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五章 黃仙佳偶(5)

一听老客說千萬不要上山挖金,楊新篤頓時就一呆。

「馬爺,這又是何故?難道那個黃二女乃女乃報恩是假,其實是想找機會害了咱們?」

誰知,楊新篤他話剛月兌口,那老客就一把掩住他的嘴。

「我的爺,你怎麼敢在黃家的地盤上這樣詆毀人家黃二女乃女乃?這話要是讓黃仙听去了還得了?可不敢再說了。」

見楊新篤領會得上下晃了晃腦袋,老客這才松開了手。

「東家你有所不知,那黃仙雖說心眼小,但在報恩這種事情上卻從不含糊。

她黃二女乃女乃既然明說是報恩,那就不會下手害咱們,不過我卻覺得那女弟馬的丈夫不像是個實誠人。」

說完,老客就低聲在楊新篤耳邊解釋分析起來。

「那五十兩金子也許看上去並不多,可咱們倆人都不一定能從山上背下這些金子來。」

原來這個被楊新篤高價雇來的馬姓老客慣走關外,知道這關外莽莽群山之中多有金礦,自古就是產金的好地方。

然而這關外的「黃金」卻有一點與關內不同!

原來這關外雖多有金礦,卻極度缺乏能開爐化金的金匠鋪子,尤其是煉化提純黃金的手段。

所以關外人口中的黃金,並非是錢莊煉化提純後鑄造成形的金條金錠,而是從河床淘洗或礦脈上采掘礦石,最後再篩選出來的沙金!

「東家別看那從山洞里挖出來的金礦石一塊塊都是金子般黃澄澄的顏色,其實那黃色的基本都是銅,真正的金子很少。

就算是篩選出來沙金的含金量也不高,一般只有一成的純金!

雖說這趟咱們三個能從山上的金洞中背出來幾十斤的‘黃金’,實際上這些金礦石里邊能有七八斤的純金就很不錯了!

那人是干掘金工出身的,豈會不懂這里邊的道道?

要是按照五十兩純金的比例來分咱背下來的礦石,少說也要分給他一半的礦石不可,這卻是咱們給他背金子下山了。」

老客他告訴楊新篤,這個干過掘金工的圓臉漢子既然能在接到黃二女乃女乃命令後不到半天的時間里,就備好了迎客的火炕和酒席,可見是本地一呼百應的頭面人物。

「誰知道這種人和附近山上攔路劫道的綹子有沒有聯絡?

萬一他見咱們不肯分給一半的金礦石,保不齊就會暗地里把咱們的行蹤賣給附近的綹子。

東家,這載著三四百斤貨物的大車根本就跑不快,一旦咱們被綹子前後包圍得堵在山道上,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那老客他還告訴楊新篤,就算能僥幸逃出土匪的包圍,在車上拉著上百斤礦石趕路也是件極不安穩的事情。

只因這趕路之人不可能一直在道上趕路,總得尋客店停車休息打尖。

那車馬店迎來送往的伙計眼楮都毒!

只要一看這大車碾過的車轍深,馬匹拉著費力,就知道這車上拉得不是什麼藥材毛皮,在上面蓋著的掩飾之下一定是金銀。

萬一那些伙計要是見此起了什麼歹心,在端上來的飯菜茶水之中下了蒙汗藥,那楊新篤他們還是不能把這些金礦石平安得拉回關內去。

「東家,小人這里說句不中听的話,這關外莽莽大山上有的是金銀,只不過這里邊卻有一些金子是被人用藥水煎過的!

這些金燦燦的金子看著固然喜人,可千萬踫不得。

再說咱們這趟已經得了好大一樁富貴,就不要節外生枝,能安安穩穩得把這個包袱帶回家比什麼都強。」

一听老客提到「包袱」二字,楊新篤立時就如夢方醒般連連點頭。

「李爺你說得不錯,咱們這趟出來能不能有所收獲,可全都系在這個包袱上了。」

原來楊新篤用家中留下來壓箱底的好綢緞,跟關外一個貴冑之家的老夫人換到了一棵五品葉的山參。

據老客辨認,這棵大山參少說也有一百年往上的年頭。

這棵參要是能成功帶回關內,少說也能從京城豪富之家中換回二三百兩金子。

老客擔心路上這棵山參一旦在外人面前露了相,很容易招來宵小的窺伺,因此特地準備了一個包袱,並在包袱里塞了兩件棉袍和幾斤干糧作為掩飾。

老客先用紅布將山參小心翼翼得包裹好,之後拆開一件厚棉袍,掏出一部分棉絮,再將用紅布裹好的山參藏在棉袍縫好。

做完這一切,老客才沖著楊新篤低聲解釋。

「東家,萬一咱們在路上踫上劫道的綹子,一定記得不要動手反抗,立即乖乖得把車上的東西還有身上的銀兩都交給劫道的好漢爺們,這樣咱們才能指望他們放咱倆一馬。

常言道,‘總在河邊走,誰能不濕鞋’。

老客他雖然熟知關外路徑,這趟帶著楊新篤出來闖蕩,也只挑那些絕少有強人剪徑的安全道路行走,可就算這樣也不敢打包票說一定踫不上劫道的土匪。

不過老客他在嚇了楊新篤一跳之後又安慰他說︰「東家你也不必太害怕,絕大多數劫道的綹子都很講規矩。

這道上的規矩就是‘拿七留三’,多少能給咱剩下點東西,而且只要咱不動手反抗就不害咱的性命。」

老客他告訴楊新篤關外土匪之所以有一個‘拿七留三’和‘不主動害人性命’的規矩,主要還是為了自己這碗剪徑劫道的飯能吃的長久。

像老客這種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闖關外的主兒都是奔著去關外倒騰緊俏山貨販運回關內賺大錢的。

如果有一條商路,不論誰去走都是有去無回,久而久之這條路也就沒人敢走了。

就算路那頭有金山銀海,這有命賺錢卻沒命帶錢財回來享受也是白搭。

因此這些剪徑的綹子不但不能主動害這些跑商客人的性命,相反多少還得給人家留下一點貨物,讓人家就算被土匪搶了,回關內也能賺出一個糊口稀飯錢才行。

被搶了,還可以保本糊口;僥幸沒踫上土匪就能血賺上一筆,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商人前來賭運氣

如果這跑商的客人因為被土匪搶劫而虧蝕了本錢,那他以後肯定不會再來這邊跑商,最終砸的還是土匪自己的飯碗。

正是因為有這條‘拿七留三’的行規,像老客這樣經常往返關內外的客商開始絞盡腦汁思索如何在被土匪搶劫之後,將損失降到最低。

比方說,那個包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