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人十三家

日子一天天過去,在方圓兒的精心「設計」下,每天都被優待的葉公子,眼見就胖了回去。

甚至,他已經開始月兌離葉遲的攙扶,架了雙拐在院里走動了。

哪吒是個好幫手,跟進跟出,從來不吝嗇鼓勵干爹加油。

當然,他加油的時候,若是把手里的果子和點心放下,不是一邊喊叫,一邊噴點心渣子,就更有誠意了…

山下方家院子,趙金蓮已經從「城里別院」回來了。

全家上下都是歡喜,特被是小丫鬟們。

雖然主子不在家,少了很多活計,但她們總感覺被主子拋棄了一樣。

如今老夫人回來了,家里終于熱鬧多了。

陳老夫人去年嫁了孫女,如今守著小孫子讀書,也是無趣。

听說趙金蓮回來,就過來坐坐。

她也不算外人,倒也不用避諱太多。

于是,說了幾句閑話兒,她就問了起來。

「怎麼突然就在城里買了院子,離縣衙遠不遠。

以後我回城里,也有個走動的地方,可是好事。」

趙金蓮笑道,「不是我們家里買的,是圓兒學了一手好醫術,幫了主家的大忙兒。

主家特意送了她一座三進的小院兒,圓兒沒空閑去拾掇。

我們正巧無事,就過去住了幾日,幫她打理一下。」

「哦,原來是這樣啊。」

陳老夫人不好再問,但眼見趙金蓮眉開眼笑,這心里又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以往兩人說話,趙金蓮都是盡量不提起閨女,就是偶爾說起,也是愁眉不展。

如今,這是怎麼了?

難道是閨女找到好歸宿了,但哪個好人家會娶個帶了孩子的未嫁女子…

若是往常,趙金蓮肯定能看出幾分,自然要不高興。

但這會兒,她腦子里都是盤算著,洞天福地里還缺點兒什麼,一會兒開了庫房去找找。

若是不夠就讓老二進城去買。

這麼想著,她就有些嫌陳老夫人礙事了。

于是,她喊了九兒從屋里抱出一個西瓜送給陳老夫人。

「听說寶哥兒最近胃口差,許是天氣太熱了。

田里西瓜剛剛成熟,家里人就摘了兩個回來。

分一個給你,帶回去,給寶哥兒吃幾塊,興許就開胃了。」

陳老夫人听的眉開眼笑,眼見太陽到頭頂,就趕緊告辭了。

寶哥兒要中午放學了,正好喊他回家吃西瓜。

趙金蓮成功攆人,歡歡喜喜關了院門兒就忙起來了。

許是這幾日吃喝都出自洞天福地的關系,往日她有些酸疼的腰腿,都變得輕快很多,好似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氣。

午後,方老二也從空間出來,預備進城去采買一些東西。

結果,朱盛就興沖沖來稟報。

先前招攬的人手到了,方老二迎了出去。

朱盛在方家受到看重,一家三口日子過得好,也是實心實意為主家考量。

這一次,他去信邀請的人手,總共有十三家。

其中沒成親的單身漢七個,算是七家。

其余六家就拖家帶口了,其中三家是年輕夫妻倆,帶了個一兩個小孩子。

另外兩家是老兩口帶了小兩口和孫兒孫女。

最後一家是個大家族,老爺子姓楊,原來鏢局的副總鏢頭,真正經歷過風雨的。

同總鏢頭也是生死兄弟,若不是實在寒心,也不會離開鏢局過來。

楊老爺子三個兒子,分別是楊文楊武和楊光,都是武藝特別扎實的好手。

其中楊文和楊武都娶媳婦兒了,一家生了兩個孩子。

有十歲出頭的小子,也有五六歲的小丫頭。

只有小兒子楊光不到二十歲,還沒成親。

這一家子十一口,老老少少都過來了,不得不說也是勇氣可嘉。

萬一,方家不如朱盛所說一般,豈不是害了全家…

可以說,自從進了妹妹的洞天福地,方老二對家里家外的安全,已經沒那麼懸心了。

但人品可靠,本事了得的幫手,當然也是越多越好。

畢竟全家人不可能整日在洞天福地里,總要大半時候在外邊。

洞天福地是退路。

幾十人到了方家門外,紛紛跳下馬車和馬背,隱約以楊老爺子為首,站在台階下,好奇打量方家莊園。

其實他們昨晚就到了金河縣,同借宿的人家可是沒少打听方家的事兒。

大體同朱盛說的差不多,甚至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好。

畢竟朱盛在信里寫的有限,說不了那麼詳細。

那幾戶人家提起方家,可是贊不絕口,也是羨慕之極。

甚至有一家的遠房佷女嫁到了梨花坳村,那人家話里話外說起時候,都是驕傲的厲害。

好像佷女進了梨花坳,都不是方家門,那也是掉進兒福坑兒。

听說,楊老爺子等人是去方家做護院的,幾戶農人都是更熱情。

甚至家里的閨女還藏在角落,好好打量了幾個單身鏢師。

大有相看女婿的架勢,恨不得看好了,當場就要提親。

眾人都是哭笑不得,心里的忐忑也就沒了大半。

一早往村里趕過來,眼見道路兩旁農田伺候的整整齊齊,餃子館生意興隆,特別是那片西瓜田。

他們也是走過京都的,西瓜什麼價格人人心里有數。

這簡直就是滿地長的銀錁子啊…

方家富足,這四個字,確實不假。

而莊園里,漫山遍野的梨樹。山下有院子,有荷花塘,有作坊,隱約還有孩子的讀書聲。

只看一眼,就知道這是個安寧和美之地。

沒等一會兒,方老二就趕了出來,笑著同眾人拱手。

眾人也是趕緊見禮,很是恭敬。

方老二見楊老爺子頭發都花白了,特意同他又行了禮,末了請眾人去院里說話。

婦人們和孩子們留在車里,男人們就都跟了進去。

方老二高聲吩咐朱盛媳婦兒,「朱嫂子,勞煩你先帶外邊的嫂子和孩子們去百瑞院兒安頓。

吃喝用物都按照先例,別小氣。

她們剛過來,怕是不適應。

你請郭大娘多陪著說說話兒,我這里不多留各位兄弟,一定讓他們早些過去。」

「是,二爺放心,我這就過去。」

朱嫂子笑呵呵趕緊出去了,很快花二花三等也迎了上來,幫忙趕了馬車,送婦孺們走了。

夏日炎熱,屋里也憋悶,方老二索性同眾人坐在了院里陰涼處。

趙金蓮听到動靜,出來看看,眾人免不得又是一番寒暄。

趙金蓮眼見楊老爺子比她年紀還大,卻要顛簸到這里,重新扎根兒落腳,這心里就有幾分同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