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八十二章 萬眾一心全城齊動員

「娘,您這是?」。

老太太灑月兌一笑,「怎麼,只興你去報效國家,去入伍守城,還不興為娘的也盡一份力?」。

「可是娘,保家衛國是男兒本色,您一把年紀……」。

「一把年紀怎麼啦?啊?一把年紀你就看不起你娘?一把年紀,戰場上不了,還不興娘在後頭給大家打打下手?別的活計娘一把老骨頭干不了,可給搬運搬運東西,燒點熱水上城牆,燙死那些個畜生們還是可以的吧?走走走,咱們娘倆就是死都要死一塊!」.

「娘!」。

「別廢話,趕緊走,沒听說缺人了麼。」。

母子二人相協著往最近的城門去,途經十字大街的濟世堂,濟世堂內︰

「兒你把家里庫存的藥材,但凡是戰場上能用得上的全部清點裝車,乖孫,去把祖父跟你父親的藥箱提來。」。

「父親?」,兒子詫異。

「祖父?」,孫子不解。

「沒事,快去快去,沒听到外頭在喊,城牆上缺醫少藥麼?兒啊,從為父領著你學醫的第一天起,咱跟祖師爺宣過的誓言,你還記得吧?」。

「父親,兒子記得。」。

「甚好,記得就好,趕緊的把藥材都裝車,別吝嗇,就是耗光了家底也不怕,兒啊,黃茂城在,咱們的濟世堂才能在,咱們一家子才能在,這個道理你明不明白?」。

「父親,兒子知道。」。

「好好好,知道就好,知道就快去。」。

濟世堂的老大夫,是曾經肖羽樓請去給莫麗萍看診的那位老大夫,醫德自然是不用說,醫術也頂頂好。

先前那次大戰後,代秀珍匆忙找到的支援大夫,也正是這位心善的老人家,那一次對傷員的救治,老大夫都是無償出診的。

這一次更是如此,就為了醫者的誓言,為了眾志成城守護住他們自己的家園,老大夫不惜傾家蕩產,拉著家里儲存的藥,帶著唯一的兒子,接過孫子遞上來的藥箱,坐到騾車的車轅上,招呼著兒子就要出發。

哪知道就在出發的檔口,邊上的今年將將滿十五的孫兒,也一把跳上了車來。

「胡鬧,趕緊下去。」。

「祖父我不!我也是醫者,我都能倒背祖師爺的本草綱目,千金方了,您先前不是還說,孫兒的醫術欠缺的就只是實踐跟火候了嗎?正好,眼下就是好機會,祖父,就讓孫兒跟著你跟父親一道去吧,我可以幫上忙的。」。

老爺子還沒有發話,已經追出來的老太太跟兒媳卻已經哭上了,「祖母的乖孫,你快下來啊,你祖父跟你父親去了,祖母都夜不能寐茶飯不思,乖孫,咱家九代單傳,你可不能再去前頭冒險了啊,乖孫你听話,你下來。」。

「祖母,我要去跟著祖父跟父親一道,為了保衛家園而盡自己的一份努力,祖父常說,不經歷風雨哪會見到彩虹,祖母,孫兒要去!」。

許是孫子鏗鏘有力的堅持打動了老大夫,或者是他心里也清楚,一旦城破,大家誰也逃不掉。

與其養孫子如羊,不如養孫如狼。

或許,讓他親身去經歷一下戰爭的殘酷,經歷下人性的丑惡與美好後,孫子才能茁壯成長,長大成才。

這麼思索著,老大夫發話,「行了,都別哭了,我們是去後方幫將士們看診,又不是上城樓跟胡虜韃子廝殺,安全的很,別哭,我們去去就來。」,說著,還把車轅上的位置讓給孫兒,「乖孫上車。」。

「哎!」,小大夫嘴里的歡快歡喜怎麼都抑制不住,蹦上車的動作也顯得異常的輕快。

濟世堂出來的三輛車,滿載著藥材,載著濟世堂祖孫三代單傳的男丁,浩浩蕩蕩的往他們預定的目標北城而去,途經巷子口的馬記豬肉鋪。

馬記豬肉鋪的老板是位黑壯的屠夫,人稱豬肉馬,此刻人正在自家新建沒有半年的青磚鋪子的屋頂上。

路過的人不解的看著,正在屋頂扒房子的屠夫,忍不住的就疑惑。

「豬肉馬,你怕不是瘋了,好端端的上自家屋頂扒房子作甚?別告訴我,你這是要扒了蓋新屋,我可是記得,你這前鋪後院的可都是今年新蓋的,用的還都是上好的青磚石料啊!」。

「新家咋啦,再是新家,一旦城破了哪里還有家?我馬屠夫雖然大字不認識兩個,卻也曉得精忠報國的道理。沒听著街上連小孩都知道,前頭戰場上缺滾木缺投石麼?我這屋子用的都是好料,扒下來運到城牆上去,砸不死那些畜生丫的!」。

圍觀的人紛紛比著大拇指,「豬肉馬,你是這個!爺們們佩服,不過老馬啊,你就不心疼?」。

馬屠夫樂了,扒房子的動作不停,「嘿,心疼啊,怎麼不心疼,可與心疼比起來,還是活下去更重要!房子沒了可以繼續蓋,錢沒了可以繼續掙,說句不好听的,咱們這也是為了自己活下去而盡一份努力,什麼都沒有比活著更重要不是?人要是都死了,再有錢,再有屋又怎樣?還不知道便宜了那個王八蛋去!哥幾個別叨叨了,趕緊的上來幫著一道扒拉呀!我老馬還趕著上前頭戰場去露一手呢,別的不說,咱那殺豬刀也不是吃素的呀。」。

爽朗灑月兌的吆喝聲,圍觀的這些或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也紛紛動手,「好,就沖著兄弟你這句話,俺們幫你一起扒!」,這人咋呼完了,還招呼身後看熱鬧的十二三歲的大兒,「兒子趕緊家去,讓你娘也把家里能當用的東西都獻出來,回頭報完信,你就來搬磚頭,這麼大的小子了,也該懂事了。」。

「唉,爹,我知道了,我這就去……」,被招呼的小子拔腿就往自己家里跑。

馬屠夫豬肉鋪的旁邊,隔了條窄窄的巷子,邊上就是一家小繡鋪,鋪子的主人是一對寡居的母女,女東家今年不過三十許,閨女今年也不過十四歲,正是準備坐產招婿的時候,哪知道,城里就遇到了這樣的大事。

听著隔壁屠夫鋪子的熱鬧,瑟瑟發抖,正彷徨無助的母女倆突然醒過神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