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合一)

也在當天。

張封和崔道友交代過了這事以後,想了想,也當著他的面,把莫家三兄弟與小隊六人喚來了。

等他們先後來到,他們三方又相互客客氣氣的見禮,一副同僚恩情重的樣子。

張封卻又把交代崔道友的事情,交代給了他們一遍,讓他們三方一塊去查。

沒別的意思,就是想看看哪波人有用。

畢竟崔道友是第一次來帝都,又無任何關系,肯定是舉步艱難,當然需要一些熟悉的同僚帶路。

這小隊六人和莫家三兄弟就不錯。

要武力有武力,要智謀也有智謀。

可是就在三方勢力糾結著的听完了這事,又出了王府。

三方卻是不約而同的相互告辭,一副想要搶功勞,想要率先找到天魔的立功架勢。

這既然想要搶功,消息肯定是不能共通。

但實際上,他們回到各自府邸以後,心里卻是糾結難明,對身為此事掌舵的崔道友,生出了無窮的防備與戒心。

沒辦法,崔道友可是王爺欽點,讓他來查玩家的。

至于天外邪魔的事情,王爺是怎麼得知。

想必就是王爺外出的時候,哪位玩家被王爺抓著了,殺了,發現了某種不對勁。

比如玩家說出什麼‘他們是來自于另外世界’等等之類。

反正不管怎麼說,小隊六人是下意識對崔道友產生了防備情緒。

也待等回到米行分院內,小隊六人在院內坐好。

老四此時就在說著這個人,

‘我之前借機和這位崔道友閑聊的時候,知曉這位崔道友是臥底在呂縣令那里,想要收集罪證,然後舉薦呂縣令

這樣的人,有點手段咱們要防備一下他,省得被他查出什麼不對的地方’

‘不對的地方多了’隊長琢磨了一下,忽然道︰‘你相信他真是臥底嗎?而不是臨時求饒變卦,出賣了自己的東家?’

‘隊長說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老四听到隊長這話,是急忙點點頭,‘這樣的人吃里扒外!心機深沉!更要防備他!」

「這話就錯了。」隊長靠在椅子上,「你見過王爺吧?你感覺王爺的城府不淺吧?

所以你有沒有想過,王爺為什麼要收他?

就算是王爺看不出來,但按說有孫公公跟著,也能發現他這個吃里扒外的小人吧?’

「這個」老四有點不知道怎麼搭話,感覺這事里有事,可就是想不明白。

直到過了幾息時間,還是老三猜測道,

‘隊長的意思是崔道友的這番動作,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是陰謀詭計但是對于這個遵禮儀仁法的世界來說,說不定這個人是真的臥底?’

‘對’隊長看到老三答出來,倒是擺著一副老師的樣子,望向有點懵的老四,頗有些指點般的開口道︰‘看來這個世界的生活方式,我們了解的還是太少,需要多多努力。

沒想到為大義入險境的人,還真的有’

‘你這是變著法的說我啊’老四一下子坐不住了。

但其余人卻對隊長的話思索幾息後,皆是嚴肅應諾,也不由對這種舍身取義、深入險境的崔道友生出了一些好感。

可是隊長感受到眾人的變化,卻閉目片刻,才言道︰‘但也要小心這個人,他只要來找咱們交談,就絕對沒有什麼好事情

要知道言多必失,也要防止小人作祟’

‘隊長這話怎麼說?’老四听到這話,卻是有點好奇了,也不再生氣了。

其余幾位隊員,也把目光盡皆望來,帶著一些疑問。

隊長站起身子,用手指沾了一點茶水,在桌子上畫道,

‘若是崔道友單純的來查,我確實一點都不害怕。

可是你們要知道,在我們的猜想中,莫家三兄弟可能也是玩家。

所以在理論上,與鏟除異己的利益上。

要是此刻有個人,對崔道友的調查一事,來一手「推波助瀾」,暗示我們有問題

你感覺以崔道友吃里扒外的攀附性格,會不會像是踩呂縣令一樣,再踩咱們一腳?然後得到王爺的更多青睞?

我們又真的經得起調查嗎?只要他們再找到當年門派的人,我們的謊言就不攻而破’

‘隊長是覺得莫家三兄弟會搞咱們?’老三抬頭望著隊長。

隊長默認的點了點頭,示意莫家三兄弟已經是他們的敵人。

為了保持身份安全,只能找個合適的機會除掉他們。

不然誰都經不起莫須有的罪名。

莫提他們真的是玩家,經不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查。

可要是把莫家三兄弟殺了,讓崔道友沒了助力,那麼才來帝都的崔道友,會故意調查王爺身邊的‘老人?’

而也在小隊六人商量對策的時候。

另一邊,禮部侍郎府內。

莫家三兄弟也在回憶著剛才的事情,亦是在討論崔道友這個人怎麼處理,小隊六人又如何處理。

最後想來想去。

大哥就向著二人搖頭道︰‘那六位師兄弟,我們是絕對不能動的。

因為一,我們不是對手。

二,我們不知道崔道友是不是玩家,甚至是沒有這樣的想法,更對崔道友不熟悉。

但對于那六位師兄弟,咱們已經有了很多的猜測。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向這六人示好。

他們要是土著,肯定會和咱們站一塊,一同對抗新來的崔道友,穩固我們在王府的位置。

誰讓咱們還有禮部作為靠山,相信他們六人應該不會腦子犯傻,和禮部侍郎較勁。

而他們要是玩家,這也是一種示好。

畢竟我們都是來這個世界修煉,只要我們放下一些利益,應該犯不著誰生誰死。’

‘希望吧’二哥算是贊同大哥的辦法。

三弟卻是默默點頭,非常同意大哥的方法,準備把崔道友隔離在外,來一個‘同仇敵愾’。

但與此同時。

不僅是張封在查,想要找出玩家。

在吏部內,身為吏部武官的清哥四人,亦是借助官職的便利,整日來去匆匆,沉默辦事,經常游走檔案室,想要從莫家等人身上找出把柄。

不難看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目的,起碼知道自己在干什麼,也有目標。

可是在王爺府外,被張封委任的崔道友,卻站在府外半天,正為這個事犯難。

皆因在崔道友想來,這個查,是如何去查?

查,又是查誰?

來到繁華的帝都,一切都是陌生的,又不知前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再加上那兩幫子‘老人’不幫他。

真是沒有一絲頭緒。

崔道友心里想著,望著人來人往的大街,靜心想了一會。

或許是同為玩家。

他想著想著,倒是想明白了一些線索,能猜測到那些敢來帝都的玩家,要是真過來,又活著,那肯定是圖國運!

要是圖國運,百分百的是要去當官。

當官,自然是選六部,六部都有武官,武官自由國運加持。

所以這個要查,肯定是去六部查。

六部之中,吏部又掌管所有官員檔案。

崔道友搓著手中的令牌,就先去吏部看看吧。

有王爺的令牌,不僅能調動吏部武官,也能命令吏部文書,調出最近一個月內的官員入職檔案。

而也在眾人都忙著的時候。

皇宮內,御書房外。

丞相與太子二人一前一後走著,帶著沉默的十幾名護衛,看似也不太平靜。

皆因工部孫文書的事情他們都知道了。

聖上剛才還專門傳喚了他們。

只是在他們到來的時候,聖上卻是只字未提,反而只是叫他們喝茶,談論一些瑣事。

這是什麼意思?

是大事化小,還是天威難測?

測到就是電閃雷鳴,狂風暴雨?

以至于丞相在前方走著,走著一里多遠,走到幽靜的一條長廊後,好似想明白了什麼,才長呼了一口氣,停下了腳步。

太子見到丞相頓步,才趕忙上前兩步,向著丞相一禮,「舅舅」

丞相望著他,琢磨了幾息,才道︰「工部孫文書使的事情,你知曉了吧?」

「知曉」太子如實回了一句,又見舅舅一直望著他,才再言補充道︰「在叔父審訊出來的半個時辰後,我就已經知曉。」

「你都知曉了,聖上自然知曉」丞相收回目光,繼續向著前面走,走到前方一處涼亭。

太子朝後望了一眼,四周的護衛盡皆回避,他才上前跟過去。

丞相見了,才像是認可太子的謹慎一樣,緩緩點頭繼續道︰「你我雖然都知道,但是剛剛御書房內,聖上卻對此未有任何斷言,也未曾提起此事。

想必也是等我和王爺商量一番,等我二人拿出決斷以後,才會提案我工部的事。」

「說到底是家事」太子輕嘆一句,「如若父皇即日就下令命大理寺抓孫文書,難免會讓舅舅難堪。」

「不是讓我難堪。」丞相搖搖頭,望著疑惑的太子,「你平常的精明都到哪里去了?」

「舅舅的意思?」太子更加疑惑。

丞相再次搖搖頭,一邊向著前方走,一邊輕聲道︰「聖上是讓你去王府求情」

丞相說到此處,又瞧了瞧前方,「前面就是東宮了,回去好好想想怎麼和王爺說吧。對了,王爺游歷了幾日,一路舟車勞頓今日剛回帝都,你最好晚上再去拜訪。」

話落,丞相向著另一條出宮的路走。

太子卻是一下子愣了,愣愣的望著舅舅離去的背影。

‘化神修士會累?還還有讓我去?’

太子心里想著,是實在不知道這話是從何說起?

因為不提累不累一說。

單說,工部是丞相的人,這事是丞相的事。

再怎麼說,好像也輪不到他身上吧?

太子想到這里,一邊向東宮走著,一邊想著舅舅話里的意思,倒是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他舅舅難不成是不敢和叔父說,然後派自己過去挨打?

這舅舅也太不親了吧?哪有這樣坑外甥的?

太子有些沉默,感覺這個想法不對。

畢竟自己對于舅舅的理解,記憶中的往事,仔細想想,舅舅是一心扶自己上位,對自己百般寵愛。

再加上要不是舅舅身為丞相,在這里站著,他也坐不到太子的位置。

‘難道是’太子琢磨來琢磨去,等再走了一里路,走到了東宮內,又換個角度,最終換成家事的角度,才發現這個事情是另一番天地!

因為他忽然猜測到,這算是叔父的第一次‘出手’。

說好听點,叫清理內患,整理朝綱律法。

不好听的話,那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抓現行’。

一個弄不好,說不好,估計會在叔父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但要是不管不顧,甚至連個場面活都不做。

也難免寒了門下眾大臣的心。

更會傷了叔父的心。

要知道工部大部分都是他舅舅丞相的人。

現在對他寵愛的舅舅門下出了事,他這個做外甥的不幫忙,不說話。

那是不是將來叔父出事了,他也會如此無情?

太子心里想著,感覺自家舅舅真會給他出難題。

一是話語不明不白,讓他猜,都到了什麼時候,還要磨練他的心智。

二是,舅舅怎麼門下出了這麼一個以公謀私官員?

踫巧還被自家的叔父給抓著了。

這屬于長輩吵架。

這還能怎麼辦,自己只能硬著頭皮上去挨打。

舅舅打完,叔父打,最後親爹還要再嘮叨兩句。

「雖然此事錯在孫文書使」太子盤算清了利害關系以後,就望向了身旁一直跟著的謀士,像是敘說自己的計劃與道理,但更多的是想要和謀士商議,

「但孫文書總歸是工部的人,是我舅舅的人。

我身為外甥,是該去求求情」

「殿下要去王府?」謀士听到這話,是嚇得一個寒顫,當然有些異議,有不同的看法,「這件案子明顯是王爺和丞相的事情,也是王爺親手辦的案子。事關朝廷律法,殿下不可如此冒失啊」

謀士說著,也是怕太子過去是專程的挨訓,又怕此事傳到聖上耳朵里,影響太子東宮的位置。

只要一影響,他這位謀士,與太子商量此事的合伙人,不得背鍋了?

謀士想著,只想求一個‘穩’,求自身的國運不動蕩。

包括他說的意思,也是中規中矩,挑不出任何毛病,就是不听、不問,不去。

「此事雖然是大齊國事,但也是我兩位長輩的家事。」太子對于謀士的計謀,卻是分毫不听,「你們都覺得我叔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王爺,卻不知道我叔父這人其實很重情義。

如若我這次不去,相信叔父才真的對我失望了。」

「可是」謀士還是有些害怕。

「沒有什麼可是。」太子走回宮殿內,「皇宮之內,除了我這位東宮太子以外,西院還有三弟的一間書房。二弟又是大將軍的近衛,和叔父的關系最近。

四弟的書院已經建成十余座,在民間文士中聲望遠遠超于我。

你說,我除了太子的身份,還有什麼優勢?

如今我只能依靠舅舅的事情,試著和叔父親近親近,讓叔父知曉我是一位重家之人。

可也是有太子的身份在身,事情再差,我最多也就是被訓斥一番,再被父皇禁足幾日而已。」

「這」謀士對此有些偏向‘情理的家事’辯論不過,也就沉吟了幾息,最終一拜道︰「殿下說的是是屬下對王爺所知尚淺,未想到這一層」

「我也是冒險行之。」太子笑著扶起謀士,「去吧,在後院取來一些寶物,夜晚隨我去王府一趟」

太子話落,臉上帶著笑意,坐到了書案前,開始思索晚上和叔父說什麼,做什麼,面對叔父的詢問,又怎麼答。

也是俗話說的排練。

可也在太子排練的時候。

下午四點,王府內。

張封現在心情不錯,皆因龍脈終于融合了。

此時絲絲金色靈氣流轉自身,又多出的一股加持靈氣。

簡單來說,就是每日的靈氣攝入量增多了十分之一,多了一個修煉光環。

至于之前出府的眾人在干什麼,用不用看看。

張封現在一心修煉,且也不用猜,就知道他們一定對這個崔道友非常感興趣。

若他們是玩家,相信還會有一些精神放在崔道友身上,讓他們開始有所行動,或者有所內斗。

相信用不了幾日,在呂縣令行刑之前,就要有玩家跳出來了。

也是想到這里。

張封發現太子等人也沒過來說清,看來呂縣令與孫大人一事,對他們造成的影響有點太大。

他們估模要仔細籌劃一番,才會來王府做客。

那就先不管他,正好趁著這三兩天時間,看看能不能踏入洞虛。

有王爺的身份保駕護航,再加上龍運融合,不能浪費這麼好的修煉時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