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五十七章 大清洗

又是一次大朝會,因為是新皇大婚前最後一次大朝會,所以,文武百官都有志一同的壓下了一些不重要的事,不敢給新皇添堵。

像上次一樣,給皇後臉上抹黑的事,更是不會再發生。

畢竟大殿前的血腥氣還沒完全散去呢。

當日那郎中的尸體在宮門前懸掛了三日,最後還是老臣們集體求情,皇上才賞了個入土為安。

可以說,這一巴掌打的所有人都清醒過來,再也不敢挑戰皇上的權威。

即便有心思的,也有些發 ,想著以後再找機會好了。

可惜,他們是偃旗息鼓了,方玉卻是沒忘了他扔下的誓言。

眼見日上三竿,朝會馬上結束了。

方玉慢慢走出了行列,跪倒稟告道。

「皇上,臣自從領旨在刑部,清查舊案,發現很多不法之事。

今日整理一下,呈給皇上親閱。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大魏正值百廢待興之際,若是不能挖出蛀蟲,江山社稷危矣。」

說罷,他雙手呈上奏折。

吳總管趕緊上前接過,然後放到了夜天逸案頭。

文武百官忍不住目光跟著折子移動,腦子里都是春雷一樣轟隆隆。

方家到底是怎麼回事,皇後娘娘馬上就要進宮了。

這個時候,他們都偃旗息鼓了,怎麼方家反倒不肯消停!

折子上到底寫了什麼,難道都有證據…

那豈不是有人要倒霉了…

幾個平日同方玉為難過的官員,額頭已經冒了冷汗。

夜天逸自然是早就知道折子內容的,而且其中幾個官員名字,還是他添上去的。

但做戲做全套兒,他打開看了幾眼,就重重拍了桌子!

「放肆,膽大包天!」

眾人都是驚了一跳,一時沒明白到底這話是說方玉,還是說某人。

但方玉神色淡淡,沒有半點兒懼怕,眾人才後知後覺跪倒在地。

「皇上息怒!」

夜天逸黑著臉,開始一個個念著名字,當先一個就是禮部另一個郎中,也是姓宋的。

「禮部郎中宋青禾,侵吞登基大典用銀五千兩,族人謀害人命三條!次子縱馬毀壞民田,強搶良家女子。

戶部侍郎隋恩良,去歲伙同下屬截留惠州等三地築堤壩保水銀兩,共計兩萬,以至旱災臨頭,沒有任何抵抗之力,三州百姓民不聊生。

兵部郎中徐達,以次充好,貪墨軍糧,吃空餉,涉案銀兩五萬。

通州知府吳貴和,草菅人命十三條,私自增收賦稅,壓迫百姓,涉案銀兩三萬兩。

惠州金流知縣趙弘毅,勾結鄉紳,霸佔百姓土地超過千畝,攔截進京喊冤百姓,傷人害命十一條…」

夜天逸沒讀完一條,文武群臣的頭就低一分。

誰也不是傻子,皇帝要借著這個機會,清洗朝堂,已經是板上釘釘兒之事。

或者說,原本皇帝打算押後處置,打算迎娶皇後之後再 痛下殺手。

但先前那個不怕死的蠢貨,徹底惹怒了方玉和皇帝。

方玉遞刀子,皇帝下殺手,兩人配合默契,再沒任何遲疑了。

很多人都開始後悔,明知道龍椅上是真正的老虎,不是先前的病貓可以相比,為什麼還是不怕死的一次次撩撥呢。

如今猛虎開始惱怒,張開血盆大口吃人了,他們還有反悔的機會嗎?

想必是沒有了!

也有格外聰明的,每听到一個人名,心里就抖一下。

禮部郎中,先前殺了一個,剩下這一個,也是第一個被提出來,肯定活不了了。

可以說禮部除了尚書,要被殺干淨了。以後再不夾著尾巴做人,怕是衙門都要空空如也。

戶部侍郎是于丞相的左膀右臂,一向以丞相馬首是瞻,如今也被砍掉,以後于半朝的名頭可要再減半了。

兵部侍郎是三朝老臣,家里也是武將世家,一向安分守己。但他家的兩個兒媳,分別來自包家和程家。

包家和程家都是阻攔新皇進京的主力,其中一個還是導致新皇同方將軍分開,以至于方將軍跌落鬼見愁瀕死的罪魁禍首。

雖然包家和程家已經在新皇進京之前就被清算了,但作為兒女親家,這兵部侍郎當初也是沒少支持包家和程家的。

如今他這條漏網之魚,到底被又撈了起來。

通州知府是工部侍郎洪大人的弟弟,洪大人先前幫著陳文泉送奏折,試探新皇。

在洪大人看來不過是個順水人情,但沒想到方玉還是知道了,而且他的舉手之勞,居然收獲了這麼大的災難…

其余兩個知縣,都是朝中重臣的姻親或者佷子外甥,這敲打太明顯不過了…

朝堂上死一樣的寂靜,誰也沒有想到暴風雨會來的如此猛烈。

特別是于丞相,他心里更震驚在于,在新皇這里,難道一個女子居然比朝堂穩定更重要!

新皇為了維護這個女子,居然不惜掀翻朝堂,他真的不怕剛剛穩定的大魏,再次掀起滔天巨浪嗎?

涉案的官員,已經高聲開始喊冤。

「皇上,臣冤枉啊!

臣忠心耿耿,一心為國,根本沒有做過這等不法之事!」

「是啊,皇上,臣也冤枉!」

有老臣忍耐不住,也是出列勸道。

「皇上,此等大事,是不是要仔細調查之後再做定論?」

「是啊,皇上,特別是禮部,馬上就要迎娶皇後娘娘進宮了,是不是網開一面,等封後大典之後再仔細調查。

否則,怕是要耽擱迎娶皇後,畢竟利益繁瑣…」

夜天逸冷笑一聲,問向于丞相。

「丞相大人一向最是沉穩睿智,不知有何說法?」

那幾個跪倒的官員,特別是吏部郎中和戶部侍郎,立刻紅著眼楮望向于丞相。

他們平日可是于丞相的堅定支持者,幫他辦了不少的事。

如今大難臨頭,于丞相不會不幫忙。

于丞相被架上了火堆炙烤,心里也是猶豫為難。

若是求情,他就光明正大站在了皇上的對立面,以後行事定然會有不少阻礙,因為皇上是大魏共主。

但不求情,跟隨他的門生故舊朝臣,都會心寒,人心會散…

但此刻的情形,可是容不得他多想。

他出列說道,「皇上,凡事講究證據確鑿,特別是事關如此多重臣。

還請皇上三思!

另外皇後娘娘即將入宮,這個時候不好大動干戈。

請皇上暫緩此事,待得它日慢慢調查。」

這是要保下這些人了,畢竟今日事情揭開來,若是不處置,這些人得了喘息之機,一定會迅速抹平過往的罪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