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95章 再次表態

齊譽回到府衙之後,第一時間就跑去了官宅。

同時,也在心心念念地想著︰親人們啊,我想死你們了!

對于聚少離多的齊家人來說,思念感更殷。

才一見面,柳荃就眼淚婆娑地說︰「相公,你好像又清減了……」

齊譽模了模自己的下巴,以自嘲的口吻說道︰「我這下巴稜角分明,好像比以前更俊朗了。」

這哪里是自嘲,分明就是自戀嘛。

柳荃被他逗樂,嗔道︰「你都多大歲數了,還說這種風趣話,不怕孩子們听到了笑話……」

「我還不到三十,哪里老了?」

「你呀……」

其實,在丈夫離開的這段日子里,柳荃一直都比較擔心。

雖說他一再表示,自己絕不會沖鋒陷陣,但這畢竟是行軍打仗呀,其中風險誰可預知?如今見他平安歸來,焉能不喜?

相比于兒媳婦的心情激動,周氏的反應就淡許多了。

這並不是說,她不關心自己的兒子,而是打仗這事一直都在瞞著她,她只是听說,自家阿瞞是外出公干去了,至于去干什麼,根本不知。

她見柳荃不能自已,便端起婆婆的架子訓誡道︰「我看你呀,也真是越活越沒出息了,一點都見不得自家男人消瘦!變清減了,這還不好辦,十幾頓大肥豬頭肉不就養回來了嗎?」

就是,多大點事?

柳荃被婆婆刺撓得有著臉紅,卻也只得口是心非的應了。

周氏發完了牢騷之後,便來到衙門的二堂,隨手抓起幾個喝茶的衙役,讓他們駕著車帶自己去肉市里采買。

衙役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輕車熟路,套車、趕車都非常麻利。

據知情人士透露說,只要見他們至,屠戶們就會把劁過的豬頭立即搬出來,並以低于市場價三折的價格算給周老太太。沒辦法,這位老人家最喜歡降價和砍價,不讓她賺點便宜,隨來的衙役會甩白眼的。

在周氏離去之後,柳荃便臉泛紅暈地把丈夫拖進了寢室里。

這……

莫非是,忍不住了?

柳荃睨了他一眼,嗔道︰「大白天的,你瞎想什麼呢?我是有正經事和你說。」

呃,我哪里不正經了?

齊大郎略顯失望地抹去了嘴角處的口水,道︰「娘子有什麼話說?」

「哪,你先看看這些!」說罷,柳荃便取出來一大摞紅色的小帖子,並硬塞

到了丈夫的手中。

「這是什麼東西?」

「嗯,自己看!」

好吧。

齊譽懷著好奇,開柬察閱,不過,他才看過了第一封就愣神在那,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

是什麼事情呴住了齊大郎?

答案是艷福!

這一摞的東西,全都是前來提婚的帖子。

上面標示著︰誰家有女,芳齡幾何,才貌高低,端淑與否。此外,還有幾句詢問齊家大秀婦齊柳氏之語。

哦,明白了。

這是在給自己介紹備用的二姨太呀!

柳荃見他發呆,幽幽一嘆道︰「咱們齊家的人丁太過單薄,只有霄兒這麼一根獨苗,等咱們百年之後,他連個家族兄弟都沒有……為了咱齊家的香火,你還是納一房妾吧。」

這事不是早就說過了嘛,怎麼又來?

孟子有雲︰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婬,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

以前在身居僻陋時,自己尚能遵奉原則,如今出人頭地當了官,難道還反不如當初?

想到此,齊譽拉過妻子的手,一邊撫模著一邊柔聲說道︰「之前時我就曾對你說過,此生獨愛你一人,絕不會納什麼小妾。」

「相公……」

齊譽挺了挺胸,很自信地說道︰「我心如磐,情比金堅,即使西施許身,貂蟬獻媚,也絕不看上一眼。」

柳荃听得心里溫暖,感動得幾乎落下淚來,但是,她仍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要為齊家的香火考慮。

「一個男丁太少了……」

齊譽急忙打斷她,道︰「想再生個又有何難?如今我恩師康復在即,待他養好了病之後,給你開個藥方調養調養身體,保準可以吉夢征蘭。」

柳荃卻是搖了搖頭,失望道︰「不久前,我已經找孟老先生診斷過了,他說,我的病根已痼,卻是再難去除了……」

「什麼?先生他醒了?」齊譽先驚後喜道。

「嗯,是醒了!他療養得當,基本上算是康復了。不過,他卻沒有在家里閑著,而是外出郊游去了,並留言說,其歸期不定,勿念。」柳荃解釋說。

先生的心態真好!

「他身體康復,我也就放心了,至于相見,也不急在這一時。」齊譽平復了心情,開心地說道。

然後,夫婦二人再次說回了剛才的主題。

齊大郎依舊是堅持從一而終的原則,拒絕納妾柳荃拗

不過他,也只得就此作罷。

他認為,愛情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信仰。

女人不是社會的附屬品,而是世界的半邊天,又豈能因一己私欲而褻瀆之?

自打齊譽醞釀解放女性生產力的那天開始,他就做好了未來計劃。

自己必須要把女性從根深蒂固的傳統偏見中,拉出來並拖起來,讓她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二分之一。

等把女性的地位提起來之後,就可以順著讓文明再進一步,倡導一夫一妻制。

也就是說,自己很有可能會是這個時代的領頭羊,既如此,又豈能不做好表率?

……

半個時辰後,齊譽來到了府衙的二堂,與各房的經承舉行集議,順便處理積壓的政務。

說是集議,但更多的卻是底下人發言,這有點像是……齊大人听取工作匯報?

呵呵,差不多吧!

首先是,譚俊彥做出總結並發言。

他的匯報內容分為是兩大部分,即,農業生產和稅收狀況。

先說農業這一塊。

今年的秋收已罷,糧食已然入倉,各項進程有序不亂,沒有意外和差池。

總體上來說,今年是個豐收年,百姓們五谷滿囤,著實令人欣喜。往深處說,這個好現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春耕時的激勵機制,成功地激發起了農夫們的種田積極性。

至于桑蠶這塊,更是比往年翻了好幾番,由于瓊州和呂宋之間的貿易量越來越大,本地的桑麻產業也出現了水漲船高,並形成了小範圍的規模化。

對于百姓們來說,能夠不間斷的織布售賣,是一種很可靠的經濟來源,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日常開支,甚至還有結余。

匯報完了農業狀況之後,就是稅收方面的總結了。

譚俊彥認為︰海貿的關稅之所以屢創新高,完全是得益于商業上的發展。而修道路,建碼頭,設市場,以及護商巡捕房的護航,這種種措施,都為營商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才能收獲到如此豐盛的碩果。

這就是放開海禁的好處!

譚俊彥建議︰為了能進一步地拓展商貿,應該在瓊南一帶修建第二個深水碼頭,此舉不僅可以增加南洋貿易的交易點,還能加強瓊州內部的資源流通。

齊譽听後立即拍版︰成!就這麼辦!

而後,他又哈哈笑道︰「錢糧足,心不慌,即使再邁大一點的步子,也不會被扯到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