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二十二章 亡國余孽(二合一)

「多謝王掌櫃!」小隊六人齊齊道謝,感激王掌櫃的栽培恩情,又表現出了一副士為知己者死的樣子。

王掌櫃見到六人此般模樣,也是打著心里的小算盤,示意六人快快請起。

這事,就這麼定了。

隨後晚宴一片祥和,小隊六人也借用這次機會,杯酒之中,向著王掌櫃表露‘心聲’。

總歸听來听去,就是一副委婉巴結的模樣。

非常符合這種落魄之後,又被人重視、抬舉的感覺。

在這種表演上面,六人得心應手。

起碼外面一直候著的管事信了,覺得這六人就是為了門派興起的‘忠義弟子!’

同時,他一邊看著眾人推杯換盞,一邊也在心里感嘆道︰‘可這宗門何德何能,怎麼會有這樣誓死效忠的人?為了門派興起,哪怕是不惜得罪飛升修士’

管事心里想著,盡生感嘆。

廳內的六人,要是知道管事是這般想的,那是要笑著說計劃成功了。

最少王掌櫃是吩咐了下來,已經讓他們六人獲得了名額。

時間,是在第四天下午五點,來到這里,然後隨王掌櫃一同進宮。

同樣,小隊六人也覺得自己等人獲得了國運的第一步‘通行證’。

但他們也沒有放松戒備,反而是抱著謹慎的態度,準備好好渡過這四天。

因為他們覺得玩家中的聰明人,可能不止他們六人。

畢竟玩家是來自于宇宙各個位面。

再加上能活到現在,並擁有最低五階實力,且進入帝都的玩家,這能是省油的燈?

他們現在已經做好了四天以後,面見其余玩家的機會。

或者說,聖上的壽宴上,他們會把偏殿內的所有‘客卿’,都作為假想敵,玩家。

並且他們也沒有猜錯。

如今,隨著這小半個月時間過去。

清哥四人,以及莫家三兄弟,他們都利用了各自的計劃,實現了去往聖上壽宴的目的。

但對于結果如何,能不能實現他們心中所想的事情、國運。

他們同一小隊六人一樣,心里還沒有底。

可也在這般焦急的等待中。

他們是相對閑著了,只剩下等待。

但禮部的官員卻不辭辛勞,皆在這幾日內忙上忙下,可謂是晝夜不分,24小時的輪流轉。

沒辦法,皇宮內的朝宴殿,屬于真正的大殿,足有十個足球場大小,又分一主、兩副。

再加上這次來的人,也足足有九千六百余人!

其中大臣一千三百二十六人。

又一部分的為各位大臣的門下客卿。

這些客卿,也已參加聖上壽宴為榮,扒著眼楮盯著。

除外,還有各國來使,各地的名仕。

布置這樣的大型宮宴,當然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確認。

包括刑部也沒有閑著。

如今,隨著壽宴臨近。

他們為了維持秩序,不讓壽宴上出什麼差錯,也在分別派人,前往帝都內隱藏,試著找到暗中的邪教眾人,以免他們會破壞這次壽宴。

至于查探的事情,能不能用神識去查。

在國運的籠罩下,整個帝都內,只有掌握龍氣國運的聖上可以。

但他總歸是規矩禮法的發起人之一,禁止帝都內亂用神識。

于此,他只要這麼做,用神識勘察,被前來的他國使者發覺,那就是惹天下人的不快。

一個弄不好,消息肯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世界各地各國,大齊的臉面就丟完了。

畢竟誰做人做事喜歡被人看著?

那已經不是帝王制,而是奴隸制了。

尤其惹百姓不快,那更是沸聲一片,導致國運驟降,最後吃虧的還是朝廷。

所以不管是帝都內有邪教,還是狂徒、亂臣,聖上都是暗地里派人,監視歸監視。

可是明面上,這該留的最後隱私,還會留最後的隱私。

不然其余六國與邪教余孽眾人巴不得看場熱鬧,順便看時機成熟,再橫插一腳。

這就如現在的國庫空虛一樣。

所有人都在等著朝廷出事,準備煽風點火。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朝廷為了防止產生議論,影響國運,早就聯合了王掌櫃,大把的往國庫添銀子。

這很難說出,是不是朝廷故意扶持的王掌櫃,讓他成為天下第一大商,集大齊萬萬戶錢財,就等著這一刻的來臨。

並且只要來臨,就能完美預防。

沒有別的,就因王掌櫃做的是各家各戶都需要的米面雜糧。

這樣的生意,這樣的經濟基礎,資金流動,完全可以預防所有的經濟突發事件。

民以食為天,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而也在朝廷這般周密的部署下。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也來到了第三天晚上。

禮部等人,也在做著最後的確定。

只要整理好,第二天就要封鎖朝宴宮,由大內接管,開始整理宴請當天的安防。

這樣緊急戒備下,就算是大內里有邪教探子,也難從這麼著急的準備里,獲取什麼有用的布防消息。

但也在這天晚上八點左右。

皇宮的御書房外。

孫公公告別了兩位宮內的飛升修士之後,也小步的走進御書房內,靜聲跪拜,靜等著聖上審改奏折。

「來了。」聖上則是目光一邊望著奏折,一邊向著殿中跪著的孫公公道︰「起身吧。」

「謝陛下!」孫公公再一拜禮,才慢慢起身。

聖上目光始終在奏折上放著,「禮部安排的如何?明日大內又是如何安排?宮中是否戒備?」

「回陛下!」孫公公拱手回道,

「老奴按照陛下的旨意吩咐下去,如今,何道長等人早已在朝宴宮內布下大陣,只要邪教中人前來,定然會在他們有所異動時,全部擒拿抓捕!

且抓捕之時,不會影響陛下的壽宴,不會驚擾王爺,也不會打擾殿中的百官、客卿。」

「這般最好。」聖上放下奏折,「朕這位師弟的性子,你也知道。他從小就被師父慣壞,做事也是向來自顧自的。雖說不知道這幾年游歷時間過去,他有沒有長進,能不能體會到朕的苦心

但明日壽宴一事,百官齊聚,天下矚目,還是讓他安穩一些的好。

免得有刺客來襲,他又逮著時機,在大庭廣眾面前,數落朕的不是。

朕能怎麼樣?和他一般見識?」

「陛下是多慮了」孫公公臉上帶著笑容,「老奴這幾日經常接觸王爺,卻感覺王爺好似已經不是原先的王爺?如今的王爺,做事帶有一種果決風度!和大將軍神似!」

「嗯。」聖上不可置否的點頭,「我師父就是經常這樣慣我那位師弟,一直向著他說話,于此才導致了我那師弟為人任意妄為,得理不饒人。如今,你也學會了?」

「陛下」孫公公連忙跪拜,「老奴不敢老奴是真的覺得王爺變了不像是之前那般驕躁」

「嗯」聖上搖搖頭,又一手拿起奏折,擺了擺手,「誒,朕累了,下去吧。」

話落。

聖上什麼都不想說了。

現在他心里想的是,王爺回來了,自己只想過個安安穩穩的壽宴。

王爺只要安心吃飯就行。

這就是對他最大的恩賜,讓他好好過個生日。

但亦在今夜。

晚上十點左右。

在城南處,位于眾多巷子中。

正有一位身穿黑袍的渡劫修士,隱藏著氣息,悄聲來到了一座尋常的院子外。

同時他閉目左右傾听一番,當確定沒人跟蹤自己之後,才閃身進了院子,慢慢掩上了房門。

這時他轉身望去,看到院內的水井、破爛桌椅如舊,才傳音向著屋內的一人道︰‘少主,屬下回來了’

‘是否有人跟著你?’隨著一道傳音傳來。

房門打開。

一位身穿尋常百姓衣衫,長相普通的青年,從屋內走出。

但面對這位只有金丹期的青年。

這位渡劫黑袍修士,卻恭敬的下拜,再一叩首道︰‘沒有人跟著’

話落,他又看了看這殘破的院子,頓時愧疚道︰‘是屬下等無能,讓少主受罪了’

‘人已經聚齊了嗎?’少主搖搖頭,看似已經習慣了這般‘請罪’。

或者對于他們這些亡國之人來說,能在大齊的威勢下活著,並淺進帝都之內,這已經是最好,最完美的結果。

至于受不受罪,他可是無時無刻都在煎熬,一直念著想要復國的心思。

要知道他二十年前,還身為晉國的三皇子!

但如今形勢逼人,這點落魄,不算什麼。

再加上明日正值聖上壽宴。

他心血早已澎湃,就想抓緊了這次的時機,準備想要破壞一番,掀起一番浪潮,再試著尋找機會。

而執行的人,就是黑袍。

也是此次計劃的‘死士’。

‘人已經到齊了’黑袍听到少主問話,也是恭敬回答,如實相告,渾然沒有一點將要赴死的恐懼,‘我晉國尚存的飛升修士,午道長,他已經在今日秘密前來帝都。

除午道長以外,另有渡劫修士十人,都是主公身前信任之人,皆被屬下用命令傳書,于前段時間潛進帝都,如今皆在帝都當中。再加上屬下,共十一位渡劫修士。’

他說到這里,雖然不怕為國捐軀,但卻有些好奇,‘少主僅僅以這些人手好似也難在皇宮內刺殺大齊皇帝要知皇帝身邊的那條忠犬,孫公公的實力可是高深莫測,難免’

‘刺殺他?’少主哼笑一聲,‘誰說要在皇宮內動手?誰又說要刺殺皇帝?’

‘那’黑袍疑惑詢問。‘少主的意思是’

‘此番計劃,意在另外一人’少主慢步走回屋內,‘我讓你們殺的人,是大將軍的弟子,那個姓張的王爺。’

‘張封?’黑袍眉頭一皺,初听不知此意,但仔細思索之後,卻贊嘆傳音道,

‘少主好計策!雖然張封身處皇宮外的大將軍府,但身邊也只有一位渡劫修士。

且明日皇帝壽辰之時,皇宮內的飛升修士,定然全把目光放在皇帝身上,怕我等忠義之士,來取他項上人頭!

屆時皇宮外定然守備松懈,不似皇宮內那般嚴謹。

他們萬萬想不到,我們此行的目標,卻正是宴會落,出宮的張封!

到時候屬下等人只要殺了張封,哪怕是身死長街,可也壞了大齊的國運!’

黑袍說到這里,是全然理解了少主的計劃,也對此計謀欽佩有加!

因為以張封與大將軍的聲望。

如今大齊全朝上下,屬于大將軍的舊部很多。

大齊國以外的名士,也對張封師徒的敬佩無二。

張封如今的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哪怕是起兵謀反,先不說最後成敗,但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可能。

不說一呼百應,可起碼是一群人來勸。

聖上也會關心,是不是自己不小心又得罪這位師弟了?

那麼在這樣的聲望與威勢下。

張封要是突然死于刺殺,死于帝都內的刺殺,皇宮外的刺殺。

最後只有兩個結果。

其一,帝都內連自己王爺都保護不好,威望與臉面全失。

也隨著張封一死,屬于大將軍的聲望,大齊以外的名士聲望,也會煙消雲散。

大齊少了一大名望助力。

其二,還會有人覺得是王爺的聲望與威勢‘蓋主’,所以聖上選擇了‘除去’王爺。

沒辦法,王爺以這樣的勢力與聲望,要是謀反,都有機會成功了。

這哪個皇帝不害怕?

雖然在正常人想來,哪怕是謀反成功,天下罵名都歸張封,名聲與香火國運毀于一旦,有點智商的人都不會干,但總歸是有機會奪權。

聖上想殺張封,想保自己的位置,想為大齊百姓與萬萬修士著想,很對。

所以只要張封一死,這不管是哪個結果,都對大齊的國運大大影響。

再加上大將軍舊部若是被人鼓噪,向著當今聖上‘質問’王爺為何身死。

其後果就是大齊亂作一團。

邊境的四方軍團,四位死忠于大將軍的帥領,得知此事,就算不為少將軍報仇,也定然心寒,不敢回帝都。

之後,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今,少主所謀劃的事情,就是這樣。

殺張封,這可比殺太子、殺皇子有用了。

更直白來說,殺了聖上,還有太子繼承。

殺了太子,還有皇子,殺了皇子,還有各種輔政大臣,以及皇系親屬。

這怎麼著,都沒有殺張封一個人有用。

誰讓張封一人就擔著無數名士的聲望,也扛著無數兵部將士的效忠。

而此時此刻,少主見到黑袍已經了解到自己的計劃,也隨之吩咐道︰‘只要午道長刺殺張封成功,就相當于斷去了大齊國的一條臂膀。之後在動亂之時,我等就可以伺機而動。’

少主說到這里,仿佛已經想到了計劃成功,齊國大亂,天下共誅,一時間語氣越發激動道︰‘只要計策順利,復國有望啊!’

‘少主!’黑袍听到少主的描繪,其計劃精妙,安排縝密,頓時也激動下拜,‘蒼天有眼!定會助少主功成,把大齊賊子斬盡殺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