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三章 幽明

張雲起其實對高山這通電話等很久了。

因為他很清楚眼下這個局面,高山坐是坐不住的,但是卻又無能為力,因為他的對手市國投使的不是什麼陰謀詭計,而是實打實的硬剛,要跟他高山對簿公堂。

這場官司誰勝誰負猶未可知,眼下似乎變得也不再重要了,因為訟爭的結果必定遙遙無期,高山這是明顯等不了了,最大的原因當然是資金鏈的巨大壓力。

這是張雲起的推測。在這樣的情形下,高山找他還能干什麼呢?

張雲起撂了電話後,在聯盛總部和李季林聊了一下工作,見時候不早,對他說道︰「高山找我,我過去一趟。」

李季林點頭說成。

他今天過來,主要是跟張雲起談一下龍景園罐頭廠700多名工人的春節生活保障計劃,還有采購生活物質支援火車站、汽車站等事宜,但是也不知道為什麼,和張雲起聊這些的時候,老是想起女兒雨菲的一些事情。

李季林看著張雲起起身準備出門,沒忍住,說道︰「小年那天有沒有時間?到時候到我家吃個飯?」

張雲起有些意外,笑︰「你這麼忙,怎麼突然想起請我吃飯?」

李季林說︰「雨菲……」

張雲起望向李季林︰「雨菲怎麼了?」

李季林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說︰「過了春節,她準備轉學去師大附中讀高三。」

張雲起怔住了。

李季林沒再作聲,轉身離開辦公室。

辦公室里靜悄悄的,張雲起望著窗外飄零的雪,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他才起身離開聯盛總部,驅車直奔凰城地產集團總部。

這是張雲起第二次去凰城總部。

他對第一次過來的時候記憶猶新,或者說是對高山這麼一個人記憶猶新。某種意義上來講,高山是他的對手,這些年恩恩怨怨一路走過來,他得罪過很多人,絕大多數是沒怎麼在意的,過去了便過去了,讓他記憶深刻且放在心上的,高山是極少數。

在工作人員的引路下,張雲起來到凰城集團董事長辦公室門口。高山正坐在辦公椅上看書,看的竟然還是《三國演義》。

張雲起有些好奇,不過高山看到他,菱角分明的臉上笑容飽滿,主動迎上來伸出大手。

張雲起伸手和高山握了握。

兩人一道進門,上了茶,在沙發上坐下。

高山開門見山說道︰「張總,這次請你過來,大概的意思我在電話里也跟你說了,你對紅星的那133畝地皮如此熱心,我是沒想到的。」

張雲起笑道︰「其實你早就想到了,你只是不認為我有阻擋你拿地的能力而已。」

高山說道︰「眼下這個局面,已經足夠證明你的能力,你對國企改制的認知,確實足夠深刻。不過有一點我很好奇,幾個月前,我邀請你共同開發龍景園項目,你拒絕了,你也明確告訴我對商業地產沒什麼興趣。這我能理解,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是為什麼你現在又要在紅星的事情上橫插一腳呢?」

張雲起笑了笑︰「高總今天叫我來,總不會是想說這些已經沒有意義的事吧?」

「我想說大家都退一步,什麼事情都好商量。」高山神情平穩,也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麼。其實如他這般強勢的人,說出來這樣委婉的示弱的話,已經讓人覺得十分意外。或許說是形勢比人強,眼下擺在他面前的局面已經讓他進退維谷。

張雲喝了一口茶,說道︰「高總,本來紅星和森海的事情輪不到我在這兒跟你指手畫腳的,直接利益關聯方是你的凰城地產和市國投,但是,今天你把我請過來,那我也講講我心里的看法,紅星電子廠的破產重組,發展到眼下這個地步,其實已經不是個人的利益矛盾,而是未來江川市經濟驅動模式之爭,產權改制的思路之爭。」

張雲起說道︰「有一點你早就知道了,雖然市里面的財政收支長期倒掛,多數面臨改制的國企都拖欠銀行大筆貸款,對土地出讓作商業開發的收益十分依賴,但是,幾個月前江川市國投的成立就已經釋放了一個很明顯的信號,那就是市里面對這種模式的徹底否定,不能在推動國企改制重組時,通過出讓改制企業的土地換取改制資金。這一點,其實並非你我能夠左右的,市國投退也是不可能退的,不僅不會退,以後江川市的所有國營企業,想要避開市國投和招拍掛,從轉制重組中的工業用地入手搞地產開發,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高總,如果你不想陷入到無休止的訟爭,及早止損,那麼我現在能給你的建議是,終止土地出讓協議,讓森海電工集團退還土地出讓金與利息。」

高山臉上的笑容斂去了,他顯然無法接受張雲起的這番話︰「你覺得這樣有可能嗎?「

「那你還有別的選擇嗎?」

「你把我看得太輕了。」谷

「我敬重高總,但形勢比人強。」

「這難道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你認為你和趙建強是鷸蚌,我張雲起是漁翁?」

「不然呢?」高山站了起來,背著手看著窗外的雪說道︰「如果不是你的出謀劃策,抬高冗員處置成本,逼市里面墊資,並且爭下森海電工集團的人事權,讓市國投的趙建強和森海電工吳榮公然毀約,背刺凰城地產,事情何以至此?趙建強這個人目光短淺呀,他打官司就一定能贏我嗎?笑話!結果只會是一個,兩敗俱傷!到時候,獲利的,大概也就是你張雲起張總這個幕後操縱者了。」

張雲起笑了笑︰「然後呢?」

高山說道︰「我想糾正你一點,不必搬出市里面來壓我,眼下的這個結果,是你直接推動的,而不是市里面,所以這並不能代表市里面的最終意志,你個人絕大部分的想法摻雜在紅星電子破產重組當中!另外,通過成立江川市國投這家平台國有公司,控制全市市屬國有企業進行兼並重組,美其名曰是針對優勢產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際上,是對全市的地產公司趕盡殺絕!我很清楚,這也是出自你的手筆。天才呀,張總,你真是操盤國資運作的天才,但我們都是商人,相煎何急呢?」

「看起來高總已經對我恨之入骨了。」

「我想知道你這麼干到底想要什麼?」高山目光變得凌厲起來,他盯著張雲起一字一句道︰「森海電工集團起訴我,通過訟爭拖死凰城,然後你的聯盛體系入局,利用市國投以招拍掛的方式獨吞掉紅星電子?胃口未免太大了。」

听到這話,張雲起忽然有些意興闌珊。

高山的神態和語調有些色厲內荏了,但是話說的沒錯,紅星電子的重組改制落到這個地步與成立市國投控制市屬國有企業,這些都是拜他所賜。不過,對于他做這些事的動機,柳東盛不理解,吳榮不理解,高山也不理解,江川市500萬普通老百姓更加不會理解。

還是那句話,他們有錯嗎?

沒錯。

他們看到的只是人性本該存在的事實。

那麼他做這些的動機到底又是什麼呢?

其實自打回到這個時代的那天起,到現在轉眼已經過去快三年了,但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他。

在這三年時間里,靠著老天爺賞飯吃,掙下偌大一份家業,但是他一直在提醒自己,人活著,是需要有一點點痛苦的,一點點悲憫之心的痛苦。這是一種在後世動輒就把人蔑稱為「聖母」的極為稀缺的情懷,因為只有這種痛苦的感覺,才能夠證明他現在擁有的一切不是在白日做夢,而是活在一個真實殘酷的世界里。

在這個世界里,除了眼前的苟且,除了詩和遠方,還有持久的、深沉的苦難,還有很多很多人,他們和曾經的他一樣,活著,不是在享受,而是在承受!

當然,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救萬民于水火之中。這根本不是他張雲起一個普通人能干的事,他能干的事情是堂堂正正地掙錢,踏踏實實的納稅,平平淡淡的過日子。

只不過在掙錢之外,如果有機會,能夠做一點點對于這個社會,對于這個國家,對于這個民族有益的事,那麼他應該去做,所以,他采取集體所有制,成立了雲溪村農作物專業種植股份合作社,讓所有父老鄉親成為股東享受分紅;他整合全市罐頭企業,建設龍景園農業產業園,讓龍灣鎮上萬農民拿到包銷合同擺月兌赤貧;他想方設法說服楊家榮,采納他的建議成立空殼國有公司,控制住全市市屬國有企業,徹底卡住地產商的脖子,通過開發各類專業市場,發展實體,推動江川經濟發展。

這些是他眼下能做並且做到了的事情,談不上為民爭了多少利,但至少問心無愧,也不想多說什麼,更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想起了這些,張雲起順手拿起桌面上的那本《三國演義》,翻到了第九十二回,《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開篇便是:「馬遵正欲起兵,忽一人自外而入曰︰‘太守中諸葛亮之計矣!’眾視之,乃天水冀人也,姓姜名維,字伯約。」

張雲起對正盯著他的高山說︰「高總,你一定常讀這本書吧?」

高山面無表情︰「什麼意思?」

張雲起說道︰「三國里面有一個我非常喜歡的人物,姜維,這個人驚才絕艷,也很心狠手辣,做事不擇手段,從來不自我懷疑,是個悲情的理想主義者,雖然當時的魏國非常強大,鐘會大軍壓境,鄧艾奇襲蜀國國都,扶不起的阿斗投降,已經到了國破家亡的境地,但是姜維卻依然立志復國,在給劉禪的秘奏里他寫道︰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張雲起抬眼望向高山︰「高總,我剛才見你在看這本書,有一個問題我想請教一下,就是像姜維這樣的一個人,究竟要執著到什麼程度,才能在如此漫長的時間里,在如此狹窄的夾縫中,在智如妖孽的諸葛亮都不能逆轉的大勢下,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復國夢而奮斗終生呢?」

「你想做他這樣的人物?」

「不,我不配!但我從他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

「什麼道理?」

「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人能真正理解你,那麼,你做的事情就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張雲起將手里的書合上,微笑著遞還給高山,然後大步離開了辦公室。

但是,他從門口傳來的聲音,卻在高山的耳邊久久回蕩︰「如果你認為我參與到紅星電子改制是為了跟你搶那塊地皮,那你就這麼認為吧。你想怎麼樣,我奉陪到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