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2章 養心殿請命

彩鴛聞言便連忙道,「是啊……陛下這兩日天天忙著政事兒呢。」

墨淺裳理了理裙子,「把綠豆湯用水晶碗盛了,咱們去養心殿一趟。」

初桃愣了愣。

墨淺裳含笑,「陛下政事繁忙,咱們自然要去關心關心的,不然我這個母後當的,蠻不盡職的。」

「是,娘娘。」

墨淺裳一行,散著步,悠悠走到了養心殿外。

養心殿外守著的小黃門瞧見了墨淺裳,慌忙上來恭恭敬敬地行禮,通報道,「太後娘娘駕到。」

墨淺裳帶著初桃彩鴛,一路走了進去。

養心殿中,君臨淵正在議事,听聞太後來了,起身而迎。

一旁正在議事的大臣們也跪了一地。

「微臣江正中參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千歲千千歲。」

「微臣蘇炳軒參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千歲千千歲。」

「微臣蘇過熙參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千歲千千歲。」

江正中,一代賢相,三朝元老,青史留名。

蘇炳軒,周朝頂級的詞人,憂國憂民,六朝老臣,曾上萬言書論及時弊,因言詞切直,為當權者所忌,被罷官。

最後一位,蘇過熙,在已巳年間,大周大旱,被君臨淵任命為欽差大臣,處理大旱事宜,因為情況緊急,大旱不推,君臨淵便被逼退位。蘇過熙一直都住在官府,晝夜不眠通宵達旦處理公務。

君臨淵退位,天降甘霖,大災被解,可是蘇過熙卻過勞死于任上。

朝廷追贈其為追封護國公,謚文忠。

也就是說,這位蘇過熙,即將被任命去救災,一個月後就累死了,換了家族的三百年榮華富貴。

將這幾個人和史書上的名字一個個對上了號,墨淺裳笑了笑,君臨淵比君臨天還是強了不少的,天歷年間可是有不少的貪贓枉法的大奸臣,這里一個都沒叫來。

君臨天就是運氣好,人卻昏庸,養了不少遺臭萬年的大奸臣呢。

墨淺裳搖著紈扇走了進去,笑著道,「陛下,天氣熱,听說您接連處理了好幾日的政務,哀家特意命御膳房熬了綠豆粥來,清熱解火。」

君臨淵挑眉,瞧著盈盈而立的墨淺裳。

大熱天,巴巴地趕過來,送一碗綠豆粥?

「多謝母後。」

墨淺裳掃了一眼地上的大臣們,「可是打擾了你們議事?」

大臣們忙忙搖頭,君臨淵笑了笑,「母後來,怎麼會是打擾。」

墨淺裳的視線靜靜打量著幾位大臣,流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幾個老臣被看得眉頭直皺,墨淺裳才收回了視線,親手將水晶碗中盛著的綠豆粥放在了御案前。

「陛下,不是哀家說你,你還是要悠著點兒身子。听聞你這十來天,都不曾吃好睡好了。無論如何,還是龍體為重。」

君臨淵笑了笑道,「多謝母後關心。」

說著,便十分給面子的喝了碗粥。

墨淺裳看著諸位大臣也笑了笑,「眾位大臣們也累了吧,初桃,你去吩咐御膳房,每個人賞一碗冰碗子。」

「多謝娘娘賞賜。」

「母後今日來養心殿,就為了送粥嗎?」君臨淵含笑問道。

「自然不是。」墨淺裳淺淺笑著,「只是最近看著天下大旱,足足有半年不曾下雨了。哀家瞅著這般下去也不是事兒,最近宮里又不大太平,今日是什麼宮女被當替死鬼投了湖,明日又是什麼蛇蟲成災。相國寺都能鬧出妖怪的事兒來,怕不是這雨水再不來,又要鬧出什麼流言蜚語來。」

君臨淵的墨眸中不由揉出了些許溫柔。

這個女人,還是聰慧的。

大旱再不除,別說宮里,前朝、百姓,多方勢力,怕都不會干休。

最近坊間已經開始有人為君臨天造勢,說君臨淵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要遭天譴了。

母妃竟然還不消停,在宮中擺出鬼神之說,君臨淵早就頭痛不已了。

墨淺裳能夠一句點出關鍵,已經遠遠超出了宮中女子的見識心胸了。

墨淺裳抬起眸子,「本宮想著,以太後之身,在天壇為天下蒼生祈福。抄誦《心經》千遍,忘經文成時,天下有感,降下甘霖。」

墨淺裳思忖過了,做法都是七七四十九日,時間過了,不成的。

只有抄誦《心經》這個法子,能夠由著自己的速度,在千遍《心經》抄成之日,天降甘霖。

「母妃身子不適,若是去抄誦心經,怕是不妥。」

墨淺裳說什麼也沒想到,君臨淵會直接回絕。

「不如以朕之名,請得道高僧千名,在天壇誦經。」

墨淺裳翹唇。

這些得道高僧哪里有她厲害,能夠掐準了哪一日該經成?

「陛下,此乃哀家的一片為國為民之心,希望陛下不要拒絕。」

君臨淵定定看著墨淺裳。

墨淺裳也直直回望向君臨淵。

君臨淵是說什麼都不信,墨淺裳能夠有這麼大的胸襟氣魄的。

八成……是怕了後宮那些神神鬼鬼的人,直接想出了這麼個一勞永逸的法子,讓那些裝神弄鬼想要在她身上扣屎盆子的人無處下手。

可是,他心疼。

君臨淵垂眸,既不想墨淺裳受罪,又要全了墨淺裳的心思。

他思忖片刻,倒是真想出了個兩全其美的法子,「難得母後有這般心思,朕準了。只是,母後身子不好,便改為去相國寺祈福可好?」

一旁的江正中忽然開口道,「太後娘娘,後宮不得干政。」

是江正中啊……

墨淺裳微微一笑,這個腐儒,還真是膽大包天,這種時候都敢開口?

「江大人所言哀家自然知曉。」墨淺裳道,「本宮今日來,可有問過一句你們的政事?本宮不過想要祈求蒼天垂憐天下蒼生而已,又如何算得上干政?」

江正中愣了愣,他之所以月兌口而出,不過是因為他們正在為了抗旱而積極想出對策。

而太後偏巧這時候進養心殿打斷,又說出大旱的言論來……

江正中下意識地覺得,是太後偷听政事,又想要穩固自己的太後之位,所以才來說出這些話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