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章 附身丹宦(15)

書接上文,話說劉兆璘他在勸誘徐少游喝下那杯摻有築基活丹的黃酒之後,就假意一拱手,說自己待會兒還有一個飯局要赴,向門外伺候的酒樓小二要來一只提盒將桌上的酒菜全都盛了,交給徐少游提了,而後去櫃上結了酒賬,出門就與徐少游分道揚鑣。

這廂徐少游是如何感激涕零得提著食盒回家暫且按下不表,單說那劉兆璘在出了酒樓之後,就徑直前往鶯歌館,尋那鴇母李媽媽將手里所有的銀子統統都換成了花錢。

待將這些花錢全都塞入帛布包好之後,劉兆璘他借著去鶯歌館後院茅廁解手之機,將布包悄悄舉到茅廁那個只要一舉手就能夠到頂棚的檁條間,再撥開頂棚上苫蓋的茅草,仔細塞入藏好。

忙完這一切,劉兆璘他假惺惺得喚過跑堂伺候的大茶壺,吩咐他轉告雁翠兒,讓其今晚給自己留門,之後就大搖大擺得出了鶯歌館,當街攔了一輛車子,讓車夫把自己送回秦府。

待在車廂中坐穩之後,劉兆璘他施展移魂月兌殼之術,將秦老爺的身子扔在車上,轉而跳附到徐少游的身上。

這便是劉兆璘他慣使的金蟬月兌殼之計了︰在自己移魂離體之後,被附體的秦老爺一定會在短時間內渾身抽搐口吐白沫人事不省,而後被大驚失色的車夫一路小跑得送到秦府,交由秦府下人來照顧。

今天晚上秦老爺他是肯定沒有辦法再回來找雁翠兒了,可是人雖沒來,該給的度夜之資是一文都不能少,等到次日天明,涂脂抹粉的李鴇母一準兒會追到秦老爺府上討要昨晚欠下的花債,屆時可就熱鬧了。

「我的老爺,您就不能將瞎話編的像樣一點麼?什麼鬼上了你的身,還將身上所有的銀子都換成花錢藏在花館後院的茅廁里?這話說出去也不怕人家笑話!分明就是老爺你被外面秦樓楚館里的狐狸精給迷住了……我說老爺,您就不能疼惜一下自兒個的身子?您昨天回來時都什麼樣子了,您知道麼?不許去,不先把老爺您的身子調養好了,哪里都別想去!門外的老鴇子妾身出去打發,老爺您今天不許出臥房的門!」

等到秦老爺十天半個月後被自家太太放出門時,那包藏在鶯歌館茅廁中的花錢早就被附身在徐少游身上的劉兆璘取走了,連最後一個物證都沒有了,秦老爺他除了自認倒霉,還有別的路可走麼?

在無數老爺員外太太的有力助攻下,劉兆璘這招屢試不爽,在過去的這兩百多年里,一個人過得‘自在’極了。

「听老鬼你的意思,敢情你是想幫著徐少游和春妮兒兩個玉成好事?那你還佔著人家徐少游的身子往鶯歌館里跑?分明就是你色心起了,真當我不知?」

就見小狐狸他右爪掐腰,舉左爪伸一指點著面前那只身上有三道黑白紋圈的古怪甲蟲︰「我說老鬼你也真夠厚臉皮的,你明知這身子的主人(徐少游)與那春妮兒有情,居然還有臉天天跑去鶯歌館里佔人家女孩的便宜?」

小狐狸話音剛落,他對面那只應聲蟲身上的黑白條紋頓時就劇烈得來回閃爍起來︰「哪個去佔人家女孩便宜了?以前上秦員外身時,劉爺我並不知此情,雖對雁翠她有所冒犯,也是無心之失;現在人家徐少游都把話挑明了,如何還再能干這種不要面皮的事情?」

只見那應聲蟲身上又幽幽得閃了幾下,就像是在長吁短嘆一般︰「眼下那雁翠兒的賣身契畢竟還攥在那姓李的老鴇子手中,我要不搶先在鴇母那里把雁翠兒包下來佔上,回頭老鴇再逼著人家姑娘接客咋辦?反正這徐少游也醒了,你們大可等天明再去問他,看這幾日我是不是對雁翠姑娘以禮相待……劉爺我躺在又冷又硬的地板上睡了三天,我容易嘛我?!」

一听劉兆璘的解釋,小狐狸頓時不敢相信似的揉了揉自己的耳朵︰「我沒听錯吧?敢情這幾天你天天去鶯歌館不是去尋花問柳,而去保護春妮的?這為啥啊?」

就听那劉兆璘氣鼓鼓得喋喋咒罵道︰「還不是徐紹忡那個老棺材瓤子!那個老東西一听春妮兒現在淪落風塵了,就覺得這樣的媳婦娶回來有辱他徐家的名聲,因此堅決不肯把自己手里積攢下的十兩銀子交給徐少游……要是當日再有這十兩銀子,雁翠她早就月兌離苦海了!何至于讓劉爺我繼續泡在鶯歌館里睡涼地板?」

說完,那劉兆璘猶不解氣,繼續罵罵咧咧得抱怨道︰「究竟是那個缺眼少心的用火不慎?老子這幾日在秦樓楚館里辛辛苦苦看診販藥才攢下來的家當,眼瞅就能給雁翠贖身了,這下全都讓那幫當差的給搶走了!」

听到這里,楊從循和小狐狸兩人登時就是滿頭黑線︰本來是好心幫人免費捉鬼除妖,結果這好端端的劇情怎麼走著走著就變成了邪線分支了呢?這TM是要扣俠義值的啊……為什麼老是有奇奇怪怪的東西混進來?

最後還是小狐狸撓著頭皮,沖著劉兆璘嘿嘿一笑道︰「敢情還真是我們錯怪你了……可老劉你為啥就鐵了心要幫這徐少游和春妮兒啊?人家和你非親非故的。」

然而在小狐狸這番話出口之後,對面那個劉兆璘卻一反常態得沒有還嘴回懟,沉默了好一會後,才幽幽一嘆道︰「也沒什麼,就是覺得自己和少游這孩子對脾氣,不忍兩個孩子錯失良緣罷了……老夫當年進山采藥時,要是沒有踫上那次該死的山體滑坡,孩子應該也有他這般大了。」

听劉兆璘講,在二十歲那年,他獨自一人進山采藥,不幸天降大雨,踫上一次十分可怕的泥石流,將小半座山頭都沖塌了。

在千鈞一發之際,劉兆璘他奮力攀上一棵突出崖邊的古柏,在樹上強忍了一天一夜,這才躲過了泥石流的沖擊,從閻王爺手里撿回了一條命。

不幸的是,劉兆璘他在瓢潑大雨當中受了太重的寒氣,雖然最後撿回一條命,但這股寒氣也在身體里留下了根兒,再也不能行生兒育女之事了。

劉兆璘他從此就心性大變,將全部身心都投在行醫之道上,終于在三十七歲那年成為名噪京城的一代名醫。

雖然劉兆璘他功成名就,但他因為那難言之隱一直都沒有娶親,眼瞅周圍的人家接二連三得生兒育女,形單影只的劉兆璘最好在每日坐堂行醫之余,將自己一個人鎖在屋里喝悶酒。

然而就在劉兆璘他心如死灰之時,天天借酒澆愁之時,一個操著公鴨嗓子光頷無須的‘男人’卻主動登門來尋他,一見面就讓劉兆璘將家里所有的下人都趕得遠遠的,口稱嘉靖皇帝下密旨宣他劉兆璘入宮,有要事當面商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