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一章 年關將至(二合一)

「是叔父」太子一拜,等到叔父向著外面院子走去,身影消失,才直起身子。

同時,距離大殿的第二個院子。

張封走出院門,看到老管家等人就站在這里,但卻眼觀鼻,鼻觀心,從頭到尾都沒有听殿內的絲毫談話。

包括太子的四位護衛與謀臣,也是戰戰兢兢的站著。

此時他們見到王爺出來,太子卻未出現,也沒有一股腦的涌進院子,反而是恭恭敬敬的行禮。

「老管家歇著去吧。」張封稍微點點頭,但腳步不停,「讓他們自行出府。」

「是」老管家行了一禮,又瞧了瞧才出院子的太子,繼而帶上歉意的神色一抱拳,就跟著王爺離去。

只是張封這次不送,倒不是甩太子的臉面。

也是張封這次給的面子夠多了,但太子總歸是晚輩。

總得拿出一些氣勢與態度,不能讓太子覺得什麼事情,都是身為太子的他親自一出馬,再這麼一拜,叫一聲叔父,就會馬到成功。

自己是他叔父,得稍微‘拿捏’一下。

這是善意,和對四皇子等人一樣,告訴他們事情不能想當然的來。

同樣的,太子見到叔父給他擺臉,才是心情舒暢了許多。

不然一向嚴厲的叔父,突然對他那麼好,他還提心吊膽,有點搞不清楚,是不是叔父已經不寵他了。

這個要是不寵,之前的一切,就都是充其量的客氣。

太子才真的害怕了。

至于叔父是不是拿捏他,還是什麼的。

太子還真的沒有想那麼深,只是感覺叔父只要罵他就好,就讓他知道叔父沒變,還是疼他的。

打了,那是更疼,真的疼。

當然,他也覺得孩子大了,能不打動手最好。

「恭送叔父!」

他遠遠向著張封離去的方向一拜,等這次禮過,他才帶著眾人出了王爺府。

再等一出來。

他馬不停蹄,就按照叔父的吩咐,帶人去往了丞相府。

但與此同時。

在丞相府內。

丞相此時還保持著院內觀月的樣子,可是心里卻有點著急,感覺外甥這一去,消息還沒傳來,時間有點太久,不會真被王爺給打的不能回來,只能躺在王府將就休息一夜吧?

要是這樣,那他身為舅舅,不管于情于禮,還是身為朝臣,關心太子,都得冒險一去。

且不止是丞相。

就連殿內跪著的孫文書,感受著這安靜的氣氛,也是心里‘咚咚’的亂跳,覺得自己八成是沒命了!

一時間他目光愣愣的望著前方桌椅,就這麼無神的看著。

可也在時間過去,大約十幾分鐘後。

隨著外面管家來報,太子來見。

院外的丞相是臉色一喜,隨之又恢復正常,平靜回往殿內,路過跪倒的孫文書,回到了首位。

孫文書听到太子回來,也是抬頭把再次充滿希望與求饒的目光,望向了前方的丞相。丞相沒理他,就這麼坐著。

孫文書見到丞相不理他,也沒有多言,而是靜心听著院外的腳步聲,期望快些听到自己的處決。

這般熬著,的確是太難受。

而沒過幾息時間,隨著一道腳步聲響起。

此時離開王府的太子,是拿出了該有的風度,大步開闊的走進殿內,向著丞相拱手一禮,「見過舅舅。」

「回來就好」丞相笑著點頭,卻又發現此話一說,怎麼像是太子剛才去的地方,是什麼危險地域?

太子是沒有管舅舅的言語,反倒是先看了看一直跪著的孫文書,才再次開口道︰「舅舅,叔父和我交代過了。說孫文書等人,被貶為帝都外的官府驛站使吏。」

「謝過王爺謝過太子,謝過丞相!」孫文書本來以為自己要死,但如今听到還能活命,那是重重磕頭,心里已經對王爺感恩戴德,準備好好做事。

除此之外,他還有很多感恩的話要說。

可是丞相卻擺了擺手,讓劫後余生、臉色激動的孫文書退下了。

他跪了那麼久,還不敢動,此時一起來,腿還沒有麻,也不難看出有國運在身的官員,這體質都超乎尋常。

哪怕是孫文書沒有任何資質,也被國運硬生生的提到了築基。

丞相見到孫文書興奮的離開,才再次望向了欲言又止的太子,「太子有什麼話就直言吧。是不是王爺還交代我什麼?」

「舅舅」太子琢磨了一下,如是道︰「叔父說,您欠叔父一個人情」

‘人情’王爺听到這句話,是左思右想幾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晉國皇子那事!

這事,就是他欠王爺‘午道長香案’的人情,最後實在沒有辦法,才告訴了王爺,關于轉嫁晉國龍氣的方法。

此事有違大齊律法,百官不容。

若是被發現,他丞相也難逃其責。

丞相為了這個事,已經是每日提心吊膽,就怕王爺回朝的時候,被人發現了身懷大晉龍運。

可如今,又欠了王爺一個人情。

那王爺接下來會讓他干什麼?

丞相真怕王爺再想出什麼奇妙嚇人的點子,交給擔驚受怕的他來辦。

想到這。

丞相就擺擺手讓太子先住在自己府內,明日再回東宮。

不然這大半夜的出行,有點不安全。

太子看到舅舅關心自己,也是很听話的住下了。

但就在太子入府,丞相卻是連夜悄悄出府,進了宮內。

又在一位飛升修士的帶領下。

丞相越過層層關卡,來到了宮內的書房。

聖上此時正在桌後面泡著茶,看似一下午都沒有離開,包括前去接丞相的飛升修士,也是早早在那里等待。

「臣見過聖上!」

隨著飛升修士離開,丞相上前見禮。

「丞相。」聖上沒有讓他起身,反而一邊看著一本書籍,一邊端起茶杯問道︰「你對此事有何想法?」

聖上問的事,是關于太子去王府的事情。

雖然是經過兩人同意,但如今太子沒有回來,聖上就有點擔心了。

正好丞相也過來了,聖上就正好問問,也算是找人閑聊。

「臣」丞相是低吟幾聲,拖長了尾音,但就是不說話,好似在低首思考。

等聖上一杯茶品過,他還是在稍微垂著頭,只能看清臉上的思索表情。

聖上見了,笑著放下茶杯,「這里沒有外人,只有你我君臣。有什麼想要說的事情,盡管說來就是。」

「陛下」丞相听到自己這位妹夫非得讓他說個六七八九,一時間知道推月兌不過,裝糊涂也不行,只有思索再三,才慎重開口道,

「臣以為,太子此行是好事,是有大丈夫擔當。王爺也松了金口,但卻賞罰分明,貶孫文書等人為使吏」

「太子回去之後,沒先行來皇宮,反而先去你府邸?」聖上打斷,望向一瞬間有些干笑的丞相,「如若朕沒有猜錯,在太子前腳離開的時候,你隨後就來宮內了?」

「臣是悄悄來的,沒有驚動任何人」丞相鄭重神色,又隱約的追捧道︰「陛下僅僅以臣的片些言語,就推測到太子先來臣的府中陛下果然是洞察明晰,看來臣的什麼事情都瞞不過聖听」

「你啊!」聖上得知兒子安全,也是一時間搖頭失笑,「看來朕的那位師弟,是把事情算到了你的頭上。這次的確是因朕的決策,讓丞相受了王爺的責備。」

在聖上的推測中,哪怕是不知道事情的前後經過。

但根據他這位師弟的性格,再加上此事的前因後果。

可以這樣形容,之前從王府中出來的太子,其實就是一顆屬于王爺的返程炮彈。

太子第一站去哪里,就是自己這位師弟打的誰,又把這事算在了誰的頭上。

如今,就是丞相挨打了。

再以師弟的性格,聖上覺得這事應該不會這麼算了。

當然,孫文書等人的事情,已經不算在了這里。

現在算的事,是他們這一大家的家事。

聖上想到此處,望向一副苦笑樣子的丞相,「朕的這位師弟向來是無利不起早。他如今讓你幫他做什麼了?才會這樣輕易的放人?」

「王爺說」丞相壓低了聲音,有些為難道︰「說臣欠他一個人情這個王爺的人情,不好還啊到時候還希望陛下看在臣這次檔刀的份上,幫臣一把啊」

「朕師弟的人情的確是不好還」聖上听到自己師弟還真的說事了,頓時就站起身子,一推二五六,向著還在行禮的丞相道,

「今日朕累了,此事今後再議。」

上次王爺一來,就拿走了國庫內的所有夜衍茶。

這次又是擺了自家師弟一道,讓師弟佔了理。

會拿什麼?

聖上心里想著,干脆算了吧,自己太窮,還是讓丞相上去背鍋吧。

「陛下!」丞相看到聖上撒手不管,卻是心里一急,但又知道再提此事無用,于是另改話題的挽留道,

「年關將近,祭祖祈天一事,是不是明日早朝,要向六部安排下去

以及大齊一年來的所有官員功績,吏部也要在這幾日內審查完。

兵部也要注意帝都最近城防,以免小人作祟。」

「嗯,說到此事,年關確實還有一月時間」聖上听到正事,才稍微停了一下腳步,吩咐道︰「祭祖祭壇一事,就交予工部籌建與禮部規劃,丞相為此事監事。所需多少銀兩,上報戶部即刻。

其余事,也有勞丞相替朕分憂。」

「是」丞相大拜應聲,一副任何事情交給他,就請陛下百分百放心的模樣。

可要是這段時間他出問題了,那這個典禮與大典、封賜之類的事情可就有點難辦了。

這也是丞相沒有辦法,只能以功勞與姐夫身份,打著事業、感情牌,期望聖上幫幫他。

聖上看著跪拜的丞相,又想了想後宮之主的皇後,看在丞相勞苦功高與妻子的份上,最終點頭道︰「等這幾日事情安排下去。丞相就去王府跑一趟,把王爺請來吧。朕有話要對他講。」

「多謝陛下!」丞相一拜,恭恭敬敬的退下了。

聖上望著離去的丞相,也感嘆朝里帶親的,雖然是什麼事情都放心了,但丞相的便宜也是真不好佔。

而也在宮內的事情順利清楚。

丞相也做好了心理準備,準備這幾天處理完事情,就去王府請王爺的時候。

夜晚十一點。

吏部門口。

崔道友是大笑著出了吏部,向著相送的清哥四人高聲贊嘆,

「剩下外出調查的事情,我身為王爺府的人,是抽不開身,就有勞清大人!

我就先在這里謝過清大人,靜等清大人的佳音」

崔道友經過今日一天的盤查,發現確實有近百位的官員,來路不明。

但要想查清楚他們身份,就要實地去考察,去查證。

正巧,清哥四人看似有本事,又有實力,還是吏部的人,崔道友就把事情交給他們了。

且也用了王爺的令牌,給他們了一些權限,讓他們可以離開帝都,不需操勞帝都內的事情。

「崔大人厚愛!」清哥听到崔大人的期待,也是客客氣氣抱拳,「我等身為大齊朝廷命官,為百姓效命,為大齊效命,為王爺效命,皆是我等本分,何來道謝一說?」

清哥說到這里,又感激道︰「有崔大人此次為我四人說話,才為我四人贏來了外出巡查的機會。要謝,也是我四人該謝崔大人!

年關之前,我等定然給崔大人一個滿意的答復!」

話落,清哥四人一抱拳,五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無言。

但實際上,清哥四人听到王爺要查天魔,繼而也是想用這次外出的‘官差’,順便把他們的身份圓一圓。

也在此事落。

崔道友也沒在吏部就留,就回到了王府。

來到府上的第一時間,他也見到了老管家。

等來到大殿。

張封正在首位坐著。

「見過王爺!」

崔道友也算是心思通明,知道王爺想問什麼,于是一禮過後,就如實匯報工作道︰「今日小民去往了吏部,結識了四位文庫武官。

這四位武官,做事與禮數皆是上佳。小人就把天魔的事情,告訴了他們。

他們听到是王爺的事情,也非常盡心,即日就帶人去往了各地查詢」

「此事本王已經允許,就不用再提。」張封听到崔道友把秘密傳開,倒是沒有什麼意外的神色。

因為之前派他出去做事情的時候,就已經告知他,可以把此事告訴其他人等。

這樣做的話,說不定就能傳到其他玩家的耳朵里,讓他們多少有點防備。

要知道,明面上自己讓崔道友隨便說,這深一層的意思,意思就是讓他去官府查案。

這查案,肯定需要一定的理由。

崔道友又在帝都沒有熟人,所以百分百要借用官府。

于此這事肯定要傳入官府。

玩家又需要國運,想必如今在帝都的玩家,肯定和官府有點牽連。

他們用不了多久就知道。

玩家知道以後,這百分百有防備,就算是沒有防備,也或多或少的有點不同,或者不太自然。

畢竟他們沒有本世界的真實身份,所以真要一查到底,他們絕對有事。

為了不出事,相對的也會有點掩蓋動作,或者‘補充與完善’一份。

只要有動作,不管是哪個,這就是破綻。

就看崔道友能不能抓到這個破綻,或者看看其余听到消息的玩家,會不會來個‘舉報’,以此邀功。

順帶著,崔道友抓天魔的消息,也屬于官府內部的消息,不會傳出去,讓百姓們擔憂。

就算是傳出去,其實也和邪魔、邪教差不多,反正這個世界本就是個野外妖物繁多的世界。

多個天魔,不足為奇。

張封把這事安排的非常妥當。

同時在張封思索的時候,崔道友說完了清哥四人的事情後,也討好上前道︰「小人保證,年關之前,應該就會有天魔的確切消息。」

「嗯。」張封起身,「呂縣令等人,本王已經放了。如果你年關之前,沒有任何消息。本王也不會殺你,而會把你送到呂縣令等人那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