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6章 是薛宛嗎

「如今這局面,皇兄還想要勸嗎?」玄素握緊了琵琶,視線嘲諷地在皇帝和兩位大周王爺的身上掃過,「呵,如今我可真回頭不了了!」

她迎上了墨淺裳的目光,滿是硝煙味的開口,「太後娘娘請吧!」

「既然玄素公主這般醉心越國古曲,那哀家就彈奏一曲《宮秋月》送給玄素公主吧。」

墨淺裳溫柔的聲音,讓所有人都靜了靜。

「《宮秋月》?听名字,倒是適合太後娘娘這般的深宮女子。」玄素哪里知道這曲子的深意,只覺得所有人落向她的目光暗藏深意。

又是在打什麼啞謎?

哼,到底是一個婦人!眼界只局限于小小的宮樓之中,竟然說她慷慨激昂,被越國士大夫們尊崇的《八面埋伏》不合時宜!

難道都和她一樣,每日只知道風花雪月,深宮情事才算合時宜嗎?

「這是越國數百年前和親緬南的公主,在異域所作的一首曲子,她為了越國和緬南兩國的邦交,甘願遠嫁緬南,出塞之時,彈奏此曲。」

玄素的眸光晃了晃,「胡說,我們越國史書上可沒有這位和親緬南的公主。」

墨淺裳的目光落向了玄鳴。

「大約……是真的有過吧,不過那都是前朝舊事,那位和親公主也不當真是公主,是從當時的宮女中擇選的女子。」玄鳴道,「一介宮女,自然入不得正史,在野史間倒是有所流傳。」

「三百年前,因為這位公主,被緬南騷擾到奄奄一息的越國獲得了一絲喘息的時間,免于亡國之災,越國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墨淺裳抬眸看向玄素玄鳴,「如今,哀家就以這首曲子送給玄素公主。」

越國和親之曲,竟然早被越國忘得一干二淨,反而苦苦追尋著不屬于越國的一段大周民謠。

玄素今日之舉傳回越國,不知道要笑掉多少人大牙,讓多少越國士大夫羞愧致死。

反而是墨淺裳,在此時彈奏出塞和親公主曲目送給玄素,不僅尊重了越國國民,為越國文人挽回了一些顏面,還肯定了玄素公主和親公主的身份,充分彰顯了大周的風度禮儀,在國宴上做足了太後該有寬容大度的模樣。

在無數文人之中,她與玄素公主今日有著雲泥之別。

在墨淺裳選擇這出曲目的時候,不管技巧輸贏,就心胸和眼界,她都贏了。

「初桃,曲琵琶。」墨淺裳看也不曾看一眼玄素公主。

她,真的不配稱之為對手!

一句評價,便斤斤計較成這樣,到底,還是無福之人。

墨淺裳手扶琴弦,樂律從她指尖緩緩奏出,上半闕,是人人皆知的風花雪月,宮娥舊夢,可是,本該收尾的地方,曲調卻豁然一轉。

一段段絕望卻深情,又暗含著希望的曲律華麗流淌出來,緊接著上半闕流淌而出。

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怎麼可能……」玄鳴暗暗心驚。

「怎麼了?皇兄?」玄素壓低聲音,道,「這曲律倒是好听,沒想到,這個女人竟然有這般……這般讓人忍不住多听幾遍的曲。」

玄鳴皺眉。

那個送到蠻夷之地和親的公主一直作為國恥存在,越國泱泱大國,也曾被緬南打成狗喘不過氣,自然,那位名不見經傳用來帶著金銀珠寶獻上的宮女也被下令三緘其口,甚至從國史上抹去。

只在野史中流傳這她曾經是皇帝愛寵的香艷傳聞,這曲目更是早就湮沒在了緬南邊境。

上半闕在大周有所流傳,可是下半闕,不知為何,從沒有傳出來過。

墨淺裳竟然信手拈來地彈奏起來!

他怎麼能不震驚?

大周不乏擅長音律的行家,《八面埋伏》雖然技巧復雜,可是這曲《宮秋月》卻也不遑多讓,千半段精巧繁麗,後半段更是神來之筆!

更何況,那《宮秋月》中濃濃的思想情愁,更是斷人心腸。

一曲畢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你怎麼……怎麼彈出來的?」

墨淺裳怔怔瞧著自己瑩仄十指……

本尊啊本尊,你還真是讓人驚艷的女子呢。

她的記憶里,浮現出本尊日夜苦練琵琶的模樣,不論做什麼,她都嘻嘻哈哈的,可是本尊母親教導的事情,本尊卻從來只會做的拔尖。

這個女人,若不是性子單純直率,就憑著這一身本事,到現代也會活得不差的。

「玄素公主,你可認輸?」君臨淵冷笑問道。

玄素臉色一白,她學了琵琶這麼久,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輸了。

玄素轉過了頭,「是,我輸了。誰成想她竟然拉出了丟了幾百年的古曲?呵,那彈琵琶的宮女還真是個行家,我輸給越國女的曲子,心服口服。」

瞧著玄素事到如今還死鴨子嘴硬,非要給自己臉上貼金,所有人的眸中都是不屑。

「既是如此,那,玄素,認賭服輸吧。」君臨淵道,「按照我們約定的去辦。」

玄素咬了咬唇瓣,她縱然再不情願,此時也無話可說了。

君臨風和君臨明都各懷心思,再沒有玄素公主身上做文章。

墨淺裳欣欣然回坐,又笑道,「哀家听聞明王爺醉心曲藝,府中之人為了這次宴會也準備了歡宴?」

君臨明已經懊悔了答應薛宛讓他的徒弟們來登台表演的事兒了。

薛宛今日,真的太出風頭了,而以君臨明的想法來看,物極必反,他和薛宛如今的生活很好,沒有必要被拉扯出來,再晾在大眾面前。

他有錢,有權,足夠養好薛宛。

曾經的一切,都如同戳心利劍,讓薛宛日夜不寧,如今再回到大眾視野中,他只會一遍遍想起那些傷痛。

本想著讓其他人替上,薛宛今日不再露頭,可是太後娘娘已經開口,想來,想退也是不能了。

他只能嘆息一聲,對內管點了點頭。

內管便唱出了曲牌名,來自于明王府的歌舞藝伎魚貫進入了大殿。

所有朝臣們都听到了薛宛之名,視線也自然而然落在眾舞者之中那個最出類拔萃,卻戴著面具的紅衣男子身上。

他只是靜靜站著,就仿佛花放千樹。

是薛宛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