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七章 對這個世界永葆好奇之心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這句名言出自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阿甘正傳》,《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是1994年的7月份才在美國本土上映的,初中畢業的胡小軍自然不會知道一句話,然而此時此刻,他的心情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在他看來,張記棲鳳渡魚粉店詐騙案是一起因果關系明顯、案情簡單、無需專業偵查手段的刑事案件。

三個小時不到的調查審訊,他基本上確定了這起詐騙案的始作俑者就是江川市一中高二114班學生高明,所以胡小軍當即決定去市一中把高明帶回來進行審訊,然而他還沒來得及動身,他的頂頭上司,南湖派出所所長陳光明就派了一個人風風火火的把他叫進了辦公室。

他的所長大老爺竟然破天荒地要親自審查這樣一起毫無偵查難度和社會影響力的小案子,當然,有社會影響力的案子也輪不到他們派出所來管。

胡小軍只是對所長陳光明的敬業態度感到有點不可思議,太稀奇了,在他的認知里面,這個時候的陳光明,應該在某個酒店的包間里搓著江川麻將才對。

在所長辦公室里,胡小軍把張記棲鳳渡魚粉店詐騙案的整個經過向陳光明如實做了詳細匯報,陳光明看著幾份筆錄說:「你說那個高明是這起詐騙案的幕後主使,查到了什麼實質性的證據?」

胡小軍道:「這幾份筆錄就是證據,從整個案情來判斷,高明應該就是幕後主使,所長,你給我一個小時,我去把高明抓回來審一下就清楚了。」

陳光明臉上的表情就變得有點不滿了:「抓回來審一下?怎麼審?嚴刑逼供?你這是一個辦案警察該有的態度嗎?我一再要求所里的警員在辦案時應該客觀求是、務實求事,全當耳邊風了是吧?」

听到這話,胡小軍突然覺得有點可笑。

上個月你陳光明的小姨子在路邊給兩個社會青年調侃了兩句,當時有人證嗎?有物證嗎?沒有!你陳光明這麼客觀求是、務實求事的一個人民好警察,還不是讓我把人逮回來打一頓直接安個流氓罪送進牢里。

當然,胡小軍還沒傻到在這種事情上跟陳光明較勁,他知道,頂頭上司不管說什麼話,做何種指示,總該有他潛在的意圖的。

至于自己,能夠做的就是把領導的指示一字不落的听進心里,然後落實到位,其它的,胡小軍真不願意去琢磨,因為越琢磨就會越覺得活得沒勁。

沒有意外,陳光明進行了一番深刻的思想教導之後,就把審訊于濤三人做的筆錄直接扔給胡小軍,他手指敲著桌面,意味深長地說道:「這個案子就到這個程度吧,筆錄重新做,還是那句話,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一定要做到客觀求是,務實求事!」

拿著三份筆錄離開陳光明辦公室後,胡小軍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過戶籍檔案調查高明的家庭背景。

當他看到高明的戶籍資料戶主姓名那一欄,寫著「高啟天」三個字時,胡小軍就徹底理解了陳光明嘴里「客觀求是,務實求事」這八個字的深刻含義。

當天晚上,胡小軍帶著幾名同事連夜突擊審訊雷鳴于濤四名男生,誘導他們更改供詞,四個人當中,另外兩名男生完全放棄了掙扎和抵抗,雷鳴和于濤不听話,被直接上刑,一頓毒打之後,于濤認了,他把所有的責任全部推到他最好的哥們雷鳴身上。

雷鳴骨頭最硬,不管怎麼折騰都不肯認罪,也不肯在筆錄上簽字按手印,但這樣也沒用,胡小軍有的是招折騰他,折磨他,等到他被折磨的氣息奄奄的時候,直接握住他的手在筆錄上簽字按手印。

至于這麼做會不會被有心之人查出紕漏,胡小軍管不著,這是檢察院的哥們該考慮的問題。

第二天天亮之後,南湖派出所所長陳光明的辦公桌上,已經擺上了四份全新的供詞和從張記棲鳳渡魚粉店取回來的監控錄像。

陳光明看完供詞和錄像之後,臉上的神情和顏悅色,讓胡小軍盡快走完程序提交給檢察院,等胡小軍起身準備要走的時候,他才夾著一根芙蓉王說:「目前所里刑警隊長還沒定下來,我就覺得你不錯。」

******

5月9號這一天,對于張雲起的生活來說,絕對是一顆明治雪吻純黑巧克力,先澀後甜再加甜。

這天下午放學的時候,家里棲鳳渡魚粉店的生意並沒有出現回落,相反,客流量比以往更多,更火爆。

這時候雷鳴往魚粉里扔蟑螂詐騙,導致自己和于濤三名從犯先後被警察帶走的事兒已經全校皆知,是真正的全校皆知!上到校長王道忠,下到看門劉老頭,還有校門口前邊擺攤的一溜街邊小販。

刑事案件一向噱頭很大,青少年犯罪更加吸引眼球,學生犯詐騙罪被警察帶走在江川市一中已經幾十年沒發生過,以至于造成了極大的轟動,自然而然,張記棲鳳渡魚粉店做的魚粉里有蟑螂的謠言不攻自破,但是學校師生們都記住了這家魚粉店。

這種廣告效果,張雲起覺得自己在校慶文藝匯演上再打十個廣告都比不上,下次遇到高明,他會表示一下感謝。

在隨後的兩天里,這件事情似乎有越燒越烈的趨勢,一直有媒體記者往江川市一中跑,往張記棲鳳渡魚粉店跑,跟進報道這一事件,就連林詩予都通過張雲起的bp機,聯系到他打听這事兒。

林詩予是湘南日報的記者,市一中校慶文藝匯演的時候,張雲起跟她有過短暫的交流,雙方留了聯絡方式,不過張雲起差不多快把這女的給忘了,看到bp機的訊息後,就給林詩予回了個電話,和她敘了一波舊,順帶把關于這起詐騙案大概的情況告訴了她。

張雲起覺得林詩予只是因為曾經來市一中報道過,對這事兒有點好奇,純屬是私人私下找他打听打听,畢竟林詩予是省城的記者,還是省城湘南日報這種大媒記者,不大可能對這個新聞太上心,這個新聞也不大可能上的了省報,所以說的就很言簡意賅,隨便應付了兩下。

然而讓張雲起沒想到的是,他和林詩予聊完之後過了兩天,林詩予就又給他打了一個電話,她在電話里興致勃勃地說︰「鄒杰倫,我要去你們江川一趟,詳細了解一下這個案子。」

張雲起有些意外︰「你一湘南日報的大記者,對這個小案子怎麼這麼好奇?」

林詩予說︰「一個記者的基本素質就是對這個世界永葆好奇之心,鄒杰倫同志,你這個江川晚報的記者有點不合格呀,怎麼對新聞點沒有一點洞察力和穿透力呢?」

張雲起樂道︰「林大記者說的有道理,我的洞察力有待提高,不過我想請教一下林記者,你在這個事兒上洞察了啥玩意呢?」

「你看吧,光嘴上謙虛,心里可一點沒當回事,鄒杰倫同志,我告訴你,這兩天我在圖書館翻閱了大量資料,發現青少年犯罪一直是我們國家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你知道嗎?在七零年代特殊時期,青少年犯罪在整個刑事犯罪中的比例達到了60%,到了80年代,這種情況更加明顯,光81年,全國青少年犯罪人數就佔整個刑事犯罪人數的64%,到了88年,青少年犯罪人數佔了整個刑事犯罪人數的75.5%!而且犯罪群體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比例越來越高。」

張雲起听完之後還真有點意外,他知道從七零年代初到九零年代中的這段時期,因為社會動蕩,犯罪率居高不下,但沒想到青少年犯罪比重這麼高︰「這個數據確實有點觸目驚心。」

「所以說青少年犯罪是個大問題,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這幾年來青少年犯罪群體越來越年輕,比重越來越大,校園犯罪越來越多,肯定有它更深層的原因所在,我調查了很多資料,覺得現在正是國家改革措施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形成,這導致現在的青少年犯罪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也產生了一系列變化,就像美國學者路易斯謝利說的︰社會發展的進程可以促使犯罪的性質和數量發生變化,也可以引起犯罪人口的特點發生變化。」

「然後呢,你打算怎麼做?」

「我現在想做一個專題,把江川市一中這個案子作為切入點,希望能夠引起一些人的重視和探討青少年犯罪預防工作怎麼更加的法制化、規範化,尤其是如何建立符合社會需要的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機制。」

張雲起倚靠在電話亭上道:「林大記者你可真是憂國憂民,佩服佩服。」

林詩予沒好氣的說:「佩服啥,來點兒實際的咯,等我去了江川,請我吃你們江川的好吃的,誒,對了!就哪個哪個啥,張記棲鳳渡魚粉。」

******

說一個悲傷的故事。

上班半個月,今天被辭退了。

原因是我們主管在外面接了很多私活,他干不來,回頭非得天天讓我做私活,公司的事情我就沒怎麼做,主管想辦法給我頂著,但老板不瞎,以為我沒干事,天天待在公司玩兒,就今天下班的時候,讓人事通知我讓我離職了。

雖然這是這輩子第一次被辭退,心里挺難受的,但回頭想想其實也沒什麼,生活還是很美好,我還有書,還有你們。

而跟大佬們匯報這個的原因是,苦逼的我又要找工作了,只能擠出時間來更新,我盡量努力做到穩定更新。

望諒解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