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三十五章 江南戰況

聖漢帝國在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區逐漸喪失了民心,以至于百姓寧可相信一個叛軍政權,也不相信朝廷。因為多年的圍剿,官軍殘殺了許多江南百姓,在此期間百姓們或多或少都有親屬被官軍殺害,尤其是這些殺人的官軍多半來自于北方,更是加劇了江南百姓的叛亂之心。整個江南三州,不能說沒有百姓支持朝廷,但至少有一半的百姓對于朝廷抱著懷疑的態度。

白虎軍攜帶江南三府和江東三府守軍,以及朱雀軍團用了七個月的時間,終于將偽吳叛軍主力壓縮在江州一地。

大德三年三月,江南傳來捷報,玄武軍團連破兩府,將偽吳大軍主力包圍在了江州的江州府,然而白虎軍卻對這兩面環水兩面連接陸地的江州府無能為力了。張孝武得知戰況,頓時欣喜不已,立即將次消息通過朝廷邸報的方式傳遍天下。一時之間天下各地紛紛喜氣洋洋,大德三年的開始,終于有了一個美好的消息。

但更進一步,卻非常難了。

江州的江州府地形得天獨厚,府城北方便是龍河,南側則是蟠龍湖,東側則為銅山,西側連接著肅昌府。在白虎軍將肅昌府攻克之後,基本上將偽吳大軍圍困起來,然而偽吳軍卻擁有強大的水軍,以至于白虎軍每每發起進攻之時,偽吳大軍總能利用水軍繞到白虎軍背後,隨後進行前後夾擊。

白虎軍雖然比偽吳軍隊強大,可月復背受敵情況下,白虎軍卻不敢孤注一擲。玄武軍樺樹河之戰後,再也沒有人敢于孤注一擲地進行背水之戰,白虎軍顯然更不可能。而偽吳大軍將重兵放在江州府阿定縣,因為阿定縣是陸地上唯一一處與肅昌府連接的縣城,而江州原本河道眾多,阿定縣同樣也是有著復雜的水勢與地形,這更加讓白虎軍前進艱難。

陸上的猛虎,遇到了水陸兩棲的巨鱷,雙方自然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如此便再一次僵持下來。

而與此同時,阮清文帶著銀兩抵達江州的肅昌府,白虎軍大營所在,並請見兵馬大將軍篤山伯。此時主持軍事的則是篤山伯的第四個義子碧眼虎羅修,

羅修擔任兵部武備司別駕,此次篤山伯南征,羅修伴隨在篤山伯左右,可以說是篤山伯的左膀右臂,甚至是白虎軍副手。在白虎軍次帥陳清因中伏而受傷之後,羅修便成為了白虎軍的實際指揮官。

「阮大人,大元帥不方便接待。」羅修道。

阮清文卻道無妨,笑著將禮物奉上,並向羅修介紹了晉王謀反一事以及李滄瀾被晉王策反入宮殺聖。但朝廷知道此事絕對與篤山伯無關,因此特地向篤山伯解釋一番。

「謀反者還有哪些?」羅修壓住心中的震驚問道。

「除晉王外,吏部尚書陸坤,農部尚書宋威,御林軍中郎將李滄瀾,麗陽侯吳棟,金衣衛副統領司馬四方,大學士張彪,兵部右侍郎趙步,刑部巡撫司別駕陶甫……」阮清文將八十七個參與謀反的人全都背誦下來,驚得羅修、楊振、歐陽宏、蔣誠、刁仁義等人不知該說什麼,只是兵部參與某犯者,便足足六個官員。

歐陽宏雖然是白虎軍負責情報和戰場分析的參軍,但他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江南戰場,每日只是分析江南的情報便已經疲憊不堪,對晉王之亂也略有耳聞,可卻沒有精力派出更多人手調查。不過篤山伯病中告知與他,此時不用著急,只要大軍在手,朝廷便必須儀仗他們,只要張孝武不傻,便必須要更加重視白虎軍的作用。

羅修向歐陽宏露出了一個苦笑的表情,他們先前分析了許多,但怎麼也沒想到過居然有八十七個官員參與其中,羅修立即問道︰「是否有人冤枉?」

阮清文道︰「這八十七人之中,一半以上為張黨年輕一輩的骨干,難道將軍看不出其中的涵義嗎?向來讓人覺得與世無爭的張彪,想要趁機取代張寬,成為新的張黨領袖,且因為擁立之功,張家獨掌乾坤。諸位也知道晉王不過才十四歲,又豈能治理朝政,所以此時實在是張寬亂國導致。」

歐陽宏道︰「敢問阮大人,如今朝廷又是何人主政?」

「張孝武,張少保主政。」阮清文驕傲地說道。

眾人更是驚訝得幾乎掉了下吧,這張孝武不過是一個區區的五品銀衣衛統領,他有事如何主政的?于是紛紛七嘴八舌的詢問起來,尤其是他們不在龍都的這一年時間內,龍都到底發生了什麼。甚至有人將消息傳到了篤山伯耳中,篤山伯也不得不拖著病體,隔著幕布簾子詢問。

阮清文便從張孝武入京開始講起,講到朝廷政局,講到了以張黨為首的官員們治國無能搗亂有章法,以至于在篤山伯走後,皇上不得不依靠張孝武與這些官員斗智斗勇,最終張黨趁著賦稅法改制這一事件,發起了反撲。但好在張孝武及時出現,擊敗了叛軍,甚至親手格殺了李滄瀾。

當講到張孝武一 一人獨守摘星台時,眾人不由得鼓掌大叫︰「好一個猛將軍!好一個忠臣!」

「基本情況便是如此。」阮清文足足講了兩個時辰,才將張孝武的故事講完,天色已晚,如山博示意大家吃飯。由于篤山伯感染了瘟疫,不便與眾人見面,便只在幕簾之後獨自用餐,吃著吃著,篤山伯便放下筷子,嘆氣道︰「江山代有才人出,看來在我之後,聖漢還能人才輩出,我反倒欣慰不已。我倒不怕他做錯事,我只怕草包誤國,無能亂國。張先之能文能武,的確讓老夫非常欣慰,非常欣慰啊。」

阮清文放下筷子忙說道︰「少保大人執政乃迫不得已,在我離開龍都之時,陛下還未蘇醒,而為了避免意外,少保大人強力要求立趙王為皇太子,目的便是免得給人可乘之機。」

篤山伯又搖搖頭,道︰「只要是軒轅家的人,誰做皇帝都一樣。」眾人雖然知道篤山伯這句話里有話,紛紛猜測起來,卻不敢言語半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