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三章 請丞相決斷

十月二十八,白水關大戰結束的半個月後,益州州治成都城外,東北郊。

龐大的人群聚集在道路兩旁,老人、婦女和孩子居多,還普遍都操著與本地人不同的南中口音,七嘴八舌的議論著,伸長脖子的張望著,臉上還都寫滿了焦急、渴望與緊張,而當第一面赤紅色的漢軍旗幟出現在道路遠處時,人群中也頓時就爆發出了巨大的聲音,「回來了!」

雖然有留守成都的漢軍將士在現場維持秩序,然而巨大的人潮還是在瞬間沖亂了漢軍的隊列,無數的老人、女人和孩子流著眼淚,哭著喊著主動迎向從漢中歸來的漢軍隊伍,既渴望早些與親人見面,又害怕听到再也無法見到親人的噩耗,心情激動而又矛盾。

人潮與漢軍隊伍迎頭相遇時,呼兒喚夫和叫父親的聲音也頓時響徹全場,漢軍隊伍也自起兵以來第一次出現全盤大亂,無數漢軍將士忘記軍隊紀律,不懼軍法威脅,迫不及待的月兌離隊伍,沖向人海尋找自己的父母妻兒,然後再當一些漢軍將士終于在人群中找到家人時,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也隨之出現。

「爹!娘!」

「良人!」

「爹!爹!」

有的漢軍將士跪在父母面前,抱住父母的雙腿嚎啕大哭;有的漢軍將士擁抱住愛妻,與妻子緊摟著一起流下激動的淚水;還有的漢軍將士抱起了孩子,將孩子高高拋到空中,和孩子一起一邊笑一邊哭。也有的漢軍將士雖然找到家人,卻再也沒有辦法見到在離別期間過世的父母……

當然,還有更可憐更淒慘的,有的父母妻兒找到了兒子、丈夫和父親的戰友,卻听到了他們兒子、丈夫和父親已經壯烈殉國的噩耗,絕望而又痛苦的哭泣聲音,也頓時在人群中響起……

坐在車上看到這一幕幕感人畫面,張志也不由流下了眼淚,還一邊哭著一邊沖下馬車,沖到自己生父張容的面前抱住父親大哭,張容則一邊流淚,一邊慈愛的拍著兒子頭頂,聲音沙啞的說道︰「好了,都這麼大了,還是我們大漢的後將軍,就別這麼樣了。」

朱相也沖到了張志的面前,先是與張志、趙全和吳麻等老戰友輪流擁抱為禮,然後又向張志請罪道︰「後將軍,末將無能,我們的將士家眷太激動了,根本不听招呼就沖了上來,因為都是我們的士卒家眷,末將的麾下士卒又不便動武,所以……。」

「不必說了。」張志揮手,抹著眼淚說道︰「不能怪你,是我不好,我把將士們帶出去太久了,所以他們才把親人想念成這樣。也不用攔著他們,讓他們盡情的哭吧笑吧,等他們冷靜下來我們再慢慢回城。」

因為漢軍將士和家眷都過于激動的緣故,足足用了小半個白天的時間,現場才勉強恢復秩序,張志也這才下令,允許找到家眷的漢軍將士回家休息十天,在十天內可以回營領取一些垃圾食品回家與家人共享,又下令給每一名陣亡的漢軍將士家眷發放一萬錢的高額撫恤和一些垃圾食品,然後才在漢軍將士的歡呼聲中,領著已經數量不多新兵前往立營地立營。

還是到了一同回城的期間,頭發花白的霍弋才來到了張志的面前,然後說著互敘別來之情的話語時,霍弋還滿臉的欲言又止,張志明白霍弋的心思,便說道︰「老將軍放心,離開陽安關的時候,我就已經派人走米倉道去永安聯系羅憲,讓他收到命令後立即返回成都共商大事,關于安定王(劉瑤)的事情,等他到了我們再一起商量。」

霍弋松了口氣,然後大力點頭,張志也這才轉向自己的便宜岳父常閎行禮,同樣與他共敘別來之情,還邀請常閎在成都暫留數日,準備一同參與是否乘機迎回劉瑤的會議。

回到成都後的張志無疑變得更忙,每天除了處理堆積如山的軍政事務外,還得抽出時間去接收霍弋、陳粲等人購買到的高檔木材,還有給成都補充垃圾食品,同時重新啟動用垃圾食品換購高檔木材的交易,每天都是忙得腳不沾地,同時也絕口不提迎回劉瑤的話題,陳粲、朱相和曾凱等心月復幾度企圖試探張志的口風,張志也搖頭不答,堅決要等羅憲、黃渦和楊仃等人趕到成都後再一起商量。

距離最近,武陽楊家的現任家主楊仃當然第一個趕到了成都,還多次與常閎、杜雄等蜀中世家的家主密會,暗中商量關于與晉廷和談的應對策略,再接著是黃渦也匆匆趕到了成都,同樣是馬上和其他蜀中世家暗中通了聲氣,而到了成都平原降下第一場冬雪的時候,漢軍在東線的頂梁柱羅憲,也不遠千里的趕回了成都拜見張志,準備在劉瑤一事上發表意見。

事情實在太大,張志也因此在益州刺史府內召開了一個從自己起兵以來的最大規模會議,讓夠資格的漢軍文武和蜀中世家代表全部參與,還讓晉廷派來的使者山濤也一同參與,與眾人共同協商是否接受晉廷提出的和談條件。

會議開始後,張志先是出示了晉廷國書和劉禪的書信,然後又讓山濤口述晉廷提出的和談條件,山濤也知道機會難得,便在詳細介紹了晉廷的和談條件後乘機說道︰「各位漢國重臣,各位家主,我們大晉朝廷這一次是真的很有誠意,只要你們點頭同意停戰,我們大晉朝廷不僅馬上歸還葭萌關和關城等金牛道關隘,釋放蜀王世子歸國,還可以保證在將來讓新的蜀王世子依次歸國繼位,從此與你們永遠停戰,再也不起刀兵。」

漢軍文武和蜀中世家代表都不吭聲,張志則開口說道︰「山侍中請坐下休息吧,各位,你們如果有什麼看法意見,請盡管的暢所欲言,我也一定虛心采納。」

不明白張志的心中打算,漢軍文武和蜀中世家代表全都不願意站出來當出頭鳥,然後還是在張志再次開口要求後,毋斂的兩個老屯長趙全和朱相才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然後由趙全站出來說道︰「後將軍,那末將就直言不諱了,末將覺得不能接受晉賊朝廷提出的和談條件!」

「為什麼?」張志問得很直接。

「因為我們的陛下是皇帝,不是蜀王!」趙全回答得更直接,說道︰「身為臣子,那能越俎代庖,接受把我們皇帝陛下降為王爵的苛刻條件?這麼做不忠不義,所以萬萬不能接受!」

「末將也是這個意思。」朱相馬上附和,又說道︰「還有,晉賊朝廷的條件太苛刻,只放安定王一個人回國,卻把陛下和安定王的妻兒兄弟全部扣押在洛陽當人質,那安定王回了國還不是得被晉賊任意擺弄?」

「要放就全部放!」很少開口的吳麻也難得發言,說道︰「晉賊必須先把我們陛下和陛下全家全部釋放回國,然後我們才可以考慮和晉賊停戰!」

「三位將軍,這就是你們蜀王的意思。」山濤慌了,忙開口說道︰「剛才你們也看到了,你們的蜀王殿下也已經用書信告訴你們,他已經同意了我們大晉朝廷提出的停戰條件,還要求你們依令而行。」

「我們的陛下被你們控制在手里,你們當然是想讓他寫什麼書信都行。」

趙全馬上冷笑,山濤則矢口否認,一口咬定這是出自劉禪的本意,然後山濤還又轉向了霍弋,說道︰「霍老將軍,請你說一句,你是蜀王曾經的舍人,在這麼大的事情上,你不能保持沉默啊。」

就連張志都把目光轉向了霍弋,霍弋則猶豫萬分,半晌才說道︰「後將軍,昨天老夫和閻宇、羅憲、鄧良、趙統幾個大漢老臣仔細商量了一下,也一致認為陛下的年齡已經大了,安定王又是他目前年齡最長的兒子,所以晉賊朝廷只要答應釋放安定王一家歸國,我們就可以考慮和晉賊朝廷停戰。」

「後將軍,末將等確實是這個意思。」羅憲接過話頭,說道︰「我們一致認為陛下已經年齡太大,同時指望晉賊朝廷釋放他和安定王的其他兄弟歸國,也肯定不現實,所以晉賊朝廷只要釋放安定王一家歸國,我們就可以接受和晉賊停戰。」

「這一點當然可以商量。」山濤馬上開口,迫不及待的說道︰「小使可以馬上把霍老將軍和羅將軍你們的意思寫成書信,派快馬送往洛陽,請求我們陛下親自決斷。」

言罷,山濤又在肚子里補充了一句,「這一點確實可以商量,放回劉瑤既可以惡心到你張志逆賊,又可以讓你們偽漢賊軍和東吳鼠輩翻臉,我們陛下當然掂量得清楚輕重緩急。」

霍弋和羅憲等人不吭聲,只是轉向張志等待張志的反應,張志卻是不動聲色,只是向常閎和楊仃等人問道︰「岳父,楊前輩,黃前輩,還有杜前輩,你們是什麼意思?」

常閎和楊仃等人互相交換眼色,然後由黃渦開口說道︰「後將軍,我們幾個老頭子仔細商量過,覺得晉人朝廷提出的停戰條件雖然苛刻,卻也不是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我們一致認為,只要晉人朝廷答應我們三個條件,我們就可以答應停戰。」

「那三個條件?」張志問道。

「第一,釋放陛下和安定王一家歸國,讓安定王的幾個兄弟留在洛陽擔當質子,享受王爵待遇。」黃渦振振有辭的說道︰「第二,讓我們陛下仍然擔當皇帝,與晉人永為兄弟之國。第三,全面放開通商,讓蜀地與中原互通有無。」

常閎和楊仃等蜀中世家的家主紛紛附和,全都贊同這個有著很大討價還價余地的提議,杜雄還又補充了一句,說道︰「當然,陛下歸國之後,首先得封後將軍為丞相,知內外事,還有領益州牧。」

杜雄這話提醒了霍弋和羅憲等人,羅憲也馬上說道︰「杜前輩所言極是,不管是陛下歸國還是安定王歸國,首先都得封後將軍為丞相、知內外事,領益州牧,效仿當年的諸葛丞相,掌握全國的軍政大權。」

「老夫贊同。」霍弋馬上補充,說道︰「後將軍功高蓋世,理應出任丞相。」

張志還是不吭聲,只是轉向旁邊的陳粲問道︰「岳父,你是什麼意思?」

知道張志是在逼自己表態,原本不打算攙和的陳粲無可奈何,只能是開口這麼說道︰「後將軍,下官只想提醒一句,東吳怎麼辦?我們與東吳締結有盟約共同滅晉,倘若接受晉人提出的和談條件,豈不是背信棄盟?東吳大怒之下,必然與我們刀兵相見,到時候受益的人會是誰?」

「沒錯。」趙全等人趕緊附和,說道︰「我們和東吳有盟在先,倘若背盟,東吳肯定會和我們翻臉開戰,到了那個時候,晉賊就可以隔岸觀火,坐收漁利了。」

听到這話,山濤不僅沒有著急氣惱,相反還在心中冷笑道︰「好,你的親信反對停戰,劉禪的舊臣支持停戰,蜀中世家只想關起門來過安逸日子,不管你張志逆賊答不答應,你的內部都會分裂隔閡了。」

這時,張志終于開口,說道︰「眾位,你們的意思我都明白了,都請安靜吧,讓我說幾句。」

眾人立即閉嘴,也全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張志身上,張志則清了清嗓子,說道︰「其實自收到晉人的國書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一定會出現今天這個局面,霍老將軍你們是陛下的舊臣,當然希望不管怎麼樣都先保住陛下的血脈要緊。趙全你們是跟著我起兵的毋斂老人,和我風雨同舟,當然希望我繼續掌權,怕陛下或者安定王回來與我翻臉不和。」

「至于岳父你和黃前輩他們。」張志又轉向了蜀中世家的代表,說道︰「你們是被陛下最後掌權那幾年給弄怕了,生怕我們大漢軍隊年年北伐,歲歲用兵,弄得蜀地精疲力盡,民有菜色,想關起門來過幾天的好日子,所以一定會贊同停戰。」

被張志直接點破心思,常閎和黃渦等人難免表情有些尷尬,好在張志立即轉移了話題,說道︰「我真的很難,說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我也怕陛下或者安定王回來與我不和,掣我的肘,分我的權,甚至把我鳥盡弓藏,徹底收走我所有的權力。」

「後將軍放心!」霍弋馬上開口,說道︰「陛下或者安定王如果敢收你的權,老夫第一個不答應!」

羅憲等人趕緊附和,全都拍著胸口保證一定會支持張志繼續掌權乃至永遠掌權,張志卻又說道︰「各位,我不需要你們表態,做為一個大漢臣子,為主上盡忠是我的義務和職責,只要有機會,不管想什麼辦法,我都會盡量把陛下和安定王兄弟迎回蜀中,只不過你們發現沒有,晉人提出的所謂停戰和談,擺明了是在行緩兵之計?同時還乘機離間漢吳同盟?」

「眾位。」張志又說道︰「晉人如果真的好心想要送還安定王的話,那我們在毋斂起兵時他們為什麼不歸還?我們在南中時他們為什麼不歸還?我們還沒有拿下漢中的時候,他們為什麼不送還?甚至在我們拿下了漢中,大破了晉人三路兵馬之前,他們為什麼不歸還?」

「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晉人已經支撐不住了!這幾年來,我們先後數次大破晉人的入寇之兵,已經把晉人殺得是心驚膽裂,死傷慘重,不但再也拿不出兵力進攻漢中和益州,相反還連關中都沒有足夠的軍隊駐守。所以晉人才試圖通過停戰的手段爭取時間,讓他們可以休養生息,重建軍隊,待到他們恢復了元氣,然後再來找我們秋後算帳……。」

「後將軍,你誤會了。」

山濤趕緊開口打斷,張志則淡淡說道︰「山侍中,如果你不想被趕出去,就把你的嘴巴閉上,本將軍讓你參加這個會議,已經算是夠給你面子了,不要不知足。」

山濤無奈閉嘴,張志則又說道︰「除了爭取時間之外,晉人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離間漢吳聯盟,讓我們大漢軍隊和東吳反目成仇,翻臉開戰。眾位,你們想過沒有,倘若我們和東吳翻了臉,晉人又抓緊時間恢復了元氣,許以土地城池誘使東吳出兵,晉吳兩國同時出兵來犯,我們該如何是好?」

霍弋和常閎等人沉默,張志則又說道︰「眾位,既然明知是計,那我們為什麼還要送上門去中計?」

趙全大力點頭,又問道︰「後將軍,那以你之見,我們該怎麼辦?」

「我的辦法很簡單。」張志回答得十分直接,說道︰「那就是不上這個惡當,請陛下一家在洛陽繼續忍耐一段時間,然後我們屯糧練軍,秣兵歷馬,待時機成熟就出兵北上,繼承諸葛丞相和大將軍的遺志克復中原,還都洛陽,用武力救回陛下一家,讓陛下直接在洛陽復位!」

听到這話,趙全和朱相等張志親信當然是立即叫好,霍弋和羅憲則是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然後霍弋勉強點頭說道︰「如果不想上當的話,也確實只有這個辦法。」

「霍老將軍,不必說得這麼勉強。」張志毫不客氣的說道︰「我知道你心里一定在懷疑我根本不願迎回陛下的血脈,我也明白告訴你,我只是有這個打算,但是否真的選擇用北伐中原的這個辦法救回陛下和陛下一家,我說了不算,得請其他人決斷!」

「請其他人決斷?」霍弋一楞,問道︰「請什麼人?」

「請我們大漢的昭烈皇帝,還有諸葛丞相和姜維大將軍他們,替我們做這個決斷!」

張志朗聲答道︰「倘若他們同意用武力救回陛下一家,繼續完成他們克復中原和還都洛陽的遺志,我們就拒絕與晉人和談,繼續和晉人開戰!倘若他們不同意武力說話,認為我們大漢軍隊克復中原和還都洛陽已經毫無希望,那我們馬上就與晉人和談!能直接迎回陛下當然最好,即便不能,也起碼先把陛下血脈迎回成都!」

張志這番話還沒有說完,在場的人包括山濤就都瞪圓了眼楮,然後霍弋還驚訝問道︰「後將軍,請先帝和丞相他們替我們決斷?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如何能替我們決斷?佔卜問卦嗎?」

「佔卜問卦,太假太假,也太容易作弊。」張志微笑說道︰「我有一個特殊的法子,可以請陛下和諸葛丞相他們替我們做出決斷,還保管是一個讓全天下人都心服口服的法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