一回被大慶人在後頭攆,那是一時之間又驚又奇,又是不知所措,竟不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來,這才讓大慶人殺了一個措手不及,撿了一個大便宜!

不過無論是如何的巧合僥幸,總歸這一萬多個腦袋是貨真價實的,便是石勇想虛報,他也沒那膽子!

這其中的緣由,韓世峰自然不知,不過也不礙著他高興,見王氏詢問便撿了能說的說了,王氏乃是將門出身,聞言也是十分的高興,笑著便去吩咐人,

「前頭外面傳的厲害,都說是邊軍謊報軍功,如今听老爺說這事兒是千真萬確的,那自當好預備三牲果品,好好祭祀一下先人!」

這廂卻是笑眯眯的出去了,留下韓世峰一人在書房之中繼續練字。

如此這一年是在韃靼人被邊軍大敗,狼狽逃竄而歸的好消息中度過的,京師百姓們心情好了,得了閑便愛八卦了,

說起來這生在皇城根,長在皇城下的京師老百姓們,自覺要比旁的地方的人都要高人一等,倒不是因著房價比別人貴,也不是達官貴人比別人見得多!

而是那巍峨的柴禁城就在自家隔壁,雖說想听皇帝陛下的牆角听不到,但听一些朝堂上的風風雨雨,大斗小斗,那真是不在話下的!

卻說皇帝陛下回歸,在朝堂之上處置了幾名胡亂彈劾的御史之後,便有那大同總兵仇鉞上書請開邊市。

這一本奏折立時如那巨石投入了湖水之中,在朝堂之中拋起了軒然大波,朝臣們紛紛上書彈劾仇鉞,罵他是通敵賣國,內通外敵,只皇帝卻是收了無數的奏折,讓小太監們燒著烤火玩兒,卻是一直穩如泰山,不發一言!

百姓之中自然也有那眼明心亮的高人,

「這麼多官兒都說開邊市不好,皇帝都不說話,那必是覺著開邊市好嘍!」

「就是……若是皇帝覺著不好,那仇鉞早被抓起來了,可如今人家在大同做總兵做的好好地,看來皇帝是想開邊市的!」

有那不明白人便問,

「這開邊市到底好是不好?」

「依我看著開邊市好,那些韃靼人為甚麼時常來犯邊,皆是因著他們身處邊寒之地,沒有甚麼物產才來搶我們的,如果同我們中原交易,有了日常生活所需,他們便不會輕易起兵戈了,我們邊境的百姓也要少受些苦難了!」

「胡說,開邊市把東西都賣給了韃靼人,他們有吃有穿,更加強大,打起我們來必更不會手軟了,開邊市就是在資敵!」

「怎麼是資敵呢!甚麼棉麻布匹之類的我們是可以賣,但鐵器、兵器之類的我們自然是不賣的,再說了他們來交易總要用牛羊來換吧,要是人人都想著放牛牧羊,便不願意打仗了!」

「真正是天真,韃靼人虎狼成性,狗改不了吃屎,我中原地大物博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塊肥肉,他們就是吃飽了,也不會放過這一塊肥肉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