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66章 禮尚往來

由于齊譽想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式消滅掉東虜殘軍,所以,在之後的時間里,他並沒有把戰線推得太前。

他是在等待,等待戚景軍的戰況消息。

運氣還算不錯。

時沒多久,就有消息傳過來了。

據悉,在上次的武力試探過後,高麗王便作對漠北軍的作出了評估︰其實力之強大,裝備之優良,赫然已經達到了超然程度,客觀而論,確實不宜與之硬撼。

但是,這並不是說,己方就一點優勢都沒有。

高麗雖然相對較弱,但卻有固可守,並不是一點底牌都沒有的軟柿子。

是呀,有老百姓作為候補兵源,怎會一觸即敗?反觀戚景軍,他們的戰線拉得較長,補給難運,一旦被拖入了長期消耗戰,就會露出不濟之態。

假設說,己方可以耗到雨季來臨,對方就有可能變得疲于應付。

鑒于這層考量,高麗王欽定下了拖延的戰略。

對此,金六福似乎有些異議,于是,他便作出了隱晦的上諫。

他認為,漠北軍勢大,與之對弈絕非上策。所以應該……想個更穩妥的方法。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他明顯是在暗示開城投降,以這種方式明哲保身。

對于他的這個觀點,高麗王也覺有理,是啊,該明智的時候就得明智。

但是,就這麼放棄他又不甘,權衡下,他決定先和戚景較量一番,倘若真的不敵,再考慮投降的事。

審時度勢、靈活處之。

然而,在戚景的眼里,這卻是一種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頑固表現。

既然你不肯低頭,也只有硬攻一場了,不拿點真正實力出來,怎能震懾得住?

簡言之就是,你不服,打到你服為止。

這不僅是軍事上的較量,同時還是心理戰的體現,該出手時就要出手,不能猶豫。

隨著戚景的這聲令下,攻城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漠北軍的威名確實不是蓋的,雖沒有達到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神化程度,卻也體現出了非凡的王霸之氣。

僅僅用了三天時間,高麗軍就有些吃不消了。

他們意想中的負隅頑抗,並沒能在現實當中呈現出來。

高麗王自然不知,這乃是金六福的刻意為之。若沒有他的暗箱操作,高麗軍怎可能如此不堪?

可以看得出,齊譽的那招神助攻起到了非常不錯的奇效。雖然,它決定不了戰局走向,卻有效地減少了漠北軍的人員傷亡。

經此一戰,高麗王就像是被人抽走了精氣神,變成了霜打茄子。

啊,漠北軍果然強悍無比,非寡人所能敵!

既然死磕不過,那也只有開城投降了。

這個時候,尤善領???????????????會上意的金六福代君上把這個倡議提了出來。並且,他還深入展開剖析、羅列利害,與眾大臣拿捏方案。

最終的結果就是,投降確實為上!

這個消息,不僅傳到了正在旁觀的瓊軍軍營,同時,也送達至了東虜殘軍的耳朵里。

按照當下的局勢,可供後者選擇的生路並不是很多。

打,肯定是打不過的,似乎也只有設法逃生了。

然而,高麗國是個半島的地形,一面與大奉接壤,其他三面都是海洋,如此地理,試問你能向哪兒逃?

對于以馬背得天下的東虜旱鴨子而言,海航的方式想都不要去想。

權且不說手里沒有大船,即使有,軍中也無人懂得駕馭。

排除了這個可能性,似乎也只能效仿高麗,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了。

不管東虜人如何不甘,都只能接受現實。

他們在感慨過後,便將投降文書送到了齊譽的手中。

其上言︰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亡國大夫,不敢圖存。只求,少保可以恩賜容身寸土,吾等牧馬放羊,了此殘生,雲雲。

齊譽在看過了文書後,不僅沒有露出高興,反而變得警覺起來。

他的反應,也引起了旁觀者黃飛的好奇。

「齊大人,東虜人已經奉上了降書,咱們也算是夙願得償了,可是,你為什麼反而愁眉不展呢?」

「之前時我覺得,東虜已是強弩之末,只要能在軍事上予以征服,他們就會變得土崩瓦解,此後,再無可能翻起風浪。但是,這文中的一句容身寸土、牧馬放羊,卻又提醒了我,目前尚存一些可能的隱憂。」

他們這席話……

不是很正常嗎?

人家無條件投降,你肯定要給予相應的容身之地。否則,人家臣服還有什麼意義呢?

換成任何人,都會開出類似的條件,以盡量博取一線生機。

而東虜人,不善工藝,不懂農耕,似乎也只能尋個牧馬放羊的營生了。難不成,你還讓他們去制造大炮?

見黃飛有些曲解,齊譽???????????????便主動地解釋道︰「東虜是個游牧民族,其族人一生都不離馬背,也就是說,只要他們手里有馬,就存在死灰復燃的可能性。」

「 有馬?死灰復燃?」听到這話,老黃不禁眼楮一閃,仿佛意識到了什麼。

對于游牧民族而言,馬不僅是他們的行動雙腿,同時還是軍事底牌。

只要這底牌握在手里,就有機會東山再起。

而這個,就是齊譽適才提到的隱憂。

黃飛想了想,問道︰「那依齊大人之見,此事又該如何處置?」

齊譽冷冷一笑,道︰「他們殺戮太重,只有佛法可以洗滌,因此,我建議他們全都落發為僧,為自己的曾經罪孽作出救贖。」

「哈哈……這個法子不錯,甚具創意。只要他們進入了寺廟的大門,就再也沒有機會執刀弄槍了。」

「除以上外,我還要求他們以特別之禮出城投降,否則,我就不受。」

禮?

什麼樣的禮?

「無他,乃是傳說中的牽羊禮!」

「你是說……」

「當初,他們的祖先蹂躪我華夏,手段極盡殘忍。而在受降時,所采用的就是這傷人自尊的牽羊禮。歷史如梭,時光荏苒,現在,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時候。以前,你是怎麼對待別人的,現在,就要遭受什麼樣的對待!公平公正,禮尚往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