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09章 過往解密

室內,龍井的茶香氤氳滿溢,令人陶醉。

這種享用頗為奢侈。

是的,在這南海之地能夠喝到北方的名茶,非常難得。

齊譽抿了一小口茶後,便放下了怡然而換上了肅然,開始說起過往。

他表達的井井有條,把孟嵐山走後所發生的大事講述了一遍,尤其是,皇帝對他的赦免,更是一字不落地作了轉述。此外,他還聊到了與其子孟既明的良性 交際。

之後,他又把自己的經歷大致地描了一描,並在先生的不斷追問下,又把和川王妃、燕王、庸王,的博弈說了一番。

其實,在這段時間之內,雲游在外的孟嵐山也沒閑著,他通過自己的探查和打听,已經獲得到了不少信息。只不過,他的這些信息有些碎片化,很難進行串聯,現經齊譽這麼一補充,事態便明朗了。

最後,齊譽又鄭重強調︰雖然有些機緣巧合,但皇帝陛下確實是親口赦免了先生的不臣之罪。

也就是說,現在的孟嵐山已經算是‘洗白’了,再無安全之憂。

好事!

孟嵐山雖然神色上不顯,但心里還是暗舒了一大口氣。

齊譽遲疑了片刻,突然問道︰「先生……有一件事情,不知我當問不當問。」

孟嵐山暢然回道︰「問吧。」

「先帝他……到底是怎麼死的?」

這是一個困擾齊譽很久的問題,直至今日,他仍然感覺糊里糊涂,弄不清其中真切。

那,先生會看穿這里面的秘辛嗎?

當然!

要知道,他可是在先帝駕崩後,第一時間就尋機請願去了海外,繼而巧妙地避開了太醫院的風口浪尖,如此的睿智之舉,又豈能看不穿其中內情?

從規矩上說,作為臣子,是不能妄議君上的。但是,他們這種鐵關系除外。

不對外說,誰知道呢?

孟嵐山略略遲疑,還是道︰「其實,在先帝之死的背後,充滿了見不得光的陰謀和險惡,而且令人發指。以前,我之所以不告訴你,主要是因為你的地位太低,知道的太多反而不好。如今卻是不同,你已官居四品,而且還經營出了自己的勢力,確實有資格踫一踫這些秘事了……」

資格?

不錯!

按照孟嵐山的標準來看,齊譽可以消隕川王妃、焚殺燕

王並生擒庸王,這些所作所為,已經初具了少許的‘大吏’氣魄,如此實力,只要不被抱團的政敵攻擊,仕途方面基本無憂。

若用老百姓的話來說,那就是站穩腳跟了。

齊譽忙道︰「先生謬贊了,那些只是僥幸得手而已。」一頓,他又道︰「先生且說,學生洗耳恭听。」

「好吧!」孟嵐山放下茶杯,然後微微眯起眼楮,貌似陷入了回憶之中︰「這件事情,說來可就話長了……」

隨著老先生的娓娓道來,這段秘辛終于被解開了。

事情的最開始,還要追溯到先帝初登大寶,而那時的孟嵐山,尚在太醫院里擔任御醫。

這次的新老更迭進行地非常順利,朝堂上下也是一片祥和,並沒有什麼意外發生。

然而,在一次給君上請平安脈時,孟嵐山注意到,先帝的面色有些發暗,脈象也是沉澀無比,如果再綜合他的舌苔來看,這像極了是中毒之兆。

這是……有人在給皇帝下毒?

他很驚駭,但卻沒敢明說,而是伏在暗里默默觀察。

事實證明,他的這種警惕是正確的,如果真的頭腦一熱向皇帝稟報了實況,自己很有可能活不過三天。

因為,他察覺到,在暗中下毒的那個太醫,和兩個自己得罪不起的女人有著密切的聯系。

其中一個是先帝的庶母,也就是當今的太皇太後,而另外一個就是當時的太子妃,即現在的後宮之主胡皇後。

川王妃死前曾說,燕王在皇宮內埋下了一條暗線,如今來看,這條線上不僅牽扯著太皇太後,還捆綁著現在的胡皇後,至于其中存在什麼利益交換,那就不得而知了。

書歸正傳。

孟嵐山在權衡了利弊之後,馬上就做出決定,必須立即辭官回家,以避開這不久將至的劫數。

巧的是,就在此時,先生之父孟老太爺突然駕鶴西去了,而永川王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先帝擔心永川有變,急欲尋找一位善辨之臣前去監視,結果找來找去,卻發現滿朝文武竟無一人適合,不是太過突兀,就是能力不足。

正犯惆悵之際,一道請丁憂的折子呈了上來。

于是,在征得了孟嵐山本人的同意之後,先帝爺便從善如流地批準了他的請丁憂,沒有給予一次駁情。

私下里,先帝囑托他說,在

去到永川之後,一定要替朕監視好永川王。而對外卻放出風聲,說孟嵐山結黨朝臣,大失聖心,所以才沒有駁情挽留。

這場君臣之間的二人轉如同是瞞天過海,不僅騙過了所有人,也騙住了靜觀的永川王。

在永川的丁憂期間,孟嵐山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功遏制住了永川王的圖謀。也正是在這段時間之內,他認識了徒弟齊譽。

而先帝駕崩之後,時局發生了驟變,內閣肱骨們擔心皇族內部產生奪位之爭,故而選擇秘不發喪,與此同時,急派人去尋找游戲民間的太子李良吉。

俗話說,一代天子一朝臣,新帝即位之後,極有可能會出現血腥地清洗風波,他思來想去,還是有些不放心,于是,他便決定再次以退為進,進一步的明哲保身。

先帝屬于是莫名暴崩,即位後的新帝豈會不查?他不敢強動太皇太後,難道還不敢拿太醫院開刀嗎?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故,在協助完了老友陸博軒平復掉永川之亂之後,他急忙連夜赴京,趁著朝廷的遠下西洋之機,直接遁去了海外之地。

說到這里,一切基本上就算是明朗了。

雖說太醫院的那件案子至今都沒有做出定論,但齊譽堅信,這只是陛下為了保全太皇太後的顏面而做出的緩兵之計。早晚,他都會給世人一個明確的交代。

目前已經有了坤極易主的小道傳聞,這難道不是他要準備動手的前奏嗎?

在說完了這些之後,孟嵐山突然自嘲道︰「今上定義我為尸臣,倒也不算是冤枉了我,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一頓,他又道︰「其實,也並不是我貪生怕死,不想去做忠臣,而是我孟家的子孫皆在京城,一旦被迫卷入到爭斗之中,很有可能會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即使我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我的家人們著想呀!」

齊譽忙道︰「先生之舉乃是人之常情,換成是我,也定然如此。」

孟嵐山一嘆,感慨道︰「陛下確實是個明君,在我走後,並沒有為難過我的家人。」

「陛下自比是秦皇漢武,還是有些大心胸的,他不僅沒有為難過孟世兄,還重用他去偵破永川王的案子。」齊譽也客觀地評判道。

「呵呵,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呀!」孟嵐山暢然一嘆,似乎把這多年來的壓抑,一股腦全都吐了出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