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三章 鬼子來進攻?還蠻好看的。

一月十七日。

河源縣。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寒風呼嘯,大雪早已鋪滿了整個晉西北,房檐上更是掛滿了冰凌。

但如今的河源縣卻是熱火朝天。

東區,也就是靠近趙家裕的方向,通向趙家裕的六車道山區公路,標準軌鐵路,十幾個工廠,幾十座倉庫,三座礦場如火如荼的建設,雖然主要施工由建設大隊進行,但依舊招募了超過五萬多普通工人協助。

同時進行的還有河源縣十萬畝開荒計劃,十道水渠三十八座大小水庫建設計劃,以及周邊公路網擴寬與加固,將原來的土質單車道公路變成寬闊硬質的石子路。

要想富先修路!

以工代賑。

這兩句從陳老板听到的話,被**發揮的淋灕盡致。

他直接多項工程齊頭並進,加快工程建設,順便吸納涌進根據地的逃難老百姓,避免出亂子。

不過似乎有些用力過猛,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吞噬掉了整個河源縣的全部勞動力,甚至吸引了周邊的人口向河源縣匯集,但依舊存在嚴重的勞動力不足。

為此,**不得不從其他根據地調來了一批人緩解勞力不足問題。

充足的物力,以及糧食券的硬通屬性,讓他可以肆無忌憚的調動勞力,建設大隊組建這麼久以來,已經培養了一大批管理人才。

至于工程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對應處理,他直接照搬國外的經驗,並在過程中加以本土化改進,以適應民國國情。

"變化真大啊。"

此時河源縣內,四個'商人';看著眼前的縣城,語氣驚嘆。

眼前的河源縣,拔地而起一棟棟新建築,大部分都是磚石結構,不過其中還有不少是鋼筋混凝土建築,一片朝氣蓬勃。

即便是戰前的沿海地區也沒有這麼熱鬧。

很難想象,這里是一個位于日佔區的晉西北縣城。

這四人,正是戴老板派出來的精英調查組,專門負責調查獨立團根據地的情況,其中三人大半個月前還出現在平安縣附近,在收集到大量資料後,現在又來到河源縣。

只有另外一人,是新派來的調查員,職位比較高,是個少校。

"他們怎麼能征調這麼多民工?"

新來的少校調查員語氣疑惑。

他是軍統老人了,資歷豐富,曾經參與過滇緬公路建設。

哪怕官方征調,國家面臨危難,但在普遍吃不飽穿不暖的西南方,但調集民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年二十萬民工自備干糧和鋤頭參與修路,以及血肉鋪路***

那時候各縣可沒有能力為民工提供工資甚至補給。

而眼下,他看到的在河源縣周邊干活的人,開荒,挖渠,修水庫,估測就不少于五萬,還有那些修路的加起來怕是更多。

區區一個縣城,能征調這麼多民工?

而且這些人的干活效率非常高,積極熱情,參與建設的也都是壯勞力,簡直不可思議。

"粗略估計,這河源縣大約有十三萬勞工,他們會給所有人發放工資。"

另外三人中,一人拿出了一張糧食券︰

"就是這個糧食券,每天一張到兩張,周結,或者半月一結,從不拖欠,根據工作效率計算。"

"十三萬,給所有人?"

看著眼前的糧食券,少校調查員眼角一跳。

給總規模十三萬的勞工,不應該說是工人,發工資?而且是這種糧食券?作為一個身份不低的情報人員,他自然知道這種糧食券,甚至腰包里還有一些。

雖然眼下的糧食券是小單位,但按照券值,這一張兌換到的糧食,也足夠一家三口吃一天的。

也就是說,一個普通勞力可以養活的包括自己在內的三個人,加把勁拿兩張,還能吃飽吃好有不少結余。

"對,所有人。"

說話的人點頭語氣肯定。

"不可思議。"

上尉有些難以置信。

"這糧食券真的可以隨時隨地買到充足物資?"

他又忍不住問道。

他知道這糧食券很硬通,畢竟所有商人都收,但給十二萬人發工資,每天最少一張,加油干還能有兩張,而且據說那個以趙家裕為核心的根據地還有更多的勞工,總規模不少于五十萬。

每天最少也得有四千噸以上的糧食了。

整個重慶也扛不住。

這才是如今的法幣才是每天都在快速貶值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這里,只要有糧食券,可以買到任何物資。"

懶得詳細解釋,一位情報人員指了指遠處位于城市中心的一間新建的鋼筋水泥結構房間說道︰

"那邊有他們的售賣點。"

"走,去看看。"

少校來了興致。

四人朝售賣點走去,隨著距離拉近,少校看清了眼前的建築。

如期說是售賣點,不如說是一個超大型倉庫。

四四方方的建築整體都是混凝土建成,從外表看應該很新,混凝土層也很厚,建設的人應該經驗不足,甚至有的地方還露出了鋼筋。

當然有可能是故意的,畢竟沒什麼比鋼筋更結實的建築了。

這售賣點必要時候還能當做掩體工事,或者防空掩體,內部龐大的空間想必能呆不少人。

此時售賣點大門被打開,有幾個持槍的守衛,還架著一挺機槍,視線透過大門,可以看見里面堆積如山的各種物資,一袋袋糧食被堆放在木架上,一眼望不到頭。

大門邊,是幾十個售賣窗口,不時有人手持糧食券來購物。

短短十幾分鐘,他就就看到了各種物資,大米,白面,玉米,小米,臘肉,豆油,肉罐頭,以及衣物,被子,棉花等。

衣食住一應俱全。

甚至他還看到了一隊牽著馬車的人前來購買物資,短短半小時後,就拖走了近百袋糧食,以每袋二十公斤計算,那就是一次性買走兩噸了。

糧食不限購,這在戰爭時期,簡直無法想象。

繼續走進,可以看見寫在牆上的價碼。

"這里面最少也得一萬噸物資了。"

少校長嘆一口氣︰

"難怪。"

巨大堅固的倉庫兼售賣點,那能透過大門看清的充足物資,以及不限購的糧食物資,也難怪這個縣城如此穩定,也難怪糧食券如此穩固。

戰爭時期,能提供充足的糧食和生活物資,就能保證不會出現什麼亂子。

"小鬼子就不來進攻的麼?"

少校再次忍不住問道。

這里可是河源縣,臨近太原,以及平安縣,這兩處都有大量鬼子駐扎。

少校的聲音比較大,還麼等他身邊三個同事回答,一旁的幾個農民就聊開了︰

"鬼子進攻,你別說,還蠻好看的。"

"是啊,比過年的煙花好看多了,也不知道鬼子下次什麼時候來。"

"可惜參軍需要先加入建設大隊,據說還要有文化知識"

聊著聊著,幾個百姓遠離,只留下一頭懵逼的少校。?

鬼子進攻?

還蠻好看的?

少俠一頭霧水,小鬼子是來表演的麼?

怎麼這里的人還期待上了?

"一個月前,太原的吉野聯隊來進攻過。"

一旁的情報人員解釋道︰

"不過鬼子還沒到河源縣,就被打回去了,這里獨立團的實力非常強。"

"吉野聯隊?"

少俠情報員知道這個聯隊,第一軍主力,野戰聯隊,非常強,他繼續問道︰

"有多強?"

"那次吉野聯隊進攻了一晚上。"

情報人員繼續解釋道︰

"不過他們最多止步于距離河源縣縣城十三公里的遠公路隘口邊緣,再也無法前進一步,幾次進攻都被獨立團重炮部隊轟回去了。"

"那天獨立團出動十八門105重炮,三十六門120口徑迫擊炮轟擊吉野聯隊,非常熱鬧,鬼子被炮兵打的一步都沒有前進。"

"十八門105重炮,三十六門大口徑迫擊炮?"

少校心里有畫面了。

105重炮,大口徑迫擊炮在夜間開火,炮彈劃過天空宛如流星,炮口罡風宛如煙花綻放,炮彈**宛如閃電。

躲在河源縣後方,看那一場戰斗,看著天空中炮彈宛如流星劃過,那場面

"他們軍營在哪?"

少校剛問道,還沒等人回答,就看見縣城左側,突然出現一片咯吱之聲,緊接著,一輛輛半履帶***牽引著一門門火炮從公路冒了出來,向著遠處開赴。

那長長的炮管,讓見多識廣少校直接確認,這都是105火炮,而且倍徑大于三十。

少校仔細數了數,合計七十二輛半履帶車,一共牽引著三十六門火炮,剩下一輛上面滿是彈藥。車隊身後還有大批步兵,其中有壯實的騾子駝運的大口徑迫擊炮,以及馬拉板車牽引的彈藥車。

少校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三十六門105火炮,整個國府也就從德國進口了四十門105火炮。而且他還數了數,後面還有三十六門120重型迫擊炮。

這炮火比鬼子的一個師團都凶猛了。

而且。

這里所有的士兵,穿的居然都是統一的嶄新灰色軍裝,以及統一的膠底鞋!機槍,步槍,手榴彈也是一個模子引出來的。

他們的遠征軍都還穿著草鞋呢,只有一部分才被美國人發放了膠底鞋。

這真的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