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二章 鬧中求靜

里正胡大伯是個會做人的,先把村口罵人的小媳婦兒和她男人拎出來,給方家人道了歉。

方家自然不能同他們計較,里正這才說道,「沒有你們一家帶路,也不會有這些收獲。你們家里說說,怎麼分才好。」

方老漢就道,「大伙兒都是一個村里住著,幫個忙是應該的。

這次的銀子,我們家里就不要了。

只不過,昨晚踫到狼群,實在太嚇人,以後誰也別求上門,讓我們再進山就行了。」

有村人也是害怕,應道,「大叔不說這個,我們也是不敢去了!

好家伙,昨晚那狼群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太嚇人了。」

「是啊,什麼也沒有命重要啊。」

眾人七嘴八舌,都是心有余悸。

里正又勸了方老漢幾句,見他確實不願分銀子,心里倒是更滿意了。

于是,他就對村人說,「你們方大叔可是夠情義,你們都要領情,以後再讓我听誰說方家不好,就給我滾出村子。

當啥,也不能當白眼狼!」

「是,我們都感激方大叔帶我們發財呢。」

村人紛紛行禮道謝,方老漢憨厚笑著擺擺手。

里正主持分銀子,自然公平。

一百兩銀子單獨拿出三十兩,發現靈芝和金銀花的村人一人五兩獎勵,而發現山參的強子和大壯則是一人十兩。

其余,按照人頭,一人一份兒,差不多也有一兩半銀子了。

雖然又累又怕了一日夜,但銀子拿到手里,人人都是歡喜。

起碼夠給家里媳婦兒孩子作身新衣,再買一條肉改善伙食了。

甚至節儉一些的人家,湊一湊也夠一份聘禮娶媳婦兒。

村人很快就散了,隨後就有懂事的人家,攆了家里婦人給方家送東西。

或者是十個雞蛋,或者是一籃子干蘑菇,或者一籃子青菜的。

別管便宜貴賤,起碼是份心意。

趙金蓮都收了下來,待得送走村人,方圓兒已經在灶間忙活兒的差不多了。

如今家里不缺糧食,她可是不想再虧待自己的肚皮。

雪白的米飯蒸了兩大盆,五花肉炖的土豆茄子,出鍋兒時候用鏟子懟碎,撒一把香菜碎,拌上米飯簡直能撐破肚子。

十個雞蛋也統統被她炒了韭菜,外加一個白菜炒木耳,涼拌野菜,四個菜就搞定了。

方家的午飯就麻利的擺上桌兒了。

方圓兒不耐煩總是盛飯,干脆把自己的飯碗換成了小陶盆兒。

惹得趙金蓮一邊吃,一邊總是望向院外。

生怕來了村人看見,壞了閨女的名聲。

方老二眼見妹妹幾「碗」就消滅了一盆米飯,也是說道。

「爹,咱家的新院子要把圍牆加高三尺。」

王氏趕緊應道,「這個好,別的不說,起碼不用擔心隔壁劉二嬸兒趴牆頭了。

也不知道她怎麼就那麼關心咱家,時不時就要偷看幾眼!」

方圓兒自然知道,家里人這般打算都是為了她。

她不好意思的笑笑,埋頭苦吃。

下午時候,方老二不能再耽誤城里的活計,背了七八個紅彤彤的大隻果,還有兩雙新鞋子就回城去了。

方玉在縣學剛下課,同熟悉的友人們往外走。

听說二哥來了,他就趕緊找去後門口。

幾個友人好奇,也跟去看個熱鬧。

結果,方玉拿了隻果,就分了友人們一人一個。

然後回去沒走幾步,又遇到了熟人。

正是孫裕興,孫老大夫的孫兒。

方玉就把最後一個隻果給了他,算是感謝。

孫裕興一向獨來獨往,居然當真接了果子就走,倒是讓友人們驚奇。

方玉也沒有多說,心里惦記家里如何,盼著下一個休沐日趕緊到來。

這般盼來盼去,七八日過去了,好不容易放了假,他就趕緊拾掇東西往家走。

不想出門就踫到趕著牛車的方老大,方玉歡喜。

「大哥,你怎麼來接我了?」

方老大憨厚,也沒瞞著弟弟,就道,「家里糧食不多了,爹讓我進城買點兒,順路來接你。」

方玉驚訝,忍不住問道,「那麼多都吃完了?」

方老大苦笑點頭,「回家說吧。」

兩人到家時候,正好剛擺好飯桌兒,難得方老二也是結束了差事回家來。

方玉掃了一眼桌上滿滿兩籮筐的白饅頭,一大陶盆白菜豆腐炖粉條,一大陶盆的辣椒炒土豆片。

雖然都是平常菜色,但這分量確實…有些扎眼了。

但其余人都是習慣了,坐下就開始吃了起來。

趙金蓮招呼兒子,「老三快吃,你妹妹手藝特別好。

如今我和你嫂子們都被嫌棄了,灶間都交給你妹妹折騰餓呢!」

劉氏和王氏妯娌兩個,一個喂孩子,一個往男人碗里夾菜,都是笑呵呵。

「是啊,我們有個勤快的小姑子,村里人听說都是羨慕的紅眼楮呢。」

方圓兒給三哥盛了菜,拿了饅頭,一邊吃著一邊含糊應道。

「村里人盯著,還是不方便。

否則買頭豬殺了,我給你們坐一桌兒殺豬菜,保管香的吞舌頭。」

眾人都是笑,一時吃完,飯桌照舊是空空被撤下。

劉氏和王氏去刷洗,方玉就拉了爹娘兄妹們坐在廊檐下商量。

「爹,住在村里確實人多眼雜,我們家的新院子不如尋個清靜地方吧。

到時候避開人眼,想做些什麼也方便。」

方圓兒知道這方便倆字大半在指她,就紅了臉,略略有些愧疚。

雖然她開了金手指,家里得了不少銀子,但也同樣帶來不少麻煩。

這幾日,她也琢磨了很多次,這會兒趁機就提了出來。

「爹,娘,你們也都嘗過我的手藝了。

雖然不如城里酒樓大廚,但做個農家菜還不錯。

不如我們家里把新院子建在西山腳下吧,那里清靜,離著官路也不遠。

到時候開個食肆,賣水餃給路人,生意肯定好。」

「開食肆?不行不行!」

方老漢第一個把腦袋要成了撥浪鼓。

「你三哥還要考學呢,萬一被劃成商戶,他的前程就完了!」

方圓兒听得驚訝,她還真不知道有這樣的規矩。

「那前幾日來的孫老大夫,他孫兒不是也在縣學讀書嗎?」

方玉倒是沒惱了妹妹,耐心替她解惑。

「藥鋪是掛在孫學兄母親的名下,朝廷雖然有規定,商戶之子不可入仕。

但大家族不可能沒有產業,所以就有了這般變通之法。」

方圓兒舉一反三,就道,「那咱家也可以把食肆掛在娘的名下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