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 423 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

楊戩駕雲飛到上清天上彌羅宮後,未能立刻見到師祖元始天尊,而是被兩個剛滿千歲的小道童笑嘻嘻地請到了浮雲听竹閣內歇息等待。

這兩個彌羅宮道童的態度甚是熱情殷切,一會兒給楊戩斟靈茶玉液,一會兒又奉上仙果碧藕等珍稀佳品,但卻只字不提何時去見元始天尊。被楊戩再三追問後,這兩個童子就推月兌說大天尊此時正在小憩神游,不宜打擾,還請清源妙道真君安心等候片刻。

聞言,楊戩起身欲走,只道改日再來拜見師祖。見狀,那兩個道童慌忙留客,又連聲說大天尊有令,命他倆好好招待二郎真君,莫要因為頑皮無禮把人氣跑了。說完這話,兩個童子便一溜煙地跑走了,只留下楊戩一人在浮雲听竹閣內等待元始天尊傳喚。

楊戩也不是頭一次來拜望師祖,此刻見接待的童子如此表現,便知他倆肯定是得了大天尊的命令,要把他暫時留在這上清天上了。而留他的原因,約莫和下界之事有關。

「既是小憩神游,那師祖今日肯定會見我,我且等等看吧,」楊戩望著浮雲听竹閣外的仙家盛景,暗自思忖,「殷道友的手段……足以應對凡間之事了,即使我此時匆忙趕回她身邊,也無多大助益。不如在這彌羅宮中耐心等一等,听听師祖有何交代,說不定就有機緣幫殷道友化解開十一年後的死劫。」

楊戩既信任裴湘的應對能力,也信任師門祖師的行事手段和對弟子的愛護仁慈之心。因此,在發覺自己被刻意絆在彌羅宮內後,他不僅沒有驚疑不安或者匆忙離去,反而不緊不慢地喝起茶賞起景色來。

廣明殿內,瞧見這一幕的元始天尊拂袖揮散天鏡,微笑頷首。

一旁同看天鏡的鎮元子溫聲稱贊道︰

「清源真君道心通澈圓融,心性醇和明固,不愧為大天尊門下。」

元始天尊謙虛道︰「現在稱贊他還為時過早,暫且看看我這個徒孫能安心等到何時吧?倘若他能一直心思通明不急不躁,我便助他一助。他若被情劫所惑失了靈台清明,便合該經歷些苦難磨礪性情,以免將來入了魔障。」

鎮元子望了一眼自己那些候在門外的徒弟們,含笑著點破元始天尊的暗自得意之處︰

「歷情劫者,神魂必為之牽繞,道心必為之影響,靈台必為之浸染,否則便算不得劫數了。渡情劫之輩,縱然平日里再冷靜自持,動了情,生了意,就難免要多思多想多憂多慮,至此再不得逍遙淡然。所以,依我看,清源真君此時必然存著焦急擔憂之情,但他能安坐等候眉目怡然,想來是對師門濡慕信任至極的緣故。他覺得大天尊真正愛護弟子,且道法精深宏博妙不可言,是他破解困局時的依仗,所以才有此表現。」

元始天尊被老朋友鎮元大仙挑明了心中得意之處,也不覺得如何,反而回敬道︰

「那殷溫嬌還未拜你為師呢,你就先明著暗著維護上了。往日里你我見面,也未見你如何稱贊過清源,只是平常相處而已,這次卻如此嗦。當心白費一番心意,最後你自己收不成徒弟,反而讓我的徒孫得了不少好處。」

鎮元子搖頭道︰「我若收不成徒弟,殷溫嬌死劫難渡,楊二郎情劫深陷,兩個中,哪個都好不了。」

「那你還不快下凡去收徒弟,再盡心指點她早日得道成仙。快去快去,莫要因為憊懶閑散就連累了我徒孫的修行。」元始天尊似笑非笑地催促地仙之祖。

聞言,這聖號「與世同君」的地仙之祖嘆道︰

「收徒時機未到呀。你當我不想盡早化解我那寶貝人參果樹的大劫數嗎?」

听到鎮元子把收徒之事和人參果樹的劫數聯系在一起,元始天尊並不感到驚奇意外,概因他已經從鎮元大仙處得知了其中原委。

原來,千年前,鎮元大仙某日偶有所感,推演預測到他五莊觀內的草還丹要遭逢大劫,說不得一不留神就要生機斷絕了。鎮元子當即便大驚失色心痛不已。即使後來又推算出此番劫難中存有不小的生機,不至于讓那天地靈根至此消失,卻也不能讓鎮元子心情舒暢。因為無論如何,他的寶貝人參果樹都要遭一番折磨歷一次危險的。

如此過了千載光陰。

大約七八年前,就在鎮元子再一次不死心地試圖推算出幫人參果樹避開劫數的方法時,原本次次險象環生的卦象忽然出現了新的變化。一個可以讓人參果樹避免劫難的機緣悄然而生,雖然若隱若現並不確定,但總比不存在強。

至此,鎮元子便開始關注這份能幫助人參果樹的機緣。只是,看著看著,鎮元子不禁就有些發愁了。

他心道,這機緣果然不是那麼好把握的,竟然還卷進了佛子轉世西方弘法這樣的大事中來,弄不好的話,這點飄忽不定的機緣說不定就被吹散了。到時候,他的人參果樹還得遭罪受難歷經生死……

元始天尊見鎮元子愁悶,便勸道︰

「縱然抓不住機緣,卻也不是必死之局。那草還丹是鴻蒙初始時的靈木,總要多得幾分天地偏愛的,遭逢大難之際,必有解決之法。」

「雖然不是死局,可遭逢大難之時,吃苦受罪的還是我園中的草還丹。我平時照顧那靈根的時候,都是呵護備至的,多少萬年了,我如何舍得讓他經歷這一遭折磨。若是能不受苦的話,最好還是不受苦為好。哎,天機預測,我與那殷溫嬌的師徒之緣正是化解人參果樹劫難的關鍵,也不知這份緣法從何而來。」

「不急,你再听我講幾日混元道果,事情就明了了。況且,雖然你門下弟子無數,可若是想成為你的真傳弟子,還需做出些功績來的,否者無緣無故的,她也當不起這真傳弟子的身份和名頭。」

鎮元子眼楮一亮,頷首道︰「此言極是,我料想也該如此。若是平常人,如何能替開天闢地的靈根消災免難。也引不來清源真君的情劫。」

再次听鎮元子提及「情劫」二字,元始天尊微微挑眉,心隨意動,他眼前便再次出現了一面天鏡。

那鏡中,楊戩正在浮雲听竹閣內靜心讀書,瞧不出絲毫焦躁之意。

「鎮元子,你剛剛少說了一點。」

「願聞高見?」

「我這徒孫呵,濡慕信任師門為真,可大約也十分信任你那未來徒弟的能耐本領,否則也不會如此鎮靜自若。」

——*——*——

就在楊戩不得不留在上清天上彌羅宮內耐心等候之時,人間已經過去數十日了。

裴湘和無忌一路西行,先是拜訪了法門寺,又途徑鞏州城,最後在某日傍晚抵達了大唐邊界的河州衛。

母子二人在河州衛的福原寺中休整了幾日,期間找人辦理了文牒憑證又采買了不少生活必需品,而後便帶著行囊離開了邊城。

「娘,我們不騎馬嗎?我覺得我可以擁有一匹紅色的小馬駒。我的皮膚這麼白,騎著小紅馬,披著花斗篷,肯定可好看了。」

「我也覺得你可以擁有,畢竟你的零花錢很充足,」裴湘笑得溫柔,卻語氣一轉,「但我們現在不騎馬。這荒山野嶺的,正好安心練習輕功和尋找草藥,若是遇到攔路的虎豹豺狼了,你還可以鍛煉一手。」

已經隱隱猜到自家娘親打算的無忌頓時表情一垮,心里最後那一絲輕松出游的希望徹底破滅,只得乖乖照做。好在之前在灌江口的時候,無忌也經歷過類似的訓練,倒也沒有新手的手忙腳亂,很快就適應了野外山林中的環境。

走了小半天的路程,山路更加崎嶇難行,母子二人不時撥開雜草亂樹尋找前行道路,不知不覺間就走到了一處坑坎前。

裴湘讓無忌暗自戒備,自己則躍上一棵老樹向四周瞭望。她記得故事里的唐僧在這附近遇到了一眾妖邪,險些被吃了,後來還是天亮時分眾妖散去,由太白金星出面把唐僧救了出來。

而此時日懸中天光照充足,裴湘舉目失望,發現這山嶺間除了亂石野花淙淙溪流,便是猿猴獐鹿飛鳥等常見動物,並無那山精樹怪橫行作惡,心中不由一動。她暗道那故事里唐僧和妖怪們的緣分,估計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

「走吧,注意毒蛇毒蟲。」裴湘給兒子做了個手勢,護著他繞過那坑坎,選了另一條小路繼續前行。

無忌神色嚴肅地點了點頭,他知道自己年紀小,還無法保護娘親,那就努力做到不給娘親拖後腿。

就這樣,母子二人平平安安地穿過了雙叉嶺,又攀爬到了那峻嶺之間。

「無忌,餓了嗎?先在這里吃些東西吧。」

「好,我要先喝些水……」

就在母子二人認真啃干糧的時候,不遠處有虎嘯聲傳來,無忌當即收好手中食物,跳將起來,一臉興奮地對裴湘說道︰

「哇,老虎,是老虎,娘,我要去看!」

「你先把午飯吃完。老虎跑不遠的,說不定過一會兒還能主動出現在你面前。」

「哦,那好吧。」無忌再次坐好,吃一口饅頭就抻著脖子張望一次,十分期望老虎自動送上門來。

看著一臉期待的小男孩兒,裴湘板著臉提醒道︰

「要想知道遠處野獸的動向,你這時候不僅要用眼楮看,還要用耳朵听,用鼻子聞,調動內勁……感受風……」

于是,大約過了一柱香的功夫,無忌成功等到了自動送上門的老虎,還有追逐老虎而來的年輕獵戶。

那是個五官尚且有些稚女敕的精壯青年,或者少年,總之,這人身量已經長成,瞧著十分的魁梧精悍。他手握一柄寒森森的鋼叉,腰間懸著毒藥弓矢,踩著一雙鹿皮靴子在山林峻嶺間跳躍奔跑,對逃竄的斑斕猛虎緊追不舍。

裴湘早知有人類追逐老虎,所以見到這打虎好漢也不驚訝。倒是無忌之前只顧著研究探查老虎的動向了,就忽略了追趕老虎的人,如今猛然見了,先是一愣,旋即又十高興。因為有人就意味著有房屋住處,有房屋住處就意味著能洗熱水澡和吃熱騰騰的新鮮飯菜。他是個生活習慣有些講究的小朋友,比較在意自己的衛生和衣食住行的質量。

與此同時,那追虎而來的劉伯欽也注意到了裴湘母子。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山精野怪幻化成女子孩童騙人吃人,第二反應則是不知妖怪的肉嘗起來如何?特別是那個變成小孩子的,看起來倒是挺白女敕的,也許是個兔子精?

總之,接下里情況有些混亂,劉伯欽打虎,無忌觀虎,劉伯欽暗中戒備妖精騙人吃人,無忌想要套近乎好方便借宿洗澡,再加上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裴湘和四處逃竄的老虎……

一個半時辰之後,裴湘和無忌母子二人成了劉家的客人。在裴湘給劉伯欽病重的父親看了病開了藥之後,他們成了非常受歡迎的客人。等到第二天劉父病情漸有起色後,他們母子二人在劉家人熱情的邀請下,成了暫住的客人,算是把診費換成了住宿費。

「娘,不是說要去拜訪齊天大聖嗎?怎麼停在這里了?」

「大聖應該就在不遠的兩界山下,不急,娘明天早上就帶你過去。我們之後會在這里停留一段時間,你可以經常去探望他,陪他說說話。」

「我記下了。娘,我們住在這里是要等誰嗎?」

「嗯,還記得咱們之前借住福原寺的時候,見到的那位空聞大師嗎?」

「無忌記得的。我喜歡空聞大師,他精通佛法還特別虔誠,而且、而且……他和旁人不太一樣,他給我講解經文的時候,講著講著,自己就提出許多問題來,然後就時常陷入迷惑中。娘,我喜歡空聞大師的那些問題,也喜歡他做研究的態度,跟他請教了幾次後,我覺得我的進步很大。」

「是的,他和旁人不太一樣。」

裴湘淺淺一笑,想到故事中流沙河里那位受罰的卷簾大將吃掉的九名取經人。

——骨頭不沉,皆是得道高僧。

她暗忖道,在唐僧之前,其實也是有意志堅定心性虔誠的佛門取經人的,甚至,他們在沒有任何神仙的保護幫助下,就已經走到了流沙河一帶,只可惜……

收回發散的思緒,裴湘溫聲道︰

「空聞大師渴望參透更多佛學至理,希望讀到更多的佛學典籍,他想用玄妙的佛理感化更多受苦眾生,超度亡魂,解除百冤,消除無妄之災。所以,如果他下定決心去西天靈山天竺佛國求取佛經的話,我準備護送他前去。」

「啊?」

此時的無忌只知道自己是什麼佛子轉世,並不清楚自己將來還擔負著求取真經的任務,所以只是單純感慨道︰

「沒想到空聞大師還有這樣的宏願,真厲害!怪不得我听福原寺的幾位師父總是對空聞大師說什麼,嗯,說水遠山高,崖陡澗深,還有什麼毒魔惡怪吃人的,現在一想,他們是在勸空聞大師不要去取經吧?」

裴湘微微點頭,她輕輕模了模兒子的烏黑頭發,暗想道︰

「真經難取,我先帶你完成一次全程模擬,但估計是簡易版的,因為這個時候有些怪還沒有被投放呢。不過不要急,咱們母子可以先把路線地形探查明白了,再順便護送一位佛心堅定的高僧去靈山大雷音寺,看看……不是佛子轉世的和尚能不能求取出真經來……」

想到此處,裴湘眼眸輕轉,劃過一抹淺淺的躍躍欲試,旋即又恢復了平和淡然。她暫時壓下心底的種種念頭,緩聲道︰

「無忌,我們保護空聞大師西行,然後請他在路上教導你佛學知識,也算是一舉兩得了。」

「是一舉三得,」無忌眼楮閃亮亮地說道,「其實我也想去參拜大雷音寺的。」

裴湘莞爾一笑,不再多說什麼。她低頭處理劉家老伯需要的草藥,同時細心地給無忌做講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