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099 清點開工

許問沒有馬上開始找東西修復。

他先拿著紙筆,開始統計四時堂里所有的物品。

八張床,每張床的名稱是什麼,用的是什麼材料,用一段簡要的話來描述,尤其寫清需要修復的部分在哪里。

其他家具也是如此,多少個櫃子、多少張椅子……所有東西他全部清點出來,列表統計。

家具之後是箱子,一共一百多口,許問一個個打開來看。

書畫箱有幾口,每箱書畫有多少,書法幾幅繪畫幾幅,分別是什麼內容。

到這一步許問就有點棘手了。

家具還好說,他用了一年時間來學這個,各種類型基本上門清,大件小件統計起來也很方便。

但是書畫方面,連天青只給他講了一個大概,具體內容還沒有涉及到呢。

一些名氣很大的書畫家他還听說過,稍微冷僻一點的就不行了。

題跋完整的還好,被蟲蛀了或者本來就缺失的,就很麻煩。

許問思考了老半天,突然一拍腦袋,拿出手機一看,果然有電!

現在這種狀態電話是打不出去的,但是手機的其他功能還能用。

許問直接把它們拍了下來,文件名跟表格對應,再寫上簡短的描述,暫時解決了這個問題。

清點家具的時候他從容自若、游刃有余,清點完書畫,他硬是冒出了一身汗,心里還很慚愧。

學無止境,他懂的實在太少了啊……有機會出去的話,也不知道能不能多買點書帶進來看……

箱子里除了書畫還有很多別的東西。

古代服裝、各種絲織紡織品、古籍、金玉牙雕陶瓷花瓶等大小擺件、寶石首飾……

琳瑯滿目,比許問想象中的還要多而且復雜!

所有的這些東西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光是「精美」兩個字,許問就不知道在描述里寫了多少次了。

東西太多,許問一次次感到驚喜,同時也覺得頭大。

書畫好歹還有題跋,還可以找一下來歷,這些東西呢?

那些不同的絲織品之間有什麼不同?這種繡法和那種繡法看著的確不一樣,分別叫什麼名字?又是哪位大師繡的?

許問手機里的圖片越來越多,紙上的描述卻越來越乏善可陳。

記錄著記錄著,他突然在想一件事情。

剛剛開始教他修復的時候,他師父連天青就對他說過,這個行業涉及幾乎所有的門類,其道極其深遠。

許問這一次可以說是體會非常深了,他同時有點好奇,這麼多東西,連天青都會嗎?是他在這里的話,能把這些東西全部認齊嗎?

唔,也未必。

從箱子里的書畫就可以看出來,這些東西來自于各個時代,跨度非常大。

出現在班門世界之前的,連天青可能能鑒別得出來,那之後的他肯定就沒辦法了。

統計完箱子里的東西,許問想了想,又把櫃子的櫃門打開來看。

才開了一個櫃子,他的動作就僵住了,回頭又去把桌上的紙筆移過來繼續干活。

櫃子里竟然也被塞得滿滿的全是東西,全是珍奇的古董,許宅的原主人究竟是多有錢!

天黑又亮,天亮又黑。

不知不覺中,許問回到許宅後又過了五天。

這五天他什麼事情也沒干,全部花在清點統計四時堂里的物品上了。

最後,他拿著一疊厚厚的寫滿字的紙,有點發呆。

四時堂除了本身的建築以外,堂內物品大小一共17812件,書畫古籍、金銀銅鐵、竹牙玉石、漆木織衣,所有的門類全部包括在內。

這一萬七千多件物品,件件都是精品,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寶庫,但也代表了更加巨大的工作量。

我簡直是這宅子的勞役鬼。

許問模了模自己的下巴,不禁失笑,淡定得連自己都有點意外。

他放下手里的紙, 小心用鎮石壓好。

文物分類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再加上他能力有限,這里的統計只有細木類比較精細,其余的都粗略了一些。

那就先從細木類的開始修起吧。

不眠不休地干了五天,許問一點疲倦的感覺也沒有。

早在進行統計的時候,他就已經確定了自己第一個要修復的目標。

現在他轉過身,毫不猶豫地走進四時堂,從里面比較深的地方搬出了四把椅子。

******

四時堂光線太暗,東西太多,不適合用來修復。

假山後面那個工作間又太小太偏,不方便用來修復家具之類的大件。

于是許問在四時堂外面的天井里整理出了一塊地方,又從門廳堆積的破爛里翻出了一塊大塊的白色塑料布, 清洗干淨之後撐在了天井上方。

這就形成了一個臨時工作間,比較亮堂,又不至于被風雨侵襲——是的,許問發現這里所謂的時間停止很詭異,好像只跟他直接相關的事情有關。

譬如他現在除了精神上的疲倦以外,是不會累也不會餓不會困的。

但對于整座宅子卻並非如此。

這里的時間仍然在照常流逝,就像四時堂里的物品仍然會不斷受到時間的影響一樣。這里仍然會刮風、會下雨、有日升日落、有四時交替。

也就是說,許問修完的東西, 如果保存不善,也是會再次損壞的……

許問把椅子一張張搬到天井里,強烈的日光被半透明塑料布過濾之後,變得柔和起來,照在了四張椅子上。

這四張椅子全部都是官帽椅,明顯是一套的,簡潔流暢,帶著明顯的明代家具風格。

官帽椅是古代椅子的典型樣式之一,始于宋元時期。這種椅子的「搭腦」,也就是椅背最上沿的部分會探出頭,造型像古代官員烏紗帽張開的帽翅,因此得名。

官帽椅在明清兩代達到巔峰,兩者的風格卻截然不同。

明代官帽椅樸素大方,造型優雅簡潔,曲線與直線完美搭配,椅上裝飾比較少。

清代官帽椅的搭腦常用羅鍋棖或花形,靠背、扶手上大多都有花飾,風格跟明代相比,華麗繁復了很多。

現在擺在許問面前的這四張,是非常典型的明代官帽椅。

它的靠背用圓木條做了個框,基本上是空的,只有正中央有一個背板。背板四周同樣是圓木的框,中央有一個圖案,這叫「攢框瓖心」。整個背板形成一個弧線非常優雅的S形,恰好能讓人把背靠在上面,貼合人的脊椎。

這也算是古代的人體工學了。

背板瓖心浮雕一個文字, 上方有一個鏤空的如意雲紋,除此以外看上去並沒有裝飾。但仔細看就會發現,它腿間的牙子正中浮雕卷草紋,後邊柱微微向後彎曲,搭腦也微微向後弓起,形成了一個恰到好處的背傾角。

它的每一個細節都非常精心,處處可見匠心,整體造型非常穩重,有一種說不出的氣韻,絕對的大師之作。

四張官椅造型基本一樣,只有正中央浮雕的文字有所不同。福祿壽喜,全部都是篆書。

如果按規矩給這套椅子取名,應該叫「福祿壽喜南官帽套椅」,對了,前面還要加上它的材料。

這個材料,是許問第一個選擇修復它的原因。

這四張一套的椅子,完全是用杉木制成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