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零七章 大宋的火器雛形

「臣弟也听說了,其威力猶在投石機之上,攻擊距離可達兩里地,最關鍵的是,體型很小,比投石機容易轉運」靖安司的線人,遍布天下,趙光義當然知道了。

雖然不知道其究竟是如何打造,卻不妨礙對其的威力作一個全面的了解。

「陛下,臣以為,或許有夸大之嫌。」曹彬始終不相信,這世上真的有什麼神器,若是真的有這般手段,孫宇豈不是天下無敵?

「神器,不過是民間以訛傳訛罷了,朕以為,是一種厲害的人造器械罷了。不過可惜了,朕也準備以些手段,卻不能以神器宣揚了。」趙匡胤並未親眼見到火炮的威力,以為比起投石機,也就略強一線,倒也沒有太過驚訝。

而且他相信,只要他願意,在不遠的將來,就能搞明白其中的關鍵,將其仿制出來。

這年月,太多的愚民,信奉鬼神之力,這也就是民間造反,多以宗教起事的緣由。

趙匡胤原本留了一手,想要籌備再完善一些,以神跡降臨人世,以確定他得位乃是順應天命。

如今卻是不行了,若是他的手段是神跡,那麼孫宇的也是,而且比他更早,豈不是讓天下人以為,天命在誰還猶未可知?

「陛下,到底是何手段?臣弟迫不及待想要見識一番。」趙光義心中一個咯 ,這事連他都不知道,他原本還以為,靖安司的耳目已經足夠多了。

「看在你二人立此大功的份上,朕,就帶你等走一遭,先睹為快。」趙匡胤心情不錯,既然打算拿出來用了,那也就沒必要那般藏著了。

趙匡胤乃馬上皇帝,又在開封左近,自是毫無忌憚,當即點了數十親衛,手握盤龍槍,出開封西門而去。

「光義,不是做兄長的說你,那四輪馬車雖好,但是這馬上功夫卻不能落下了。咱們如今雖然身居高位,卻依舊得時刻警醒,天下離安定還早得很。」趙匡胤看見一旁齜牙咧嘴的趙光義,忍不住笑道,在他的眼中,趙光義始終是個長不大的孩子,還以為坐慣了馬車,騎不得馬了。

「陛下教訓的是!」趙光義痛得直抽抽,方才還不覺得,這一騎馬,隨著它上下顛簸,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又來了。

趙光義一邊忍著疼痛,一遍在心中默默祈禱,這傷口千萬別裂開了,不然這事就藏不住了。

「吁~」在一片守衛森嚴的山谷外,趙匡胤一拉韁繩,緩緩降低速度。

眾人紛紛減緩速度,趙光義不著痕跡,將手往後伸去抹了一把,還好,傷口未裂開。

「陛下,這不是皇陵所在?」趙光義左右打量了一下,在腦海里比照地圖一思量,總算想起來這是哪里了。

趙匡胤登基不久,便將此地方圓十里的山地劃作皇陵範圍,禁止一切閑雜人等入內。

趙光義也沒多想,這自古以來,皇帝登基之後,修建皇陵都是頭等大事,沒想到,這里面居然還藏著不為人知的東西。

哪怕是趙匡胤親至,守將也是再三核對之後才放行,守將及其親衛,皆是覆蓋面甲,只露出一雙眼楮,趙光義也認不出這些人到底是誰。

過了關卡,守衛依舊森嚴,又往前走了一里地,地勢漸漸開闊,有成片的

木屋坐落于山谷之中。

「陛下,這」趙光義指著眼前的景象,哪里有半分修築皇陵的意思。

「光義啊,朕覺得,天下興,百姓苦,天下亂,百姓更苦。我等受百姓供養,便應該體恤他們,以後這身後事,一切從簡即可,大修陵寢,無甚必要。昔年,秦始皇,發民夫數十萬修建皇陵,又如何呢?二世而亡!若是,多體恤百姓,或許不至于如此。」趙匡胤自知得位不正,易被天下與後世詬病,諸般行事,更得小心翼翼。況且比起皇陵,史書的評價,才是真正的流傳千古。

自前唐安史之亂起,這天下的百姓,苦得夠久了,總該過幾天安生日子。

「陛下所言極是!」趙光義點頭,若是有朝一日,他登大寶,也一定要愛民如子,當然了,必須得掃平天下之後才行。

「陛下聖明!」曹彬看差不多了,先拍一記馬屁,不然他就跟空氣一般,實在無甚存在感。

「民為水,君為舟,這道理一定要牢記!」趙匡胤這兩年,一直如履薄冰,只希望早日蕩平這天下,也能過幾天清閑日子。

復又往前走了一些距離,數十名工匠正在忙碌,而其中一人身著道袍,分外惹眼。

「都小心一些,萬萬不能出岔子!」道長打扮的人,將拂塵別在腰後,正在指揮忙碌的工匠。

听見身後有動靜傳來,這位道長轉身,當先入眼的,居然是大宋皇帝趙匡胤,當即趕忙躬身行禮,其余工匠也是一般無二。

「都免禮,平身吧。魯道長,準備得如何了?」趙匡胤擺擺手,他今日來,是檢驗成果的。

這魯道長,原本善于煉丹,被人舉薦給趙匡胤,還以為能夠憑借煉丹術,弄個國師之類的頭餃,也算是為道門爭了光。

誰知道趙匡胤對煉丹一點興趣都沒有,反而不知從哪知道,他有一手玩煙火的本事,便讓其每日里琢磨這東西。

話說這東西,本就是煉丹時意外產生的,魯道長也是從先人典籍中尋得,平日里偶爾表演一下,裝一下得道高人罷了。

後來,便被安排在了這里,除了不能離開,倒是有求必應,趙匡胤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把這玩意的威力發揮到最大。

魯道長都記不得被燒毀了多少衣服,就連這眉毛頭發都燒了好多次,他也不知道該怎麼搗鼓這玩意,反正就是日復一日改變配比,然後再點火觀察,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比他初時裝神弄鬼的威力強了不少。

就在魯道長以為,他該拿著大筆賞銀離開這該死的地方時,趙匡胤又調來一批將作營的工匠,听其調遣,就為了將這火藥能夠真正用于實戰。

若是孫宇在此,一定能夠看出,這正是火藥最早的形態,雖然比起他最佳配比的顆粒火藥差了很多,但是這般發展下去,也是早晚的事。

他們模索了很久,總算找到一種可以用于實戰的方法,那就是用作床弩的弩箭助推,將其射程發揮到極致。

原本的床弩,最大射程在三百步至三百五十步之間,若是綁上火藥筒助推,便可令射程達到四百五十步左右,至于準頭,那就看天意了。

後來魯道長跟工匠覺得,這般的代價,就為了射出超遠無準

頭的一箭,大概率能夠射中一個小兵或者干脆是空地,這實在是虧本的買賣。

干脆就又進行改造,將弩箭中間掏空,裝上火箭跟引信,而箭頭同樣是空的,里面裝上易燃的火油,外面在綁上浸泡過火油的棉麻。這樣一來,便誕生了遠距離射程的火箭,至少可以夜間燒毀對方的營帳,制造混亂。

「這玩意,能夠射多遠?」趙匡胤接過魯道長獻寶一般的弩箭,確實有些意思,雖然听起來比孫宇攻杭州時的那玩意威力要小,但是咱這個會放火,也是很不錯的。

只要一想到,在對方射程之外,以成千上萬的火箭射去,特別是夜間,肯定以為是天外流火,不炸營才怪了。

「平地發射,可到一里地之外,若是在三丈高坡上,最遠可及一里半。」魯道長了然于心,這玩意他模索了很久,基本數據都牢記在心中了。

「到不了兩里地?」趙匡胤細細打量,比他想要的,還是差了一些。

通常大軍扎營,周邊巡邏不輟,勉強也就能模到營地一里地外,若是遇上一些小心的將領,這距離還要再遠一些。

「那就再綁上這個助推筒,進行再次推進,若是風向合適,射程可以達到,但是這方向難以掌控。」綁了助推筒,最大的麻煩就是容易被風影響準頭,哪怕是火箭,你也得射到對方營地去。

「不行,還得繼續改進,先以這助推筒推進,隨後再將助推筒拋卻,以箭桿中間的火藥推進,準頭必然要強上一些。」趙匡胤也沒少琢磨這事,一眼就看出來其中的關鍵。

「陛下大才,草民不及也,這就再去試驗,應該這數日便有結果。」魯道長一拍腦門,他總是先以火箭本身推進加速,再以助推筒推進,只要反過來,丟掉助推筒,這方向必然要容易掌握許多。

一臉懵逼的趙光義跟曹彬,看著倆人拿著粗壯的弩箭在那比劃,完全搞不懂他倆說的什麼。

「這個先來放兩記,朕看看威力如何。」趙匡胤覺得,哪怕眼下距離還不夠,卻也能夠看出個大概來。

魯道長自然是巴不得,搞了這麼久,總算能夠在皇帝面前露臉了。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給他起一座道觀,周邊再弄個數百畝良田供養,每日里翻翻典籍,煉些丹藥,也好早日飛升。

「光義,曹愛卿,怎地還不跟上?」趙匡胤往前走了兩步,卻發現那來人仍舊站在原地,出言提醒道。

完全懵逼的兩人,聞言趕忙跟上。

在一座高不過三五丈的小山頭上,有一塊平整的大石頭,是非常合適的發射地,魯道長之前就命人在大石頭旁邊搭了木屋,里面放著兩架床弩,平日里用作試驗。

在工匠七手八腳的忙碌下,兩架床弩被搬上大石頭,並排而立。

至于魯道長,正在攪拌火藥,一會準備裝填。

魯道長也發現這火藥,一旦放置久了,威力便大減,必須重新拌勻。

火藥、引信、火油等物,一件件挨個放置好,大概過了一炷香的功夫,兩支裝填完畢的弩箭,便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魯道長將弩箭卡進箭槽,先拿起火把點燃了弩箭前方的棉布,頓時箭頭燃燒起來,又點燃了弩箭後方的引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