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宋繼開上了高鐵,直奔萬園市而來。

許問沒有接到通知,這一次,李三司並沒有提前知會他。

宋繼開上車的時候,許問正站在四時堂二層那個「不存在」的房間里,又搬了一塊白板上來,開始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寫字。

他給這個房間新取了個名字,叫「第五室」。

室也通時,指的是四時之外的第五時,超出了四季之外的別樣的時空。

他站在第五室里,把在班門世界里得到的那些修復建議一條條寫上去。

這塊白板仍然被分成了左右兩半,許問把班門世界大師的提議寫在了右邊,左邊則空了出來。

內容很多,他選了最細的白板筆,字寫得非常小。

能被明山邀請去流觴會的,當然是大周最頂級的工匠大師,現在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聚集在了新逢春城。

于是,這也相當于是大周最強大的技術力量。

這些力量向著同一個方向使勁,爆發出來的能量極其驚人。

由此,許問也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技術這種東西,其實也不是憑空而生的,前後有脈絡,有傳承的軌跡與方向。

大部分情況下,新技術都是在舊技術的基礎上誕生的,由舊技術改進變革而來。

就比如,唐朝華盛,宋代清雅,前者繁,後者簡,但後者的技術先進度肯定超過前者。

而到了清代,手工藝技術不斷突破,達到了新的頂峰。

一個說起來很有趣的例子,很多人覺得雍正雅,乾隆俗,這其中固然有個人審美的原因,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乾隆時期有了新的技術突破,以前做不到的工藝現在也能做到了。

技術與審美,其實常常是互相影響的,在古代尤其如此。

人們喜歡一樣東西,經常不僅是因為它符合自己的審美,還因為它稀有。

總地來說,新技術通常是會比舊技術更進步的。

但在班門世界,卻沒這回事。

這樣說也不準確,但就像許問曾經在江南觀察到的一樣,不同時代的技術在這里混雜在一起,非常混亂,難以分割。

但是要說的話,它們又不算完全沒有脈絡,還是能找到一些規律的。

許問也很快找到了原因所在。

這還是跟曾經的那個唐有關。

在那個曾經的唐朝,無數的成名歷史人物以及新技術、新藝術品混合在一起,共同鑄就了一個奇特而輝煌的時代。

那之後,雖然時代信息流失,很多東西都不存在了,但作品留了下來,其中蘊藏的技術留了下來,被很多人揣摩、模仿、復制。

由此,大周的技術也是非常混亂的,在許問的眼里看來,它帶著另一個

世界許多時代的不同特征,但又有著自己的發展,有許多跟另一個世界相異的特性。

許宅是座很有趣的宅子,就著這個命題,大師們可以討論得非常深入,從中展現出來的內容非常多。

也正是因此如此,許問格外感受到了班門的特別,它自成體系,跟現代世界的古代歷史既相似又有很多不同。

然後他就發現了,許宅確實與班門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從中展現出來的技術體系,與班門世界的正是同一套!

這一點,許問早就察覺了一些端倪,這時也沒有特別吃驚,只是讓他更想快點成為天工了。

經由這些大師,他又學到了很多新的技術,其中很多正是許宅所用的。

它們被羅列在了這塊新的白板上。

未來,它也將進入許宅的修復方案,成為其中重要的技術儲備。

許問一邊學,一邊寫。

他在兩個世界的任務都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不過他樂在其中,不知疲倦。

現在來往于許宅的人變多了,他在平鎮展銷會探古活動中的獎勵,八大庫的材料也已全部向他開放。

他先是拿到了八大庫的庫存單,他想要的幾種里面都有。

但是自然材料這東西,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批次都有可能不一樣,變化非常大。

所以,許問出門的時候變多了,外人過來許宅的時候也變多了。

各種材料進進出出,進行比對,許問還在附近租了倉庫,暫時購進一些儲存起來。

這片寂靜清冷的地方,突然間染上了大量人氣,幾乎所有到這里來的人,看到這座宅子的時候都會感到震撼。

不過,夜深人靜、四下無人時,許問還是會在水面上點燃瑩白的蓮燈,讓火光映入眼簾,在心里期待著可能的相會。

只是到現在為止,他還沒有再見過連林林,也不知道是機緣沒到,還是少了什麼必要的環節。

不光是連林林,連天青那邊也沒什麼消息,他還是一直留在林林身邊,但不想見她嗎?

還是自己一個人又去了新的地方,探索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他現在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許問真的一點概念也沒有。

他只能努力去做自己的事情。

百忙之中,杜鳴又帶來了新的消息。

之前許問通過了初級技工的考試,想繼續往下申請。

但是中級技工到初級技工之間,需要有幾年的明案工作時間,這幾乎是所有資格考試必須的內容。

杜鳴听到這個就說,有相關的政策可以跳過這個時限,這主要是為了幫助班門這樣舊時門派融入新體系,許問跟這種情況也比較類似

,也可以試試。

許問就拜托給他了。

杜鳴打一開始就非常看好許問,平鎮事件更是讓他眼前一亮,早就想找個機會增進雙方的關系了,許問的請求來得正是時候。

本來就有政策,也有申請的渠道,事情挺好辦的。杜鳴樂滋滋地去幫他跑動,還帶上了班門的一些老人,一並申請。

一切都很順利,準考證很快就下來了,杜鳴拿著過來找他,問他想什麼時候考,可以聯系考場,給他安排。

許問是在許宅里接待他的,他算了一下自己的時間,道︰「接下來我會越來越忙,倒是最近還沒進入正題,有點空閑。最近的考試是什麼時間,就安排在那時候吧。」

「行。」杜鳴知道他的實力,他翻了下時間表,說,「最早一期是這周六。」

「周六?明天啊?」

「有點突然是吧,再往後就得一個月後了,不如……」

「就明天吧。」

許問干脆地說。

明天也算一個空當,再往後,真不知道還有沒有時間。

「行。我去給你報名。」

杜鳴辦事速度很快,沒一會兒就安插好了位置。還在上次的揚天技校,同一個地方。

只有一個位置,所以只安排了許問一個人,班門的其他人他再另做安排。高小樹和榮顯更不用說了,他倆不屬于政策許可的範圍里,得老老實實地工作相應的時間才能繼續報考。

杜鳴走的特殊渠道,不需要再上課,直接就是考試。

明天早上九點開始考,一樣分筆試和實操兩部分,上午筆試機考,下午實操。

許問一一應下,這套流程他已經很熟悉了。

事實上,在此之前,他除了木工之外,還考了很多別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建築類里,算起來大概有七八項。

實際考過之後,他才意識到,現代建築的分工細致得驚人,光是建築類就有木工、砌築工、模板工、抹灰工等十幾個項目,如果上升到設計管理施工,還有幾十個類別,非常復雜。

他一邊學一邊考,雖然不可能全部學完,但就此機會,也了解了不少現代建築、以及現代古建築修復的相關知識,對于他來說,這也算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里,他對許宅修復方案的設計變得充實起來,開始有了明確的計劃了。

杜鳴剛剛跟他交待完考試的具體事項,許問的手機就響起來了。

他接了起來,听了兩句,有些意外地道︰「這麼快?我知道了,我在這里,您直接過來吧。」

放下電話,他表情有些奇怪地對杜鳴說,「國家文物局那邊派了人過來,說在正式立項之前,要先跟我踫一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