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

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

話說陳龍對墨休動之以利,那墨休不由心中權衡。青龍軍在長安佔據半壁江山,又有不世出的青龍之主陳龍和一眾軍師猛將,怎麼看對他墨休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就算是賭博,自己也該賭青龍軍贏。

墨休腦中天人交戰,握緊木劍的手終于松弛了下來。陳龍知道已經說服了墨休,微微一笑,站起身道︰「這個青龍小旗就是信物。如果你陽奉陰違,不但沒有白花花的銀子,還會被青龍之主電出你白花花的*。」

墨休想著自己*四濺的場景,不由打了個哆嗦,心想不可自己嚇自己。王越被擊傷的事情自己是知道的,這老小子听說連大小便都失禁了,他可不想這輩子遭受到雷電那樣的酷刑。

陳龍順手撈起他的木劍,感覺觸手潤滑,顯然主人經常拿在手中把玩兒,只是分量十分沉重。墨休微一猶豫,終于沒有阻止。陳龍心想加深印象的時候到了,緩緩運起團息功,木劍嘎嘎響了起來,墨休不由注意定楮觀瞧,只見木劍劍身上似乎隱隱出現一絲白氣,帶來一股虛幻感,仿佛是扭轉了時空,特別像是被霧氣籠罩的效果。

墨休心中一震,即使以墨門本身的內功,也不過如此氣象。眼看陳龍手中木劍緩緩一輪,手里用了八分陰勁,重重砸在眼前厚重的木幾之上。

木幾瞬間無恙,數秒後  兩聲,竟然如同粉末般開始散落。木粉紛紛飄飛之中,露出墨休那張震驚無比的臉,問道︰「這位英雄可否留下姓名?」

陳龍跨出墨家院門的那一刻,心中感嘆,墨家子弟之中,也會出現墨休這樣的鉅子,可見物質條件的誘惑並非人人都能抵抗。

墨家學說絕對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墨子的思想涉及哲學、倫理、邏輯、教育、天文、數學、物理、工程技術、軍事等各個方面,可以稱得上是內容豐富,包羅萬象。在那個到處充滿著大國攻小國、大家篡小家、強凌弱、眾暴寡、詐謀愚、貴傲賤的不合理現象、弱肉強食盛行殺伐之風的時代里,墨子作為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和和平主義的倡導者,從超越階級的人道主義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為廣大平民利益著想的解決社會危機的方針和措施,比如「強本節用」就是墨家的超前經濟思想,「強本」就是強調人類從事生產活動的客觀必要性,人們為了生存,必須勤勞耕織,以生產充足的衣食之財,否則就會面臨生存的危機和滅種的威脅。墨子曾說,「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以養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民無食,則不可事」,由此可見,生產是百姓與君王生命之所系,是國家多項事業發展之根本,只有大力發展生產,百姓才能無患,國家的政治凝聚力、軍事與國防實力、外交影響力才能得以壯大,才能「國泰民安」,「強本」墨家基本的經濟生產觀。

「節用」把物質生產和節約消費放在同一個層面上講,二者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食不可不務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節也」。他認為節用可以帶來很多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增加國家的財富,他反對任何過渡消費的奢侈行為,墨家力倡儉節節用思想和消費觀念,對我們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局長中國家來說,倡儉節、用尚儉,才是適度消費,反對奢侈浪費,仍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與墨學強本節用思想相聯系的是墨子的合理分配思想,墨子強調人人生產,反對不勞而食,不勞而獲。他企盼一種在人人都勞動的前提下實現一種公正平等的分配制度,「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從墨家關于分配的經濟思想中可以看到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就是「兼顧公平和效率」。如果只是單純的強調某一個方面,那麼社會可能會出現畸形發展。

在政治上,墨家的思想可概括為「尚賢尚同」四個字。「尚賢」即任用賢能,墨子認為賢是為政之本,決定著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所以,一個國家的當務之急是選拔使用大批賢能人才。用賢才經邦治國,救世濟民,國家才能興旺。墨子的尚賢主張,反映了平民要求提高社會政治地位與平民參政的主觀願望,在當時的社會狀況下根本不可能實現,但是它卻代表了一種進步的社會理想,「尚賢論」、「任人唯賢」觀點成為春秋之後歷代政治家追求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體現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也成為了墨家最月兌離當時實際的思想,哪個世家大族願意與賤民一起為官,甚至受賤民的指揮?即使陳龍,也要找個不存在的先皇護衛做自己的祖先,才能將陳家、荀家、郭家、鐘家這些精英聚在帳下听令。

墨家「尚同」理想,主要是指以「仁義來統一天下」,希望把賢人政治推廣到全國,讓賢能之人做各級正首,作為下級的楷模,從而達到社會穩步發展的目的。尚同思想從基本內涵是自下而上,逐級統一思想和行動,即在集中的指導下發揚一定程度的民主,這里基本反映了墨子主張集中統一,墨子主張尚同,但並不主張在下者無條件地服從在上者,同其上的前提條件是:在上者必須是大家公認的賢者,而且必須了解下情,順從民意。

想當官就要樹立良好的官德,以自己的優良品行和實際行動,為世人百姓樹起楷模,影響和扭轉社會不良風氣。

《墨學》中的《兼愛》篇,就是墨子門徒對其演講所作的記錄,兼愛理想貫穿于墨子的全部學說,也是墨子終生的熱忱和執著追求。墨子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社會大動蕩,大改組的時代,墨子學說的主旨是為醫治各種社會疾病開出良方,在他看來,社會上之所以出現各種弊端,其總病根在于人們之間「不相愛」,「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傲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來實現.因而把所有「有道者勸以教人」,他還形象地把人受教育比喻為染絲,人通過教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人生下來。善少惡多,只有通過教育培養才能成為對社會服務的有用之人。總的來說在他看來,「教育是興萬民之利,除萬民之害」的有效手段,他一生身體力行,以身施教,以自己執著精神蠢言傳身教達到「從屬彌眾,弟子彌半」。墨子的一生把廣大平民教育對象,為實現其「興利除害」的社會抱負,從育人出發,為改造社會奠定基礎,他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主張教育平等,受教育平等,被舉薦平等,要打破傳統「宗法」等制度,給人民群眾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和機會。

墨家軍事思想的核心內容是「非攻」。墨家的這種軍事戰略與戰術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兼相愛、交相利’’思想基礎上的。「非攻」的主旨是反對攻伐掠奪的不義之戰。墨子認為,當時進行的戰爭均屬掠奪性非正義戰爭。在墨子眼里,兼愛可以止攻,可以去亂。兼愛是非攻的倫理道德基礎,非攻是兼愛的必然結果。

但是,盡管有如此多精彩絕倫的思考,墨子還是把事情看簡單了。在他那里,人民群眾似乎只有物資需求,沒有精神需求;只有經濟利益,沒有政治利益;只有物質文明,沒有精神文明。什麼思想權利、言論權利都可以不要,因為非如此而不能「尚同」。「君權重于民權」,人民群眾將思想言論的權利交給統治者,自己只承擔反映情況提意見的義務,這就是墨子的主張里最大的敗筆,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陳龍走出墨門的那一刻,史渙也回到了曹安民的身邊。曹安民消瘦的身影捻須而立,似乎能洞察一切,史渙心里微微惶恐,自己該不該把陳龍放過自己的事情全盤相告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