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目前的機甲戰斗中,主流依然是腦波接入的方式,進行遠程操控。

盡管使用的是超遠距光波接收的方式,在延遲率上比起從前的網絡要好無數倍。而且新希望的網絡服務器,也非常的穩定,幾乎沒有發生過什麼延遲丟包之類的現象。

但就算再怎麼偶爾,幾十萬上百萬次的使用次數,也依然會有個別的丟包現象。

而這種現象不管多麼少,都可能在戰斗中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也許一場戰斗就因為這麼一瞬間的丟包延遲,讓機甲動作停頓,從而造成了失敗。

而且最重要的是,超遠距光波有一個限制,就是如果磁場十分強大的話,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干擾。

這種干擾並不會直接阻斷光波的傳輸,但會使得傳輸效率出現下滑。

現在人類與黑魔神海拉的戰斗如火如荼,容不得任何失誤,更不允許有影響操控的事情出現。

所以,戰隊中已經有人提議,是不是應該改進操控方式,由腦波接入改成人工操控。

不過這個提議並沒有被采納,因為腦波接入的方式雖然可能存在一定的失誤概率,但是可以最大程度保護機甲操控者的生命安全。

但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現在機甲操控員的培訓,並不像從前的戰機飛行員那麼困難。

虛擬世界的存在,可以讓人在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無休止的進行鍛煉。

就算一個十歲的孩子,長年累月在這里練習,也很容易成為高超的操控者。

虛擬世界的機甲訓練營中,已經有數千萬的機甲愛好者存在,其中達到合格標準的操控者,數以百萬計。

而這還是因為現存的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人,孩子,或者對新世界沒有完全適應的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新一代成長起來後,機甲操控者的數量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加。

如今虛擬世界的機甲操控者年齡,已經降低到平均只有二十五歲。

再過幾年,這個平均年齡降到二十歲以下是很正常的事情,沒什麼好稀奇的。

所以,機甲操控者的數量不用擔心,唯一需要擔心的,只是生命安全。

習慣了安全的躲在後方,用遠程方式操控機甲的人們,是否還能願意親自駕駛機甲沖鋒陷陣,並且伴隨隨時隨地可能出現的生命危險?

現在議事委員會拿不定主意,也不敢輕易做出這個決定。

涅槃號的出現,其實是一個契機,霍不凡用自己的英勇無畏,激發起了新一代年輕人的血性。

腦波遠程操控確實很安全,但那都是用意識來操控機甲,無法實實在在感受到機械和金屬帶來的魅力。

自從涅槃號在虛擬世界機甲訓練營中出現後,凡是能夠制造出這台機甲的人,都會選擇親自駕駛涅槃號去進行對戰。

雖然最初他們的手腳和腦部反應無法相互配合,導致丑態百出,鬧了很多笑話。但沒有多少人氣餒,他們反而更喜歡這種依靠自己的身體來完成戰斗的狀態。

拳拳到肉,非常真實!

根據虛擬世界機甲訓練營的數據來看,涅槃號的使用數據,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攀升。

甚至那些對于制造業不擅長的人,為了獲得涅槃號機甲,甘願拿出現實財富來購買。

虛擬世界中已經出現很大一批在這里做生意的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擅長各種各樣的事情,哪怕這里是一個如同神話的世界。

總有些事情,很難完成,也總有那麼一些人,不太想自己去勞動。

所以,愛勞動的人無論在哪里,都是可以賺錢的。

就像現在,他們可以幫別人打造涅槃號機甲,一台售價也不貴,銀河幣一萬塊。

目前全世界的購買力都是相同的,一萬塊的銀河幣,和以前的人民幣差不太多。由于所有的房子都是統一安排,不存在房地產行業,所以購買力反而得到了一些提升。

當然了,沒有房地產,那些裝修公司倒是還活下來了。依靠人工智能的力量,可以輕松設計出客戶所需要的各種東西,再利用已經完全商業化的3D打印機來打印。

現在的3D打印機,可不單單只能用柔軟的樹脂來打印東西了,只要你想要的,任何材料都可以使用。

鋼鐵可以,水泥可以,塑料也可以。

這是一個完全科幻化的世界,而在科幻的中心,又暗藏著一個神話的世界,令所有人都感覺新鮮。

一萬塊買一台涅槃號機甲,並不算貴,雖然虛擬世界中所有東西被破壞都會真實的消失。機甲損失掉,你就得重新買一台。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跑去競技場沒事打架,更多的人只是進行個人練習,或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玩耍。

對他們來說,這更像是一台大型玩具,而且也不是很貴,兩個月工資就能買一台,可比買車便宜多了。

如今的銀河聯盟,車子成了真正的奢侈品。

所有的主干道路,都有超大型公共交通工具,這種交通工具二十四小時無間斷的行使,並且得益于獨特的設計,不會影響到附近人的起居生活。

而且交通工具上的座位非常多,速度也非常快,不管你去哪,十分鐘內基本上都可以抵達。

再加上稱作舒適度極高,所以還願意買車的人,已經不多了。

傳統的車企已經被合並,像這種公共交通工具,就是交給他們來運營的。

他們不再生產傳統的燃油汽車,因為這里基本沒有使用燃油的設施,也沒有油田可以給他們開墾。

目前的主流是電力或者氫,未來可能會將反重力引擎普及,然後是反物質引擎之類的。

傳統的燃油,天然氣,已經被徹底淘汰了。

從環保角度來說,新世界還是做的想當不錯的。

在這種內部和平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年輕人們,陡然遇到了這樣的危險,心里自然很容易激發他們原始的野性。

他們希望能夠出去戰斗,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勇敢,換取和機甲之神一樣的崇高地位。

這是他們的願望,也是他們的理想。

所以,虛擬世界機甲訓練營的年輕人,對于親自駕駛機甲的和接受能力,要比外界想像的強很多。

按照人工智能程序的估算,最多五年,就可以推行真人機甲操控了。

當然了,如果給予一定的言論支持,氛圍引導,這個時間可能還可以再提前一兩年的樣子。

議事委員會那邊倒沒什麼意見,他們只是怕萬一真人操控導致死亡率劇增,會引發民眾的不滿。

對此,寧雪晴去詢問了霍不凡的意見。

霍不凡給出的答案很簡單,讓人們自己決定。

未來的機甲戰隊,可以組建單獨的真人操控隊伍,完全憑借資源參加。並且在各項福利待遇上,給予一定的提升,包括出了安全問題後的撫恤金之類的,都要相應增加。

這樣一來,就算民眾想說話,也沒有什麼理由了。

因為都是你們自願的,還有什麼好說的。

寧雪晴對這個意見,倒是挺贊同的,讓民眾自己做決定,自己只做潛移默化的引導,的確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不過霍不凡會同意人工操控機甲,稍微讓她覺得有點意外。

本以為親自經歷了這樣的危險後,霍不凡應該對人工操控有一定的心里陰影了才對,誰知道他竟然還是這種措施的贊同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