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師徒反目(完) 為書友20190621015524349打賞加更

聞听那風水先生道出一句「不須科考做官也能平安到達鐵剎山」,本已心如死灰的楊從循頓時就精神一振,「咕咚」一聲就沖著那先生拜倒︰「如蒙指引得報生母大仇,便恩同再造,請受楊聿一拜,還請先生速速教我!」

見楊從循行下大禮,那先生連忙與孫益亨一道將其攙扶起來︰「楊賢弟快快請起。請賢弟放心,貧道既與孫少東家交好,自當盡綿薄之力,助賢弟安穩前往這遼東鐵剎山。」

听這風水先生講,原來遼東鐵剎山雲光洞乃是東北道教的發祥地,為全真派四大祖庭之一(另外三處是山西芮城永樂宮,陝西終南山中的重陽宮,以及……往下看)。

早在大明崇禎三年,全真教下龍門派郭守靜真人路過關外鐵剎山,因感此處景色秀麗,便于山上乾坤八寶雲光洞中靜修十年悟道。

後來郭真人終于將東北道教發揚光大,因此就成為了東北道家的開山祖師。

那鐵剎山既是全真教的祖庭之一,就沒有不讓全真道士前來參訪拜謁的道理。

此外,與擅長符雷法的正一教不同,全真教尤其擅長內修丹鼎與導氣調理之術,因此廣受歷代朝廷權貴的鐘愛,不少有名氣的全真道長都是京城權貴家中的座上賓。

正是為此,在關外各處橫行的黑白兩道都十分給全真道士面子,一旦在官道上朝面,不但要客客氣氣得恭送人家,甚至還有可能開宴擺酒得湊上來套關系。

因為你不知道這位爺背後杵著的是哪位尊神,動了這個道士會不會給你招來滅頂之災。

因此那位風水先生給楊從循出的主意就是棄學就道,等從師傅手中混到一紙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道牒之後,就辭別老師下山,以一個全真道士的身份,大搖大擺得前往遼東鐵剎山!

「說來也是巧了,貧道听楊賢弟你有幾分山東口音,正巧貧道與昆崳山煙霞洞的青陽道長還有數面之緣。賢弟如不嫌棄,就由貧道替賢弟修一封薦書可好?這昆崳山畢竟離家近些,終究也讓家里人放心不是?」

一听那風水先生提到昆崳山煙霞洞,楊從循頓時一呆︰「道長你方才說的可是那重陽真人收錄全真七位祖師,後世稱其為‘北七真人’,從而將全真一教發揚光大的洞天祖庭昆崳山煙霞洞麼?」

「正是。咦,楊賢弟對我全真教的掌故真是知曉不少,莫非賢弟先前有什麼機緣不成?」

「道長真是抬舉楊聿,學生不曾有過什麼機緣,只是先前偶然曾從書攤上得到一冊長春子丘真人(丘處機)著的《西游記》。

這才從中略知一些丘真人昔年西行游歷,往說蒙古大汗一言止殺,後來東返創立貴教龍門派的壯舉。

說來真是慚愧,小生本來以為這本《西游記》是,是那個《西游記》呢。」

書中代言,南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時年七十又四的丘道長應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邀請,西去中亞為一代梟雄講道,並好言規諫其止戰戒殺,留下‘一言止殺’的典故。

丘道長此趟行程逾三萬五千余里,待其講道結束東歸中原後,其隨行弟子李志常與尹志平兩位道長就將師徒幾人一路旅途見聞寫成了《長春子西游記》。

(托《神雕俠侶》的福,這位尹道長可比他那個姓李的師兄有‘名氣’多了;但在真實歷史上,尹道長為人正派,道法修為十分精深,並沒有犯過之戒。)

然而那本更為人們所熟知的那本《西游記》,則是在《大唐玄奘法師西行見聞錄》的基礎上,由後人概括整理的話本故事。

說起來真是相當有趣,雖然兩本《西游記》是不同時代不同作者寫得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這兩本書在各自故事情節上,竟然有高度重合的部分!。

比如兩本書都提到西域有干旱炎熱、千里無雨的火焰山;有滿是黃沙、連鵝毛都飄不起的流沙河;以及西域沙漠中有一間只要觸動地上的錢物,就會被看守財寶的魔鬼詛咒,永遠無法離開的房屋等等。

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當時不少人都誤以為齊天大聖就是《長春子西游記》的主人公,甚至連那位著有《聊齋志異》的異史氏都是這樣認為。

由此一些無良書商有意把兩本書相混淆,故意翻印字數章節較少,也無繡像人物的《長春子西游記》來冒充孫大聖大鬧天宮的《西游記》,用薄本無配圖的書賣厚本有配圖書的價,賺些昧良心錢。

當時還不知世間險惡的楊從循就這樣上了人家的惡當,用自家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四錢銀子換了一本《長春子西游記》回來。

不過世事的是非得失真的很難說,楊從循他雖然沒有買到心目中那本《西游記》,但這本《長春子西游記》卻同樣記載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奇異經歷,成功得讓楊從循拓展了眼界,為日後修行之路打下了基礎。

更不消說,這本「西游記」還幫助楊從循在那位龍門派外門陰陽先生那里刷了一大票印象分。

當時那位先生就十分贊許得稱贊楊從循說︰「從賢弟當年妙手偶得祖師爺「西游記」這件事上就能看出楊賢弟你果然與鄙派淵源頗深。楊賢弟你若不來做個道士,那真是屈才了。」

于是那位陰陽先生不但親筆寫了一份薦書,還取下一塊隨身佩戴的桃木符讓楊從循當成信物一並送到昆崳山煙霞洞去拜師學藝。

那一日,楊從循他千恩萬謝得辭別陰陽先生和孫益亨,返回書院匆匆收拾了一下行囊,就和小狐狸胡三與楊四一起踏上了前往昆崳山的旅程。

話說楊從循他這一去,就在昆崳山上度過了整整三年的時光,而小狐狸胡三在把楊從循成功送上山之後,就在山腳下結廬清修,靜靜得等楊從循學成下山。

至于楊四?在半路上就被楊從循攆回家報平安去了。

三年之後,成功二轉、正式就職道士職業的楊從循終于可以走出新手村,正式踏入外面風譎雲詭的世界大地圖,由此開啟他和小狐狸胡三那一段傳奇的冒險經歷。

簡而言之,第一幕……結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