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千二百四十六章 老祖論道

而在這時突然站起身來,然後恭恭敬敬地行禮。

接著開口問了一個問題。

他說︰「老祖容稟,既然如此,人口就是一切根本。」

「也就是說,百姓越多,我們的氣運越多,是這樣嗎?」

「對,沒錯,是這樣的。」聖地老祖和藹可親地看著他。

就像看自家的乖孫子一樣。

尤其乖孫子還自我閹割了,不用自己照看孫子將來不懂事的兒子,這更加幸福了……

「既然如此的話,那為什麼無論是文官還是我們這些修煉者,怎麼不集中精力發展那些能夠大量提升糧食產量,增加人口的技術。」

「為什麼不大力興修水利?」

「為什麼不大力改進良種、土地種植,反而紛紛將其當成賤業,頂多是興修水利上認為挺重要。」

「但也不認為那多好,反而翰林清貴官才是他們所追求的?」

聖地老祖笑道︰「呵呵,乖徒弟,你怎麼知道他們沒有這麼做呢?」

「他們每年也是在興修各種堤壩工程,另外還有安排符詔,庇護風調雨順。」

「可是,」搖頭道,「他們明明可以做的更好。」

「現在他們能有十分力,卻只出了一分力。」

「就是說他們只會興修一些水利工程,搞搞治水。」

「搞一些農業工具,指導農業生產,但他們並沒有真正迫切地將老百姓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

「這從他們將那些工匠成賤民就能看出來來。」

「他們將天下之民分為士農工商,而且工匠向來不被重視,只被呼喝來去。」

「每次大工,動輒死傷許多工匠,毫不在意。」

「就像徒弟看到的皇家內庭,有著百多種優良農具,十多種優秀良種,偏偏無人推廣,或者即便一時推廣,也只是少量使用。」

「而那些工匠,更是被殘酷壓榨,動輒叫去維修自家府邸,又不給錢,只給點飯,甚至更有者,飯都不給,只當是征用差役……」

「以至于工匠紛紛逃亡,甚至逃到蠻荒族群中,蠻人們反而重視工匠,讓他們當主子,給他們聯姻,賜予他們官位……」

他說的其實是大明和滿清。

大明失敗很大程度上就是全面潰爛。

對工匠低賤,克扣糧食,同樣是造炮的,在大明的就要克扣經費,讓你自己出;而逃到大清,就能當主子,給奴僕給田地給官位。

在大明,你一個毫無功名的工匠想當官?

非得足夠狡猾,有足夠錢才行。

想靠技術當官不可能。

這也是為啥其實大明的火器明明應該比滿清強,反而實戰中,是滿清用大炮摧毀了大明的陣容……

大明的火槍火炮就沒有幾次發揮了關鍵作用的。

听到的話。

聖地老祖沉默。

隨後他說道︰「其實我明白你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說一切要以民為中心,一切以老百姓的數量增加為目的,是不是這個意思啊?」

這時說道「嗯,我是這個意思,老祖,老祖英明。」

「好了,你不用拍馬屁,其實你這個問題,早前他們也商討過,後來也有人進行過推演。」

「那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這是怎麼回事呢?」又疑惑道。

「你可知道,假如照你的辦法去做,一切以百姓為中心,盡量增長老百姓的產量。」聖地老祖緩緩道,

「你所謂的使用技巧來增加百姓數量。」

「比如說種地的技巧啊,又比如說這些治水的技巧,比如大力提高工匠地位,比如讓工匠的創造積極性增加……」

「最後的最後就會出現一個什麼情況呢?」

聖地老祖看著眾弟子。

眾弟子有人迷惑。

有人恍然。

則是屬于恍然到一半的那一類。

聖地老祖微微一笑,很是欣慰。

「就會出現百姓不需要,不依賴我們這些修煉者的情況。」

「你知道嗎?」

「百姓有了自己的技巧自己的生存之力,就不再需要依賴我們這些修煉者了。」聖地老祖又重復了一遍。

一開始其實還沒完全明白什麼意思,仔細听听之後,他才突然明白這個老祖到底什麼意思。

頓時恍然大悟。

老祖微微一笑︰「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吧。」

「明白了。」感覺很悲哀。

就像現代社會一樣,各個老百姓都吃的肥頭大耳的。

誰需要什麼神仙來幫助自己吃飽飯?

誰需要什麼神仙來幫助自己過日子?

還需要什麼皇帝嗎?

不需要它們。

只需要科學,只需要正常的商業規律,只要不折騰,你自己不折騰,只要按照正常的教育,正常的科技發展。

老百姓第一次安然無恙地,沒有後顧之憂地都能吃飽穿暖。

大家求神拜佛也更多的是一些求安心,求自己治不了的病。

然後就是求個長生。

但是問題來了。

仙人們會給普通人長生嗎?

不可能的,他們自己還需要氣運去修煉去長生呢。

誰又會消耗氣運給普通人求長生了?

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是說,一旦這個農業社會、封建社會迅速進階,到了工業社會,進入到科技時代,固然是人口可以迅 增加。

從區區五六億人增加到十幾億人,其實也是只增加三倍而已。

比如說原來農業社會是四萬萬五千萬,後來到了工業社會就有14億人。

也就增加了三倍多。

而且到了工業社會就開始下滑了。

誰也阻止不了。

這是親眼所見。

再好的措施也沒用。

因為工業時代的勞動力培養成本過高,主要是時間成本。

而勢力再給普通人優惠,也不可能給你時間上的寶貴資源。

而對于工業人來說,時間才是最寶貴的。

人口增加了三倍,氣運是增加三倍。

但是老百姓對神明的依賴卻是降為原本的百分之一了。

以前封建社會的時候,可是明確說過神權屬于三座大山之一。

而到了工業社會,神權還能壓住誰呀。

它誰也壓不了。

實際上大家只是想拜神,更多是求一個心理安慰。

這和現在可是不一樣。

現在真真正正,哪個老百姓,都不得去上廟燒香,求神求仙。

不然的話,神仙記不住天天拜的,但能記住天天不拜的……

後者少,所以記起來容易。

處罰起來也容易。

神仙只給最虔誠偶爾一點獎勵。

但對那些從來不拜的,就是懲罰。

所以不用獎勵,只要沒有懲罰,百姓們就不得不拜仙了。

那些虔誠的祈求,都存在于農業和封建時代。

如果這些修煉者,假如說幫助百姓他們進入了工業社會。

他們肯定也不誠心拜佛求仙了。

人就是這樣現實的生命。

別管多麼大恩情。

只要你沒用了,拋棄你沒商量。

幾天不會拋棄,幾年也不會嗎?

幾年不拋棄,幾代人還能對你個無用的人那樣恭敬嗎?

即便是現代那些虔誠信徒們,真正將全副身家捐給神明者,又有幾個?

但此時此刻,很多人卻真的將身家給了神仙。

然後自己只做個管家。

這樣倒是有個好處,能夠避開封建皇權、士紳權的壓迫。

至少神明不在乎那點田地,在乎香火。

你能多生孩子,神明庇護你還是能做到的。

這就是互相克制,互相制衡。

因此,如果到了現代社會,那麼這些氣運,大量的氣運也就不會被這修煉者輕松收割走了。

也不會給白白剝奪。

這就是他們為什麼不全力助推百姓進入工業時代,進入科技時代。

其實以這些修煉者的經驗、眼力,完全能夠找到契機所在。

其實就那一個關口。

因為需求不足,因為內斂封閉,因為外向經濟不夠多,所以大乾一直是封建社會,而不能一躍進入工業國。

他徹底明白了。

嘆息。

修煉者和百姓之間屬于一個良性寄生的關系。

也就說這個寄生蟲是修煉者。

它們很有意思。

它們不像蛔蟲只會亂鑽,並不知道宿主死了它們也要死。

修煉者就知道。

他們既不會讓宿主死亡,還會幫助宿主清理三高,同時也不會讓宿主太過于英明神武,太過于強大。

如果太過于強大的話,宿主發現怎麼吃都不胖,就會吃一些殺蟲藥,把他們這些蟲子給殺掉。

是的,看似高高在上的仙,神,佛,才是蟲子!

是真正蟲豸,不是別的。

而在這時,聞人升的異種突然動蕩一下。

聞人升為此一喜。

不錯,棋子有用了。

看來還真找到了一點提升神秘度的契機。

果然還是要廣泛撒網。

而且也不能隨便自己下去。

自己一下去,那些家伙們就會縮起來,不會暴露真正的奧秘。

自己明白後,就準備坐下。

但突然間,又一個拿著折扇,氣質很像臥龍的同學說道

「既然如此的話,那那我們可以多開發些仙術仙法……」

「比如用那些修仙之術,給老百姓弄降水安排。」

「定時降水增長產量,防止旱澇災害。」

「又比如能夠檢查善惡,又比如能夠探查背後是否有人說壞話?」

「這些仙術發展起來,這樣的話,他們不是更加依賴于我們呢,」那位臥龍同學胸有成竹道。

無話可說。

這位同學,不是那些單純的修煉者。

他要單純地開發奇跡之術。

因此這個時候的也只是點點頭,為這個同學點贊。

聖地老祖高興道︰「嗯,沒錯,小子你這個想法很好。」

「這正是我們仙術一脈所要做的。」

「只不過開發種類太多太多。」

「基本上這都是一些老人看不到修煉奇前途的人在做。」

「而且他們之前也開發了很多的仙術。都是為救世之用。」

想到這里,又說道︰「既然如此,只不過還是那句話,利益糾葛。」

「是啊,這就涉及到和那些文官利益之間的競爭。」

「他們中的人,基本都是走的是神道,以及氣運。」

「氣運修煉成神,合為神道。」

「就是死後再生,陰靈以靈感,應和祭拜香火而成神。」

「我們走的是仙道,就是主修煉生前。」

「他們是修煉死後,一個是生前,一個是死後的區別。」

再次點點頭。

他大開眼界。

「原來這些文官們不怕死,非要邀取名聲,就是看在死後能夠有名聲,有名聲就有香火,就能成神。」

「而那些普通人拼命生娃,正是家族繁衍所需,是老祖的要求。」

徹底恍然。

「最中,所以咱們搞的這些修仙科技,都不能用出去。」

「相反,我們還要用這些仙術,來湖弄百姓,湊合著增長就行了的。」

「水利也是湊合,不出大事,也不出小事。」

眾人沉默不語。

個個都變隱身了。

因為這話大逆不道。

有些話可說不可做。

說了就是腦殘。

現在的就是這樣的腦殘。

「沒錯,」聖地老祖反而夸獎他一句,「無論文官還是仙家,他們都會想辦法去將這些法術當成是他們自己的,所以雙方就互相競爭。」

「在這個年代,文官陰神們喜歡畫地為牢,將百姓們牢牢控制在自己那一塊地方,讓一地為自己祭拜香火。」

「而仙人們卻希望所有的百姓都能給我氣運,讓氣運自動流淌。」

「由我們己劃分,然後吸收修煉。」

「于是陰神和仙人們就時刻處在這種內耗之中。

再次點頭。

「所以說,你想說的那種提升糧食產量,也是一直在做的事。」

「正常老百姓的人口其實也是一直在增長。大乾5000年一開始的人口你們知道才多少,一開始人口才3萬。」

「現在有多少人口了,現在人口大概有180億。」

「如果說我們這些修煉者還有那些文官修神者,都不管不顧,覺得技巧不合用。」

「沒有將精力用在這個提升糧食產量,沒有用水利平息災禍,人口還能增加嗎?」

「人口根本是不能增加的,早前修煉者就庇護了大乾,是那位大乘期老祖。」聖地老祖嘆息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