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尤其那些年輕人,他們的接受能力強,思想轉變的快,知道霍不凡竟然願意讓霍澤明留下繼續當董事長,一個個都佩服不已。

能有這樣的魄力,實在太牛了!不愧是新希望的大老板!

所有人中最不高興的,就是霍錫元了。

原本他預計自己是能接任董事長職務的,最不濟,也應該是CEO一類的角色。

誰能知道,霍不凡竟然壓根沒有提他的名字。

直到幾天後,新希望正式對收購進行公告的時候,才把霍家的人事調整進行公布。

如霍不凡承諾的那樣,霍家大部分高層管理人員,都沒有進行調整,只有大概十來位德不配位的,被降級或者辭退。也有一些人不願意過寄人籬下的日子,選擇了主動離開。

這二三十個崗位的空缺,由新希望的人迅速填補上。

而底層人員,有一半沒動,另一半根據各自的工作能力,擅長領域,進行了崗位調動。

這樣可以保證每個部門的人,互相都不是很熟悉,也更方便新希望的人進行監管。

因為霍家以前就很喜歡用外人,尤其底層和中層人員,百分之五六十以上都是外姓人。

這些人對霍家沒有太多的歸屬感,他們只承認強者。

如果所有人都姓霍,霍不凡還真不敢做的這麼簡單。

最終,霍錫元只撈到一個地區總經理的職務。

雖然覆蓋的權力範圍,已經包含了數個省份,但他還是覺得心里很不爽。

自己是做董事長的材料,怎麼能做這種在董事會里排十名開外的角色呢?

霍不凡可不管那麼多,霍錫元這幾年里雖然遭到了針對,但這只是客觀原因。如果霍錫元真的有能力的話,他應該把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經營的蒸蒸日上,讓人知道他不是被針對就垮掉的廢物。

可霍錫元沒有那樣做,他自暴自棄,什麼都不管,使得自己麾下的產業連年下滑。

就算他的個人能力真的很強,這樣的性格,也絕對不會受霍不凡重用的。

遭遇一些針對,出現客觀的困難因素你就放棄了,那怎麼指望你帶領一個資產數千億的公司發展壯大?

這樣的公司,需要一個心理素質極其強大,不容易被擊垮的人帶領。

霍錫元,絕對不是這樣的人。

相反,霍澤明這幾年表現出了很好的潛力,尤其他在國外游歷得到的眼界和人脈,也很適合擔任董事長職務。

諸多考慮,有人欣喜,有人不滿,但已經和霍不凡無關了。

把霍家收回來,算是了結了他一個大心事。

最起碼以後不用再想著,自己的家族會落到別人手里。

新希望收購霍家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國內外,而上千億的交易額,使得很多人對新希望的實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能一下拿出上千億現金來交易的公司,在世界範圍內都不是很多,哪怕沒有那兩項跨時代的技術,新希望現在也足以位列世界前茅。

而很多人注意到,新希望對霍家的收購,是全資收購!

好像這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但實際上,新希望到目前為止所進行的收購,基本上都只是絕對控股,很少會進行全資。

你願意賣,他們還不願意買呢。

因為霍不凡的理念是,我收購你的公司,是看中了你們的發展潛力,不是要這家公司本身。如果沒有你們繼續帶領公司發展,我買來干什麼?

所以至今為止,除了霍家外,被收購股份最多的一家公司,也只不過是百分之九十而以,而且那個公司的總資產,也不過十幾億。相比霍家,小的可憐。

有人認為,新希望全資收購霍家,可能是要把這個曾經的大家族,改造成新希望的攻城利器!

畢竟霍家經營了這麼多年,在全國各地,各個行業都有著不錯的基礎。如果能妥善利用,可以給新希望帶來極大的業務便利。

尤其是在市場推廣運營方面,能節省可觀的時間和人力,財力。

總而言之,這筆交易雖然高達上千億,但所有人都認為,新希望賺了。

而到此為止,新希望與霍家的商業競爭,也終于結束。

最終的結局,以其中一方被收購作為了結果。

說實話,這還是讓很多人意外的。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新希望這次死定了,誰能想到最後竟然是霍家被反過來收購了呢。

盡管其中絕大部分原因,是霍不凡在國外搞定了重生科技,使得新希望潛力暴漲,受國內外各大資本的青睞,從而利于不敗之地。

但在初期,重生科技還沒一點音信的時候,新希望所表現出的強大韌性,也讓人刮目相看。

平心而論,沒有幾家公司能在那樣的情況下支持這麼久。

從頭到尾,新希望自己的公司,主動離職或者背叛公司的人,一共沒有超過二十個。

比起前面幾次危機時的表現,這已經稱得上是奇跡了。

而今後,估計無論遇到再大的危機,在新希望沒有真正宣布破產前,恐怕一個人都不會走了。

至于之前走的那二十來個人,現在估計已經哭暈在廁所。

在宣布了成功收購霍家的當天,新希望總部也在內部局域網發送了全員郵件,根據在這場危機中,所有人貢獻的作用大小,公司將以股票進行獎勵。

最少的人,也能得到十股獎勵,而最多的人,如簡思思,甚至得到了一千股!

同時,寧雪晴親自宣布,新希望的國內股票價格,也將再次上漲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說,僅僅這一次獎勵,每個人最少能得到價值二十五萬的股票,而簡思思甚至一次性就得到了兩千五百萬的獎勵!

並且,所有的股票都可以立刻拿到公司進行現金兌換。

你願意保留股票就留著,不願意我就給你錢,把股票收回來,隨便你挑選。

有三分之一的人,選擇兌換現金,但沒有人願意把所有股票都賣掉,最少也保留了一股,算是留作紀念。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獎勵比較少的底層員工,他們更希望拿現金來改善現在的生活。

而獎勵比較多的人,則把股票都留著,等待未來升值。

以新希望現在的潛力來看,以後每股漲到十萬元都不稀奇!

他們沒想過離開這家公司,有的是耐心等下去。

除了新希望的員工們,更高興的人,可能就是那些之前購買了新希望股票的投資者了。

啥都沒干,現在股票價格又一股漲了五千,等于手里的資產憑空多了百分之二十五。

在這個實體經濟並不發達的時代,還有什麼比這種投資漲幅更快的?

買的越多的人,獲利就越多,尤其那些大型資本,可能最多能獲利超過十位數!

這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購買新希望的股票。

一時間,買新希望的股票,再次成為全國共同參與的第二次資本狂潮。

上到大型資本,下到平民百姓,都樂呵呵的把錢送進了新希望的賬戶。

收購霍家花了一千億,結果公告發布沒幾天,新希望就收獲了超過一千五百億的資金。

所以說,錢對他們來說,真不是個事。

如果再加上霍家這麼一大筆優質資產的價值,總體來說,新希望的收獲,有數千億之多。

很多人都感嘆,新希望能發展這麼快,全靠那些腦子不靈光的敵人主動送錢。

在新希望內部,更是充斥著一股無敵的氣勢,所有人都驕傲的昂首挺胸,為自己在這樣一家偉大的公司工作感到驕傲。

霍不凡個,則成了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