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一章 恰好證明

蠻橫無禮歸蠻橫無禮,但周處還真不是一個喜歡吹牛說大話的人,硬拉著蘇大夫來到了東吳的右大司馬府門外後,周處還真的很快就得到了東吳右大司馬丁奉的召見,蘇大夫也跟著沾光,終于見到了三國時代少有的神龜之一,已經年逾八旬的東吳老將丁奉。

見面後當然是周處先後丁奉交流,結果或許是真的幡然悔悟了的緣故吧,在丁奉的面前,周處努力收斂了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僅沒再那麼輕浮狂傲,相反還表現得頗為彬彬有禮,讓不知道周處過去底細的丁奉大感滿意,也生出了答應舉薦周處為官的念頭,然而很可惜,丁奉接下來考較周處學術兵法時,周處卻馬上原形畢露,不要說如何談經論道了,就連如何統兵治軍都一竅不通,丁奉見了自然大失所望,不斷搖頭。

悔悟後的周處也無師自通的學會了察言觀色,見丁奉面露失望,周處馬上就主動說道︰「伯父恕罪,小佷年少荒唐,青年時不知讀書上進,耽誤了大好光陰,但是經這位漢國來的太中大夫蘇大夫指點,小佷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過錯。所以伯父也不必勉強,假如你覺得小佷現在還難以任事,可以直言無諱,小佷這就回去好生讀書,待學業有成時,再來拜訪伯父不遲。」

沒想到周處會如此痛快的回答,丁奉難免來了興趣,開口打听周處和蘇大夫到底是什麼關系,周處則如實相告,承認自己之前毆打了蘇大夫,蘇大夫不僅沒有記恨在心,相反還告訴他讀書上進才能成為萬人敵的道理,自己也這才幡然醒悟,決定痛改前非,努力上進,還把自己之前在義興橫行霸道的種種惡行如實告訴給了丁奉。

沒有人不喜歡自己的子佷上進,听了周處的如實稟奏,丁奉當然是捋著雪白胡須連連點頭,很是將知錯能改的周處夸獎了一番,然後才轉向蘇大夫說道︰「多謝大夫指點,若非大夫以身作則,告訴老夫這位愛佷讀書才能上進的道理,老夫這個佷子恐怕這輩子就要毀了。哦,對了,蘇大夫你既然是漢國國使,是為何事而來?為什麼還沒去求見我們陛下?」

「回稟老將軍,小使今天才剛到建業,打算明天再去貴國皇宮稟明來意,求見貴國陛下。」蘇大夫忙答道︰「至于小使這番的來意,還得請大司馬你這位東吳的擎天巨柱不吝相助才行。」

客套了兩句,蘇大夫才把自己代表張志來請東吳出兵夾擊晉軍的來意如實相告,也懇請丁奉在孫皓面前進言,爭取促成漢吳夾擊晉軍的戰略大計。然而丁奉卻並不急于給出答復,只是一個勁的追問漢軍在漢中的戰況,蘇大夫也沒有必要隱瞞,只是把漢軍已經基本控制漢中盆地的情況告訴給了丁奉,也坦白承認金牛道險隘仍然還在晉軍手中。

听了蘇大夫的介紹,丁奉捋著胡須盤算半天才說道︰「蘇大夫,從你的介紹來看,你們的情況似乎還是不容樂觀啊,貴軍雖然僥幸拿下了南鄭和陽安關,但是金牛道仍然還在晉賊手中,僅憑一條遙遠崎嶇的米倉道,貴軍的糧草軍需和後援軍隊,還是很難迅速的運往漢中補給。」

「大司馬所言極是,這也是我們請貴國幫忙的主要原因。」蘇大夫答道︰「現在的情況是我們大漢軍隊和晉賊重點爭奪金牛道,也必然能替貴國牽制大量的晉賊軍隊,貴國倘若能夠盡快出兵北上,不僅可以給我們幫上大忙,也一定能夠乘虛獲得許多斬獲,于貴我兩國都是益處無窮,這一點,還望大司馬能夠明白。」

趁火打劫歷來就是東吳的拿手好戲,仔細的盤算了一番後,東吳的老鷹派丁奉便給出了一個讓蘇大夫歡喜的答案,道︰「那蘇大夫放心去見我們陛下吧,屆時陛下問起群臣意見時,老夫自然會替你們漢國說話。東吳與漢國唇齒相依,是應該互相幫助為上。」

蘇大夫一听大喜,忙向丁奉連連道謝,丁奉則又轉向周處說道︰「賢佷,不是老夫不肯幫你,只是你現在于文事武略一竅不通,老夫即便強行舉薦入仕為將,也不過是拔苗助長,既誤了國家,也誤了你自己。這樣吧,回去好生讀幾年的書,待學業上有了成就,老夫再給你幫這忙。」

如果換成是幾個時辰前的周處,听到這話絕對能夠跳起來,然而周處卻是一個說改就改的人,听了丁奉的這番話後,馬上就點頭答道︰「多謝伯父,小佷明白,請伯父放心,小佷回去以後一定好生讀書上進,學業方面沒有進展,絕對不來見你。」

丁奉滿意點頭,還令人準備酒宴款待蘇大夫和周處,又讓周處留在自家住上幾天,周處恭敬謝過,蘇大夫則乖乖告辭離去。結果在分手時,丁奉還向蘇大夫叮囑道︰「大夫應該盡快拜見我們陛下說明來意,事實上劉車騎此前已經進言過乘機伐晉,只不過陸丞相堅決反對,陛下才沒有下定決心,但老夫看得出來,陛下對出兵伐晉還是十分動心的,所以,打鐵一定要乘熱,明白嗎?」

听到這話,蘇大夫當然是大喜過望,然後按照丁奉的指點,蘇大夫還真的在第二天就向孫皓提出了求見要求,也頗為順利的在第二天下午就被召進了東吳皇宮,再一次見到了孫皓,還有陸凱、萬彧、丁奉和一些東吳的重要大臣。

已經勉強算是熟人,蘇大夫當然也沒有和孫皓過于客套,行完了禮就直接說明來意,呈上國書邀請東吳出兵夾擊司馬晉,然後也正如丁奉所言,其實很有上進心的孫皓听說漢軍已經基本拿下了漢中,馬上就面露艷羨,稱贊道︰「後將軍果然是用兵如神,想當年貴國先皇征討漢中,足足用時兩年才勉強拿下,人口百姓還被曹魏遷移一空,沒想到後將軍用時僅僅半年,就如此順利拿下了南鄭和陽安關,兵鋒銳利,著實叫人羨慕。」

「謝陛下夸贊。」蘇大夫謙虛,又說道︰「陛下,貴我兩國曾有盟約,相約共伐晉賊,現我軍在漢中連勝連捷,勢如破竹,正是一舉殲滅晉賊的大好時機,機不可失,還望陛下遵循盟約,立即出兵北上,攻打兩淮襄陽之地,與我軍會師于洛陽城下,共破晉賊。」

孫皓笑笑,說道︰「後將軍的意思,朕明白了,大夫可先回館舍休息,待朕與眾朝臣商議過後,然後再給大夫答復。」

蘇大夫唱諾,又看了一眼正在朝上的丁奉,然後才告辭離去,然後不消說,蘇大夫離開之後,東吳朝臣自然圍繞著是否出兵給漢軍幫忙展開了一番唇槍舌劍,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東吳鷹派逐漸佔據上風的時候,晉廷那邊,卻派急使給孫皓送來了張志寫給司馬炎的國書,還有帶來了司馬炎的口信……

…………

「這就是你們漢國和我們東吳結盟的誠意?!」

無比氣憤的把那道要命國書摔在了應召入宮的蘇大夫面前,孫皓當然是氣得臉色鐵青,陸凱一黨則在旁邊奸笑冷笑,原本極力贊同出兵助漢的丁奉和劉纂等東吳鷹派也個個神色不善,很是不滿漢軍私下與晉軍聯系求和。而不知情的蘇大夫滿頭霧水的揀起國書細看後,也很快就象殺豬一樣的慘叫了起來,「怎麼可能?我們後將軍怎麼可能會寫這樣的書信給國賊司馬炎?偽造!這一定是偽造!」

「偽造?」孫皓怒道︰「上面有張志的簽名,還有他的後將軍印章,這也是偽造?」

「陛下,簽名和印章也可以偽造啊!」蘇大夫趕緊耍起了無賴,說道︰「我們後將軍日理萬機,每天不知道要簽發多少文書,在文書上蓋下多少他的印章,晉賊弄到他的簽名和印章有何難度?只要有印章和簽名在手,以中原的人才輩出,偽造有何可難?」

考慮到確實有這個可能,孫皓難免猶豫了一下,蘇大夫察言觀色,忙又說道︰「陛下,小使敢打賭,這一定是晉賊偽造了用來離間漢吳聯盟的假國書,目的是想恐嚇貴國,讓貴國在這個關鍵時刻不敢出兵北上,讓他們可以全力應對我們大漢的北上之軍,還請陛下明查,千萬不要中了晉賊詭計啊。」

孫皓被蘇大夫勸得有些動搖,陸凱則乘機出列奏道︰「陛下,茲事體大,應該查明真相方可決斷,臣下建議,陛下派遣一使西進入川,持書到張志面前當面問明真假,然後再做決定不遲。否則的話,我們東吳如果大舉出兵北上,張志又和晉賊突然言和,我們可就被漢國給賣了。」

陸凱開了口,陸家黨羽當然是紛紛附和,蘇大夫見了心慌,焦急之下靈機一動,干脆大笑了起來,說道︰「陸丞相,諸公,不必多說了,也不必派遣什麼使臣去見我們後將軍查問這道國書的真假了,貴國的意圖,小使已經明白,小使這就回去稟報後將軍,說貴國沒有膽量,不敢出兵伐晉就是了。」

「你這話什麼意思?」孫皓大怒道︰「我們東吳沒有膽量,不敢出兵伐晉?」

「陛下,難道不是嗎?」蘇大夫立即反問道︰「陸丞相行緩兵計,說什麼派遣使臣查問真假,難道不是貴國不敢伐晉的證明嗎?這道所謂國書來歷古怪,真假無人可知,陸丞相卻借題發揮,執意要阻撓陛下出兵,陛下也態度猶豫,這難道不是貴國根本就不敢伐晉是什麼?」

「大膽!」孫皓更是大怒,咆哮道︰「莫以為你是漢國使臣,朕就不敢殺你!」

已經逐漸歷練了出來,蘇鼎倒也沒被孫皓嚇住,只是昂首說道︰「陛下,小使現在身在東吳,你當然是想殺就殺,但是在你動手之前,還請陛下冷靜下來,听小使再說幾句肺腑之言。」

「說!」孫皓黑著臉命令道。

「陛下,你考慮過沒有?晉賊那邊為什麼要偽造一道這樣的國書給你?」蘇大夫問道︰「除了離間我們漢吳同盟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什麼目的?」

「還有什麼目的?」孫皓反問道。

「當然是希望嚇住陛下,嚇住東吳。」蘇大夫振振有辭的說道︰「晉賊偽造這道國書,目的不外乎就是希望貴國知道他們有和我們大漢軍隊和談的可能,可以騰出手來全力應對東吳北伐,這也恰好證明了晉賊現在已經是到了強弩之末,外強中干,再無膽量兩線作戰,所以才出此詭計,設法穩住陛下你和東吳,陛下倘若中計,失此良機,只怕將來後悔莫及啊。」

「陛下,蘇大夫此言有理。」東吳朝中目前最大的鷹派車騎將軍劉纂開口,說道︰「不管這道國書是真是假,晉賊故意把這道國書送給我們,目的就是為了恐嚇我們,讓我們不敢乘機北伐,也恰好證明了他們現在心中懼怕兩線作戰,東吳倘若因此放棄北伐之意,也必然會正中晉賊下懷,錯失乘機北上的大好機會。」

「但這道國書如果是真的怎麼辦?」陸凱馬上說道︰「倘若我們大舉伐晉,晉賊那邊又突然與偽漢握手言和,我們東吳該如何是好?」

「哈哈哈!」蘇大夫又笑出聲音,舉起那道該死的國書說道︰「陸丞相,你看清楚這道所謂國書的和談條件沒有?晉賊那邊要讓出金牛道,讓出武都和陰平二郡,還要釋放我們大漢的天子歸國,然後才能與我們和談,假如你是司馬炎,你會不會答應這麼苛刻的條件?你會不會為了向我們大漢軍隊求和,做出這麼大的讓步?」

陸凱啞口無言,蘇大夫則又向孫皓拱手說道︰「陛下,外臣敢拿項上首級擔保,這道國書一定是晉賊偽造,以我們大漢軍隊與晉賊的不共戴天,是絕對不可能主動向晉賊求和的!還請陛下莫要相信晉賊的離間之詞,貽誤了聯手伐晉的大好時機!」

說到這,蘇大夫頓了一頓,又說道︰「但相反的,陛下如果錯過這個良機,坐視我們大漢軍隊在漢中金牛道孤軍苦戰,不拿出誠意與我們大漢聯手伐晉,相反倒有可能把大漢軍隊逼得與晉賊展開和談,屆時漢晉言和,吃虧倒霉的人是誰,陛下想必心里一定十分清楚。還有,請再恕外臣提醒一句,在此之前,晉賊就有與我們大漢軍隊和談的意圖。」

孫皓黑著臉心里盤算,暗道︰「難道這道所謂國書真是偽造的?如果真是晉賊用來離間我們東吳和偽漢軍隊的,那我們如果心存顧忌,就此放棄這個北伐良機,就實在是太可惜了。」

不止蘇大夫懂得察言觀色,劉纂也看出了孫皓的心思,便又說道︰「陛下,臣下認為這道國書是真是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機不可失,漢軍已經光復了漢中,正在金牛道與晉賊對峙,勢必牽制大量的晉賊兵馬,我們倘若乘此良機大舉北上,必然能夠攻城掠地,奪取大片疆土,而張志看到我軍北上,也定然明白機不可失,也必然加緊進攻,疏通金牛道讓漢中與蜀中聯為一體,如此兩線夾擊,晉賊定然首尾難顧,兵敗無疑!」

「劉車騎所言甚是。」蘇大夫趕緊附和道︰「金牛道是蜀中命脈,我們大漢軍隊絕對不會容許晉賊長期盤踞,無論如何都會進攻拿下,晉賊為了阻止漢中與蜀中聯為一體,也必然會調集精兵強將全力守衛,這個時候,正是陛下你和東吳大軍大舉北上的最好時機啊!」

孫皓還是不吭聲,只是繼續在心里盤算,暗道︰「這話確實不錯,金牛道對蜀人和晉賊都無比重要,除非晉賊真的主動放棄金牛道,否則蜀人和晉賊勢必會圍繞金牛道展開連續大戰,西線打得熱火朝天,中路和東線自然也就出現了機會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朕確實不能錯過這個天賜良機。」

悄悄拿定了這個主意後,孫皓開口,說道︰「蘇大夫,那你可敢保證,我們東吳出兵北伐之後,你們漢國不會與晉賊私下言和?」

「外臣敢拿項上首級擔保!」發誓從不兌現的蘇大夫回答得斬釘截鐵,說道︰「倘若貴軍北上期間,我們大漢軍隊與晉賊私下和談,外臣便被天棄之,地罰之!」

「那就這麼說定了。」孫皓回答得更加斬釘截鐵,說道︰「請蘇大夫暫且留在東吳,我軍北上期間,倘若貴國與晉賊私下言和,朕也不要你天棄地罰,只要你的人頭落地!然後朕再親率大軍西進,殺入蜀中,找他張志算帳!」

「讓外臣暫留東吳?」蘇大夫一听慌了手腳,忙說道︰「陛下,別啊,外臣吃不習慣東吳的伙食,外臣只喜歡我們蜀地的方便面和肉罐頭,長期留在東吳,外臣會食不下咽的!」

「那是你的事!」孫皓冷冷回答,喝道︰「來人,把漢國使臣蘇鼎帶回驛館安歇,好生看護,無朕旨意,不許離開建業城池半步!」

不想當人質的蘇大夫大聲哀號,孫皓卻根本不理,命令衛士強行將蘇大夫帶走之後,孫皓也起身說道︰「不管這道國書是真是假,晉賊故意把這道國書送來,那就證明他們已經怕了我們東吳乘機北伐,既然如此,那如此寶貴的戰機,就絕對不能錯過!傳旨,令施績出兵攻打江夏,陸抗出兵攻打襄陽,丁奉與諸葛靚攜手攻打合肥!朕自領大軍,屯于東安居中指揮,為全軍總後應!」

「陛下——!三思啊!」

陸凱還想勸阻,孫皓卻斷然揮手,說道︰「此舉朕已醞釀多時,務須多勸,即刻傳旨出兵,伐晉!」

就這樣,在蘇大夫一番強詞奪理卻又合情合理的狡辯之後,其實很有進取心的孫皓在心存疑慮的情況下,依然還是做出了出兵伐晉的決定——不過歷史上即便沒有漢軍幫忙,孫皓也仍然這麼出了一次兵。而可憐的蘇大夫則因為張志的一時大意,留下了把柄被晉廷抓住,不幸被軟禁在了東吳充當人質,隨時可能面臨人頭落地的危險,一介能臣淪落至此,也確實讓人唏噓。

當然,蘇大夫留在建業也不是什麼事都沒做,最起碼還是和改過自新的未來名將周處結為了知交好友,也在幫助周處讀書上進的期間,給周處灌輸了不少漢吳親善的思想,早早就讓東吳名門之後的周處變成了親漢一派不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