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一章 二八(求訂閱)

余林打電話過來,是請張雲起吃飯。

張雲起就順帶柯尼卡hexar照相機帶過去還給了余林,這玩意兒很貴,至于余林請他吃飯,只不過是繃不住了,早個把月前商量著說要合伙搞貿易公司,至今兩人連最基本的出資配比和股份都沒扯攏,這還開個錘子開。

喝酒的時候,兩人扯了很久的淡,話題最後回到了掌中王掌上機上。

余林表示江川市的掌上機市場差不多快飽和了,因為今年市面上也涌現了很多其他牌子的掌上機,雖然價格都比掌中王貴點,但還是分走了不少份額,他也就是還有周邊兩個市的渠道能繼續高效的鋪貨,不過如果合伙開貿易公司,單單靠這款掌中王是不行的,沒有競爭力,賺不了大錢。

張雲起想了一下,拋了一個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價值的商機︰「其實除了掌上機,咱們還有販賣其他電子產品,像單放機、紅白機、cd機、電子表都能搞到手。」

余林立馬問︰「這些你都能搞到低價的?」

張雲起點頭。

其實這些山寨玩意兒深圳華強北滿大街都是,牌子雜,更新換代快,缺乏競爭力,只能做一錘子買賣,他並不打算做這個,他也還有更好的項目要做,但現在開公司的事兒還沒個說法,自然不能透露給余林。

張雲起端著一杯酒道:「老余,要不說說看,這個貿易公司的事兒打算怎麼搞?」

余林沒有急著說話,他喝了一杯酒,話題卻仍然轉回到電子產品上,他笑道︰「小張,你說的這些貨,是從南邊沿海地區拿來的吧?」

張雲起一怔,隨後點頭︰「是的。」

然後余林就明顯地愣住了。

他的這個表情擺明了告訴張雲起,我只是察覺到了你的貨是從沿海一帶來的,我只是在試探你,你他媽平時這麼聰明的一個人,怎麼就直接認了呢。

畢竟,貨源是張雲起和他合伙開公司最大的依仗,沒有這個依仗,張雲起在他面前的優勢並不大。

然而張雲起可不是這麼想的,他無所謂,余林知道貨源又如何?瞞得了余林一時,難道還能瞞一輩子?

要知道,九零年代初是外貿投機倒把的鼎盛時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牟其中的罐頭換飛機,這個草莽時期的中國商界教父,在91年利用時間差以價值4億的500車日用消費品換4架飛機,倒手賺了一個億。

這個空手套白狼的商業奇跡,注定前無古人後也不會再有來者。

那個時候蘇維埃剛剛解體,中俄經濟貿易也才全面恢復,海外淘金熱驟然興起,因為俄羅斯的輕工業不是很發達,很多生活用品都比較緊缺,這才有了以牟其中為代表的大批中國商人涌入俄羅斯淘金。

張雲起記得以前他看過一部電影,《莫斯科行動》,由真實案件「中俄列車大劫案」改編,夏雨主演,這部電影說的就是這個外貿投機倒把的瘋狂時代。

中國一件70元的皮衣,運到俄羅斯就能淨賺三四百元,火車開入俄羅斯境內後,每到一個站點,倒爺們就扒著車窗,向在站台附近等候的當地商人兜售貨物,回頭火車還沒到終點站,貨物就已經賣的七七八八。

同樣的,九零年代也是內貿投機倒把的落日余暉,隨著國人經濟水平的日漸提升,體外價格機制的逐漸發育、壯大,信息傳播的媒介越來越多樣和發達,像七零八零年代的那種南貨北運和利用計劃經濟價格雙軌制大發橫財的倒爺們,已經失去了信息和體制內價格的優勢,在九零年代中期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張雲起販賣掌上機,其實就是這個路數,簡單的利用了信息的不對稱來攥取差價。

每次王貴兵把貨從深圳帶到江川市後,都會把托運單撕掉。

余林是不知道貨從哪里來的,他也很聰明,從來不去問,但他是個商人,在這個年代混的還算成功,有商人對財富和商機應有的嗅覺,所以他發現了廉價掌上機貨源來自于南方沿海一帶,張雲起不意外。

盡管九零年代初是個消息閉塞,思維更閉塞的時代,但是畢竟鄧公南巡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去年10月份的十四大報告,正式確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第二次改革開放正當熱浪如潮,越來越多的草莽前赴後繼奔向南邊的那個小漁村,締造了一個又一個財富神話,也越來越多有眼光的人知道那里遍地黃金,那里有數不清的財富商機。

余林顯然是一個有眼光的商人。

他以前的貨都是來自蘇杭溫州一帶,而且還是從二級經銷商哪來拿下來的,所以成本價比較高,但是和張雲起做生意後,他以一個商人對商機特有的嗅覺,肯定會像狗一樣聞著味道去尋找,過了這麼幾個月,給他找著了,不奇怪,甚至算慢的,但找著了是一回事兒,想利用這點掌握主動權,那還得看看他的對手是誰。

上輩子張雲起混的不算好,但當年他在國營食品廠干銷售經理的時候,也算是年身經百戰,跟供應商、經銷商、廣告商、保險商談判過無數次,跟形形色色的人砍過價,歷練出一身刀槍不入皮厚如城牆的本事。

那時候整個食品廠,客戶最怕他來談判說事兒,經常是說著說著猛然發現︰咦,我怎麼又被你繞進去了?其實訣竅只有兩個︰一是後發制人,先讓對方發球;二是拼命藏住自己的底牌。

現在余林憋不住發球了。

張雲起最大的價值就是擁有這條渠道,現在余林知道他的貨源,自然就失去了優勢,但是可不要忘了,當初他們之間是簽署過銷貨協議的,每個月余林要替他賣4000台掌上機,期限半年,所以余林知道貨源又能怎麼樣?還不是得替他再買幾個月的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跟這些大批發商打交道,關系好是一碼事,利益是另外一碼事,余林擺明了想拿貨源的問題,在販賣掌中王和合伙開公司這兩件事兒上拿捏他,他光棍的很,直接道︰「老余,咱認識這麼久了,怎麼也算是朋友,我打開天窗說亮話,咱們合伙搞貿易公司的事兒,估計沒戲了。」

余林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剛要化被動為主動,張雲起就來了一招釜底抽薪,有點兒措手不及,說道︰「別呀,有話好好說,你有什麼要求可以提嘛。」

張雲起樂道︰「那你說出資和股份怎麼算?」

余林想了想,覺得跟張雲起再這麼熬下去也不是一個事兒,于是提出了一個他認為足夠誠懇公道的方案︰「咱們各出資一半,股份各佔一半。」

張雲起搖頭︰「只能八二,我八你二。」

余林直接say~no!

只要他腦子沒病,就不可能接受張雲起這麼無理的要求。

張雲起一點也不意外,他現在就沒打算讓余林接受,隨口報了個數字而已,不過話說到這個份上,合伙開公司的事情也沒有繼續聊下去的意思了,但買賣不成仁義在,兩人喝著酒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飯後,才各自離開。

張雲起來到馬路邊,看著余林開車消失在夜色里,轉身在路邊找了一個公用電話亭,讓人工台給王貴兵的bp機發了一條消息。

過了會兒,王貴兵就回了電話。

張雲起在電話里直接說︰「準備一下,這周六跟我南下一趟。」

王貴兵愣了一下,問︰「是去深圳拿貨?」

張雲起說︰「不是,另外一個地方,我有個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王貴兵點頭說成,頓了一頓,他遲疑著說道︰「對了,雲哥,有個事兒,我不知道要不要告訴你。」

「什麼事?」

「小武打人了,很嚴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