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條小隧道拱形的,很短,也不算太高,倒像個比較寬的橋洞。

橋洞兩端都有石凳,上面坐滿了游客。對面是個小碼頭,從略微有些幽暗的橋洞看出去,另一邊明亮透徹,對比非常強烈。

「這是水牆門。」許問指指頭頂上的「橋洞」,又指向對面,「那里是河埠,主要是停船和洗衣服用的。江南水鄉,用船的時候很多,船能直接停靠在家里,進出都會比較方便。」

榮顯和高小樹不約而同地回頭看了一眼身後,榮顯問道︰「所以,這個家有點半開放的意思?挺有意思的!」

「算是吧。」許問笑著說,拿出了手機,開始在水牆門的一個角落里拍照。

「這里有戲?」榮顯興致勃勃地湊過去細看。

何章也忍不住看了過去。那里有一尊土地公的石像,只有半個手臂那麼高,位于石凳下方,與牆面顏色非常接近,非常不起眼。

許問說之前,他是真的沒有留意到這尊石像,但他一提醒,他的目光接觸到它,突然就有點移不開了。

「這石像雕得很好啊!」他蹲了下去,仔細觀看,「也說不出是哪里好,就是覺得挺不一般的。」

「是的,這尊石像用了一種現在已經接近失傳的工藝,名叫佛光雕。在以前,它是專門用來雕刻小型佛像與神像的。它不是一種單一的技法,而是多種技法與規矩的組合,顧名思義,講究的是給佛像‘增光’,細節非常多。」

許問給他們講解,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另一個世界的事情。

他說接近失傳,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他沒有听說過它,而是在另一個世界知道的。

隊伍快到西漠時,隊員們之間的關系已經變得非常好了,方覺明跟剛上路的時候相比,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

那時候他們常常閑聊,受到隊伍氛圍的影響,他們的心態變得非常開放,並不介紹把自己的手藝教給別人。

佛光雕,就是方覺明講給他們听的,當時他還拿起手邊的材料和工具,現場給他們演示了一下。

當時方覺明雕刻的是一尊彌勒像,一邊雕一邊講解,耐心而細致。他沒有戴頭巾,與別人不同的短短頭發,低著頭,整個人柔和而明亮,也像是有光芒散溢出來一樣。

說起來,眼前這座土地石像,跟方覺明雕的那尊彌勒像還有點像,慈祥溫和,憐憫寬廣,真正有一種「佛」的

感覺。

兩個世界的兩尊佛像、同一種手藝在這一刻交匯融通,許問有些出神,但也沒耽誤了給他們講解佛光雕的講究,甚至還有很多細節。

這是他對這兩個小孩的一個習慣,平時有事沒事多說一點,不需要他們全部都記住,平時听听就行,到時候實際學到,能有一些熟悉感那就挺好的了。

但旁邊何章就听呆了。

這是在教徒弟嗎?現場就教?

許問是不是忘了他也在旁邊了?不怕他听去嗎?

「沒事。」許問被他的問題打斷,笑著搖頭,「技術就在那里,誰都可以學。學了能不能致用才是關鍵。」

何章看著他,半響後苦笑搖頭。

技術就在那里,誰都可以學。

果然是個年輕人,不知道對他來說舉手可得的技術在另一些人眼里求都求不到……

他們幾人正在說話,沒留意到,旁邊石凳上坐著一個戴著草帽的老人,向著這邊看了過來,目光落在了許問的臉上。

許問拍下了這張土地公的照片,把它上傳到小程序上,登記了它的信息和所用手藝的名稱以及簡介,點了提交。

提交完之後顯示審核中,這種情況肯定不可能機器審核,必然是人工的。主辦方這次真是做足了準備了。

不過遇到審核的老師們也沒見過沒听說過的手藝,他們要怎麼判斷?

這個問題許問就只是想了一想,沒有放在心上。

就現在看來,這十五幢古宅絕對不止七十二種絕藝,偶爾幾種不通過也沒辦法,他再成倍補上就行了。

因此,許問越發不能錯過每一種技藝。

又走了兩步,他再次蹲下拍照片。

一邊拍,他一邊繼續對榮顯和高小樹講解︰「你們注意這個砌石的技術,這叫犬牙錯,講究的是交錯重疊,中間不留縫隙。這樣建成的河埠能夠不用水泥三合土等粘合劑,自然密封不透水,還能長效耐久。這個河埠建了兩百多年,還是很牢固。有的四五百年、上千年仍然能經得起流水沖刷,非常牢靠。」

他用小程序登記完提交,接著又打開一個新檔,再次拍了同一處的照片,又填寫了一項新技術。

「這里用的技術不止一種,還有沉流積石。」許問繼續說道,「這是犬牙錯的伴生技術,專門應對河埠這樣的水下結構。它能很穩當地讓石塊在水下、尤

其是流水之中進行組合……」

許問還是跟剛才一樣,細節也講得很完整。

何章正是渴求技術的時候,听許問說話听得心里癢癢的,一邊琢磨這技術在實際建築設計里可以怎麼應用,一邊很想掏出手機,把許問說的話全部都錄下來。

他的手指動了動,還是忍了。

對方不介意他們在旁邊听,真的非常大方了,不經允許隨便瞎錄,這是想得罪人嗎?

在他們身後,那個戴草帽的老人站了起來,專心致志地听許問說話,他們還是沒有注意,倒是許問以外無人能看得見的連天青,轉過頭去,深深地看了那人一眼。

接下來,許問又在這地方找到了兩種技術,是關于水牆磚建的。一種是燒磚的技術,一種是壘牆的技術。

于是,他們現在還在第一幢古宅,還沒進它被公認的大門,許問就已經提交了五項技術了!

「哥你也太厲害了吧,照你這樣,七十二種算什麼?一百七十二種也找得出來吧?」榮顯被這效率驚呆了,高小樹在旁邊拼命點頭,表示同意。

「後面的不好說。」許問搖了搖頭,「這個地方看著不起眼,其實是挺有利的。它不起眼,很多人不把它當正宅的一部分,所以被破壞得也比較少,這樣,它的舊技術被留存下來得也比較多。正宅是後來人修復的,修復的時候留下了多少舊手藝,那可真不好說。歸根結底,物由技生,你要做東西,就要用技術,這是離不了的。」

「也對。」榮顯想了想,點頭表示同意。

這時,許問的手機發出提示音,他拿起來一看,發現是通知他剛剛提交的第一條佛光雕和第二條犬牙錯都已經被確認為有效了。

「哦耶!」榮顯興奮地揮了揮拳頭,何章也贊了一句︰「厲害啊!」

第三條沉流積石是跟第二條一起提交的,兩者是伴生技術,理論上來說這一條也應該很快。

結果他們等了半天,小程序徹底安靜了,新的通知信息遲遲不來。

按理說,就算不行,也會有「不予通過」的回復的啊?

怎麼回事,這是……猶豫了?

「看來是我提交得太快了。」許問迅速捕捉了審核方的心理,笑著說。

「那就再快一點。」連天青突然「無聲」地說了這樣一句,然後,他與唯一听見的許問對視一眼,露出了傲然的笑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