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九章 準備出行

這個時候,她真想抱了所有來家里提親的人,狠狠感謝他們一番。

沒有她們的逼迫,家里是絕對不能答應的。

當然,最該感謝的還是自家三哥。

「我去列單子,明日就采買!娘,你放心,我一定把三哥喂的白白胖胖,絕對不掉一兩秤!」

她歡喜的沖進西屋,留下眾人神色各異。

趙金蓮幾乎是立刻就後悔了,「這麼冒失,出門在外怎麼可能不惹禍!」

方玉也是哭笑不得,倒是方老二從外邊進來,笑道。

「娘放心,我一定看好妹妹。」

「你們就慣著,看她這脾氣以後怎麼出嫁。」

趙金蓮這般抱怨,卻緊接著喊了兩個兒媳幫忙干活兒。

計劃沒有變化快。

除了兩個兒子,還有一個姑娘要出門,總要給她也準備一些衣衫鞋襪等用物。

為了行走方便,還要偽裝成一個半大小子。

別的不說,修改合身的衣褲鞋子,都要忙一陣兒。

方圓兒其實早就準備好了,不只列好了需要采買的糧食用物,還有一張馬車的簡單圖紙。

趁著老娘在屋里忙碌,她就悄悄溜出去扯了二哥嘀咕。

最後,四只沉甸甸的銀錁子就塞了過去。

方老二臉上的神色,真是古怪的可以。

他做了這麼多年的泥瓦匠,也成家了,手頭不過是百十文錢的存錢。

居然還沒有妹妹一個小姑娘…富裕。

他想想那一千多棵梨樹也認命了。

吃過飯,他借口有事,就去尋了一個師兄。

當晚,他也沒有回來。

第二日黃昏時候,他才趕著個怪模怪樣的馬車回到家。

幸好,這個時候村里人都在吃完飯。

否則這馬車又要引得人人都來看熱鬧。

方圓兒第一個鑽進馬車里,待得跳下來的時候,馬車就輕巧了大半。

惹得拉車的棗紅馬,為了突如其來的輕松,一直回頭探看。

方家其余人也是驚奇,想要撤去門檻,幫忙把馬車趕緊院子。

無奈馬車有些高,門框太矮,根本進不去。

方老二索性讓家里人,都去了新院子。

金子興奮的在馬車里爬來爬去,惹得趙金蓮抱了他,嚇唬了兩句。

新院子這兩日已經安完了門窗,房頂也鋪好了瓦片,吊了棚。

比之村里老宅,可是干淨寬敞太多了。

方老大和山叔听到動靜,也是過來看新奇。

方老二這才說道,「爹娘,我找交好的師兄借了一輛馬車,趕著走路最是方便了。」

他說著話,開了車後邊的兩扇門。

這兩扇門比之普通馬車的門要大很多,車廂里也極寬敞。

他翹腳在車廂頂兒抽了一下,就抽出一張薄木板。

斜著送進車廂,卡在左右兩側的凹槽里,就輕松把車廂分成了上下兩部分。

這般,應該有些逼仄。

但因為車廂上下比之普通馬車高很多,居然也不覺得多憋悶。

下邊坐人,上邊也能放些被褥之類行李。

晚上歇息,就上下都可以住人了。

「這個好,這個真是太好了。」

趙金蓮昨天答應了閨女一起去府城,但隨後越想越後悔。

一個姑娘家混在一群男子之中,吃飯還罷了,睡覺最是麻煩。

但這輛馬車就把這個問題輕松解決了。

兩個兒子晚上輪流守夜,睡在下邊,閨女睡在上邊,安全又方便。

方老漢和方老大也是看著喜歡,圍著馬車轉個不停。

「這份心思真是巧。」

「是啊,馬車太寬,遇到不好的山路,就是自找麻煩。

這馬車好,上下高,左右還是一樣寬。」

方圓兒忙著招呼大哥幫忙往下卸東西,回身又抱了老娘。

「娘,村里要干點兒什麼太麻煩了,總有人在門外探頭探腦。

我以後就在這邊準備路上的干糧吃食,好不好?」

「好,別說你了,我都想直接搬過來了。」

趙金蓮也是頭疼那些異常熱情的村人,厭煩她們眼楮都像鉤子一般,恨不得扒光她家的錢匣子。

「那就搬過來吧,娘。」

方老二笑道,「木器也都打好了,不過是糊個窗戶紙,鋪個新炕席,燒燒炕而已,有一兩日就準備妥當了。」

劉氏和王氏也是歡喜,幫腔道,「是啊,娘,早些搬吧。這里多寬綽啊,也不用做個飯還要關門閉戶了。」

方老漢和方老大倒是沒什麼意見,見趙金蓮看過來,就道。

「搬來也好,我們也省得來回折騰了。」

「那明日就搬!」

趙金蓮下了決心,全家都是笑了起來。

這新院子分了三進,第一進是外院兒,留著安置牛馬和農具,還有個小庫房。

三小間倒座房,備著晚上守夜。

二進則是五間正房,方老漢和趙金蓮住,帶兩間耳房做庫房。

東西也各有五間廂房,分別是方老大和方老二兩家住,也各帶一間耳房。

西南角還有兩間灶房,一口大水井。

東北角兩個小門,一個通往東跨院,一個通往後邊第三進。

東跨院就是方圓兒的地盤了,同樣有灶間有水井,還有一個小花園兒,方便她隨時下廚做吃的。

第三進則準備給方玉,甚至還留了後門。

一來,他自己住一進院子,讀書清靜。

二來,萬一以後來個同窗友人,從後門出入也是方便,不必驚擾前邊的家里人。

眾人都是各自打量自己的地盤兒,歡歡喜喜琢磨著要添些什麼,先搬些什麼過來。

方圓兒則是直奔東跨院的灶間。

還有五天上路,她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真是恨不得爭分奪秒啊。

別的不說,就是饅頭,她就要蒸個百十鍋。

左右存在空間里也不怕發霉,路上餓了隨時拿出來啃一個,頂餓又方便。

沒有辦法,她這個大胃王出門,考慮最多的就是填飽肚皮了…

之後的幾天,老宅的灶間隨時都在蒸饅頭。

新院子這邊兩個灶間,也是沒閑著。

不只是饅頭,烙油餅,發面餅,素餡包子,肉包子。

各色蒸餃,水餃,簡直是應有盡有,把遍地開花。

就是白米飯,都蒸了十幾盆。

更別提各種炒菜,炸魚,紅燒肉等等,也是成鍋的烹制。

旁人還罷了,忙著拾掇東西搬家,沒有多少心思關注方圓兒折騰干什麼。

只有金子,整日跟在姑姑身邊,隨時吃的小肚皮圓滾滾…

這般,方圓兒再去儲物空間看看,終于覺得不那麼寒酸了。

也終于有種月兌離了饑餓威脅的輕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