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章 一碗水端不平

簡單說,成績好,有想法,能闖蕩的孩子,家里會重用。

或者,他們想要自行發展,家里也會給與支持。

若是膽子小,能力差一些的孩子,就留在家里做些後勤工作。

起碼空間里這幾百畝田地就需要太多人手照料了…

總之,空間不養閑人,也沒有閑人。

所有人依靠自己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創造更好的生活…

有競爭,但更多是互幫互助。

這些孩子因為一場劫難,沒了血脈親人,卻有了更大的家庭,有了太多沒有血緣的兄弟姐妹…

初一過了,就是初二回家娘的日子了。

劉氏和王氏都帶了孩子,坐了馬車回娘家去了。

不得不說,這一日也是她們盼望歡喜的時刻。

方家如今日子富庶,公婆慈愛,方玉又做了官,真是要實惠有實惠,要名望有名望。

王家和劉家對這兩個姑女乃女乃可是半點兒不敢怠慢,甚至巴結都來不及呢。

這一日,等在王家和劉家,可不都是自家的爹娘兄弟,就是旁支親族也來了很多。

不必說,方老大和方老二被男人們請過去,一起喝酒。

劉氏和王氏就留在屋里,同老娘嫂子嬸子們說笑。

劉家是莊戶人家,行事更實在。

劉老太拉了閨女,見她襖裙都是錦緞,頭上插了金釵,養的是臉女敕手也綿軟,就滿意之極。

「哎呀,你這丫頭,小時候瞧著連句話都不願意說,沒想到,居然是最有福氣的。」

劉氏的嫂子抱了七斤,也是笑的合不攏嘴,稀罕的不成。

「娘說的是,小妹最有福氣了。

不說金子如今讀書多出息,就是七斤也一眨眼這麼大了。

有這兩個大兒子在身邊,小妹的福氣以後更厚呢。」

劉氏厚道,就笑道。

「說起來,平日在家,我就做過飯,洗衣打掃都有丫鬟呢。

這倆孩子也不用我費心,真是清閑。

在這麼下去,我都怕養成豬了。」

「這就好,這就好。

當初看著方老大憨厚,還擔心你跟了他,以後當大嫂子要吃虧。

沒想到,你倒是掉福坑兒里了。

這村里多少姑娘,提起你來,都羨慕的紅眼楮呢。」

劉老太笑的見牙不見眼的,閨女日子好,她高興,更高興的是方家對自家的照顧啊。

就是方才那馬車上卸下的半扇豬肉,一只羊,一筐雞蛋,四壇子酒,還有兩筐果子呢。

而且每次閨女回來都要偷偷貼補一些銀子呢。

果然,這會兒屋里沒人,七斤也跑出去玩了。

劉氏塞給老娘一只荷包,里面塞了十幾兩的碎銀子。

另外還有兩根銀簪子,老娘和嫂子一人一根兒。

劉老太婆媳推拒兩下,也就收下了,這臉上的笑就更沒落下過。

同樣,王氏這會兒也在娘家說話呢。

但王家是商賈出身,就不如劉家農戶本分實在,所圖也更多一些。

王氏的嫂子忙的團團轉,臉上笑得恨不得開出一朵花兒。

話里話外都是恭維小姑,王氏只是笑著听听,並不搭話茬兒。

王老太當然也疼閨女,但做父母的,兒女多了,哪有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

特別是閨女嫁出去了,兒子卻是留在自己身邊給自己養老。

兒媳伺候吃喝穿戴,孫子傳宗接代。

免不得,老人的心就要偏一些。

閨女日子過得好,閨女不缺銀子。

力所能及的,幫兄弟一把也是應該啊…

于是,王老太扯了閨女的手,夸了閨女金鐲子,又夸閨女的裙子繡了銀線。

最後,繞來繞去,老太太就說起家里生意不好,兒子多費心費力。

王氏心里嘆氣,听著老娘嘮叨,再看看嫂子眼里閃爍的算計,就有幾分厭煩。

這個時候,小姑子怕是已經回家了,定然是要親自下廚給公婆做飯菜的。

前年是火鍋,去年是烤肉,不知道今年小姑子又有什麼新奇的吃食。

但無論做什麼,定然都是好吃又熱鬧。

沒誰算計得什麼好處,公婆也不會想著從小姑手里摳什麼給兒子…

王老太許是瞧出閨女有幾分心不在焉,就有些急了。

她拍了閨女一把,惱道。

「丫兒,你到底听沒听到我說什麼啊?」

「听到了,娘。」

王氏扶了扶頭上的金釵,應道。

「佷兒進縣學讀書的事,我會讓二爺托人說一聲,進去不難。

但佷兒若是讀書不上進,在縣學里仗著方家的勢惹禍,可別怪我們以後再也不管他。

至于成藥的生意,分給咱們家里,根本不成。

都不用說給二爺和我公婆听,我就不答應。

倒不是舍不得銀子,實在是丸藥那東西,是要治病的。

多經手一道,就多一道風險。

咱們家里從藥鋪拿了成藥,再賣出去。

若是有病人吃了藥,有任何不好。

到底算誰的問題?

若是因為這個,兩家翻了臉,我們家里徹底沒了依靠不說。

我以後也沒法在婆家立足了!」

「這…」

王老太有些不甘心,但也知道閨女說的有道理。

她下意識望向兒媳,王嫂子趕緊接了口。

「小妹想得太多了,那成藥都是包在蠟丸里的,怎麼可能出問題?

若是小妹覺得家里說不上話,你只要不反對就成。

你哥哥和咱爹自然會跟妹夫說,妹夫那人一向認親,想必一定會答應的。」

這就說王氏這個親妹妹心眼小兒,不認親了?

王氏心里不高興,對這個嫂子,她是真看不上。

若是沒有她在中間攛掇,老娘想必也不會提出這樣荒唐的事。

「嫂子這話說的,好像我怎麼攔著家里發財了一樣。

別的不說,這麼多年,爹娘身上穿的戴的,哪樣兒我沒照顧到。

逢年過節的銀子,我也沒少給。

我們二爺常來往城里,能照顧咱們家生意的,可是從來沒落下。

反倒是咱們家里總是不給我長臉,上次采買回去的棉布,輕輕一扯就裂口子,虧得我哥哥還要了二兩銀子一匹。

若不是二爺怕我丟臉,瞞著家里,又趕緊換了一批,如今我在婆家都沒法抬頭了!

這只是一件,其余事情太多,我就不一一數出來了。

這般,你們讓我怎麼跟婆家開口。

我公婆是厚道人,但也不是傻子!」

王嫂子被堵的臉色紅透,想反駁又說不出什麼。

因為這些事賴不掉,他們夫妻確實仗著方老二好說話,佔過不少便宜。

但這大半年,方老二已經很少同他們來往,自然就沒了好處。

于是,這才打了長期財路的主意。

方家藥鋪的成藥藥效好,如今名聲大振。

若是可以低價買出來,再高價賣出去,就是一本萬利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