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六十二章 送上門的功勞

兩人一前以後到了後門,方圓兒同二哥已經等了有一會兒了。

方圓兒瞧著夏侯敬元走得一頭汗,就笑道。

「辛苦夏侯府尹了。」

「姑娘折煞下官了,姍姍來遲,還請姑娘恕罪。」

夏侯敬元行禮,方圓兒還禮,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眾人趕緊移步到夏侯敬元的書房。

親隨送了茶水點心,就退出去守了房門。

連同幾個半神族之人都留在了門外。

方圓兒和方老二這才摘下了帷帽和斗笠,方圓兒把方老二介紹給夏侯敬元。

「夏侯大人,這是我家二哥,冒昧前來,實在是打擾了。」

「哎呀,原來是方二爺。」

夏侯敬元很是客氣,雖然不知道方圓兒帶了兄長上門是為了什麼事。

但他可是把禮數做足了。

方老二也是笑呵呵回禮,並不多嘴說話。

夏侯敬元更是模不到頭腦了,仔細想想,最近他一直在為了旱災日夜焦慮,並沒有犯什麼大錯。

所以,他腦子里轉了轉,還是從最穩妥的話頭兒說起。

「姑娘可是從大營過來,殿下最近身體如何?」

「殿下一起都好,雖然大戰在即,但兵強馬壯,眾志成城,永王大軍倒也不足為慮。

先前大人送去的糧草,殿下還說,為難大人了。

這樣的天災人禍之前,大人定然也是竭盡全力,才籌措到那些物資。」

方圓兒順著他的話頭兒捧了幾句,果然哄得夏侯敬元樂開了花兒。

這個時候,一分功績落在九殿下眼里,日後都會他帶來無窮無盡的好處。

登天的梯子,可以說已經鋪完很長一截了。

「都是下官該做的,只盼著殿下旗開得勝,早日入主京都。」

這般說了幾句閑話兒,夏侯敬元才問道。

「姑娘今日過來,可是有事要吩咐?」

方圓兒點頭,笑道。

「確實,有件事關系到東州府千萬百姓,需要大人幫忙。」

千萬百姓,幫忙?

夏侯敬元心里打鼓,但還是痛快應道。

「姑娘盡管吩咐,下官一定竭盡全力。」

方圓兒望向方老二,點了點頭。

方老二這才開口說道,「大人,事情是這樣的。

先前幾年都是風調雨順,莊稼豐收。

我們家里存了一些粗糧,一直沒有售賣。

這幾日,東州府的流民開始增多,已經出現了偷盜等等情形。

若是不趕緊加以疏導,怕是終將會同南邊幾州一般鬧出民亂。

所以,我們家里打算把這些粗糧都捐出來。」

捐糧?

夏侯敬元激動的直接站了起來,雖然他同方圓兒見面不多,不如陳大海和崔琰等人熟悉。

但方圓兒的行事,他可是听說不少。

絕對不是虛榮又莽撞之人,既然她能帶著哥哥找來,就說明這批糧食絕對不少。

「當真?

真是太好了!

方二爺簡直是整個東州府的大救星!

我代東州府幾萬百姓,謝過方二爺大恩。」

說著話,夏侯敬元就要跪倒磕頭。

方老二趕緊攔了他,「夏侯大人嚴重了,請起,快請起!」

方圓兒也趕緊說道,「大人稍安勿躁,這件事我也說給殿下听了。

殿下和大先生給了一些建議,大人听听看如何?」

「好,好,姑娘盡管說,下官洗耳恭听。」

夏侯敬元听說九殿下都知道此事,更是激動了。

「是這樣的,夏侯大人。」

方圓兒把葉天逸以及盧書恆關于以工代賑,興修水利,救濟災民的提議說了一下。

方老二補充道,「按照大先生估算,三千百姓,四月的的耗費,外加以糧代工錢。

總共需要三千六百擔糧食,就算有所損耗,四千擔子足矣。

另外,我們家里還有百畝白菜土豆之類的秋菜,也可以充饑。

應該是足夠支持工程結束,那時候也到了年底。

稍微熬一熬,就到春暖花開。

山野一綠,可以果月復的東西多了,自然就沒了餓死之憂。」

「好,好!」

夏侯敬元听得連連點頭,這會兒,方圓兒兄妹在他眼里,已經是在世菩薩了。

他是一州府尹,對東州府更是了解。

三千民工,抽掉了各家中,最能吃也是最能干的人手。

其余老弱婦孺,每日有一斤糧食,吃不飽,也絕對餓不死。

若是趕上家里婦人有成算,往年糧食還留存一些的,說不定這個冬日過得還會很自在。

這次,任憑方家兄妹攔著,他也堅持跪倒,結結實實磕了三個頭。

「下官替整個州府的百姓,謝過方家大恩大德。

若能度過難關,必定萬家供奉生祠。」

「夏侯大人,千萬不要如此。」

方圓兒等著夏侯敬元重新坐下,這才鄭重囑咐。

「大人也知道,如今天下形勢很復雜。

我跟在殿邊,已經擔心給家里惹來禍患。

如今各處都在受災,我們家里有如此多的糧食,在外人眼里,恐怕就是肥羊一只。

一個不慎,好事就容易變成壞事。

所以,還請大人幫忙遮掩一二。」

夏侯敬元心頭一亮,立刻應道。

「姑娘,殿下就是在東州府起兵,不如說這糧食是殿下從糧草里撥出來的。

百姓們必定更感激!」

方圓兒自然是點頭,笑道。

「夏侯大人果然有大智慧,以後定然被殿下倚重。」

夏侯敬元笑的真是要樂開了花,這會兒他真是把方圓兒看成天上仙女下凡了。

她來了這一趟,不但解決了他的大難題,救了東州府幾萬百姓,還送了他一場莫大的功勞。

「多賴姑娘提攜,夏侯敬元以後必定報答姑娘。」

方圓兒笑了笑,不肯在說話。

倒是方老二同夏侯敬元說起很多細節,如何交付糧食,修葺哪里的河渠和水庫,如何正著民夫。

這些幾乎都是夏侯敬元的差事,只有一點兒,方老二留了下來。

那就是監督,這麼糧草要發到各處,其中經手人太多。

若是不能嚴格監督,蛀蟲們一層層盤剝下去,到百姓手里,怕是連一半都沒有。

照舊會餓死人,說不定還是要民亂。

夏侯敬元也知道這事兒的重要性,府衙到時候會發公文,但凡敢貪墨之人,超過二十斤糧食就會砍頭。

這條規矩可謂嚴苛了,但要遏制大亂,必定要用重刑。

而如何揪出這些貪墨之人,就要靠方家人。

方老二會調出幾十人手,各處工地都放兩個,負責給付糧食,監督民工的伙食和一切瑣事。

這麼說著,足有一個時辰,才算是把一切安排妥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