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零七章 好皇帝

牟斌應道,

「這玩意兒京衛神機營里也有的,不過想來寧王這個是仿制的,京中神機營的霹靂雷可炸方圓十丈……」

不過威力雖大,但十個里頭有五六個才能炸,五六個能炸的里頭,又有三兩個是它自己想炸便炸,這玩意兒實在太過危險,便是神機營都不敢用的!

寧王這個乃是仿制貨,想來也有這時靈時不靈的毛病,不過如今皇帝在此,誰敢不要腦袋去賭?

這廂眾人緩緩護著陛下後退,寧王卻是哈哈大笑,臉上肌肉不斷的亂跳著,雙眼之中一片瘋狂,

「哈哈!朱厚照……我們一起去死,到地下見太祖如何?」

說著逼上前幾步,眾人嚇得又往後退了兩步,寧王見狀得意的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哈……」

「砰……」

一聲巨響,一陣煙霧騰起,緊接著是寧王的慘叫聲,

「啊……」

眾人還未看清是何狀況,便見得衛武揉身撲了上去,將寧王重重壓在了地上,掄起一樣東西重重砸下去,

「砰……」

正正打在他的鼻梁之上,眾人只听一聲脆響,寧王的鼻孔中立時流下兩注鮮血來,衛武卻是將他的鼻梁打斷了,一眾人見機忙撲了上去,錦衣衛于擒人之上,個個都是老手,上去便卸了寧王的膀子,才有人發現寧王的手臂之上鮮血狂涌,原來是受了傷。

這廂有人過去小心翼翼將那落在草叢中的霹靂雷撿了起來,衛武也從人群之中抽身出來,小心翼翼的扯袖子擦了擦手中的短銃,嘿嘿笑道,

「幸好老子早有準備!」

他自知武功不濟,便索性一面練武,一面讓王大虎尋了神機營相熟的老朋友,弄了這麼一把短銃,時不時的練上一下,倒是將槍法練得十拿九穩,今兒才憑著這寶貝立了大功!

朱厚照見寧王被制住了,這才過來,指了那黑黝黝的東西道,

「把那東西給朕瞧瞧!」

下頭人小心翼翼奉上來,

「陛下,且小心些,這東西弄個不好,便要炸開的!」

朱厚照拿在手里掂了掂,發覺有些墜手,又拿到鼻端聞了聞,一股子硝石硫磺味兒,想了想道,

「東西先收起來,朕有空了再仔細瞧瞧!」

眾人這廂將寧王五花大綁,卻是為防他再胡說八道,牟斌親自動手將他下巴關節都給卸了,待得寧王雙眼赤紅,眼神怨毒的被押走,剩下的事兒便是追剿殘余的叛軍了。

待到第二日李東陽听到消息,趕到小尖山時,戰事早已結束,京衛也已打掃過了戰場,卻是自家死傷三千人,叛軍死傷二千余人,被俘一萬四余千人。

朱厚照聞訊臉色陰沉,暗暗道,

「不過一幫烏合之眾,以我京衛精銳之師,竟會死傷如此之多,想京衛如此,那各地衛所軍力如何可以想見!」

此時皇帝才知曉,大慶軍事竟廢馳至此,怪不得韃靼能連年叩邊,甚至殺到了北京城下,這樣的軍隊如何護百姓平安,保君王江山!

只此時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朱厚照吩咐李東陽道,

「閣老,寧王謀反已被朕提前知悉圖謀,現下叛軍殲滅十之八九,又生擒寧王在押,後續之事便要請閣老出手了!」

李東陽點頭道,

「老臣遵命!」

至于後頭如何下令當地官府清剿叛軍,又如何徹查同黨,將寧王的勢力連根拔起,又如何清算抄查寧王產業,發出安民告示,向百姓歷數寧王惡行,召了百姓向南昌府衙門鳴冤告狀,討回被寧王霸佔的田產、商鋪等等後續之事,自不用贅述。

寧王謀反之事傳回京師是朝野震動,個個都道寧王狼子野心,好不險惡,幸得陛下英明果決,早一步洞悉他的陰謀,早有準備才沒有讓寧王得逞,又有皇帝憐南昌府百姓多受寧王欺壓,家破人亡之人不計其數,便索性將寧王府中查抄的財產全數抵了南昌府三年的賦稅,南昌府百姓聞之是個個稱頌,人人叩首。

待得御駕離開南昌府時是真正的萬人空巷,無數百姓都在碼頭旁跪倒塵埃,送別聖明君主,眼見得龍船駛離碼頭,卻是齊齊山呼,

「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聲震雲霄,其勢撼山岳,听在朱厚照耳中,不由令他長嘆一聲,負手立在船頭看著碼頭上的百姓漸漸模糊,直至不見,才神色復雜的轉回身來。

衛武見狀問道,

「陛下,此行可謂是滿載而歸,誅了寧王那叛逆,為南昌府百姓除了一害,如今就是李閣老對陛下都是另眼相看了,怎得陛下反而不甚歡喜?」

朱厚照聞言長嘆了一口氣道,

「朕以前不知曉,現下才知曉我大慶百姓是何等純良,寧王本就是我朱姓皇族中人,乃是祖上就被分封的藩王,想當年太祖分封藩王到各地,就是為了守一地平安,保一方百姓……」

太祖開國之後把自己幾個能干的兒子分封到了外頭駐守邊疆,初時確是為了保家衛國,即是天子都要守國門,那藩王們為了江山百姓在苦寒之地鎮守那自也是理所應當,只太祖他老人家,卻沒想到後頭有了靖難之役,太宗由藩王起家,登基之後卻懼怕其他兄弟也學自己造反,因而便再也不肯讓藩王掌權,便將他們遷往繁華之地,圈養在了一城之中,還命地方官員暗中監視,藩王們但有異動,就要密報朝廷。

這此年下來,藩王們被養成了廢人,無所事事沉迷酒色,孩子一個接一個的生許多者居多,也有寧王這種,強佔土地,強搶民女,禍害百姓,甚至意圖謀反的藩王,如今的他們早已不是開國初時能保家衛國的王爺,而是變成了大慶朝中百姓談之色變的大毒瘤,人人巴不得除之而後快!

朱厚照苦笑道,

「我們大慶百姓何其純樸,明明就是我朱家人禍害了他們,朕免了他們的賦稅本就是在替我朱氏皇族賠罪,這乃是應有之意,這也是朕這皇帝未做好之故,偏偏百姓們毫無怨恨之意,反倒跪下來叩謝天恩,山呼萬歲……」

說到這處長嘆一聲道,

「朕听了只覺得面上無光,實在臊得慌!」

他此言一出,衛武還未說話,卻听得有人在一旁高聲道,

「陛下聖明!」

二人轉回頭,見得李東陽正立在不遠之處,老臉之上一陣激動,幾步上前,一撩前襟跪下來叩首道,

「陛下,能自省自身,體諒民生艱難,愛憐百姓,實乃是臣等之福,萬民之福呀!」

朱厚照見狀忙道,

「李先生不必如此,朕不過一時有感而發罷了!」

李東陽卻是應道,

「陛下,看古往今來多少聖君明君,無一不是愛民如子,長省己身,而如桀紂之君,只驕奢婬逸,視百姓如草芥,才那覆國之禍,陛下能有些感悟乃是賢明君主之像,老臣當為陛下賀!」

朱厚照聞言卻是暗嘆一聲,

「明君……個個都讓朕做明君,明君是那般好做的麼,很是辛苦累人的!」

他這一趟南下確是收獲頗豐,前頭喬裝而行見識了不少民間疾苦,令得這位一直在那膏腴之地生活的皇帝,頭一回知曉了原來做個皇帝不單單是要與朝臣們周旋,與百官的過招,與宮中嬪妃嬉戲,更要擔起億萬百姓的生計,讓他們有衣穿,有飯食,有田耕,不至賣兒賣女,不至居無定所。

那麼大的江山,那麼多的人,而他是皇帝,萬民死生,天子可一言而決,一城一地可因他興,也可因他而衰!

這樣大的責任,讓他如何不懼不怕,擔憂自己做不好?

朱厚照用了一個時辰聆听,李閣老那一番如何做一位賢明皇帝的論述,待送了心滿意足的李閣老走後,卻是苦笑著問衛武,

「你也想我做個明君麼?」

衛武想了想應道,

「明君哪兒有那般好做的!這自秦皇漢武到如今,能有幾個名垂青史的明君,陛下能做到問心無愧便好了!」

他這回答倒是滿合朱厚照的心意,聞言點頭道,

「朕也這麼覺著,做明君太累,做昏君要被人罵,還是順著自己的心意做皇帝好了!」

只他們二人那知,這世上明君好做,昏君更好做,只想做個順著自己心意的皇帝卻是最難的!

他們在上頭議論如何做皇帝,下頭韓綺卻在提醒夏小妹,

「娘娘,我們不久便會回京,您還是想想如何向太後與太皇太後交待吧!」

太皇太後倒也罷了,本就不是先皇親娘,如今又輪到了孫兒做皇帝,自然不會討人厭的出來管事,但太後那頭听劉瑾所言,只怕她們回去之後不能善了。

夏小妹聞言倒是滿不在乎應道,

「怕甚麼,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實在過不去便搬了陛下來救我便是了!」

她倒是光棍兒,韓綺听了又是好笑又是好氣,便提醒她道,

「這事兒您還是別讓陛下出面了,若是太後罰您,您認罰就是了,切不可請了陛下出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