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購第一彈(上)

別人看不上《港島日報》,不代表霍文峻看不上,在他看來,《港島日報》還是很有價值的,且對他的後續動作有助力。

首先,《港島日報》的資歷夠老,在港島報界可以說是一份元老級報紙了,不管以後如何變化,這個資歷都會記錄在報社的發展歷史上,也算是有點底蘊。

其次,也是因為《港島日報》的資歷足夠老,盡管現在已經沒落了,之前的渠道也消失了很多,但是不可否認,《港島日報》還是有一些渠道的,對于鋪貨依舊很有幫助。至少比他費時費力地從零開始要容易的多。

再者,《港島日報》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報社自身有印刷廠,不需要把報紙交到其他印刷廠印刷,可以降低成本,且加快效率。

盡管霍文峻與馬六甲的印刷廠有合作,但一來那只是一家中小型的印刷廠,每日印刷量有限,僅僅《風情》等三本雜志便已經佔據了其中的大部分,再想兼顧報紙就難免有些捉襟見肘。

而且霍文峻野心勃勃,對他來說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不遜于《星島日報》的第一流報紙,如此一來,數十萬份的印刷量必然需要一家大型印刷廠才能滿足。

二來那家印刷廠終究不屬于霍文峻名下,隨著雜志社越做越大,再加上以後的報紙,為了避免有可能的麻煩,霍文峻必須未雨綢繆,將掌控一家完全屬于自己的印刷廠提上日程,再說如今他也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這一目標。

《港島日報》的這家印刷廠雖然許多機子停用了,但只要再次啟用即可,一點點維護費用對于如今的霍文峻而言不過九牛一毛。而且印刷廠附近有著足夠的土地,完全夠後期的擴張之用。

最後,也是霍文峻最看重的一點,那就是人!在他眼中,《港島日報》里面的員工很有價值!

《港島日報》銷量不好,不說員工完全沒有責任,但在霍文峻看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要歸結于報社的掌舵者。沒有一個好的領頭人,一份報紙的發展上限注定高不了。

而《港島日報》就是如此,霍文峻仔細分析過,發現這份報紙之所以無法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掌舵人不行,和員工的關系其實並不大。

恰恰相反,作為一家老牌報社,里面的員工都算是業內的老資格,普遍具有相當的經驗和能力,這一點甚為難得。

既然如此,那就好辦了,霍文峻有十足的自信,比起《港島日報》之前的經營者,他必然能夠做的更好。

而且現在雜志社的經營已經步入正軌,完全可以讓黃沾兼任報社主編,以他的能力足以勝任。

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麼員工的價值就能發揮出來了,無論任何行業,一群從業多年的老手,都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經驗豐富,又能夠不折不扣地執行自己的命令,這便是霍文峻最看重的,其他的並沒有那麼重要。他不需要他們干主編、干老板的活,只要能夠各司其職,對霍文峻來說就OK了。

再加上這些老資格所積累下來的人脈,當報社以後擴張的時候,他們的價值便能發揮出來,能夠快速地幫報社挖人,能夠跟得上報紙的擴張速度,盡可能降低擴張導致報社根基不穩的風險。

所以在霍文峻看來,收購《港島日報》好處多多!

當然,他不信這麼多年沒人看出來《港島日報》的優點,但是為何沒人買呢?

無外乎在于沒人有信心買下《港島日報》後能夠保證它崛起!

既然不能保證《港島日報》可以崛起,那麼上述的這些潛在優勢就完全發揮不出來,想了也等于白想,只能干看著,空有一座寶山在面前而無可奈何。

但是!

別人沒信心,霍文峻卻完全有信心!

無論是獨一無二的金手指還是超越時代的眼光見識,都能夠給予他其他人無法比擬的底牌,而這些底牌便是他的底氣所在,足以令他充分地挖掘出《港島日報》的潛在價值。

而且,據霍文峻計算,包括印刷廠的土地和機器,現在《港島日報》的整體價值大概在300萬左右,再考慮到老板急著想要賣掉,不需要溢價,霍文峻有把握可以砍到250萬的價值買下來。

一樣東西,在擁有不同的資源的人眼中,價值是完全不同的,《港島日報》就是如此。

正所謂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

劉博韜是《港島日報》的第三任老板,也就小學文化,早早就出來打拼了。

憑借著敢打敢拼的性格和一點點運氣,做生意賺了點小錢,便想著往更高的層次爬,經人指點後收購了《港島日報》,希望通過報紙來提升自己的層次。

這一點倒是與霍文峻的想法如出一轍,但可惜他不是主角,可悲的是偏偏有著自己是主角的錯覺。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劉博韜一開始還自信滿滿,幻想著《港島日報》能夠在他手中重新崛起,繼而他名聲大噪,實現自己的目標,成功踏入社會上層,拓展自己的人脈圈,然後生意越做越大,成為一代大亨。

只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掙扎了幾年,他發現事實的發展與自己所想大相徑庭,最後也只能慢慢接受了現實,《港島日報》在他手中並不能幫他實現人生目標。

但是因為面子原因,再加上《港島日報》雖然沒讓他大賺,但是至少能夠經營下去,因此便任由報紙在他手中繼續苟延殘喘。

只可惜兩年前的金融危機對港島造成了巨大沖擊,導致港股劇烈波動,許多公司紛紛倒閉,他的生意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牽連出了問題,大虧了一波,不得不變賣資產來填補窟窿,從那時起他就放出了想要出售《港島日報》的消息。

剛開始劉博韜為了籌錢急昏了頭,還指望宰一下肥羊,把價錢報的很高,連續嚇退了好幾個想要買報紙的人,非但如此,反倒還把名聲給弄臭了。

在這之後,別人逼債逼的緊,無奈之下他不得不降價,可是這個時候別人也已經了解清楚了《港島日報》的真實情況,以致他想賣都沒人要了,畢竟誰都不是傻子。

此時的《港島日報》在許多人眼中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為此,劉博韜倍感無奈。

不過幸好,今天一早他突然接到了某個朋友的電話,告訴他有人想要和他商談一下《港島日報》的收購問題,劉博韜登時歡喜萬分,忙不迭地答應了下來。

此刻他正坐在辦公司里焦急地等待著對方上門,茶水都喝了三四杯,目光總是忍不住瞥向門外,可謂是望眼欲穿。

咚咚咚!

突然,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劉博韜臉色一喜,跟著連忙收斂住表情,咳嗽一聲,沉著聲音道︰「進來!」

下一刻,秘書進來,走在其身後的是一個氣質獨特、身材挺拔的英俊少年。

「劉生,幸會。」少年走到劉博韜面前,露出淡然笑容,聲音清朗溫潤,令人心生好感。

視線落在對方略顯青澀的俊朗面龐之上,劉博韜忍不住愣了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