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五章 神鬼莫測

在座的都不是什麼無知者。

相反,歷經神跡之年的洗禮,他們的眼界都開闊許多,在這一年來的休養生息下,心里真正對于這位帝王心悅誠服。

千年以後,後世人皆認可這位千古一帝。

平定天下之初,許多人對此卻是不認可的,與能力無關,純粹是認為嬴政是逆大勢而行。

那時候六國貴族還在準備隨時恢復春秋戰國的制度。

始皇帝?

此為逆大勢而行。

當然現在他們是不會那麼想了。

武力不會讓他們屈服。

實實在在的神跡可以。

沒有人會否認,那過去的一年,就是神跡之年。

天命所歸。

只是而今,這位造就了此等奇跡的帝王,竟然說這樣還遠遠不夠?

那這天下究竟還應該做到什麼地步才行?

面對他們的疑惑,嬴政起身,隨意地距離道︰「平華縣幾十里之外,有那樣一個小村莊,村內有疾,傳幾十口之家,根據大秦新律,不得已而選擇了犧牲較小的一個辦法。

「有窮困之家,本來得以富足,然突遇人禍,妻離子散」

嬴政的話語很平靜,講的似乎也不是什麼重要之事。

卻讓旁听的一些學者感到震驚。

太詳細了。

很難想象他的情報究竟細到了什麼程度,某個縣的某個村子發生的事情,他竟然前因後果都可以知道。

甚至于單個人的貧困例子,嬴政舉了不止一例。

很顯然不是隨意抽查。

他是真的知道很多信息。

這究竟是什麼手段?

他們回憶過去所觀察到的情況,聯系起來,然而根本沒有任何跡象,只能夠感慨神聖之高遠,無法預測。

這一刻,他們再次慶幸自己去年選擇了屈服。

不然就這種手段,他們真要搞事情,對方可以直接揪出源頭,解決禍根。

那就過于危險了。

文武百官等則不至于想太多。

他們心里早就折服于這位帝王,而今只是認真地听著嬴政所講的一項項案例,額頭上冷汗頻發。

總覺得太平盛世一下子就變味道了。

剛剛還覺得這是最好的時代。

在嬴政口中,卻似乎成了最壞的時代了。

百官無能啊!

「陛下權且安心,雖然那些問題確實是事實,然而在過去,那些問題本來就是存在的。而今百官也在盡力解決,相信以後會有一個好的結果的。」

不得已,李斯站出來開口,誠摯說著。

在表明了態度後,李斯又道︰「更何況,在過去,各國國內這些問題還要嚴重得多,君王無有重視者。

「及至大秦統一天下,方才開始重視這些問題,這是一件好事。

「若非解決了最基礎的食物問題,我們又怎麼會有精力發現其他問題呢?」

說到後面,李斯恢復了從容。

其余百官亦是附和。

「陛下有利萬民之心,陳等日後亦會更加盡心為陛下分憂,盡早解決這些問題。」

上有所好,下必行之。

在此刻這就是一個好的現象。

見他們都表明了態度,嬴政收了黑板,平靜道︰「朕說這些話語,並非是為了指責你等,相反,實際上朕對你們的努力是予以肯定的。

「如同一文明古國,于短短數十載之間,趕上天下霸主,此後國內發現了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你等可覺得這是一件壞事?

「不,這同時也是一件好事。

「如果不是那方文明古國成長起來,有了足夠的經濟、軍事實力,同時解決了天下溫飽問題,那麼對于那些所謂要事,也根本無從解決。

「這一點李斯認識的很好,當今大秦便是如此。倘若沒有這一年的基礎,對于更上一層的經濟、醫療等等問題,朕也不會提出來,因為這並不是首要問題。」

听到嬴政表示理解,文武百官心里都松了口氣。

有臣子詢問道︰「陛下當真博聞強識,只是臣有些好奇,不知是哪個古國,竟做下了如此偉業?」

嬴政輕描淡寫道︰「此事不必詳詢,你等只需要知道有參照先例即可。」

文武百官點點頭︰「原來如此,想來是神聖解惑。」

嬴政沒有否認。

某方面來說,那五千年的歷史信息是神聖傳遞給他的,說是神聖解惑也沒什麼毛病。

雖然蘇城當時只給了信息。

具體怎麼理解,那就不是蘇城需要管的了。

此刻有前例對照,再看現在的天下,嬴政自然不會過分樂觀,也不會過分悲觀。

如同幾千年後崛起的那方歷史類似的文明古國。

在幾乎所有外人都在唱衰的情況下站了起來,用行動證明了自己。

現在嬴政挑出大秦的問題,也只是為了更好地解決而已!

見文武百官都沒有提出意義,嬴政繼續道︰「真正的重點,在于解決這些醫療、交通、民生等基礎問題,而要深入下去,就是最基礎的經濟問題,也就是發展問題。

「神跡之年的發展,在你們看來或許是很快了,但我們其實還可以做得更好,只是限于外患,沒能夠徹底發揮出大秦的潛力出來。」

听到嬴政這略帶不滿足的語氣,百官不由得為之汗顏。

他們從來沒听說過有如此強盛的時代。

在古代聖賢口中,盛世的極限,差不多就是人人吃飽穿暖了。

結果現在這位陛下還不滿足。

不過緊接著,他們聯想到前面嬴政所說的那些社會、民生問題,心里不由得開始認同起來。

好像當今天下距離陛下口中的盛世是還差了許多。

有無關在這時候開口,主動請纓︰「雖有外患,然而現今大秦國力強盛,或許可以選擇主動出擊,徹底解決北方之禍。」

沒有人說什麼窮兵黷武之類的話語。

沒錢才是窮兵黷武。

世界警察都管多少個地方了,但從來沒有說是窮兵黷武過,相反他們撈取了大把的好處。

有好處的仗,那就不叫窮兵黷武。

在其他人開口說話後,王建看了看,也跟著道︰「老臣這把老骨頭,其實也還能夠再多活動活動,為陛下分憂。」

有文官說著︰「而今國庫充盈,卻有余力解決外患,這更是一舉多得的舉措。」

從某方面來說,這時候出征可以是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基本上沒有人阻止。

即便是那些旁听者也沒什麼人敢有意見。

—分割線—

梳理劇情繼續寫,內政方面大概過一遍,架空歷史,純屬虛構,再次聲明,純屬虛構。

細節方面,以點帶面,避免臃腫,有沒寫到的,腦補即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