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雨沒下多久,不過時間已經不早,他們沒在仰天樓逗留太久,就回去了住處。

這地方也是余之成安排的,是大唐宮附近的一處竹舍,距離不遠,步行可至。

回去的時候路過來時的街道,許問看見有些人正舉著竹桿,把剛剛因風雨熄滅的燈籠點亮。

「這燈要點一夜嗎?」許問有點驚訝地問。

「不知道……」李溪水仰頭看著,搖頭道。

下了仰天樓余之成就回去了,派了手下送他們回去。

這時一個手下听見他們說話,笑著說︰「不會點一夜,但現在還沒到熄燈的時候。」

許問正想繼續問,突然看見一處民居門口,點燈的那兩個人吵了起來。

余之成的手下眉頭一皺,立刻叫了人過去阻止。許問還沒听清楚他們在吵什麼,那兩人就已經被趕了進去。

「各位大人已經疲倦了吧?咱們趕緊到地方,好好休息休息。」那人笑呵呵地說,帶著他們加快腳步,轉了兩個彎,到了。

竹舍非常雅致,修竹林立,里面立著幾間黑瓦灰牆的磚/制建築。

相比逢春城的竹林小屋,有著類似的氛圍,只是少了幾分自然樸拙,多了幾分精致典雅。

竹舍數量剛好合適,除了余之成另有住處,包括孫博然在內,剛好一名主事一幢,各自有著獨立的空間。

許問年紀最小,但身邊有朱甘棠,孫博然之後,第二個由他來挑選房間。

他非常謙遜,挑了最靠竹林邊緣的一間,大家都很滿意,卞渡還笑著說了一句︰「許大人真是客氣。」

各人開了一天的會,都有點疲倦,沒再多說什麼,各自回了房間。

許問先是漱洗了一下,換了身衣服,然後走到竹林中央,站定腳步,抬起頭,好像在欣賞天空中的明月,腦中卻浮現出了不久前的萬家燈火。

萬家燈火,本來是很溫情繁華的景象,但不知為何,許問看了心里卻有點發堵,不太舒服。

應該還是因為覺得太浪費了,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可能是因為晉中確實治理得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許問的笑容里,帶著一絲冷意。

之前那場雨來得疾,去得也快,現在天空雲開霧散,明月高懸。

陰雨連綿,這景致真的是久違了。

月光灑在片片竹葉上,葉上雨水猶殘,反射著銀光,也讓不遠處的燭光顯得更加溫馨。

從這個角度去看,眼前的場景熟悉感更強。

許問不再去想剛才的事情,走到一株竹子旁邊,捏住一根竹枝,搖了一搖。

沙沙聲響,林中的蟲鳴暫時一停,仿若又出現了他人。

許問的笑容暖了一點,心想,林林現在也在竹林中嗎?是在屋里還是屋外?有沒有听見風過竹葉的微聲?

說不定就是從

這邊傳過去的呢……

他出神地想了一會兒,緩緩低頭,注視著旁邊不知何時出現的一個人,露出了一些意外的表情。

那人跟剛才的他一樣,也在抬頭看著月亮,出著神,不知道在想什麼。

「真沒想到,是你親自來了。」許問說。

「我正好在附近,也沒啥事情。而且,我很好奇你找人要做什麼事情。」岳雲羅看向他,目光一如即往地明亮。

今天出宮之前,許問找到那名兵士,對著他比了個手勢。

看見那根綁帶的時候,他就知道這人是岳雲羅的人了,正好他有事要找人幫忙,就跟他打了聲招呼。

他是真的沒想到,來的是岳雲羅本人,還來得這麼快。

她出現在吳安,是真的「正好」,還是有什麼別的想法?

「確實有事。」許問沒跟她多迂回,直截了當地說。

風過竹葉,沙沙聲時而響亮,時而輕微。

竹下兩人聲音很輕,控制在一個只有他們自己才能听見的音量。

許問說得很快,把事情的經過以及自己的要求都說得非常明確,岳雲羅長眉微揚,最後點了點頭。

朱甘棠站在窗邊,看了一眼院子里搖曳的影子,又抬頭凝望天空明月。

「明天也是個好天氣啊。」他說。

…………

第二天,余之成走進旭日殿的時候,也帶了幾口大箱子,身邊還多了幾個跟頭一天不太一樣的人。

那些人掛著黑眼圈,眼楮里紅血絲非常明顯,帶著濃濃的熬了一夜的社畜的氣息。

不過余之成本人則神完氣足,仿佛睡得非常之好,滿臉自信笑容,看見許問的時候,還主動向他一笑,點了點頭。

孫博然雖然在京城里歷練了很多年,但沒被官場燻染得太過官僚,仍帶著工匠特有的利落性格。

他稍微寒喧了兩句,馬上把話帶進了正題。

昨天其他區段的界限已經全部規劃好了,責權分明,只剩許問和余之成中間的這段。

這部分工作只是一個起始點,必須在今天上午完成,後面的事情還多著呢。

余之成向旁邊那人點了點頭,吩咐道︰「你來說。」

那人看上去像一個樸實的老農民,帶著明顯的泥土氣息,個頭也不高,看上去很不起眼。

余之成吩咐他發言的時候,甚至連介紹也沒有一句。

那人慢吞吞地走出來,沙啞的聲音道︰「小的叫宇文隨,蒙余大人不棄,讓小的跟隨。」

他一邊說,一邊從旁邊的箱子里拿出一本本訂好的冊子,遞到他們的手上。

這冊子從外表上看,跟許問昨天發給他們的一模一樣,明擺著就是抄他們的。

翻開里面一看,格式也非常類似,就是墨跡明顯有點新,不是雕版印刷,而是派人一本本手抄而

成。

這也很正常,以這種方案的圖片量,活字印刷很難完成,就這麼一夜,雕版印刷時間不夠,還是讓人手抄手繪比較方面。

不過余之成明顯不缺人,手下能人也不少,這些冊子字跡雖然都不一樣,但秀麗整潔,看著還挺賞心悅目的。

宇文隨就著冊子的內容開始講解。他也跟許問一樣,手上拿著東西,但是基本上都是月兌稿演講,語句非常流暢,各種數據信手拈來,顯出了十二萬分的熟悉。

許問一邊听,一邊翻開了冊子開始看。

他是看慣了方案的,首先去看目錄,然後對照目錄看後面的內容。

昨天晚上,余之成帶著他們去看仰天樓,他人不在,可一點也沒耽誤新方案重新做成。

而余之成手上自有能人,一晚上時間也沒有白花,他們做出了功夫。新的方案內容極其詳盡,而且確實把重點主要放在了五蓮山一帶上。

他沒跟許問一樣設計那麼多方案,就是走的最正統的路子,繞開危險難以處理的路段,盡量走平路,將新渠牽引過來,讓飲馬河與汾河連接在一起。

這樣的路程會比較長,但確實是安全安穩的,算得上正路,也是許問列出來的幾種方案之一。

余之成做得漂亮的是,螺螄殼里做道場,把這部分工作做得非常細致。

這樣修渠,沿路怎麼走,地質水文情況怎麼樣,最重要的是,需要多少人,多少物力,從哪里調動,每階段怎麼安排……全部都細細述來,通篇就寫著兩個字——「靠譜」!

而且,余之成,或者說做這份方案的那個人,明顯從事過類似的工作,經驗非常豐富,也體現在了方案中。

有些細節,尤其是在人員調動以及安置方面的,許問以前沒有多做考慮,而他也寫在了方案里,十分周全。

許問看得入神,看到對自己很有啟發的地方,輕輕拍了一下膝蓋,露出笑意,還對旁邊的李晟說︰「寫得挺好的。」

他草草看完一遍,又把冊子翻到前面,從頭開始細看,著重關注與己方方案不同的部分。

旁邊案上有筆墨朱砂,他取了筆,蘸了朱砂,把一些關鍵部分用紅色圈出來,在旁邊寫評語做記號。

他越看越覺得,余之成這份方案寫得四平八穩,極有章法。

最關鍵的是,他用的全部都是正法正道,是經過驗證反復使用過的路子,絕不奇出。

如果朝廷的意思是求安穩,可能會傾向于這份方案。

相比于它,我的優勢在哪里?

當然也很明顯……

正在認真思考的時候,他的耳中飄過一句話︰「……倒是許大人昨天的法子,我有一些不解之處,想要請教一下!」

許問的筆一頓,緩緩抬起頭來。

「哪里不解?我們可以討論討論。」他微微而笑,說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