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十月, 一行人終于接到了通知。

在不知名文本降臨中國的的第三個月, 其核心文本的地點, 被找到了。

核心文本的波動是在江西被找到的。

王勇幾人接到通知, 便急急忙忙帶著四維眼鏡,奔赴地點, 帶著郝主任派出的, 負責檢測的技術員,一起動身前去江西。

他們一路走,一路找,卻終于在江西于都, 發現了文本波動的痕跡。

等趕到于都的時候, 陰雨綿綿, 滿目紅葉。

大街小巷都空落落的,除了他們的車,沒有其他任何人。似乎是有什麼大人物到來, 早就提前清了場。

一路順著波動模找去,前方卻人頭攢動,群眾們都在線外, 遠遠地望著什麼。

而他們隔得老遠,就被一行站得筆直的警衛攔住了。

王勇只得出示了自己的職權和職務,請軍警放行。

警衛看了一眼, 板著臉請他們稍等,就進去通報了。

陳薇小聲道︰「這是有什麼大人物?」

王勇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過了一會, 警衛才回來了,告訴他們可以進去了。

走了一段路,眾人遠遠地,看到了一片寬闊的廣場。

這片廣場三面原是綠樹合抱,此時卻早已落葉蕭蕭。

廣場正中央佇立著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紀念碑背對著一條緩緩流淌大河,遠處,雨霧蒙蒙,青山隱隱,天是陰的,景色優美,卻帶著無端的寂寥傷感。

等眾人走得近了,才看見,高大的紀念碑下,一級級台階前,放滿了鮮花,零零散散的,旁邊還有花籃。有些早已枯萎了,有些卻新鮮得尤帶雨露。鮮花里,偶爾還夾雜著一些被打濕的卡片,禮品。

紀念碑上,則有一顆金色的五角心,貼在紅色的底盤上,宛如鮮血中托出的一顆金子般的心,在這顆心中間,還刻著鐮刀與錘頭。

一位老人穿著中山裝,站在雨中的台階下,正仰頭望著那紀念碑上的星。

王勇一見這老人,便面露震驚。

陶術和陳薇則一時也說不出話來,大氣也不敢出。

老人跟前正有軍人捧著花籃,而老人手上,拿著一條紅色的橫幅,似乎是在舉行什麼儀式。

听到響動,回過身來,身邊的秘書長向他說了幾句話,他便向王勇一行人溫和地招了招手。

王勇等人頗有些僵硬地走了過去

老人卻親自放了一束花在他懷里,說︰「共和國的軍人,我听過你的名字。」

他看了一眼王勇身後的張玉,慈藹地說︰「帶著這些孩子們,一起來吧。」

王勇點點頭,跟著老人,一行人緩緩走到碑文下,將手中大捧的花束,輕輕地,放到了碑文前的鮮花堆里。

又舉起手,畢恭畢敬地,向這座紀念碑,敬禮。

他們敬完禮,老人將紅色的條幅,肅穆地掛在了花籃之上,望著紀念碑後不知人世變遷,流淌過時光,也流淌過人心的河水,嘆了一聲︰「八十五年了。」

他低下頭,問正望著紀念碑,一行人中年歲最小的張玉︰「孩子,你知道,這里是哪里嗎?」

張玉望著碑上刻著的「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搖了搖頭。

眼前,身穿中山裝的老人說︰「八十五年前,中央紅軍,離開蘇區,開始長征,就是在這里。那時候,也是十月。」

他年紀不小了,在雨中站的時間略久,又是秋日,秋雨綿綿,但是提到這一段歷史,卻仍舊精神奕奕。

正此時,一位工作人員小跑到老人身邊,耳語了幾句,老人略為點頭,對王勇一行做了個稍安勿躁的手勢。他一步步,走上了台階,彎下腰,撥開了紀念碑下,群眾獻上的鮮花與禮物,終于,在一束早已枯萎風干,貼在濕漉漉地面的花束旁,看到了一本失卻封面,破破爛爛,紙張發黃發卷,被風吹日曬、人間雨打得早已字跡模糊的書籍。

似乎是早年間,一位普通民眾捐贈的,放在碑文前。

它破損得是那麼嚴重,早已看不出大部分內容了,只能隱約看到尚且完好的幾個字句,大約,是描述紅軍長征的。

此刻,正在紀念碑下,微微發著金光。

老人將它拿了起來,遞給了王勇,溫聲鼓勵道︰「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王勇等人立刻正身敬禮,禮畢接過文本。張玉懵懂,不知道情況,卻也跟著,行了一個禮節,行的書上見過的,少年先鋒隊的隊禮——雖然她是初中生了

老人肅然向他們回了一禮。

下一刻,周圍水波一蕩。

王勇、陳薇、陶術察覺了熟悉的波動,正一驚時,卻見老人的身形早已不見,廣場、綠樹,紀念碑也不見了。天色暗了下來。

他們一行人正站在同樣的河水前,但是,身邊卻雜草叢生,地上有不少被彈炮轟炸過的痕跡。

一隊穿著土布的軍裝,打著綁腿,穿著草鞋,戴著帽子,帽子中間繡著一顆紅星的年輕戰士,扛著紅旗,從他們身邊走過,好似沒有看到他們。

紅軍。

王勇攔住不知所以的陳薇等人,說︰「是文本劇情層。」

他們舉目望去,只見夜色茫茫,連著蒼茫河水,浮著不少的小船,黯淡的夜里,卻有無數的同樣打扮的紅軍,正在忙忙碌碌地架設浮橋。

河面已經架起了木板搭建的一截浮橋。

其中,參雜著不少當地的男女老少,他們送來草鞋,送來食物,青壯年,則干脆下河,幫助紅軍一起修浮橋。

一位正站在石頭邊,和幾位瘦黑的紅軍,一起對著一副地圖在低語的,則看起來大概是紅軍當中的干部。

他們從口音嚴重的方言里,勉強听出紅軍的干部們正地在說︰「白天被轟炸夜里必須搭好」

「木材不夠,附近樹都砍得差不多了」

一位戰士氣喘吁吁地忽然跑過來,紅著眼圈,向干部們說了些什麼,干部們不敢置信地抬起頭,卻見遠處,許多當地的老鄉,竟然扛著、抬著不少木板來了。

他們對視一眼,立刻迎了上去。

老鄉們帶來的木材,有的條條削尖,明顯是自家的柵欄。

有的是幾人抬著,長長方方一條,竟然是房頂的橫梁。

還有的,卻干脆是自家的門板。

其中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漢,和兒子一起,拉了推車,氣喘吁吁地追上了大隊伍,忙喊︰「這里還有,這里還有!」

他們推車上拉的,卻赫然是一幅老漢為自己準備的木棺材!

看到這一幕的所有紅軍戰士,都一時說不出話來。

為首的紅軍干部,緊緊握住這些貧窮瘦弱,幾千年飽經苦難的老鄉們的手,半晌,才說了一句︰「我們會回來的,我們會回來的。」

「我們會回來的。」

一滴眼淚落了地。

眼前的幻像褪去了,仍舊是廣場,仍舊是背對著大河的紀念碑。

陳薇捂住了嘴。

紀念碑的底座上,刻著一幕幕的浮雕。

這些浮雕刻畫的,卻赫然是他們之前所見的,百姓一路相送紅軍渡河的場景。

而眼前,穿著中山裝的老人身後,一位,兩位,三位,眾多的頭戴紅星帽,打扮與他們之前幻像里見到的紅軍戰士一模一樣的身影浮現了出來。

紅軍們的虛影身後的大河上,忽然浮現出無數小船。小船上,還有更多的紅軍在等著。

這一條河,一霎時重重疊影。

它一時是驚濤駭浪的長江,一時是洶涌豪情的黃河。

長江黃河,神州南北,中華東西。

無數的身影抬起頭來。

銀昌縣第二場地震結束後,下了反常的小雪

李文靜坐在溫暖的室內,做完了手工,咿咿呀呀地舉著跑出去,卻轉了一大圈,也沒有找到照顧她的阿姨。

最終,她是在門口看到的阿姨。

阿姨們,姐姐們,正在打掃衛生。可是,她們早上就已經打掃過了。

李文靜興奮地舉著自己做的手工跑過去,舉給她們看。

其中一位阿姨卻擦了一下眼角,夸了幾句她。

但是很快,她眼角的眼淚,卻早已擦不干了。

李文靜迷惑地咿呀,伸手去抹她的眼淚,卻怎麼也抹不掉。

一位姐姐見了這一幕,猛地沖了出去,手里緊緊攥著的紅星的帽子,都掉在了地上,也沒有察覺。

打掃完的時候,門口李文靜最喜歡的閃閃的牌子,也被阿姨們取了下來,一點一點擦拭干淨,擱置起來。

然後,榮叔叔走了進來,他問阿姨們︰「女同志們,你們這里準備好了嗎?我們其他人早已準備好了。」

阿姨們有的點點頭,有的不說話,有的長嘆一聲。

長嘆的問︰「會準備好嗎?新來的,會好好照顧孩子們嗎?」

榮叔叔說︰「會的。」

他望著窗外的細雪,說︰「會的。」

但是,一走出門,他們卻全看見,大街上,全是人。各行各業的群眾都來了,頂著小雪,呵出熱氣,站出了一條又一條街。

江南,天洲市,市政府。

文件已經被一排排地放好了。

關上檔案室的門,老劉嘆了口氣,走了出來。

看見書記,他說︰「這段時間以來的檔案,我都重新做了一份。」

書記笑著點點頭︰「那就好。這些實踐是證明了可以實行的。經了你們的手之後,就不會消失了。以後執政都可以參考這些了。」

老劉本來是個小人物,但是他此時心潮復雜,半晌,才蠕動著嘴唇,說︰「謝謝您。」

「謝謝你們。」

男兒有淚不輕彈,人到中年的老劉忽然低下頭,拭去眼淚,才說︰「我女兒」

書記說︰「她的病應該好多了吧?別擔心,以後,我們被調走以後,他們新調來的同志,跟我們保證,醫療體系不會改回去的。」

老劉卻搖搖頭,低聲道︰我女兒說,她希望,能送一送你們。」

書記怔了怔,卻听老劉低著頭說︰「我們我們,現在,網絡傳播信息的速度很快的。女兒說,她知道,你們是誰。」

像是下定決定一樣,老劉抬起頭,紅著眼圈︰「您別瞞我們了。我們知道。我們都知道,你們是誰。」

「書記,讓我們送送你們吧。」

而重新戴起紅星帽的身影們紛紛準備好,走出門的時候,一霎時驚呆了。

天洲市街頭,站滿了寂靜無聲的人群,相送號稱是「調任」的人們離開。

小雪中,扶老攜幼的人民,一路相送戴著紅星帽的虛影。

這些身形隱隱透明的,和馬大德,榮縣長長得一點兒都沒有相似之處,戴著紅星帽的身影漸漸匯聚到了一起,沉默無言地向前走。

但是,他們當中,卻時不時有人回頭望著相送的人群。

其中一位女紅軍望著擠在人群中,痴痴想追著他們跑的李文靜,且行且住。

李文靜跑了一段路,卻被一位年輕女子拉住了。

李文靜愣愣地回頭,痴痴的頭腦中,依稀認出年輕女子是和馬叔叔一起,很照顧她的一位「姐姐」。

柯小雨拉住了李文靜,輕聲道︰「文靜,不要再跟過去了。他們的世界,我們去不了。不要讓他們擔心。」

她望著那些身影們越走越遠,扛著紅旗,走向虛幻的河畔浮起的小船時,卻忽然停住了腳步。

紅軍們驟然一停,因為,他們听到身後的人群里,有歌聲輕輕地響了起來,最終,越來越響,似乎在寬慰他們的擔憂︰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寬廣美麗的土地,是我們親愛的家鄉,

英雄的人民站起來了!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鋼」

天州市秋雨綿綿中,不知何時,人群中有人吹起口琴,人群漸漸地有人和著調子輕唱起來︰

歌聲星星點點,終匯聚成海︰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老人望著身後浮現的一位位容貌似曾相識的紅軍戰士,微微一怔。

卻听站在老人身邊那位紅軍將領,問︰「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

老人面目肅然,像許諾一般,緩緩地點了一下頭。

紅軍將領笑了,他望向身後的同志們,說︰「那麼,走罷,同志們。」

「我們的長征早已結束。希望你們的長征,能早日成功。」

遠處,圍在廣場外觀禮的人群看到這一幕,先是吃驚,隨後面面相覷,竊竊私語,似乎證實與恍然明白了什麼。

不知道是誰帶的頭,有人低低唱開了,隨即,第二個,第三個人陸續跟上。

合唱先是低微的,然後是越來越多人加入了進來。

老人望著人群,也笑了,竟目光堅定地跟著一起唱了起來。

歌聲漸漸振雲,和著紀念碑後的河水濤聲。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我們勤勞,我們勇敢,五千年歷史光輝燦爛;

我們戰勝了一切苦難,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們愛和平,我們愛家鄉,誰敢侵犯我們就叫他滅亡!」

在歌聲中,那紀念碑上金色的五角心,貼在紅色的底盤上,卻愈發像鮮血中托出的一顆金子般的心。

神州萬戶歌聲起,他們扛著紅旗,走向了虛幻河流中的船只,最終,再也不回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