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5章 反哺之恩

有糧心不慌。

眾官吏聞言全都舒了一口長氣。

齊譽作為是父母官,也當著眾人的面由衷感謝了眾商賈們,高贊他們高風亮節、深明大義。

而後,他又對著譚俊彥說道︰「就目前來說,雖然籌到了些許糧食,但距離賑災所需還相差甚遠,還不能完全放糧于百姓。本府認為,應該全部做成稀粥,再由官府進行統一進發放。若做成干飯,支撐不了多久的。你覺得呢?」

這不是齊大郎小氣,而是現實所迫,不敢太‘浪費’糧食。

在賑災糧沒有運達之前,能保持最低之需,餓不死人,這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譚俊彥首先應道︰「屬下認同大人的建議。」

眾官吏在互議了一陣兒之後,也紛紛點了點頭。

齊譽又道︰「自今日起,所有糧食的進出,都要分發登賬,不得有半點疏漏。」

「是!」

齊譽記得,二舅在為典吏時,就曾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私吞過糧食,現在到了自己這里,一定要嚴防死守,絕不能出現這種假公濟私的情況。

譚俊彥作為是戶房經承,自然要負責起監督的責任,遂凜然道︰「屬下遵命!」

齊譽點點頭,又對眾人說道︰「今天晚上,咱們誰都不能休息,待會兒等商賈們的糧食一到,就連夜進行分撥,直接運去災區,時間上絕不可耽誤。另外,再組織衙役們連夜熬制稀粥,待明天一早,咱們全都親臨一線,賑濟災民!」

「是!」

在部署工作做完之後,齊譽就想著宣布散衙,也好讓屬下們休息一會兒。

不料此時,卻听禮房經承突然出列說道︰「大人,屬下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呵呵,本府就怕你們藏著掖著,既然心里有話,為何不講?」

「是!啟稟大人,由于當下草藥匱乏,郎中們已經面臨無藥可用了,您看這……」

什麼?

缺藥了?

那話音甫落,所有人的目光都齊齊望向了譚俊彥。

他的岳父海大富,乃是整個瓊州最大的藥商販子。此外,他還擁有兩艘往返于羊城碼頭的小商船。

內地所產的藥材,大多都是通過他的貿易,分撥到瓊州的各個地方。

這屬于是內貿,不在海禁之列。

如今,瓊州嚴重缺乏藥材,第一時間想到的自然就是海家了,而譚俊彥作為是海大富之婿,不得出來表個態嗎?

海家為什麼不放草藥呢?

齊譽略一琢磨,便想明白了其中緣故的大概。

這麼說吧,如果是在正常時期,藥材肯定不會斷供,如今卻是不同,百姓們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哪還有閑錢去買藥治病呢?

如此一來,下游的藥鋪就會因沒有銷路而減少囤藥,所以,郎中們才束手無策的。

這是經濟運行上的自然規律,藥商這麼做無可厚非。一句話,都是為了混口飯吃,沒有所謂的誰對誰錯。

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拿錢出來,讓藥材正常流通。老百姓手里沒錢,就得有人出來墊這個資,否則,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難題。

齊譽模了模腦門︰要麼,府衙來出這份錢?

彭文長卻是很有默契地對他搖了搖頭,暗喻賬上沒錢。

那怎麼辦?

難道讓海大富再次做出‘貢獻’?

不好!

人家是買賣人,不是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更沒有義務來做無償捐贈。況且,人家進藥也是有成本的,總不能自己索來,讓人家傾家蕩產吧?

于公于私,都不能那樣做!

且看︰

于公來說,如果自己保護不了商人的利益,以後誰會來這里投資呢?失去了商業支撐,瓊州發展又如何實現呢?所以,公平是一條基本底線,絕不能飲鴆止渴,自廢武功。

于私而言,自己真沒那臉去索。前腳才剛剛拿了人家的糧食,後腳就惦記起了人家的藥材?人要臉,樹要皮,那種強取豪奪的齷齪事,怎能辦得上來?更何況,還有譚俊彥這層關系在。

離了錢,無解呀……

想到此,齊譽不由得黯然一嘆,略顯頹然道︰「此事且容我再思,今天的集議就到這里,都散了吧……」

說罷,他就背負著雙手一臉愁容地離去了。

……

再說府衙內。

就眼下來說,大方向上的部署已然做好,接下來就是具體實施了。

這類細活,就屬于是彭文長的份內工作了。

他老成持重,事無巨細,安排的地妥妥帖帖。每遇到溝通障礙時,譚俊彥就會進行通譯。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之後,海大富的捐贈糧就運送過來了。

而更讓彭文長感到驚喜的是,海員外對眾商賈的游說非常成功。現在,已經有不少的富商表示願意出糧。

是海大富巧舌如簧,說得動人心魄嗎?

並不是。

真正讓商賈們感到心動的是齊譽所畫出的那個大餅,即,全面放開瓊州海禁的御批。

這里面隱藏著巨大的商機!

商人們正是看到了其中利益,所以才願意掏出糧食的。

官府若是硬搶,換來的只有謾罵和反抗。

這就好比和通奸,雖然只有一字之差,感受上卻是大相徑庭。

交接完了糧食後,彭文長通過譚俊彥的通譯,對星夜馳援趕來的眾商們說道︰「我一定會將你們的善舉,如數不落地稟明給齊大人得知。我相信,他老人家一定會記住你們的。呵呵,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你們的名字都會鐫刻在功勛碑上,甚至,還會記錄到地方志當中。」

「啊!……這……還望彭先生多多美言!」

「好說,好說……」

彭文長也開始學起了齊譽,玩了一把畫餅的小手段。

呵,效果還不錯,商賈們听了之後,全都是一臉的感恩戴德。

能被記入地方志,那是何等的榮幸啊!

子子孫孫都與有榮焉!

「先生,瓊州全面放開海禁,這事是真的嗎?」有商賈壓不住好奇,露骨地問道。

彭文長哈哈一笑,道︰「當然是真的,不僅如此,齊大人還醞釀了一副宏偉藍圖,至于是什麼,就請諸位拭目以待吧。」

這話說的很藝術,因為,彭夫子自己也不太明白,又怎麼做出解釋呢?

……

目前糧食已然運達,官吏們也都動作起來了,該分撥的分撥,該下鍋的下鍋,各行各事,在彭文長的調度下,有序不亂地進行著。

待諸事妥帖後,已至凌晨。

譚俊彥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又匆忙地趕去了府衙的後院,也就是齊大人的官宅。

卻見,那廳里仍是燭光閃爍,依稀人影綽綽。

嗯?大人還沒有睡?

是的,齊譽確實沒睡,他正一臉愁腸地斜坐在大椅子上發呆。還時不時地嘆息一聲︰沒錢的家真是難當啊!

「大人!」

「哦……是廣陵來了呀,快快請坐!」

坐定後,譚俊彥便明言問道︰「大人可是在為藥材的事發愁?」

齊譽無奈地點點頭,嘆道︰「如今百姓病無所依,我心實在不安呀。」

「大人愛民如子,深喑百姓疾苦,真是乃瓊州百姓之福!」譚俊彥先是由衷贊佩了一句,又道︰「既逢此難,大人為何不與俊彥開口?實不相瞞,家里現在的藥材生意,都是我在打理,不如我私下……」

「不可!俗語有雲︰付出有規,索取有度,又豈能失去了道理和分寸?你既為商,理應在商言商,又豈能失去盈利而無端奉獻?」沒等譚俊彥把話說完,齊譽就斷然拒絕道。

規矩就是規矩,不能肆意妄為。

無論是士農工商,還是老弱病殘,都屬于自己轄區內的子民,自己作為是一方首牧,豈可做出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轉給其他人受益的舉動呢?

要知道,自己現在端得可是律法的天枰,一旦厚此薄彼發生了傾斜,就會為之付出巨大的代價。

譚俊彥在听了之後,不僅沒有暗喜,反而更加地崇敬齊譽。

他激動之下,動容道︰「大人,您還記不記得在京城會試時,咱們倆之間產生的交際?那時,我不僅白吃白住了個把月,臨走時還拿去了您的十兩銀子,對于您的這份雪中送炭之恩,俊彥一直銘記五內,如今,也該是我反哺報答的時候了……」

齊譽再次打斷他道︰「廣陵兄,不瞞你說,我現在正在琢磨如何才能籌到銀子的事,等有了銀子,我就會以官府的名義來買下你家的藥材。可惜的是,這一時之間,我還沒能琢磨出來。」

譚俊彥笑道︰「大人真乃是白日青天,謙謙君子,俊彥佩服。」一頓,他又道︰「大人若是很在意這些,那不如寫個欠條給我海家,那藥材就算是賒欠的,等日後賬上有了錢,再還不遲。」

齊譽聞言心中一暖,不禁暗嘆︰被信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譚俊彥催道︰「大人以為如何!」

「嗯,好!承蒙廣陵兄的信任,齊某在此向你承諾,這份人情絕不會白拿,若有機會,定思回報……」

「……」

二人正聊著,忽見有衙役匆匆來報︰「大人,諸事現已妥當,可以舍粥去了!」

齊譽聞言欣慰一笑,揉了揉發紅的眼楮後說道︰「好,你們先去,本府隨後就到!」

「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